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反思篇一:
《台阶》一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老师给我的课时是一个课时,这篇小说的感情细腻,语言平淡,用细腻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近乎悲壮的父亲形象。如何在一节课的有效时间内上好这篇课文,确实很考验教师的功力。
关于教学目标。这篇课文很长,所以,自己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上面。通过三个问题的串讲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第一个问题是:“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造台阶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再通过小组讨论“父亲”这一人物形象。预先的教学设想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理念,也符合现代文的教学特点。
但是,在实施的时候,却不尽人意。
首先,国庆回来的第一天,也就是星期四的第一节课,我在初二13班上《台阶》这篇课文,由于是刚放完国庆假期,他们的状态都不是很好,每个人的精神劲不是很好,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预习《台阶》这篇课文,虽然国庆前已经布置他们预习。但并没有多少人预习。《台阶》的课文又很长,如何在他们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把这篇课文上好,对于我来说,确实是有难度的。其实也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在讨论“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要他们在这篇文章中找出体现父亲人物性格的语句确实有困难。关于体现“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语句有文段中有很多,只要细读文本其实也不难找。14班的课安排在下午,他们班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好,预习情况也比较好。教学目标基本落实!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自己分配得不够均匀。在13班重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时,最后讨论讲解只剩15分钟,前面浪费的时间太多。在14班的时候,李萌老师建议我删掉一些内容,缩小课堂容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探究“父亲”这一父亲人物形象。但是,在14班又出现一个问题,前面讲解得太快,最后居然剩25分钟探究“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在今后的教学上,要注意课堂的调控能力。要注意讲课内容的取舍,把时间放在有意义的探究学习上,不用要求自己的讲解面面俱到。
教学要学会处理突发情况,要有应变能力。这次在13班就遇到一个突发情况。一开始是电脑死机,后来是鼠标时灵时不灵,课件无法打开。当时,我矛盾极了!一来《台阶》只有一个课时,如果不用课件,可能会讲不完。二来如果要用课件,电脑又处于“不正常”的状态。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用,修理它又会耽误时间,在我两难的时候,我的导师及时解决我的难题,她帮我修好了电脑,打开课件,我则利用这点时间给他们介绍作者及一些重点字词的拼音,这堂课终于勉强上完。所以,这次的事例时刻提醒我。一定要熟悉自己的教学内容,熟悉到自己没有课件也照样可以讲课。
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要考虑一些突发因素。特别是上公开课的时候,如果课件不能用,你该怎么做。你要做好两手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有课件你该怎么上?没有课件你又该怎么上?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我在讲到“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时?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家乡地势高,不容易进水”。我就联系生活实际,“是啊!地基高,屋里不容易进水,你们看,这次的“彩虹”台风来临,暴雨不断,许多人家的屋里都被进水了,你们有看到过吗?要是他们把屋基做高一点,是不是就不容易进水呢?”学生的兴致一下被提高了。其实,对于语文课,我们一定多一些生活联系,这样他们才会有更深的感受。在14班的时候,在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同学回答道“父亲”要强这一方面。我引导他们从这句话体会父亲要强的性格。“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情感读出“父亲”要强、不服老的性格。通过语气的停顿和声音的感染力,让学生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有更深的印象。在朗读的过程的过程中,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很融洽!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东西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比如朗读,比如一些课外知识的讲解,比如一些生活事例。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讲课课堂内容的话,没有延伸,没有拓展,没有一些活动形式来辅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可能会不牢固。学生在回忆一些知识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来巩固记忆。比如,在《台阶》这篇课文的时候,通过让学生模仿父亲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这个场面相信会给学生留下一些印象,当回想《台阶》中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很容易想起这个场景,进而回忆起上课的内容,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子上课,语文就不会枯燥无聊。
总的来说,这次上课,最大的缺点就是课堂的调控能力较差,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优点就是,能联系生活讲解课文,在引导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这次的上课,也渐渐掌握了现代文的上课模式。在教学的道路上,还需努力!
