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时间:2016-12-13 13:0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第N次教《沁园春雪》这首诗,细想起来值得总结之处也不少:

  优点有

  1在感情读的设计与引导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开篇用《清平乐六盘山》导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是谁的诗,毛泽东的,不管是临窗伏案还是戎马倥偬他都吟诗填词,今天我们看其中一首《沁园春雪》,学生自由读齐读解决生字。读通读熟后读出感情,师再激情朗读毛的另一首《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问毛诗有什么特点,豪迈激昂。现在你是某某主席,用声音表现出你的豪气,再感情朗读课文。先自由读再个别读,从节奏停顿情感方面点评个别读,补充背景材料: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从陕北出发渡河奔赴抗战前线,大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的塬上,诗情大发,写下了这首诗。读出豪情壮志。

  2上片结构与写法的讲解还是比较到位的。

  初一学过一文《咏雪》两个小孩子是如何描述雪景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他们看雪的着眼点是什么,雪花本身。毛泽东眼中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

  读上片看作者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情感?壮丽的景象,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又不想直接表达的时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表达,这些物品,景物就叫做意象。读上片看毛泽东借助哪些意象表达热爱山河之情的?作者的写景思路又是怎样的?顺势解决写法与结构。

  读下片作者表达方式运用上又上片有什么不同,议了什么,你读出了哪些言外之意,如何理解最后三句话?

  不足有

  虽激起了朗读热情,但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学生只是在老师引导下学习,自主思考的机会没有,课堂节奏没有慢下来,老师没有静心去倾听。没有在一个问题上挖出水,没有在一处尽力砸下去,学生收获停在浅处。

  改进:

  提出主问题让学生思考,老师只是组织与解疑的角色。

  上片主问题:作者描写了怎样的北国雪景,表达什么感情?

  借助什么意象描写,你认为写的最好的意象是什么?(写法有什么特点?)

  解决结构与写法,训练赏析诗歌方法。总分总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拟人夸张(以指导阅读方法为主)

  下片主问题:作者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议论抒情)议了什么?作者如何评述英雄的?你读出了哪些言外之意?

  最后三句有何含义?(以理解为主)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二:

  这首词基调激昂豪迈、气势磅礴,意境壮丽雄浑。适合从朗读切入教学,让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品味用词的精巧、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学习读词品词的方法,提高分析、鉴赏感悟诗词的能力。

  在课前引导学生去回顾咏雪的诗句,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情境体验,结合本词中这些优美的词句,在老师的提示下,雪景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对词句意象的品味,学生们自然进入了文本情境中;在这种情境中,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受文本激昂豪迈、气势磅礴之势;接着插入背景介绍渲染氛围,激发兴趣;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词句的精美、意境的壮美,在美的享受中促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通过精读品味、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心灵对话,感悟词人此刻的心境,理解词人意气风发,胸怀博大的豪迈气概和伟大抱负;通过比较阅读,知识迁移,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伟人胸怀及风格,与作者深层对话,掌握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以《读沁园春·雪我仿佛看到了》为题写想象作文,学生整理思维的同时抒发内心感受,再次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作者之间进行心灵对话,情感得到升华,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总之,本篇教学设计,从导入、感知、感受、感悟、拓展、升华,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结合了农村学生对自然景观认知实际及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巧妙引导,学生较容易进入文本情境,从而感悟诗词意境,深刻理解文章主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究其原因:课题实验的初步阶段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思维。教师没能巧妙的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致使探究学习成为“一对一”的问答,教师只注重了用怎样的方式去教,而忽视了学生可能用怎样的方式去学这一教学生成。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三:

  这是毛泽东的一首词,如何把毛主席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读出来,是本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既是领袖又是诗人的毛主席,本首词在遣词用字上也有很多值得大家细细品味之处,所以在设计上我也考虑到这一点。上完这节课,有得有失,先总结如下:

  资料的运用为了让大家能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课前除了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我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一段视频,既有画面又有朗读。课上,先提出朗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试着朗读,再交流、点评。接着,让大家看视频,轻声跟着朗读,感受名家朗读的语气语调(www.guaze.com)。然后试着自己读,寻找差距,说说为什么那样朗读的理由。在分析完本文思想情感之后,再次使用这段视频,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试着配上肢体语言进行更加尽兴的朗读。经过多番比较朗读,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对词的内容和思想也有了更好的把握。一、字词赏析的指导在赏析字词的时候,我注重先举例,让学生知道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模仿示例,划出文中运用的较好的字句,做旁批,然后全班交流,点评,总结方法。最后,布置作业的时候,针对学生课上赏析的不到位的句子,让学生由口头化为笔头作业,检测课上评讲后掌握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培养笔头表达能力。在作业批改中,再次发现问题,再做个别指导和强调。真正将字词赏析落到实处。二、词句内容分析的零碎每次在赏析诗歌词的时候,对了解内容的设计似乎总让人头疼,在教学这首词的时候,一节课下来也有这种感觉。似乎内容讲解完后,原有的美感就被破坏了。原因何在呢?似乎问题提的过于零碎,总担心分析的不细,就有了很多其实可以精简一些却没精简的问题。这样,内容是咀嚼透了,但一首词的美感似乎就被破坏掉了。以后在诗歌和词的教学上,内容分析时要多思考问题设计,力争问题明确精要。三、优美画面未能描述这是课后我非常后悔的一个环节,当时没能想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口头或书面选择一个认为优美的画面进行描述,实在是一大憾事。如果当时除了看视频,再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描述,效果会更加好。一节课下来,有得有失,以后在课前还是要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备学生,要大胆创新,不走老路,这样才会更有新意,更吸引学生,更有实效。

  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围绕朗读设计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在研究朗读技巧的同时就不自觉地从诗词的字、词的表现力及表现的情感入手来鉴赏诗词。教学设计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本课设计两课时,其教学的重点便是品读诗词,感受诗人的豪情。第一课时以品读课文为主,达到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情感内容等方面对诗词进行再次欣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加深了对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四: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词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全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里,论史,上下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它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本文在阅读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结合诗歌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朗读中感受形象,二是品析中接受熏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采用了导入激趣——阅读展示——品读欣赏——角色朗读——拓展运用等教学步骤来展示教学,尤其侧重于朗读教学这一环节。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看,我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并提出了朗读的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美。按照“初读全词——个性朗读——听读全词——角色朗读”的教学思路安排朗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词,读出词味,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意境,并落实教学目标。

  我认为,好的朗读教学,第一要任务明确,或认读,或感知节奏与旋律,或领会感情,或品味意境,要让学生紧扣文本,用学生的声音读出作者的感情、意味来。第二要范读准确,教师觉得自己读得不好,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读,多媒体固然好,但它不是教师的个性解读,带给学生的感受不是鲜活的。第三要学有成效,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我练习,达到品出意境、发展语感的境界。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朗读,我又提出了几个具体要求:

  一、要读出节奏、重音:初步感受读诗的感觉。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要求学生在读这几个“韵脚”的时候,要打开胸腔,气发丹田,读出韵味、读出气势。

  二、要读出意象(带有某种感情的形象)。

  学生在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时,因为这几句是诗人的想像,我因势利导问:当同学们读到此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学生七嘴八舌,想象丰富:天朗气清,红日当空,阳光映雪,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真是多次多彩,气象万千,使人油然而生出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要读出气势(结合词作的写作背景)。

  四、要读出作者的情感世界。

  要读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要读出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要读出作者博大宽阔的胸襟,雄伟旷达的气魄,热爱华夏大地的深情。

  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作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朗读还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诗歌分析时我都贯穿以朗诵。事实证明,这是诗歌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指导朗读,学生朗读训练,师生的评点,能让学生学会朗读,喜欢朗读,更何况是感情丰富、语言精炼、韵律谐美、读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呢。

  语文朗读教学,应走一步,再走一步。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五:

  《沁园春·雪》虽然上课的整个过程比较流畅,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比较高涨,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还是发现了较多问题。

  值得肯定的地方:1、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2、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不足之处:1、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2、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3、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虽然问题的解决较多地借助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活动也就必然成为一种载体。教师也因此必须承担起学生活动设计者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先前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的认识是模糊的。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六:

