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一: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来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利用学校的问题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因为本校地处乡村,学生们关于桥的形式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导入时,我给学生们放了有关桥梁的图片,使他们从家乡的独木桥这一层面一下子开阔了视野,勾起了他们学习本课的欲望。接着,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字词和作者简介等,通过检查情况来看,学生们完成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然后要求学生速读课文,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学生在自学中把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接下来就是学生们以组为单位相互合作,重点商讨这些不会的问题,对于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全班解决不了的,老师重点讲解。然后教师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对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两个方面进行精讲点拨,然后老师找出文章中的例子进行训练,以达到巩固的目的。从实际效果来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并且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了印象。
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课后延伸环节,目的是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这堂课也留下了些遗憾。比如,时间掌控上不是很合理,课堂不是很紧凑,这在以后的实践中是要努力避免的。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二:
收获是:1、备课首要的是备知识,老师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及要传授的语文知识,要了如指掌。对于知识,教师要自成体系,这样教学过程才会循序渐进。2、课堂提问要有梯度,使学生每次回答起来都不觉得太难。3、有学生不会的知识,及时讲解;有学生遗忘的知识,及时提醒温习路径。如:说明方法,学生不容易明确。老师先提示学生看说明方法列表,等学生用排除法判断准确后,再诠释一下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4、及时小结,注重前后学习内容的相互照应。如:先分析4-6段,分别总结说明元素,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然后分析1-3段,联系前面的内容总结文章主要部分的思路。归纳9-10段内容后,再联系全篇总结文章内容、构思、以及说明元素在其中的呈现方式。5、利用好教材配套习题进行拓展延伸。如:重视对练习四提供的材料与课文对应内容进行比较思考。
不足之处是:在整堂课上,我意在培养学生初步阅读学习说明文的能力,故课文的相关拓展没有涉及。再有就是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回答造成了束缚,因为我的预设答案,使得课堂师生衔接不够自然。
今后需改进的措施:课文的讲解不能仅限于讲清楚的阶段,可适当给学生相关的拓展,以丰富并运用所学知识;多媒体的使用可适当而不必过量,做到我使用它而非被它所左右。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三:
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即整体感知,创造填空。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即说明是中心。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阅读的目的。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在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这是我们学的第一篇说明文,就上慢一点,所以就设计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第二课时,梳理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理解说明顺序;第三课时,学习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讲完课后,几个老师谈话。谈到了上学期八年级老师让学生做的桃花源记模型。我深受启发,让学生在课前制作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模型,是不是更好?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省去课上画简图的环节,同时,学生为了将模型做好,一定会认真地去研究课文。真是一箭三雕,又何愁学生不喜欢说明文呢?
通过《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我感到学生们基本上了解了说明文的知识点,初步掌握了说明文阅读的一些技巧,学生收获较大,我也备感欣慰。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四:
《中国石拱桥》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在教学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1、为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并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大屏幕展示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分析总结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特点,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步骤。
2、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前提下,给题目加修饰语。这一个步骤有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说读的目的。对照课文,找出作者是怎样解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试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成就突出、结构坚固、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接着分析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哪些词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五:
今天上了《中国石拱桥》一课,还是有颇多感悟的。
一、导入部分。
用老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我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都多”来引出“桥”,进而引出“中国石拱桥”。学生们对这一句话挺感兴趣,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但是,我觉得我在语言的衔接和过渡上还存在问题,衔接的不够自然和流畅。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
同学们,我想大家都听老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都多”,以此来形容自己的经验丰富。那么,对这句话里的“桥”,我们可以理解为“经验”,这是一种比喻加夸张的说法,那么,我们现实中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石拱桥》,来认识、了解中国的桥梁。
如果在上课前就把自己要说的话理一理,写出来,就不会出现过渡不自然的现象了。
二、事先没有设计学生活动环节。
其实,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我总是这样,不到那个环境,就不知道怎么做。在三班上课的时候,讲到说明方法的时候,让两个同学上黑板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多。这个活动虽是临时想到的,但是效果还不错,成功的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但是,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个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
三、备课不充分。没有认真考虑每一个知识点应该怎么讲。比如说明顺序部分,对于逻辑顺序的讲解并不到位。自己的专业水平急需提高。
其实上了这一课,还是有所收获的。从期中考试试卷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靠,比如古诗文的默写,字词,文言文知识的积累等等,因此决定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今天这一节课,我没有过分考虑时间的问题,尽量做到监督每一个学生记笔记。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自己有事情干了,也就不会觉得课堂无聊了,也能逼着他们跟着老师走了。再一个就是,我发现,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好点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点子收集记录下来,并做到灵活运用,力争使自己以后的课堂活起来。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六:
通过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我最大的体会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预设与生成还有一定距离。另外教学中切忌贪大求全,否则会顾此失彼,收效甚微。
课堂按照最初的设定,平稳地进行着。可课后我却发现我讲得太多,没有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展示学生的思想,并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我们的课堂,应该说教师都在课前备好,然后再处心积虑地让学生往我们事先设好的圈套中钻,如果他们都在课上被拉进来了,就如同跟着导游游了一遍景点,那么教者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教学任务完成了。这其实说穿了还是一种伪课堂。
真正的课堂,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展示学生的思想,并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现将不足分析如下:
一、贪大求全,内容过多,尤其是设计的问题多而碎,让人感觉结构不清晰,使学生容易产生混乱。而且每个问题都浅尝辄止,因为我贪大求全,既想把单元主题理清,又想把《中国石拱桥》这一课说透,结果造成两项都涉入不深,挖掘不透,学生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在以后的问题设计上,我“要做问得巧的智者”,用灵活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入学习。
二、粗心毛糙,不注意细节。“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方法决定效果。”我自认为我态度认真,积极备课,但是忽略了细节,问题设计、总结、练习中都有重复现象,这样,不但没有突出重点,反而显得内容过多,时间紧张。我自认为我设计的两个延伸迁移题是一个亮点,应该能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也更能检验出学生完成目标情况,但由于自身对主题式教学还有一定理解的误区,所以出现了虎头蛇尾的问题。
三、作为一名教师,忽略了最重要的课堂常规,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有时还受课件的限制和牵引,有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记下,这样也会造成学生只热心地参与活动,掌握知识却如过眼云烟。
四、导入语设计不够精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精彩的导入语是每一堂课的提神之笔,我要更加重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问题设计精巧,结构清晰,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如当“你还知道哪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这个答案出现时,我能够相机引导:“根据你的游览经验和见闻来谈谈?”那么学生的思路将会更清晰地打开;当学生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而教者又不懂的问题时,我能先请教其他学生有没有人懂这个问题的,如果还没有,我能够引导他们:大千世界奇妙无比,世间的知识无止无境,它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只要我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我们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随时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教者应该因势利导,抓住闪光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知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我们不能死守教案,照本宣科,应顺学而导,注重生成,以求最大限度地将我们的课堂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有质量的、鲜活的真课堂。
今天的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各种观点、各种思路如雨后春笋,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的转换。但不管怎么转化,老师毕竟还是老师。我以为今天的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和旅行团的导游一样,而学生则像是游客,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语文知识的百花园里游览,因此老师既不应该像过去那样满堂灌,也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放任自流,既有读书声也有写字声,能让学生思考、表达、动手、做结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不做包办替代的保姆老师。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七:
“清风拂过脸畔,身体打着寒颤。”这或许是对自己今天上复赛课最好的诠释了吧。今天有欣再次上赛教课,心情颇为激动,激动得如上次赛教一样,大脑里一片空白,面对文章,手足无措。这次,我抽到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对于这一课,我有两点意外。
其一,先前的准备中,根被没有想到会出现说明文,即使出了,极有可能是《桥之美》《大自然的语言》等还有得讲的文章,所以,从前天晚上到今早的准备中,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茅以升笔下的《中国石拱桥》,当我抽到课题后,心中甚是一片空白。
其二,对于文本教学的把握,与我先前所学的理论,所想的设计思路,完全相悖。自从加入“正道语文群”后,我被里面的“立足文本,让语文回归本色、回到正道上来”等思想所滋润着,自己也觉得应该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探究其语言的精妙之处。然而,我今天在设计课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乱了,竟然设计了一个画画活动,过后还努力给自己找台阶下,号称该环节旨在唤醒学生对旧课的探求欲望,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画画,也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了解。现在想想,当时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竟然忘却了语文姓语!
回头再去想想自己130分钟的表现,有三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优化教学设计,功夫下在平时。我这节课最大的败笔,还是没有把教学设计这把刀磨好,所以,砍柴的过程总是不那么顺畅。大凡有所成绩的老师,他们总能静下心来研读课文,滋长出自我对教授内容的独到理解,完全独立的设计规范、有效的教案。然而,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简单依靠参照别人的教案来设计课,不但抓不住开启文章核心内容的钥匙,而且对教学目标也是模糊不清的。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其次,无论是什么样的文体,语文始终姓语。我平时在说明文教学中,就根本没有认真地设计这些课文,仅仅将其当作了一篇典型的中考范文,结合《中考考试说明》硬生生地往学生脑子里装概念、答题技法。像今天的教学中,我实在不该在临下课十分钟,还给学生安排一个“文图探究”题,让他们结合课文词句,画出其中一个桥的样子来。从现场来看,学生画画的兴趣远远高于对文字地阅读,有一多半的学生都是急急忙忙地画桥洞,标数据,而另一少半则是欣赏家——看着小组同学尽情地表演。只可惜我提示了很多遍——紧扣文本,却无人理睬我,只顾自己手中的画。几分钟里,语文课已悄然改姓“美”了。
最后,突破一个点,带动全篇课文。这点,我课前是注意到的,可就是设计教学时,总感觉找不到入口,显得异常迷惘。所以,设计目标过多,内容繁杂,便呈现在我的课堂上了。课后我也在想,如果抓住“石拱桥”三字,设计一组问题“石拱桥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用赵州桥、卢沟桥来说明?其差别何在?”带着孩子们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深入到文本,探究其语言文字运用的恰到好处,岂不美哉?
总的来说,我个人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炼。不光在记忆、运用课程标准上下功夫,还要在文本研读上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控学习策略,还要多方面收集资料、优质教学设计,选择一个进入文本的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设计;不光是积极听优秀老师的课,还要多在听课的过程中去思考人家对文本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要那样处理等细节问题……只有做足了这些功课,自己的教学也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所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