《台阶》教学反思篇二: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施展空间。在“读台阶”这一环节里,学生可以自由朗读或者与别人合作来学习,上课时点了2个学生都想小组合作朗读,而且读的时间长,这一点没有控制好。而在“交流学习”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按小组顺序进行交流,学生的自主性就没有体现出来,现在想来,这一环节也可以完全开放,让学生自主发言,而且让更多的中下游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够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整个课堂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此其一。
其二,课堂没有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说台阶”中,所有的学生都把热情投入到了研讨活动中;在“交流学习”,尽管发言的人数不少,但这些学生基本上是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而后半部分发言人数明显减少,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是的,学习热情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我现在分析来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对他们的不信任,害怕他们在课堂上出错,影响教学效果。而这种做法无形中极大地扼杀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更没信心,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像杨志同学说到父亲是个迷信的人,我马上给予纠正。既然是课堂,就要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出现点差错又何妨?应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发言的这二十人来自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爱这个课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三,整个课堂的节奏有些前松后紧。由于最后时间所剩不多,板书设计环节没有和好完成,是老师学生都有一些急躁,从而处于紧张状态,没有出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拓展延伸也只好放到课后处理。
《台阶》教学反思篇三:
《台阶》是一篇以父亲为描述对象的短篇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不甘落后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本文以父亲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此文并非表现父亲的作品,而是在表现一代农民形象,具有农民的老实厚道、要强、勤劳、朴实等品质外,这位父亲更是一个用劳动证明自己存在价值从而赢得别人尊重的人。这一点也正是他有别于普通农民之处。教学中我将本文的重难点分别定为“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利用导学案教学让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的心灵也能得到人文和美的滋润。《台阶》整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通过上课,我觉得在本课书的教授上,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重视了语文味。对于本文主旨的把握,我的处理过于简单,只是通过自己的讲述给出,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因而没有达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感知作品主旨及现实意义的目标,今后还要注意。
《台阶》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课,我从小说的文体出发,首先提出问题:课文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从小说情节展开的四要素来分析)。
严谨的文学作品,作者都非常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段与段的过度,思路异常清晰,但我们的学生却往往忽略前后有关联的词句,从而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因而,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理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在完成了“写了什么”后,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环节中,我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确实要重视,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应在文本的解读、把握中加以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还是模模糊糊的,所以我分小问题去引导,想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但是,一节课下来后,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我没有把自己想的东西完成,也就是目标落实不好。另外,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即能让学生、听者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一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确实没有细加考虑。但过后反思时,我还是觉得比较难操作。
课已上完,我且把它当作任务完成,但这一堂课会成为我的教学中的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
《台阶》教学反思篇五:
随着一声下课铃声的敲响,我的这堂课终于上完了,刹那间,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蹦跳起来、舒活起来,像一个长途负重的人突然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感觉是那样的轻松:二十天的苦熬终于暂且画上了一个逗号。我要忘了这一段的奔忙,好好享受一下这来之不易的舒爽……静下来时,我又不由自主地去回想、体味,课堂上的分分秒秒又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重新放映,而自己就像一个颇有资历的大导演,对一段段情节认真的品评。蓦然发现这其中深藏着的一些不足与得意,而这些的的确确是我在此前的备课中是没有发现的呀!