  今天正式学习新课,我在初四两个班中安排学习《沁园春雪》。作为诗词教学,我一直认为要通过诵读来进行感悟体会。词语分析、意境感悟其实都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解决。课堂上我按照读——品——思——感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这四个步骤中,“读”是基础,我重点在朗读技巧上进行了指导。说实话,农村孩子的朗读确实需要加强,对朗读的状态以及语音语调、语速重音以及情感表现等,孩子们都表现出不太适应。两个班的课堂上我都进行了示范性的朗读。看得出来,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在自己朗读的时候有点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作为教师要为孩子们创造这样一个“场”。品读词句环节,孩子们做的就比较好,可能与提前预习有关。我重点赏析了“惜”字的含义。并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体会感悟,多数学生频频点头,看来是理解了其内涵,并有所感悟,这样下一个环节思考感悟作者的情感就顺理成章了。最后请学生谈学了此文的收获,因为时间上的原因,没来得及展开,作为随笔之一写在作业本上。

  回顾这一节课,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在朗读指导上,应该说达到了我之前预想的结果。如果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更加的神采飞扬的诵读,那就是语文课堂的理想状态了。(如果是初一年级的话,是可以拿出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诵读的,因为初四,那就另当别论了)我是希望虽然是初四,但语文课堂上也不该少了朗朗的读书声。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七:

  上《沁园春•雪》时,我有点儿心虚,因为有一个问题直到要上讲台了我也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教参上倒是讲得振振有辞,但我觉得只是凌空蹈虚老调重谈。而我自己已经有的一点儿领悟又很怪诞另类不符合常规。这种我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状态,我戏称它为阅读的“悬崖状态”──渴望有新的跨越但是脚下又没有扎实的土地作为根基。一切还需要靠课堂上即时的生成发展来佐证──无论是突破思维原点还是遭遇尴尬,我认为只有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才有资格对此问题做出最后评判。

  果然不出所料,对于我的在质疑方面已经“训练有素”的孩子,这样算不上深层次的问题休想逃过他们的眼睛。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新鲜,我们面临的矛盾是:毛泽东对古代英雄们到底持什么态度?

  一贯的最简单的讲法当然是──惋惜。传统的讲授要求教师抠住关键词“惜”、“略”、“稍”,来让学生明白:毛泽东对古代英雄主要还是肯定的,至于惋惜,只是“略略”、“稍微”罢了。

  这样的解释当然是很唯物主义的,体现了毛泽东他老人家一贯强调的思维作风: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但学生和我一样觉得别扭,他们在课堂问的和我在备课时候想的一模一样:对成吉思汗,毛泽东哪里还是惋惜了,他分明就是全盘否定了嘛!因为文中明明是: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个“只”,还是“惋惜”吗?至于“俱往矣”,简直就是全盘否定了历代所有的英雄,这还是“惋惜”吗?

  教参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样写到: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雕射大弓”,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这段话,读得我如坠五里雾中。难道就是因为一句“引天下英雄尽折腰”,就可以印证毛泽东对成吉思汗的“褒”吗?纵观全词,文气逶迤之处,对成吉思汗,分明都只有“贬”,何曾“褒”,为何硬生生让我们的毛主席在这首词中如此“理性和客观”呢?

  教参不能说服我。孩子们当然是没有看过教参的,但是他们对“惜”一直要管到“射大雕”的解释不服气,他们认为毛泽东根本就是把成吉思汗否定了的。我在心底认可这种感受,因为这也是我的感受。但如果按照我们的感受,毛泽东岂不就变成了一个狂妄自大缺乏理性的人了吗?这样的解读又合理吗?这真的是一次“悬崖上的体验”啊!我虽然如履薄冰,但是又有些许期盼,因为起码在文本自身上,暂时还不能够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决定小心奕奕地抛出我的杀手锏。这是一步险棋,这是我的思维在悬崖状态中的一种“悬崖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那么这步棋没有任何意义。

  我说:“同学们,这个问题是有些费解。毛主席怎么会不给予成吉思汗和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一样的待遇,而对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呢?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创作现场,体会一下老人家在创作这首词时候的心情变化,然后从这个角度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同学们很疑惑。都什么年代了,如何回到创作现场?难道还真有时空隧道不成?

  我含笑不语。我指挥大家翻开了课本彩页的第一页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

  我说:“孩子们,静下心来体会,你能感受到什么?”

