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春酒》教学反思

时间:2016-12-12 11:56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春酒》教学反思篇一:

  已是第二年执教《春酒》,再读课文,这坛春酒仍旧那么浓郁,细细品读,浓郁中又增多了几份味道。

  针对去年“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悟乡愁”几个环节,今年我围绕“春酒”这一个民俗,以此为切入点,设置“春酒之乐”“春酒之俗”“春酒之情”三个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春酒这个节日的乐趣入手,表层了解春酒,然后再跳读课文找出民俗,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积累,最后品读课文重点段落,领悟情感达到走进春酒,品出乡愁的情感目的。对比这两年的教学设计,结合今年执教的感受,有几点反思和心得。

  一、教师装好自己的酒,才能酿出学生的酒

  都说教师积累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确如此。今年,在讲解课文之前,我把很多时间用在了搜集和整理琦君的个人资料上面。经过整理发现了琦君的很多生平经历,让即使未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已经了解了琦君其人其事其情。尤其是将琦君的一些作品中的一些原话汇总串联,让学生对琦君的心情有了先前的感知。我在读过这些作品后很感动,也很理解了琦君的心情。正是这种情愫才会让她想写《春酒》。

  结合暑假培训研修所感,教师可以将自己搜索到的这些资料在课前或课后发在班级博客上,引导学生浏览了解。也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空间开放给学生。

  二、讲解课文,设置环节一定要贴近文本制定

  本文在第一单元中属于民俗这个主题,所以在制定教学环节时一定要考虑单元主题。针对民俗这个主题,搞清琦君写作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制定教学设计。通过设置以上三个环节,了解了民俗,感受了童真童趣,领悟了乡愁。主线明晰,简洁而实用。

  读懂文本,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才能带给学生一个不同的书中世界。

  《春酒》教学反思篇二:

  《春酒》最值得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挖掘文章内涵,那就是作品体现出来的浓浓亲情、乡情、人情。所以,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在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风俗、人情之美上。然而这种美感是通过什么展现出来的呢?便是本文那突出的、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于是,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意蕴便也是教学目标之一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饮春酒——品春酒——酿‘春酒’”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层层深入,从读到赏再到写,达到升华。这也得益于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思路。

  一堂好课犹如一篇好文章,必须条理清晰,有实在内容,有情感发掘。

  从时间流程上说,我认为本课做到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文本挖掘过程中体验情感,层层推进,发掘意蕴。这也得益于环节设计的严密性和层次性。实践了我校语文组“自主推进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从空间主题上说,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一个贯穿整堂课的活动,那便是学生的“读”,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读。例如开始的大声朗读,中间的细节品读,都是为了能够做到深入发掘文本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学习上,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这堂课做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阅读体验,让教师少一些花哨的高谈阔论,让课堂的实际效率实现最大化。

  《春酒》是自读课文,所以,它也肩负着以读引读、引思的任务。所以,在学习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在对文本有着深入体验的经过后,抒写一个自己记忆中饱含浓浓乡情和亲情的与亲人或朋友共享某种美食的情景。因为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如果蕴藏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都是一杯香甜的“春酒”。这也恰好运用上了“品春酒”环节中学生们的品析探究成果——即写作方法的探究学习。于是,学生写起来也会有章可循,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教学目标与生成。最后,为实现以读引读的目的,我列举了几篇同样抒写乡情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对比阅读。获得更多感受和启发。

  回顾整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还存在些不足,也让我对这堂课有了一些反思:

  1、追求完美的同时会有一种缺失,在细节处理上不够运筹帷幄,生成还可以更自然些。

  2、要充分进入文章情境,带着与目标相关的感情投入到讲课当中。

  3、通过课堂实践,应更多地思考片断练习与整体写作的关系,学生写作需要时间酝酿,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是一个过程,有时不可能立竿见影。

  最后,我也希望能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引发一些教学问题的探讨。如散文教学的探讨:哪些散文应该精读,哪些散文可以海量阅读?经典文字的内涵一定要深入挖掘,如何挖掘?需不需从文化层面纵深处挖掘文本?从语言到文化是不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其实语文教学真正要做的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营造良好氛围,去启发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刻的、内在的交流与沟通。

  《春酒》教学反思篇三:

  《春酒》是琦君女士一篇著名的散文,课本编排在第四单元民俗风情里面,因为课文中有江南水乡春酒喝春酒的习俗,也算是南方民俗的一种介绍。

  上课前我预设了四个环节,一是预习,结合绩优学案让学生了解琦君及写作背景;二是听老师朗读,再次强调本课字词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环节三:学生思考划分文章的结构,并体味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环节四:品味细节描写,赏析语言之美;预计一节课上完本课。

  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不断的品读文章,以细节来品味情感,以朗读和示范鉴赏,让学生学会具体鉴赏语言的方法;

  完成的目标

  1、基础字词方面完成较好,几个重点字词学生都能掌握;

  2、课文中的人和事能很快地答出,但概括不够准确;

  3、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部分学生能赏析文章的美点;

  未完成目标:

  1、文章细节的品味没有开始,前两个环节时间太久,时间浪费太多;今后在课堂结构安排上还有待加强

  2、课对思乡之情的拓展没有到位,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经历的情景谈论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老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不积极主动进入课堂。

  今后要注意的地方:1、尽量以设置学生为主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在六班时让学生找句子品味,学生兴趣还是很高;2、设计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

  《春酒》教学反思篇四:

  《春酒》是一篇自读课,我在课前先与学生复习自读课的学习方法。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析文中富有情趣的细节,解读文本中的美好童年、温柔善良的母亲,淳朴厚道的乡邻,这童年、这人情,就是作者再也追寻不到的家乡味。由此拓展,联系自己的家乡人、家乡物、家乡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用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识春酒——品春酒——思春酒”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步引领着学生体悟文章的情感。首先,在舒缓的“思乡”主题音乐中,学生通过深情的朗读,能很快融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其次,在品春酒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从文中_____句_____.词,我读到”的句式,让学生活动起来,真正从课文之中去发掘去品去味体悟作者浓浓的乡愁之情。第三,思春酒,介绍作者生平时,我把它放在学生已体验了蕴涵在春酒中这些美好丰富的情感后,已品尝了这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后,希望作者思乡难回的感伤情绪能弥漫在他们的心间,让故乡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为了加强学生对故乡情结的进一步的感悟,我最后在拓展训练中,让学生仿写“故乡就是情节是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春酒》教学反思篇五:

  《春酒》一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浅近,可是情感复杂、思想深邃,加之又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既要完成分析春酒的感情色彩教学任务,又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蕴含在文章之中的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设计者如果想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就须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功夫。

  本教学设计对教材的把握全面透彻,教学目标的确定恰当适切,教学重难点层次分明,教学步骤清晰有序,板书设计简洁规范,遵循了中学现代文教学读写并重、知人论世、重视诵读感悟等基本原则,熟练运用了散文教学的一般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中学散文教学的特点。首先,设计者重视了学法指导,以帮助学生达到以学法理解文章的能力提升。其次,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借助课前培训突破了学生理解与运用的教学难点,并在散文阅读方法上以及写作指导上给予了恰当引领。第三,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形式多样且层次分明的诵读、精彩展示、学生写作活动展示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和理解,并能拓展到更深的写作空间领域中去。第四,教师开始积极尝试运用教学策略,实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赏析指导中尝试运用了以读促品、入境想象和展示点评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抒情文字的意蕴,效果应该会很好的。总的来说,本教学设计在继承了散文教学优秀传统、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又重点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

  当然,从更高的要求来看,本设计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是,设计呈现出的仅仅是一个教学流程,而这一教学流程基本上也是教师预设的,希望教师能更多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有点机械化,应该在需要讨论是才讨论,需要点拨时才点拨;三是,教师课堂语言欠精练,设计追问时要能随机应变。最后要说的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师可不必过多介入,一切关注并根植于学生的学习,才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春酒》教学反思篇六: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文字浅显但意蕴却深。作者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根据散文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我把授课课型定向为以学生感悟体验为主的美文赏读课。在过程和方法上,突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命化、体验化”的理念,致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性灵,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是熏陶、是濡染。

  第一步是美读感知。课文文质兼美,配上舒缓的“思乡”主题音乐,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美读让学生为“春酒”取酒名的创意设计,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把握了文本、理解了意蕴。

  第二步是品读鉴赏。重点引导学生找出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中鲜活的花朵),并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讨论和交流,体会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乡邻的浓浓感情。品读中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与不同体验,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喜欢的词句,在自主与合作探究下通过分析文章中具体的词句来体悟情感。

