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教学反思篇一:
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在《在沙漠中心》里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他用自己的生命向人们诠释了自己作为探险家的人生,文中多有哲理性语句。
所以在备这堂课的时候,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1通过快读来理清全文脉络。2通过分析关键句、段来体味作者对人生的思索。
文本分析从三方面来进行:
1、从内容入手。了解课文所阐述的内容,从而探究作者心理的变化过程,通过了解作者心理的变化来分析作者的精神世界。
2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那种说法。通过对文字的推敲,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3、知人论世。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还可以通过多看参考资料,联系自身生命体验来打开细读的视角。
这节课,有得有失。较满意的是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思路清晰,两个主问题的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的水平,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够到苹果。但也有不足:
1、语言的品析形式不多样。在语言品析时,教师替代学生之处过多,应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生生间的互读,男生读,女生读,或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朗读,这样可能体会会更深刻一些。
2、难点的突破欠火候。在讨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时,学生理解的比较肤浅,教师此时应该补充当时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但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充分,所以这部分没有很好的引领学生深入下去。
3、结尾处过于潦草。时间把握的不好,以至于小结部分学生写作交流的时间不足,草草结束。
通过这节课可看出很多细节方面都有不到位的地方,还需要日后多加磨练。
《在沙漠中心》教学反思篇二:
今天听了省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一节示范课《在沙漠中心》,虽是初中教材,但语言的魅力、文字的灵动,在肖老师的课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平时对初中教材接触不多也了解不多,但这堂课对我的教学却有着不少启发。
其一,如何站稳重心。课堂伊始,肖老师通过让全班齐读第一段暖场,提出“‘我’是谁”的问题,看似很简单的提问,实则通过这个“我”引出文章的相关背景,以及课后的注解,平淡却又扎实地将相关常识介绍给学生,既落实了教学目标,又不会冲淡课堂的氛围。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苦恼该如何处理文学常识的内容:不介绍到位便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开头或结尾介绍又会使课堂显得脱节;穿插于课堂则会出现处理不当影响文本教学。肖老师给了我很好的答案:从文本中出发,找到切入点后宕开一笔,再回到文本的内核。
其二,如何深入浅出的操作课堂。心理描写的分析,对于高中生来说都是很难在课堂中理解的。但肖老师面对一群初一的学生,依然游刃有余的讲这一课堂难点落实到位。通过对环境和动作的分析,以及直接的心理描写,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了直接和间接两种心理描写的方式;通过对状语和定于的分析,使学生注意到应将分析心理描写的落脚点放在修饰语上;数词、关联词甚至标点符号,这些平时都被我们教师遗忘的细节,被肖老师逐一拾起,并物尽其用。使我懂得了:课堂的深度不仅在于补充和拓展,更在于对文本的精细解读。
其三,善于处理文本、优化文本。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受教学生的学情,我们应对手头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或筛选。不能机械的灌输文本,而是应该利用文本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提升,继而得到思想上的提升。肖老师针对初一学生表达能力较弱的特点,在课堂前期指导学生如何概括;针对学生朗读能力较差的特点,以诵读指导的技巧贯穿整个课堂;针对学生面对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难以找到突破口的问题,利用“高频词”和“低频词”为解读媒介,带着学生走入了文本。使我充分的认识到:教学不能陷入模式化,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更应落实到行动。
感悟颇多,但表达能力有限。这堂课真的让我非常震撼,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道路上的差距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希望今后的每一次活动都能带给我们像今天这样的感受。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在教学的道路上且行且远。
《在沙漠中心》教学反思篇三:
2015年5月5日,有幸听了肖培东老师的《在沙漠中心》,很震撼。但当时,我只觉高山仰止,却并没有很清晰地寻找到攀登高山的途径,即便有郑老师的课作为对照,我依然想不清楚。直到不久前在自己的两个班进行了一番实践,才终于将当日听到“理论”的一部分落到了实处,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
一、立足文本,
肖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看课文,但学生不论讲到何处他都能“无缝连接”接过话头,并且能毫无压力地举出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文本细节。关于这种神奇的本领,肖老师的技术指导是无数次阅读文本,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办法看似简单却不曾为我重视,我对文本读三五次已自觉心安,却不能熟练掌握到如此“如臂指使”的程度。在极度熟悉的基础上,每次读都能发现更多文字的瑰丽闪光吧(www.guaze.com)。最简单的方法,最易坚持,我虽天资有限,只要日积月累,也能借此让自己的教学往优秀步步接近吧!