  教室里有短短的静默。但很快被热烈打破了。

  谷雨说:“我看出来了,王老师,这幅手书写得龙飞凤舞,好不潇洒,果真是英雄的手笔。”

  胡英剑说:“我感受到了豪气和霸气。手书中的字都不太好认甚至无法认,但是汪洋恣肆,气贯长虹(用了两个才学的雅词,大家都为他鼓掌了),很有英雄气。”

  李想说:“这根本不是在写字,这是情感在喷涌在爆发。”

  我说:“评得妙!还要仔细观察,体会整个书写过程中的变化。”

  谷雨一下子就跳了起来:“王老师,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毛泽东一直都很激动,但他是越来越激动。你看他的字,从秦皇汉武开始,用笔的力量就加大了,速度也更快了,这就证明,这个时候毛泽东的情绪就又上了一个高潮,他的书法透露了他内心的不可抑止的激动。如果说最开始他还只是亢奋的话,到后来,他就真的沸腾起来燃烧起来了……”

  谷雨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下边是一片共鸣声。

  我也被震动了,望着眼前这张年轻的智慧的,因为有新的发现而涨得通红的脸,我竟然有些百感交集。幸甚,我的感觉和孩子们的感觉对接──天衣无缝。

  如果以这样的角度来解读“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切疑问全部冰释。

  是的,毛泽东是一个充满理性的领导者、思想家、历史学家,他不可能否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功劳,因此,才有了前边的“惜”、“略”、“稍”。

  但是,在这首词中,毛泽东不仅仅是以一位共产党的领导者进入创作的,他更是以一个普通文人和普通作者的身份进入自己的创作。他是一个热血燃烧的词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血气作为文字,先是扫射,然后是激射然后是喷射。在激情渐至燃烧的过程中,他不可遏制地处于爆发状态了──情感的喷发使他暂时出现了理性的“迷失”,在特定的创作瞬间,激情成就了一个傲视一切的“不可一世”的毛泽东。

  这时候,他是一位真正的文人诗人,而不是一位需要字斟句酌的政治家。他用生命的狂放写诗,他像黄河一样咆哮了,他凌空一吼,惊天动地:普天之下,舍我其谁?

  气血淋漓,“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挥而就,还不够,再来一句:俱往矣!历史在英雄的笔下像蛛丝一样被轻轻抹去。

  这是生命的呐喊──没有顾忌,只有宣泄!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气方刚的要改写历史的人的冲动!

  这也是《沁园春•雪》之所以最打动人之所在──因为这是豪不掩饰的至情至性的创作!

  只有这样解读,毛泽东才能走下神坛,走进读者的心灵深处。只有这样的解读,《沁园春•雪》的文气和文脉才是贯通的,文品和人品才能合二为一。

  而以往的解读,无不是先把毛泽东定位成一位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政治家。这种标签化完美化的解读方式,不正是韩军先生曾经大力鞭挞过的“伪圣化”的一种表现吗?

  其实,作为一位立志要“换了人间”的英雄,这样的“理性迷失”和“激情泻洪”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比比皆是。承认如此的“迷失”,就是本质上承认毛泽东作为一位普通读者的创作权和表达权。这是对人的尊重和对文本人性化的解读。

  我和我的学生,以“悬崖疑惑”启动“悬崖思考”最后得出“悬崖解读”,以一幅手书为解读云梯,在课堂上自主质疑生成问题,巧妙解决阅读难点,这番“悬崖上的思维”不仅扣人心弦而且美妙无比!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八:

  盐城市初中语文会教比赛终于尘埃落定。九天的时间,专家指点,同行研讨,自我钻研,实践探索,反反复复,这是个痛并提高着的过程,这是个痛并快乐着过程,终身难忘!

  余映潮老师在关于“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两项基本能力”的讲座中提到,第一个能力是研读教材的能力,第二个能力是设计教学的能力。我也从这两个方面对这节课作以下反思:

  一、一首豪放的《沁园春雪》,我们究竟要学生学什么?

