《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篇一:
从教以来,我一直认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一些有复杂背景的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硬骨头”,很难“啃下”,有时竟不知从哪“啃”起。
《我用残缺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将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掌握,由情入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也就可以明确。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意思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让20后的学生去理解战争年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诗人情感的变化更是难点,于是我一改往日的授课模式。
一进入教室,我便向学生“投降”,“彻底坦白”,“同学们,由于老师昨天身体不适,实在撑不住,没来得及给大家好好备课,今天一大早又直奔教室,这篇文章我草草看了两遍,细细看了三遍,也没看明白,我可能老了,理解力实在太差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希望大家多给老师指点,可以吗?”学生齐呼:“可以”,就这样,一节课开始了。
“大家从文中都读出了什么?谁来给我说说?”一学生说:“我读出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你能告诉我,你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吗?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吗?”……
就这一样,一节课顺顺利利地就结束了,授课任务比预期的还要好。
这次授课方式的大转变,让我意识到,老师不是万能的,学生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质可以充分被激活。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篇二:
一直以来现代诗歌教学是一个难点。比起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困难了许多,特别是一些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将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也就可以明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意思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让90后去理解战争年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诗人情感的变化更是难点,于是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1、以读带品。
以读促品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几遍不同方式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比如开头教师配乐朗诵诗让学生初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后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文本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再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在仔细玩味诗歌语言的同时感知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灵活让学生个独,齐读,分句读等,并且落实诵读技巧,推动学生理解文本.
2、重视文本
文本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关注点应该始终放在文本上,要求学生从关键的词语、句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1)由于本诗的意象较多,学生的分析往往比较烦琐。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以“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为问题的纲,将诗歌两个小节不同的内同串联再一起,带动学生对作者情感之所以发生变化的理解,达到以线串点的效果。
譬如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我问了这样的问题“诗人具体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事物,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诗中的7个意象就可以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表意整体。
(2)在学生的分析中用问题推动其思维不断向前,以期理解更深刻。对于重点意象重点分析,诗人简略写的也只做简略的了解,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比如"轻抚"和"抚摸"这两个词的区别,通过联系一二两小节的不同就可以更深沉的分析出诗人情感的改变.再如想象画面也是根据诗歌中对文字的理解联系事实去想象,关于航杭州的西湖、长白山等情景的描绘
(3)以情动人
喜剧带给人欢笑而悲剧往往让人震撼。或许体会到悲怆之后心灵总会留下震撼,那这样的效果应该也不会少过于欢笑留下的。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因此教师先要动情之后才可以感染学生,师生一同走入诗歌的情境。再如背景切入是感染学生情感的关键。
在紧抓文本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还是由“残损”一词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对诗人当时情况的介绍和中国社会大环境的介绍。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诞生的文学,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而文学的解读要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共鸣的产生。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语言在这时候往往显得苍白,学生从干枯的几句背景介绍里很难抽象出苦难,更难体验到悲痛和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哀鸣。因此,改变背景的呈现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感染学生才能让其体验出诗歌更深层次的内蕴。这一点,多媒体凸显了它的优势,一组战争中受苦受难后爱国诗人所写的诗歌一句句在音乐的渲染下让学生更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让一种悲怆的氛围弥漫在课堂,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达成共识。更能体验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3、拓展于小处之中。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总在点滴之间,在具体的某个点之上,给予学生一两点小的点拨,日积月累也是一种财富。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缺陷,我个人而言,有一些拘谨,没有完全放开,还应该可以更轻松、自然些。对某些环节的把握还可以更从容、严谨些。最后时间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篇三:
1、背景切入是感染学生的关键。
在紧抓文本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还是由“残损”一词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对诗人当时情况的介绍和中国社会大环境的介绍。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诞生的文学,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而文学的解读要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共鸣的产生。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语言在这时候往往显得苍白,学生从干枯的几句背景介绍里很难抽象出苦难,更难体验到悲痛和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哀鸣。因此,改变背景的呈现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更好的感染学生才能让其体验出诗歌更深层次的内蕴。这一点,多媒体凸显了它的优势,一组战争中受苦受难的图片和日本侵略者的触角逐步深入我领土的文字资料制作成类似黑白电影的效果,在整节课的开始就带领学生沉浸到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去。让一种悲怆的氛围弥漫在课堂,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达成共识。更能体验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2、拓展于小处之中。
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总在点滴之间,在具体的某个点之上,给予学生一两点小的点拨,日积月累也是一种财富。
譬如,在讲到土地的意象时,我引用了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让学生体会其含义,并和文本的中的相互照应,这样的迁移比较,让学生很快体会到土地象征着祖国;不仅是现代诗,在讲到江南水乡的前后对比时,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跨越时空的作者创设出的意境中的类似点,从而更深一层体验出诗人的情感。在谈及荔枝花寂寞的开放时,姜夔《扬州慢》的名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启发学生,由物及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既拓展了知识面,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3、总有遗憾长存心中
我个人而言,有一些拘谨,没有完全放开,还应该可以更轻松、自然些。对某些环节的把握还可以更从容、严谨些。最后时间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4、思考总不能停止
让学生更了解母语、让孩子更丰富学养,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饱享炎黄文学的盛宴,从字字句句中打动学生,在点点滴滴里渗透情愫。如今,日益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今,纷繁多彩的网络生活,无不让现在的语文老师在坚守祖国文学阵营中的身影愈发显得单薄。
但是,理想总在前方,或许只有不断的前行,才能让学生珍视语文,和我一同进取吧!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篇四:
现代诗歌的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教学的盲区,多数人都认为现代诗歌只要让学生背会,体会出情感就可.往往忽视了课堂中有效地朗读,殊不知学生通过有效地朗读,可让老师轻松许多.
今天学习《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我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常用方式,1导课作者背景2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诗中意象3齐读注意意象前面所用修饰性的词语4再读诗读出诗的两层结构和写法5再读中赏析词句,如“运在”“贴在”“恋人的柔发”等6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原以为本文感情基调明显,学生们能轻松读出其一暗一明变化.可是学生读了多遍还是突不出其变化.自己只好来范读,范读的效果不错,获得了学生们热烈地掌声.可再让他们读时,效果依旧不好.原因出在哪呢?
静思片刻后,我终于明白了学生读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思考文本深处的含义,他们只是课本当作了死的文字,没有自己感悟.该怎样把书本的文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呢?我让他们静下心来看思诗歌十分钟后,一个一个起来谈对诗中意象的理解,有多少谈多少.之后,再让他们朗读课文,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读出了课文前后的不同格调,就能很快读出结构层次,读出对比写法,进而根据“那里,永恒的中国”读出文章的情感.
学生们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感悟,才能把文本中死的文字变为自己活的语言.这样学生的朗读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感悟体验.他们就会在读中自己品味出写法,学会赏析甚至写出自己的东西.读思悟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我朗读中,读出自我体验,提升自我语文素养,这也许会是很好课堂朗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