老师的读是教学的前提,学生的读则是教学中“师、生、文”彼此沟通的起点。我之前没见过把《在沙漠中心》读那么多次的课(更多老师包括过去的我喜欢引入《小王子》、《人类的大地》等链接材料),总觉得这么有思想精华的课不该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何况本文并没有情绪鲜明可读出花样的地方(我是愚蠢的人类)。肖培东老师抓住“我”的三句话,从情感角度理顺了文本,也理顺了“读”的条理,理出了“读”的价值。肖老师投入的朗读示范激起孩子们的朗读欲望,边思考边朗读的方式让每一次朗读都有着新鲜的变化提升,最后带来扎实充分的个人阅读体验。用朗读亲近文本,肖老师做的是那么传统又那么有效的事。
二、掌握课堂节奏
肖老师的课很快,郑老师的课相对而言节奏缓慢多了。这一方面与课堂设计有关,另一方面也基于老师对学情的把握与对自身教学效果的判断。
我曾多次被教育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和煦如春风地对待学生。郑老师是一阵带着花香的春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轻松愉快,但是从课堂的覆盖面、学生的训练度、学生的提升度上看与肖老师的课堂有很大差距(任何人与肖大神同场都会压力山大),因为肖老师不是春风是狂暴的海风啊!
那高山落石般的语速,那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那利箭攒心般的针对提问(连珠箭啊!答不上来,直接乱箭射死的感觉有木有!)让学生瞬间从桃花源穿越斗兽场,小脑瓜超速狂奔,用吃奶的劲儿啃文本。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在朗读上,课堂还能有那么丰富的内容与解读时间?学生的速度提升是真相啊。果然要把孩子从温室赶到有狂风烈日的原野才能让他们长得快呢。
况且肖老师也并非一味严厉,他充满魅力的范读,从容智慧的引导,细致入微的品析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着文字的魅力,感受着思维遨游的愉悦。我想肖老师一定深刻洞察孩子们的弱点和潜力,也对自己的强气场非常自信,这样的“海风”才能把慢条斯理的孩子们鞭策成迎浪疾飞的鹏鸟!
《在沙漠中心》教学反思篇四:
对《在沙漠中心》的印象是极深的,工作第一年新教师的考核课便是教学该文,工作后第一次听到启发性最大的课也是该文。在入夏的五月,听到肖老师的《在沙漠中心》便有种在沙漠中找到一颗语文心之感,如此真切,如此感动。
肖老师对任何一篇课文似乎都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斑羚飞渡》、《春酒》、《孔乙己》以及《皇帝的新装》,他能发现每篇文章的特质,从中挖掘教学点,让听者觉得肖老师对文本的解读那般深刻,他的切入点那般独特,他的设计又是那般巧妙。但无论教学哪篇文章,其共同点就是肖老师在扎扎实实教语文,在真真切切表达他的一颗语文心。
一、以语言为核心
肖老师很多课的共同特点就是离不开语言,这节课,他从文中的三句话为核心串起课堂,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教学,也是一种立足于语文特点的教学。
我对自己说:“是我的大限到了。”
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看似不相关的三句话,实际上是圣埃克絮佩里在沙漠中心的心理过程。从感觉自己大限已到,到“干枯的心的”的自语,再到继续走下去,圣艾克絮佩里经历在沙漠中心的完美转变,从心灵的绝境走向生命的再一次启程。肖老师从三句话的语言点发掘语文课堂的教学点,当我们为主问题绞尽脑汁,用尽花招的时候,是否可以像肖老师一样紧扣文本,抓住语言核心,给孩子朴素却又真实的语文课。
肖老师对语言的极其敏感还体现在他总能发现我们所忽略的语言点,比如他对数量词的关注,他问学生“为什么是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呢?去掉‘一颗’、‘一道’‘一块’,行吗?”看似不重要的数量词成了学生理解圣埃克絮佩里当时绝望、痛苦心境的突破口,肖老师的课堂总会有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在我们的意料之外,深思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以学生为主体
听肖老师的几次课,都没有现在生本课堂追寻的导学案,也没有六人小组的讨论与交流,甚至有时候是不带课件的上课,但是在他的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首先体现在问题的设计基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可思考可回答能回答,“找出三句我内心感受的句子”、“我挤不出眼泪了,挤出的是什么?”这两大主问题着眼于文本的整体阅读,极具张力与探究性。第一个问题在文本中可直接找出,实为简单,然而却为后面的问题的提出和思考提供了可能。其次表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生成问题继续追问深化理解,比如理解为什么要用三个“干枯的心”时,学生回到到绝望,回答到看开了,不抱任何希望,肖老师问思绪“有点乱”,能否改成“很乱”,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在绝境中仍有希望,紧接着肖老师继续追问“我挤不出眼泪了,挤出的是什么呢?”