  伟人矣,毛泽东;豪放词者,《沁园春雪》!学习这首词重在领会是上阕的描写还是下阕的议论抒情?不,不是!我认为《沁园春雪》让人吟咏至今仍然振奋人心动人心魄的原因首先在于这首词所表达出来的开阔的意境。“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壮丽山河,词人的视野于空间上纵横千万里,这绝不是一般诗词所能表现的,也不是一般画面所能绘制的。其次是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风云历史,词人的视野于时间上跨越上下几千年,古代有为君主英雄,尽收笔端,客观褒贬,可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欲与英雄试比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好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点睛妙笔。这震撼千古的结语,是诗人超越历史的宣言,展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出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只有胸怀天下的伟人才有这样的气魄和胸襟啊,只有傲视古今的伟人才有这样的抱负和自信啊!如柳亚子所说的“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沁园春雪》就将像一道独特的风景,定格在我们脑中,升腾在我们心间!

  因此,我认为感悟词的“大视野”、“大胸襟”、“大抱负”、“大气磅礴”应该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一首经典的《沁园春雪》,我们究竟要和学生怎么学?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应紧紧抓住这首词的魂“豪放”,引导学生欣赏,品味,管中窥豹,以一当十。我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开阔的意境;我们在了解作者背景中感受词人博大的胸襟;我们在联系实际生活中认识那伟大的抱负。总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品味与涵咏让学生感悟到这首词的意境美情感美以及那不可抑制的力量美,春风化雨,点石成金,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和灵魂,让他们“惊”心“动”魄,受益一生!

  首先,课堂整体结构,学习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由浅入深设计三个板块:这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第一乐章:诵读感悟;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第二乐章:细读品味;这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第三乐章:纵情吟唱。

  其次,朗读是本课的教学线索:

  1、读得正确流畅

  2、读出音韵美

  3、模拟读,读出豪迈情

  4、片段朗读

  5、读上阕,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6、体会读,感受诗歌的大气磅礴

  7、纵情吟唱,唱出韵律,唱出豪迈,更唱出自己对未来的无比自信

  层次细腻,听读结合,有品有读,形式活泼,使得学生渐入佳境,

  “惊”心“动”魄。

  第三、余映潮老师指出成功的教学创意要突出能力训练,注重集体训练。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将“品壮美雪景”作为积累的重点:

  1、找一个领字品一品通过师生互动,重在明白领字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2、找一种手法品一品联系旧知,同桌合作交流,积累关于“写景手法”的相关知识点。

  3、找一幅画面品一品集体动笔,提高能力训练的效率。

  最后,课堂教学中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而本节课应从伟人的这首词出发,培养学生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因此以“风流人物”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当今和未来的“风流人物”,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意气风发,自信满怀,受益终生。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九: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待老师讲解,学生自能读文;不待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教学时应把诗歌的欣赏作为一个重点。教学中讲析要少,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意,感悟诗情,从而明白北国雪景与所抒之情之间的联系,体会借景抒情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

  诗词在中国古代是能合乐而歌的,它本身就有一种音乐之美。因此,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朗读,要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这也遵循了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这一语文学习规律。

  “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毛泽东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他的诗自然也记录着历史。无论是在行军途中还是战争间歇,无论是革命挫折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生活有多么浓烈,他的诗情就有多么饱满。诗可以张扬生命的美,爱诗就是爱生命、爱生活,这种理念想到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了多少,不敢说。教学理想和现实总有距离,过去的一课永远是遗憾的一课。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首要原则,但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又确实存在,怎样能做到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我觉得生生互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本节课无论是描绘画面还是朗读设计或者品析美词,都是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学生间的差异是明显的,但是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可以弥补这一差异。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十:

  《沁园春雪》是一篇豪迈而昂扬的诗词,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通过诵读入手让学生在吟诵之中自己领会诗词那种激昂、豪迈的情感并能通过多次朗诵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到位本词所蕴含的感情。

  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于是在课堂的不同环节安排了五次诵读,分别是教学刚开始的跟录音磁带的跟读;值得肯定的地方,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了解了写作背景后带有感情的朗读;整体认识了上阕学做内容后,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并说明为何这样读,老师进行点拨后,全班集体诵读上去阕;分析完下阕内容,学生理解下阕所抒发感情后集体诵读下阕;全诗思想感情分析完毕,指出同学们才是未来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让同学们带有这种后来者居上的豪情再诵读一遍文章。

  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不足之处: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