先说一下不足: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施展空间。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里,学生可以在四方面的内容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来学习,而在“交流学习”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按小组顺序进行交流,学生装的自主性就没有体现出来,现在想来,这一环节也可以完全开放,让学生自主决定交流的先后顺序。这样,就能够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整个课堂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此其一。
其二,课堂没有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把热情投入到了研讨活动中;在“交流学习”,尽管发言的人数达到二十余人,但这些学生基本上是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而后半部分发言人数明显减少,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是沉默的,学习热情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我现在分析来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对他们的确良不信任,害怕他们在课堂上出错,影响教学效果。而这种做法无形中极大地扼杀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更没信心,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既然是课堂,就要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出现点差错又何妨?应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发言的这二十人来自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爱这个课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三,整个课堂的节奏有些前松后紧。由于最后时间所剩不多,是老师学生都有一些急躁,从而处于紧张状态,没有出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台阶》教学反思篇六: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短篇小说。文中着力描绘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而又典型的八十年代的农民形象。
父亲有着明确而又卑微的目标,他一直想建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因为家乡有一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朴实、厚道的“父亲”为了这样一个梦想日夜操劳,付出的不仅是体力,更是任时光飞逝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华。当台阶建好后,当梦想实现时,父亲的激动和欣喜却并未持续多久,表现出的是极大程度的不适应。父亲的内心是自卑的,他已经习惯了低眉顺眼的生活状态。台阶的建成并没有改变父亲的地位,却夺去了父亲的青春,夺去了父亲强健有力的臂膀——父亲明显老了,他终生消耗着自己的力气,换来的,却是茫然、寂寞的没有了目标的晚年生活。
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李森祥是深爱着中国农民的,他深刻地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却又深知无法改变农民的艰难人生,所以他借“我”这个叙事视角写父亲的理想,父亲的体力、勤俭与坚韧,父亲的衰老,父亲低下的倔强的头颅,以此唤醒人们对农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从而把握小说主题,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略感欣慰的地方:1.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为了节省时间,我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将故事进行缩写,在上课时进行交流。本想再请学生根据缩写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也算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小小的指导,因为考虑到时间关系没有进行。稍有遗憾。2.请学生结合文中的内容谈自己所读到的父亲形象,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用课件出示比较精彩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形象。在备课时,我做了两手准备,假如学生能够根据这些片段深入体会父亲性格中的自卑和台阶建成之后产生了心理落差的无奈感,就不用课件。假如学生不能抓住这些片段再行出示。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程翔老师语),又发挥了教师“导”的作用,也节省了课堂时间。3.本节课注重了语文活动的开展。在引导学生品读重点片段深入理解父亲性格特征时,我采用了三个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即揣摩、描写人物心理——分析描写手法——以读促悟,抓住重读字词,揣摩人物性格。三种不同形式的导读,既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又能够有效品读,可谓一举两得。
反思自己的这节课,遗憾多余欣慰。
1.备课。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独立研究文本、设计文本的有创新的深刻的语文老师,可事实再次证明,自己道行甚浅。选择这篇文章之后,我也的确好好地“研究”了一番教材,并有了一个让自己略微满意的腹稿,即仿照刘飞耀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以学生的品读带动师生的品读。(事实上经过反思,由于文体的不同,自己这样的作法根本不合适。)可是,我又参照了几个课例,觉得别人对文本的解读要比自己更深刻,别人的设计要比自己的更合理,于是取人之长,却几乎将自己的设计完全弃置未用。几经犹豫、徘徊、思索,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也许,备课的过程本身就是艰辛的,尤其是对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学习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备课的方式。可是,在我看来,要跨越独立研究文本、独立设计文本这样一个“台阶”,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2.上课。工作至今,我已经上了很多堂公开课了。可是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学校的“一人一课”,还是县上的赛教课,我经常存在跨不过去的“台阶”,那就是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本节课,我的目标在于让学生理解父亲这一形象,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可是,本节课中,我连第一个任务都没有完成,留下了一个遗憾的“尾巴”。当学生讨论到文章结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一句时,我本想引导学生注意这一句的标点符号。“怎么了呢,”本应是问句,却用了逗号,也许,这不是问,而是一种无奈的感叹。“父亲老了。”本应是感叹句,却用了句号,也许,这不是感叹,而是一种痛苦的陈述。父亲老了,就这样为了这九层台阶老了。他并没有真正收获想要的高地位,收获的,只是一栋房子。而他失去的,却很多很多。我本打算讨论到这里,向学生出示作者李森祥的一段话:“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继而出示李森祥的另外一段话:“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明白,这篇小说不仅仅在写父亲,更是在写中国的农民。父亲凭什么觉得自己能造成这样高的台阶?凭的是力气!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他们耗尽一生的力气只为了实现一个微小的甚至难以实现的愿望,但他们这种精神却实实在在地彰显着中国民族最为原始的力量:永不停息,脚踏实地!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能读出作者的辛酸,却也能感受到他内心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像父亲一样的农民(或者人们)能够被尊重,生活富足!
我想说的是,之所以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并不是课堂内容太多,也不是学生的不思考,而是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养成的“坏毛病”太多!课堂废话太多,总是有一种潜意识——没关系,上不完下节继续,课堂节奏缓慢。我想,这也是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注意不断改进的方面。
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实践的过程,在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一个又一个难以跨越的“台阶”,也许,像文中的父亲一样,永不停息,脚踏实地才是跨越这些“台阶”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