学生说挤出的是希望,是对生命的感悟……这个小小的教学环节,在肖老师在步步引导由“干枯”读出了绝望,走向了平静甚至乐观。“我挤不出眼泪了,挤出的是什么?”更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发现,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顺势将课堂引向深入。肖老师巧妙地抓住了课堂中的“生长点”,之后带来的阅读陌生感使学生兴趣盎然,情意鼓涨,愈益渴望,从而带动学生深入文本披沙简金。这样的文本赏析点既是文本研读的需要,更能让学生在富有兴趣的阅读中去体验阅读的快乐与增长阅读的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那个被海风吹过的男孩应该会永远记住这节语文课。
三、以朗读为策略
语文中朗读的作用很微妙,不经意间能让学生走进文字,也很直接,有时对一个词语一句话无法解释明白,教者说“我们试着读一读来体会”,顿时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教师无需再多言,学生心里已明了。用声音传达领悟,用停顿来注解情感,朗读的作用便在此。
肖老师的语文课读更是一大亮点,个体读,集体读,老师读;读数词,读量词,读副词,读动词,读标点,读句式,读情感,读思想。如读“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肖老师就点拨学生要把着力点用在三个“一”上,这不但读出了“数词”,也读出了连贯,当然也就能导出我们所要的学生的情感……再如“绝望怎么读”,他引导学生从从文字、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作者当时的绝望。在“干枯的心”的朗读处理上更是巧妙,读出了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心理的恐惧与希望。
语文老师的一颗“语文心”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对语文教学本质的理解,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智慧,肖老师说要浅浅的教语文,其实,他的形式是浅的,本质却深入语文的内核。他在语文路上的执着与智慧,让我们听着发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沙漠,但仍愿意在沙漠中寻找一颗语文心。
《在沙漠中心》教学反思篇五:
课堂教学总是或隐或显得体现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追求。听肖培东老师《在沙漠中心》,我听出了真实、情趣和创造,也深切地感受到肖老师那一颗追求不懈的“语文心”。
一、感于真实
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常常使语文课有太多的额外负担。于是我们的课堂时有大而无当的“说法”,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某种观念的传声筒。于是书中的人物常常被异化成一个个符号,于是《在沙漠中心》被精心唱成了一首圣埃克絮佩里的英雄赞歌。我们原本是津津乐道甚至沾沾自喜于此!可是,肖老师的课堂却绝不一样。
他首先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脆弱的、痛苦的甚至绝望的“我”——在沙漠的中心苦苦挣扎,找不到出路!肖老师引导着学生通过读——读动词、读数量词——来感受“绝望”。然后肖老师抛出了第二问:“干枯地挤不出一滴眼泪,挤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品读细节——喝乙醚、挖坑把自己埋起来;品读描写“我”此时感受的句子。学生于是理解“我”不是流不出眼泪了,而是不愿流泪了;挤出的是平静,是乐观,是人生的感悟,是对生命的希望……
课堂上,教师的对细节的发掘,对学生读的指导,获得了学生的感应,学生的心弦被悄然拨动了,被这颗沙漠中的高贵的心深深感动着,学生对人物的解读不再流于表面。他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人,感受到了一个人从痛苦绝望归于平静最终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
二、饶有情趣
肖老师上课是有情趣的。这种情趣体现于他的见微知著。。
他善于阐幽发微,抽取细微的、零碎的细节背后的深义,让学生欣然有得。看,他怎么引导学生读——读动词、读数量词、读副词、读标点符号——读懂“我”的心理。
如:
师:“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有哪些原因?”
生: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师:为什么是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呢?去掉“一颗”、“一道”“一块”,行吗?
