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篇一:
9月26号上午,伍校长和九语组的老师们听了我执教的一节“课内比教学”的课,内容是《致女儿的信》。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自读课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个既深奥又简单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并没有选择回避,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从中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遵循这一理念,我认为,对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从学生开始,而不是从教师开始。如果从教师开始,就应该是教师提出什么重点什么问题或者展示什么多媒体课件,但是无论这些问题或课件设计得多么好,这一切都是着眼于教师怎么“教”!我们平时的导学案或课件就是这样。而在我看来,自读课文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因此,我决定从学生的感受开始进入这篇课文的教学,来进行一番尝试。
首先,这是一篇自渎课文。让同学们谈谈看,自读课文应该怎样学?这篇课文你们自立了哪些目标?由学生归纳出这节课要达成的三个学习目标。接着,围绕这三个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最后交流一下,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某些段落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最能打动你的……都可以说说。老师也一直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引导与点拨,总结与归纳。
可以说,从准备到上课的前一分钟,我心里就一直没有底,不知道会呈现一个怎样的课堂?课上完后,先前忐忑的心才稍微平和了些,基本完成教习任务,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不错。不过,还是有很多遗憾,正如伍校长提出的建议:学生交流的时候层次显得很混乱,一会品析句子的深刻含义,一会质疑问难,一会欣赏美点,其实,就可归结为两点:内容上谈什么是爱情,语言上品析深刻隽永的句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认真反思,还是我在课堂上的教学智慧不够,能力不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成为师生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呈现出资源丰富、信息多元的动态特点,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对教师的引导能力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课堂会因为教师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引导而生成更多的精彩,也会因为错失引导良机而留下遗憾。其实第一位同学庞佳敏谈到她喜欢的那一处描写“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她赏析得很好,我就可以把同学们引到童话内容的品读上来,而我错失了良机,导致后面的发言不能围绕一个中心来谈,直到又有一位杨丹同学谈到,她也欣赏这一处,我才把握住这机会,引导同学们探讨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了什么,从而阐释爱情的真谛。看来,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需要不断地提升教育智慧和才能,这样精彩的课堂生成才能不期而遇,才能减少遗憾。
后来,廖媛琼老师谈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美”同学们好理解,这“力量”体现在哪里呢?其实,这就是爱情创造的力量,上帝第一次来到人间,他看到的只是窝棚,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第二次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嬉戏。爱情不仅创造了生命,它还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所以,课上还要带领学生细致品味童话内容,加深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廖老师的一番话也让我茅塞顿开,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教材钻研得不够,备课准备不足,很多问题思考得不深入,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文学的悟性与感知力的欠缺。我很汗颜,今后,要勤奋阅读,使自己有丰厚的文学积淀,加强自身的修养,这样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文学感知力与文学悟性。
赵高峰老师谈到板书的问题,“爱情,高于上帝”这句话如果作为总结性的语言,不是很准确、优美。我深刻检讨自己,在板书设计上没有用心,很敷衍。其实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板书的简洁、准确、精美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准确把握与解读。看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都要全力以赴,细致打磨,这样,才不致与让课堂有更多的败笔与遗憾。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的解剖我自己。”我觉得,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更需要这种敢于解剖自我的精神,勇于反思,勤于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或许是上了《致女儿的信》后最有益的启示吧。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篇二:
本周周三9月19日,组织本组成员去听了我校初三蔡老师的一堂观摩课,课题内容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致女儿的信》。
从初三(上)第二单元教材编写意图来看,它是按照议论文文体编排的,本单元涉及的课文均为议论文,含有随笔、演讲稿和书信。
《致女儿的信》是书信文体,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意义十分重大。只是在这互联网时代,写信的人应该越来越少了,作用不那么明显。在亲人之间,有些话不好直接说,用书信交流更显含蓄深沉,沟通的效果更好。本文就是父亲将女儿纯真的提问,运用书信形式含蓄地做了巧妙的回答,既实现了父亲的心愿,也满足了女儿的心理诉求,可谓两全其美了。
蔡老师这堂观摩课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表现为备课认真精心,编写教案态度一丝不苟,步骤完整,结构紧凑,环节谨严。
蔡老师的教案内容一共呈现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环节。其中,教学过程包含了“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习新课,拓展延伸,小结、作业这些具体而有序的教学步骤。这些,做到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方面说,就是学习书信文体,了解书信说理的特点和效果。情感价值观方面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意,了解人类爱情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树立爱情的爱情观,告别早恋念头或行为。蔡老师能借助屏幕上的问题导引,通过思考讨论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进入文本学习。特别是引用古代爱情诗语,拓展学生知识视野,通过朗诵《当你老了》,感知真爱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现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
三、课堂上重视人书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围绕关于人类爱情的讨论来展开。
看得出来,课前师生双方准备都十分认真到位,所以,课堂教学的进程畅通无阻。纵观全局,问题至始至终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各种教学资源穿起来,从课文到课外,从文本到现实生活,恰如其分地形成了一个气氛浓厚的教学场。在这个教学场里,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学习主体。
当然,任何老师任何公开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蔡老师的这堂课同样存在某些不足。
一、迫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整个教学进程不是通过引领学生细究文章语句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而是靠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思考和解读,这样,学生依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自读课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大胆一点,给学生质疑和解疑的机会,多多发表个人的看法。可是这堂课,师生的活动没有脱离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框架,感觉弹性不够,死板有余。
二、本堂课文本解读比较浮躁,只是粗略扫过,咬文嚼字不够,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东西似乎不够丰富。个别问题的设置不符合初三生的心理特点。
三、关于书信文体的知识,建议先说内容再说形式及其作用。也就是说,探究作者为什么不直说而是通过写一封信告诉女儿,应该等全文都解读完毕之后再说,这样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