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一:
《送东阳马生序》这一篇文言文篇幅比较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本文,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宋濂辞官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其目的是勉励他珍惜太学的学习条件。再者,让学生了解作者宋濂,他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在讲解文章的时候,我主要让学生通过书下面的注解再结合平时所学的字词的牵连,小组合作交流翻译文章,在难度大一点的地方和重要的知识点处我会加以提醒。在分析内容时,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主旨句、一些理解句填空,体会文章的中心。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谈一谈学习宋濂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精神。另外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再扣得细一些。作为文言文的教学,学生容易厌学。因此,可以多考虑一下教学的设计更新颖一些,课前可安排一些活动,便于营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文中的中心,要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先讲到作者求学的艰难──抄书难、求师难、旅途难和生活难。再次说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等。当然,有些问题须讨论解决,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不能一味分组讨论,使学生的活动太留于形式。
通过这一节课,我觉得这课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二:
上这篇课文时,我也是按照小组合作的原则,来让学生展开合作和讨论。过程很热闹,就不知道结果如何。后来,上完第一节课后,我想起了一个学生在上课时讲的话。他说,老师你这样做让我们很没有安全感哦。想到这里,我心中也有了些想法。我就是让你们没有安全感。否则,有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定位为看热闹的群众,而不知道自己也是课堂中的主要演员。
没有压力,哪来动力啊。在第二节课时,我马上宣布我的一个决定。我说,现在把上课的环节改一改。以后,我先是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看看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把握是怎样。特别是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先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写在练习本上,在上课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写在黑板上。那我们再安装分组合作的原则来完成。接着我们再来完成对课文的翻译。
我讲了这番话以后,觉得我这个决定是那么的英明伟大。因为,我发现这样,会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实现高效的课堂理念。
以后,我会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朝着这三个方向进行。第一,你预习了这篇文章,了解了什么。第二,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第三,你预习了这篇之后,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欣赏。
如果学生真的按照这样的方法去预习,又能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后再去巩固提高。那么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提高就不再是一句梦话了。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三:
这次是第二次录课,我讲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主要训练教学的综合技能,在上课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包括制作课件和写教案。在上完课后,我观看了自己的录课视频,发现自己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课上我的教态不严肃,常常笑场,让同学回答问题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考虑时间,而是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回答,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台上讲课时,我也有点紧张,眼睛盯着多媒体的时间比较长,对学生的关注就显得比较少,这也说明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多加积累。
其次,在课上有许多小动作,这就需要自己有意识的去控制,在上课时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有时会出现停顿的现象,普通话中的前后鼻音常常说错,这就需要自己多加练习普通话。
最后,板书不美观,字迹不太好,自己以后要勤加练习字帖来改变这种情况。
尽管在此次录课中有许多反思之处,但是也有比较成功的地方,自己能够站在讲台上做到表情自然,很少出现脸红、害羞的现象,说话时声音也比较洪亮,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这次录课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教学经验还不足,各方面的教学技能也需要多加练习。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进步。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四:
上完了《送东阳马生序》,感想颇多。让我真切体会到,只有做了,才会认真的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通过这一节课,我觉得这课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
应该说,这堂课还是按照我原先的设想完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也突出了我预设的重难点,但在抓住两个特点方面,对文章特点还把握得不够,对一些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做得不够好。如在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细节描写及对比的表现手法没有体现出来。
具体存在以下的问题:
1、翻译中的虚词问题
学生的自主合作翻译的过程中,大体内容能够通过交流讨论翻译出来,缺少的主语宾语也基本能补充出来,但是对于文言文中的虚词,学生感觉比较难,即使通过讨论,还是不能确定虚词的意思。比如对“以乐其志”这个句子,“乐其志”基本都能翻译出来,但是“以”学生就不能准确的说出是意动用法还是使动用法来。
2、翻译的时间问题
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每个学生确实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但翻译的时间过长,光翻译就占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时间过长,有点舍本逐末。
3、文章特点还没有分析到位。
在这节课中,计划是要体现出文体特点和文章特点来上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注重了文体的特点,即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而将这篇文章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选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但有些地方适当的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同时也有议论和抒情;二是文章细节描写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将自己的生活和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细节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不仅渲染了当时求学的种种苦况,也反衬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和其求学精神的顽强。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考试的指导意义也很大,可惜在教学中将之忽略了。
静下心来做一点思考,总会有一点收获。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五:
在阅读教学研究过程中,我关注了美国芬兰和新西兰的母语教学情况,得到了很多启示。三个教育强国都把阅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给予阅读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新西兰每个教学日都会拿出一半的时间让学生们阅读,美国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四次阅读并且做笔记,如果没有完成,就要增加一小时的阅读来弥补损失。所有的阅读都是自己学习的过程。
我国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都有待指导。本课是我制定的一个课堂阅读模式“批注——反应——批判——分享”示例课,因为是文言文,在反应之后增加了文言常识积累。
“批注”是对文本的初步接触,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批注的内容,包括:
1.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
2.他们应该这样做,结果却……
3.我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4.这个部分我还感到迷惑,因为……
5.这个地方可能很重要,因为……
6.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
针对不同的文本,可以稍有变化,例如本课的批注是:
1.我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2.这个部分我感到迷惑,因为……
3.这个地方可能很重要,因为……
4.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
因为文本背景是明代初年,距离学生生活有六百年,学生阅读涉及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我将“2.他们应该这样做,结果却……6.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去掉。
批注的内容要写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反应”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是详细的解读过程,是文本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文学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文学分析、读者喜好、作品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部的体现。通常的阅读,我要求学生做到十四项反应:
1.主人公是谁?
