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一: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本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上好这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年段教学要求,以及本单元教学的目标,再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准确的定位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我注重了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比如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出示鲜花盛开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去感受,,还让学生通过想词来帮助理解,如: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还想到了那些词?学生交流到:(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繁花似锦、鲜花怒放、千姿百态、、、)文中用“花团锦簇”写出了花形态美,用“姹紫嫣红”则写出花的色彩美。这样既对词语加深理解,又丰富了学生词语。在教学“应接不暇”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花很多很美,眼睛看不过来,没有空闲。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词语,这样既可以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注重了朗读训练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进行人文熏陶。在教学时,我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配乐读、示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整个课堂上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并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如:自由读把握主要内容、默读思考、快速浏览提取重要的信息、品读理解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时,使之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真正调动学生的朗读激情,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比如,在教学重点段第三自然段时,当学生找出了重点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后,用课件出示这几个句子,我设计了以下环节进行朗读指导训练:(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看看那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2)教师点击学生抓住的重点词语“任何、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使之变成红色再让学生体会读;(3)学生汇报交流读出的感受;(4)让学生听教师配乐朗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怎样?(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6)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这样几个来回,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到位,对异国风情的感受一步步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步步得以深华,使课堂达到高潮,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同时,通过朗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三、我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当我把教学主题定位在感受奇丽的景色,感悟奇特的民族时,通过让学生在文中去尽情地体验异国他乡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这个民族特有的风情。并由衷地发出感叹——德国人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思想,创造了多么美丽的奇景!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我为人人是奉献美”和“人人为我是收获美”。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
思考:
老师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对学生整体的关注还不够,给他们的空间还太少。为了课堂的完整性,没有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了课堂的完整性,也没有给更多的孩子发言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理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追求完美,走向成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二:
研读了课文后,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2.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学时,我紧抓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索: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景色奇丽和民族奇特的语句.在这一过程中我重点带领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德国景色的奇丽,接着指导他们读,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并在感悟这后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抓住“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引导学生先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然后说说:“什么东西可能变了?什么还是没有改变?”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他们真正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接着,我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来加深理解.最后,我又通过一首小诗《给予》进行总结,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让他们在一种美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熏陶和教育.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三:
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写德国人爱花、养花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外,让花朵朝外开放,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享受和快乐,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少讲,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受语言的美,想像文中的情境之美,进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义。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领略文章大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接下来,组织学生通读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中心,找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中心句,借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然后,再由中心句展开,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内容具体表达这一中心的,并找出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交流欣赏。重点理解“莞儿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这是对文章中心的展开,由点再回到面,借以对文章进行细致的揣摩和研究。学生在个体研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重点感受和理解“看花”一段。教师朗读,学生想像。想像鲜花的美丽,体验美好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感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课后回味,觉得朗读指导还是不到位,渗透在字里行间中的美,蕴含在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始终没有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去领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收获:
首先,我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一句为突破口,层层深入,辐射全文,让他们在优美朴素的文字中,获得心灵的触动,激发情感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的滋养。
其次,注重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进行人文熏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了解德国的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受到人文教育”又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配乐读、示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整个课堂上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并教给多种读书方法。
第三,鼓励学生个性地表达。“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将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也就是将这一份美丽与他人一起分享。”学生体会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水到渠成地感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和民族品格。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还是缺乏经验,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奇特”这部分语言文字时,我处理得不够到位,没有做到深入与扎实。在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上、教育机智上也有待提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地提高。今后继续努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五: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我对本课做了如下的设计。本文是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作为抓手来教学的。第一课时以“品美丽的景色”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而采取的是情感朗读与抓关键词品析的方式进行。在课堂教学的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多组花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尝试从文中找出一些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花。以此来引入学生品析本自然段。因为语言很美,此环节我主要让学生朗读,同时我相机将一些关键词换去,让学生采用对比读,对比感悟的方式来领悟句子的深意。