  第三步是拓展理解。乡愁是本文的一大主旨,故乡情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从古至今的思乡的文学作品,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感悟从风俗美、人情美到中国人的故乡情结,应该说是理解上的超越,使本课的教学在灵动中透出厚实。

  第四步是体验感悟。对初中学生来说,乡愁这一人生意蕴显得有些含蓄深刻,我在教学时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人生体验和积累。教学中我动情地回味童年家乡番薯糕的香味,为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积极的情感氛围,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课堂成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如果教师是个注重情感体验的人,那她的课堂一定充满情趣极富吸引力的。在本课教学中美的情感流淌在每个环节中,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春酒》教学反思篇七:

  一杯春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中不断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逝去的一切是多么清晰而美好地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招摇,撩惹起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

  《春酒》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作者琦君以清新淡雅的文字,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兼具人情美与风俗美的动人场景,浓浓春酒陶醉了无数读者的心,也勾起了众人的故土之思,民族之情。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由此确定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

  我在本堂课设计了“导春酒,激情趣”,“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享韵致”,“吟颂乡情,心灵驿动”这样五个环节步步推进。在学生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风俗美人情美家乡味”,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探究“家乡味”,原汁原味感受课文。然后组织合作探究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部探微,个性品味,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和传神词句及其表达作用,说体验的话,体悟琦君情怀。最后适当拓展有关“思乡”的诗文,欣赏朗读,领略韵致,心灵驿动,说感悟的话,丰富自己的情怀,提升自己的境界。

  从教学环节上说,我认为本课做到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文本挖掘过程中体验情感,层层推进,发掘意蕴。

  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整堂课在各个环节中都尽量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阅读,相互交流,探究阅读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回顾整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还存在些不足,也让我对这堂课有了一些反思:

  1、追求完美的同时会有一种缺失,在细节处理上不够运筹帷幄,生成还可以更自然些。

  2、通过课堂实践,应更多地思考片断练习与整体写作的关系,学生写作需要时间酝酿,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是一个过程,有时不可能立竿见影。

  在课改的今天,我觉得,生本理念教学应该很自然地渗透于每一位老师的教学中,而不是为了体现而去生硬地执行。其实语文教学真正要做的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营造良好氛围,去启发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刻的、内在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春酒》教学反思篇八:

  这堂课上完后,自己感觉比以前有进步。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配合也很积极,课堂也较为活跃。回过头来思考这节课,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如字词教学和作者情况简介,我觉得这样的内容即使是在学生预习了的情况下也应有侧重的介绍,有利于把握作者的风格和理解文章的情感,同时加大积累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所以,在导入环节我串联了名家名篇中的思乡名句,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并很好地暗示了本课的主旨。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情感的熏陶从而完成情感教育目标。

  3、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实施六环节教学。

  总体上说,这堂课还算是成功的,但仍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需要改进。

  1、时间分布还不够科学。在品读细节环节上,所用的时间稍微有点多,在朗读这个环节读的太少,最后还有一个听《乡愁》的环节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删掉。

  2、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对学生学习的方式的指导有待加强。尤其是男生,在学习语文这一方面,我班的男生一直处于劣势,虽几经鼓励但进步微小,有时就失于耐心,导致本堂课上男生更为沉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男生更多的关心指导,当然也要在教法上进一步改进。

  透视本课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新思想、新理念的支撑,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认知结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学习,勇于尝试,创设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师生互学,和谐交流的平台,在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春酒》教学反思篇九:

  讲完《春酒》,我如释重负!这是我近年讲的唯一的一篇散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参入课堂的比例是我们学校课题研究的第一环节,我在《祝酒歌》中开始,在《思乡曲》中结束,我为此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或喜或悲,或快或慢,或静或动,努力营造一种乡音乡情,柔和淡淡的乡愁,作者的感情是清澈而静谧,师者随文而动,学者随文而思。但感“年颇老矣”!