生:不行。一颗,一道,是不计较树的大小。
师:请再读这句话,读好这个“一”字。
又如:
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三个省略号,一个感叹号,一个冒号,内蕴多多。肖老师提醒学生朗读这两个句子时一定要关注其中的标点符号。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出了平静,读出了希望,读出了乐观……
简简单单的数量词、无足轻重的标点,进入我们的视野,又从我们的眼角溜走,可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它们成了学生理解圣埃克絮佩里心理变化的突破口。要在沙漠的中心领略海风滋味,需要我们用心感受文本细微零碎的细节。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好,朗读的指导也罢,都是那么饶有情趣、耐人咀嚼,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使学习成为自觉的、积极的、愉悦的心智活动。
三、富于创造
褚树荣在《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中说道:“教师为创造而教,学生为创造而学,应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师生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这是我在这堂课中最深的感受。
肖老师令人惊奇地用三句话串起课文:
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由,是我的大限到了。”
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三句话,三个主问题,统领全篇。
肖老师用第一句话,含蓄而巧妙地引领孩子们品读了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第二句话成了体会“我”心路历程的突破口,作者的心理变化以及隐含其中的哲学思考在这一环节中被“挤”了出来。最后一句话通过齐读、个别读、读标点符号的丰富含义,再次体会“我”内心意志的坚定。
于是,教师紧接着追问——“如果让你拟一个正标题,你会怎么写?”
于是,学生创见迭出:
“上路吧——在沙漠中心”
“走下去——在沙漠中心”
“走向再生——在沙漠中心”
“平凡之路——在沙漠中心”
“平凡之路——在沙漠中心”
……
“在沙漠中的心”
肖老师的课堂是真实、有情趣、富于创造的,肖老师的心是一颗“语文心”。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天,肖培东老师以他的一颗“语文心”同样唤醒的我的心——愿在教学路上,炼就一颗纯粹的“语文心”,且行且修炼!
《在沙漠中心》教学反思篇六:
在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指导师上官小珍老师的精心组织之下,2012年5月4日上午第三节在鳌江四中七(7)班我有幸聆听了由孔庆丰老师执教的《在沙漠中心》一课,并十分感谢组长钱艳君和全体组员给予我这样一个说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在评课之前,请允许我先鞠一个躬(鞠躬)。这一个鞠躬,首先是对组织者和执教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其次是对我以下评课内容中不中听之言,表示歉意。但是我想对于我们而言,教育实践就是要在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中获得成长的。
本次90学时教育实践的主题是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那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堂课的拙见。
孔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能根据文本的特色,教学的各个环节又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从教学设计和对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孔老师的用心。孔老师的用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沙漠中心》主要描写了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飞机坠毁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心理活动。孔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这一点,重在引导学生对圣埃克絮佩里濒临死亡时心理活动的体味,从作者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变化的挖掘,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主题——热爱生命,显得非常自然。
二、在文本的分析环节中,孔老师十分注重将学生引入到文本中去朗读,进而从朗读中获得情感体验。例如在体会“作者处境怎样?”这一环节中,孔老师在发现学生只回答“痛苦”时,能及时的引导学生“找出来,读一读,是哪一句让你有了作者处境‘痛苦’的感觉。”这一教学机智,或者说是教学设计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专注地圈点批注,动情地朗读,仔细地品味,整堂课里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孔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学生分析作者在沙漠中遭遇了哪些痛苦和煎熬时,给学生讲解“幻影”,引入“海市蜃楼”以此唤醒学生的体验,来体会本文的作者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的心理并进行语言训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故事中的情境,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题。仿佛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书生琅琅,课堂气氛相当和谐,学生能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大胆发言且思维活跃。孔老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目标都得以落实。
五、最后说一说板书。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能准确的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这一点在孔老师上课板书上也有所呈现。
本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我谈三点看法:
一、问题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一下整合。
孔老师的问题设计是:“这是一个怎样的沙漠之夜?作者处境怎样?作者遭受了哪些痛苦与煎熬?对这些,作者想了些什么?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五个问题。
能否改为:“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划出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用批注的方式)”
二、长的文章如何教?我想“筛选信息的能力”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目标,结合主问题,让学生在寻求主问题答案的过程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同步得以训练。
三、在语言品析的方法指导上是否可以再深入些。例如能否在语言赏析的时候,就幻灯出示的“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进行这样的指导:“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一种语言赏析的方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以留白的方式,告诉学生还可以从词语,句式,感情色彩,手法,矛盾处等角度进行赏析。留给学生一些悬念,也何尝不好。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位老师都是在追求尽可能少的遗憾的过程中,专业水平有了提高,心胸得以开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中追求才算得上是真正享受到了教学实践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