2.列出故事中所有主要人物。
3.故事的反面人物是谁?(敌手)
4.故事的环境描写是什么?(地点时间)
5.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它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光明的还是黑暗的,讽刺挖苦的还是严肃有趣的?
6.故事表达的道德情感是什么?
7.为你读过的内容写一个概括和总结。
8.给故事的一个情节做插图说明,画出情节发展示意图。
9.你对故事其余部分的断言是什么?
10.如果你写这个故事,你会改变什么?
1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12.你推荐这本书吗?为什么?
13.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4.从故事中选出两个你不懂的词汇,给它们列表,并且试着写出定义。
本课中我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将其变通为七项:
1.文章出自哪部选集?
2.作者是谁?作者生活的时代?他的身份是什么?
3.他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注意显性和隐性的目的』
4.我知道的作者更多的故事:
5.尝试总结概括阅读的材料。(注意作者围绕一个中心句叙述了几件事)
6.这篇文章使我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7.我喜欢文章的哪些部分,不喜欢哪些部分,为什么?
“批判”就是鼓励学生鉴赏文本。青少年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必要内容。
没有养成批判思维习惯的初中生,这一步难度较大,但是教师不能因为难度大就不做努力,重要的是使学生记住阅读的操作程序中必须有这一步。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经常给出示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本课中我给出了这样的示例:“今天我们也如当年的太学生一样吃的好穿的好,“无冻馁之患”;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无奔走之劳”;老师辛勤辅导,“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书籍堆积如山,不必“手自笔录”。那么,我们学习本文,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一步是“分享”。
分享阅读这一概念最早由新西兰著名教育学家Holdaway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轻忪、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从中我得到以下三方面启示:
1.分享阅读是一种快乐和谐鼓励赞扬的过程。分享阅读之所以被称为“分享”,就是由于它强调的是“享受”,学生用平常心阅读,教师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不伴随有评判高低优劣的活动。因此,学生感觉安全,在此基础上的学习效果最佳。
2.分享阅读是一种工具,重要的不是在阅读中学习而是学会阅读。所谓学会阅读,就是指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掌握阅读的技能、养成阅读的习惯。
3.分享阅读也是一种社会性互动的过程。课堂上,表现为同伴之间的互相欣赏,教师对学生的支持。
本堂课的“四.与周围同学交流你的学习成果,讨论你的疑问,并记录你的收获。五.提供一个希望全班讨论的话题,并简要阐述你的观点。”两个环节,就是基于Holdaway理论的启示安排的。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教给学生一种具体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阅读程序,不至于拿到文本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入手从何抽身,以至于勤奋刻苦地读了许多,却收效甚微。
在现代文阅读中,此模式应用比较顺利,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习惯,批注的六项和反应的十四项已经能够记住。本文是文言文,在文言文常识积累这一环节用了较多的时间,是前后阅读略显脱节,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六:
《送东阳马生序》这一篇文言文篇幅比较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本文,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宋濂辞官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其目的是勉励他珍惜太学的学习条件。再者,让学生了解作者宋濂,他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在讲解文章的时候,我主要让学生通过书下面的注解再结合平时所学的字词的牵连,小组合作交流翻译文章,在难度大一点的地方和重要的知识点处我会加以提醒。在分析内容时,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主旨句、一些理解句填空,体会文章的中心。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谈一谈学习宋濂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精神。另外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再扣得细一些。作为文言文的教学,学生容易厌学。因此,可以多考虑一下教学的设计更新颖一些,课前可安排一些活动,便于营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文中的中心,要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先讲到作者求学的艰难──抄书难、求师难、旅途难和生活难。再次说到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等。当然,有些问题须讨论解决,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不能一味分组讨论,使学生的活动太留于形式。
通过这一节课,我觉得这课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疏通把握文意,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篇七:
这篇文章理解难度不大,文章除了个别难懂词句没有注释外,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但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种苦差事,学生容易厌学,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理念,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力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一、根据学情设置问题
在疏通文意上,让大家有创意的翻译课文,给学生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多了很多自我思考的冲劲,有的同学甚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既引起兴趣,又提高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读懂人物中,设置问题时借用了宋濂的“现身说法”,从宋濂的角度去面对和解决求学历程中的艰难困苦,以致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话乐说,更切实体会出宋濂求学历程中的艰难困苦,也更进一步体会出作者的精神。在整节课中,教师主要做了一个主持引导着,一个忠实的听众,也是一个友好的伙伴,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二、明确不足,提高改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应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法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读懂人物”环节中,学生找出“致书之艰、从师之难、求学之苦”的困难,并说出如何面对解决时,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更深入的体会作者求学的艰难,以及其坚韧不拔的毅力,熟读成诵,也达到了背诵的目的。
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重要方法是必不可缺少的,学生自己很容易的就能归纳出“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方法,教师在指导新的方法时,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言现象,并分析其用法新,联系所学,找到更多类似的方法。如“而或长烟一空——或遇其斥咄(有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始终围绕课堂的教学任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目的,有些问题需讨论解决,有些问题可独立思考,同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思考问题的空间,因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并且这篇文章不难理解,这里应节省部分时间,因对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拓展的环节忽略没上,“读出自己”也没有更充分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