  回顾整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让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些反思:

  一、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不够自然。课堂环节的紧凑、自然,更能突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凸显教师扎实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中,我忽视了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略显生硬。

  二、教学中,学生朗读不够充分。语文课堂少不了读书声,有了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由于学生的朗读不足,才导致了在后面环节中学生的活动虽热烈却不够深入。

  三、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文本的发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悟那份故乡情结是蕴涵在春酒中的另一种滋味,它让春酒的味道变得更醇厚,而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如果蕴藏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都是一杯香甜的“春酒”,让这些蕴涵其中的美好情感真正地成为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活水。而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仅能把握语言的文本意味,对于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蕴体会不够,这主要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不足。浅陋的思考但却是我最真实的心声。恳请得到各位同行的热情指教,同时对给予我鼓励、支持和指点的教师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我知道这些言辞已化为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执着前行。

  《春酒》教学反思篇十:

  这个学期的第二堂教研课,我选择了课文《春酒》进行教学。《春酒》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名篇,文章借春酒写故人,写风俗,寄寓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春酒》一文内容贴近生活,人物鲜活可亲,笔调柔和细腻,情意绵长动人,实属散文中的上乘之作,学生若能用心揣摩,今后在作文中也能多加借鉴。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春酒》是一篇自读课文,应尽量在一节课内讲完,所以一定要紧扣文本,抓住几个重点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情感,再由乡愁这一人类共通的情感出发,进行拓展练习。我考虑到文章比较长,课上朗读太占时间,所以我先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熟悉文本,并解决了生字词问题。课堂导入是一首简单的小诗:“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有一种情,一点点,就能牵动你的心;有些人,虽已离去,却永远难忘他的面影;有些事,虽已远逝,却依旧温暖我的记忆。”“究竟是什么样的酒和情醉了琦君一辈子?又是什么样的人和事让她终身难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请你开动脑筋,为这甜甜的春酒取一个名字,体现作者寄寓在酒中的美好丰富的情感。”设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也提示学生,酒只是一个载体,情才是关键。紧承此问,我还设置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杯思乡酒包含了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文章写了哪些人和事?)”以帮助学生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之后我安排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章对儿时的我、母亲及乡邻的细节描写,并说一说从中你感受到人物怎样的性格与情感”。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鉴赏课文,小组合作学习也安排在此处。通过上段学习,学生懂得了一杯浅浅的春酒之所以会让琦君念念不忘,是因为这酒里承载着如此丰富的回忆与情感。“这样的春酒琦君还喝得到吗?为什么?”由此过渡到文章的最后两段,联系琦君生平,点明文章主题“乡愁”。拓展训练是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家乡,什么叫你最难忘。

  以上步骤在课上都已完成,本课成功之处在于重点突出,步骤清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把握了文章内容,也理解了作者情感。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气氛一直不太活跃,学生主动发言的不多,这与学情有关,这个班的孩子大多比较害羞,不自信,加之听课老师有十几位,不敢举手是能理解的。但主要问题在我,我没能将孩子们带入情境,没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言说欲望,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堂语文课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语文组评课时,我表达了我的疑惑,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位前辈给出了他们宝贵的建议。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情境的创设很重要,大家的建议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教师自身的状态,教师走上讲台,自己先要情绪饱满,教师先进入了情境,学生才有可能跟着进入情境,教师无比冷静,又怎能奢望学生达到忘我状态呢?二、课堂步骤的安排,各位前辈都感觉我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好文章要读,只有多读,才能有所体会。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这都是将学生带入情境的好办法。还有一些老师提出,我的导入太简单,既然文章提到过年的习俗,琦君的家乡要家家邀喝春酒,同学们的家乡又有些什么习俗呢?这样既能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又能让孩子们放松,这样的话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人都有话说。课文还可以用余光中的《乡愁》作为导入,这首诗很有名,很多孩子都知道,网上也不乏优质的朗诵资源。一位前辈还提出了知识性的质疑,花匠阿标叔是否可以作为乡邻的代表?他是我家的花匠,是仆人呀。我一时无言以对。这是我对文本解读不够细致所致,犯了人云亦云的错误。琦君作为散文大家,我没读过她几本集子,就敢上台讲她的名篇,是太冒失了,这必然导致我对作者了解不够,对文本理解不透,今后功课还要做足才是。今日之汗颜需谨记。

  听了大家的建议,我大有茅塞顿开之感,也在暗暗遗憾,我上课之前为什么不多与几位前辈交流交流呢?教学也是合作的艺术啊!不光是师生合作,也是同事之间的合作啊!如果给我机会再上一次,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读,不再吝惜时间,不再只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还有就是赶紧去当当订购几本琦君的散文,好好读一读,然后和孩子们好好聊一聊。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