那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主要的是以解决“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问题下的两个子问题“奇特之处何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那么在这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行从文中第二自然段去比较一下中外人对养花的区别。以此来引起学生对“独特”二字的思考。同时,这也为我们学习下一个部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打好基础。而这里过渡的环节,我是这样设置的“大家都将花种在窗子外边,他们这样独特的养花风俗用文中一句话来形容是什么呢?”。这个过渡很容易地将学生引至预设情景。而要对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品析,仍需要对上文进行回顾。所以,明白了德国人养花风俗之独特对理解这个深刻句子的含义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让同学将这个句子分成前后两部分来理解,并从中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对此,我还让学生举身边的例子作出解释,让这样深刻含义的句子深入浅出地进入学生的思维中来。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话来展开的。以关键词眼“奇丽”“奇特”作为教学的两方面内容。在解决两方面内容的同时将重难点解决。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六: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讲完课之后我有很多的感慨。
本文是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
理清思路,精心设计教学,夯实语基,巧设过渡,创设情景感悟体会。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也下了不少的功设计思路是这样的:由作者导入课题;然后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回答两个问题,作者几次到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是从这个环节过度到季老对德国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话也是理解本篇文章的线索的句子。然后就是围绕这两句话进行朗读感悟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围绕中心问题反复研读课文,将重点段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融为一体,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在品位的基础上读,在读中进行想象,力图使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学生领进浓浓的诗意境界,言为心声,希望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明显的不足,那就是课堂容量太小。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文中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如何于无痕处解决这一难题,是我课堂中力求突破的。但没有完全做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七:
刚接触这篇课文,我觉得内容很浅显,容易理解。可是,你细细品味却含义深刻。总的来说,还是收获颇多。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中有体验,读中有所悟,使学生在课堂上大有收获。在具体操作中,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紧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想象,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入情入境。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体验,深入读书,都在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黑体方块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我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欠缺了一些。如:讲第三段时应抓“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品景色之美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语后,出示画面,“还有那些词可以描绘这样的景色?”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是对这两个词的深入理解,不仅有直观形象上的感受,还有语言的碰撞。但是,我没有让学生太多思考让他们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使得整节课语言训练不够扎实。看似掌握了,但是没有真正去理解。
改进措施:
在我的这堂课中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学的很愉快,读的很动情,但是我感觉对学生的的关注还不够,给他们的空间还太少,为了课堂的完整性使得他们还在老师的调控中亦步亦趋地探索。还有就是课堂设计的深度还不够,课堂上只抓住了课本的那点知识,延展得太少,显得不够大气。老师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总之,课堂教学真的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总是在不断的探讨中追求。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八: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学习本组课文一是要让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课外运用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它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赞美之情。
首先,较为合理利用课件及多媒体资源,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德国的风光与文化,加深感悟。我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各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中有体验,读中有所悟,使学生在课堂上大有收获。在具体操作中,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
其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文辞优美,在教学中我设置情境,让学生“走出房屋,来到街道欣赏美丽的花朵。”先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教师配音乐朗读,随后学生交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丰富课堂呈现的方式,依托资源,通过声音、图象、视频等创设多媒体的情境,思维拓展,让学生能多方位的沉浸在阅读气氛中再现美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奇丽风景的欣赏和赞美,进而达到熟读能诵。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对课文第二段的重大教学失策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对课堂生成未能及时抓住对重点句的挖掘肤浅,丢失了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主题升华的好时机;对学生整体的关注还不够,给他们的空间还太少......为了课堂的完整性,没有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了课堂的完整性,也没有给更多的孩子发言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理解......
相对而言,讲完课后我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这下可以长长的舒一口气了,因为终于将公开课讲完了,等待真是漫长。同时,我也更深一步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劣势,还需要我不断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磨砺和成长。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毕竟老师面对的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无数的学生。只有老师更进步,学生才会更成长。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老师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广度,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因为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追求完美,走向成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短篇散文,文章介绍了作者早年在德国留学时候的亲身经历,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抒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在:1、了解生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了解德国风景和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实际生活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所以,我在教授第二课时之前,在第一课时把第一个教学任务完成,达到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完全掌握重点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主要抓住作者对德国的感慨: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分别从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两方面为结构线索展开授课,首先让学生找出能表现德国奇丽的景色的句子和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文章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通过图片和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如入画境,激发学生以赞赏和欣赏的语气将有关描写深情朗读。这样让学生品味语句、走进画面、感悟画面、读出情感。接下来我重点让学生找出能体现德国是一个奇特民族的语句,引导学生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的具体体现做以具体的感悟。最后,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作者对德国的精神品质的赞扬,我在扩展延伸板块让学生观看了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后反思的态度,指出德国更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态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
整堂课总体来说是按照自己预设开展的,能够做到目标突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在学生的理解句子和感悟情感方面的方法引导上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的答题。特别在深化主题和学生情感的激发方面,扩展延伸的内容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注意展示自己最美丽的“花”,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质。但在授课过程中我还有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课堂师生互动方面,一个是学生还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课和答题习惯,另外一个是自己在提问的方式方面还不能做到准确而精炼,这在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不断地提升。其次就是自己的普通话有时还会出现个别差误,这点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引导,所以这点我会努力注意和注意训练自己的普通话。还有自己在板书和多媒体运用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和自己的授课节奏保持相对稳定和齐速,所以以至于多媒体辅助课件的效果不是那样的点睛之笔。总而言之,这堂课自己相比较上学期的课,有了一点进步,但不足的地方仍然有很多,所以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