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篇一:
《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先引起我兴趣的不是课文内容,而是文章的作者──林海音。过去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一篇文章《窃读记》,当时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们清楚地记得文中的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曾经在同学们中间轰动一时。因此,作者林海音这个名字我们都还记忆犹新。今天又读到她的文章,不仅感到似曾相识,更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想了解她的成长经历、了解她的写作风格。
当课文插图里的小姑娘与《窃读记》里插图中长得一样时,我们感觉更亲近了。课后资料袋的介绍,证实了我的想法──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也就是说从文章中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从网上如愿以偿地查到了《城南旧事》的资料。令我惊喜的是里面的插曲《送别》竟是多年以前我就熟悉的老歌。我就这样喜欢上了这篇课文,不如说是喜欢上了作者──林海音。
于是我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我要让学生借助课文走进作者和她的作品《城南旧事》:
1、明确“自传体小说”这种体裁,介绍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几个故事。学生知道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与作者相近,产生了兴趣,借助于学生的好奇心,就势给他们补充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加深了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
2、然后处理课文详略分明。“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借此使学生又了解了作者所接受的教育──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3、最后重点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其一是让学生感受作者优美厚实的语言表达;,其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其三是这些句子特别适合朗读训练的指导。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过了一把朗读瘾。我极其投入的范读感染了学生,学生也读得有声有色。当我走出课堂时,一种快乐,来自心底,又充满全身,那可能就是成就感。随即一名学生追上来说:“老师,我们全班集体订《城南旧事》这部书吧!”把我说了愣了──什么意思?“我想买,可不知哪有。咱们集体买吧。”原来如此。我告诉了他可能买到这本书的地方。
无论他能不能买成,但在他的头脑中《城南旧事》这部书不会再陌生了。这不就实现了拓展吗?如果每一课都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这么深刻的点,日积月累将会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篇二:
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
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领略语言的特点。因此,我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领略语言的特点。因此我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充分地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说说围绕着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段在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所把握后,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学生选择重点部分进行朗读,并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上下来,感觉还不错。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篇三: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关于童年记事的文章。整个单元的文章都紧紧围绕着童年趣事进行编排,而作家林海音更是以其细腻、童稚的笔触流露着对童年乐趣的无限留恋。学习本文首先要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设置了这个任务“文中究竟围绕着骆驼写了几件事?你可以用小标题概括吗?”通过这样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认识,而小标题的形式又是在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那么要体会童趣,便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了。面对这四件与骆驼有关的事情,无法进行逐一的分析,所以通过详细地分析其中的一件事------学骆驼咀嚼的品味,来带动学生自主品味其他几件事中的童趣。这样就避免了教师的绝对话语权,限制学生的感受了。在学习第一件事的时候,总感觉童趣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特别是我们这些远离了童年的人。而童趣就是一种感觉,因此我采用了朗读为重的策略,模仿体验的策略。具体为:让学生用自己能够感知的情感去朗读,通过个别读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分析评价,然后老师再指导读出情感。而模仿体验,我就找了一个同学上台来模仿作者学骆驼咀嚼,让下边观看的同学感受一下这种举动。同时又询问模仿者的感受。惊讶的发现,无论台上台下的同学对这种童趣理解得各有千秋,但基本来说是符合儿童对趣的理解,变得很形象可感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篇四:
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文中“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一方面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另一方面,我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因为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因此,我在努力尝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外,我还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竟是如此有趣,跟自己现在的生活经历似乎有点相似。于是,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我的极力推荐下,相信学生会相继到图书馆借阅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看,还有可能会观看《城南旧事》这部电影。
美中不足,其实在文章的最后,我应该借鉴作者借一件件小事抒发情感的写法,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抒情自然的写作特色。课后,可安排一个小练笔,同学之间互评互议,自主交流。
毋庸置疑,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写得好,散文的形式下洋溢着诗般的情愫。然而我曾因此怀疑,这样的文章是否适合小学生学习。因为在我看来,这种遥远的回忆、这种感伤的情绪,似乎必是经历过后方能领悟得了的。正如会品茶而识人生真味者,究竟长者居多。这种忧虑应该说伴随在课堂的大部分过程中。即便师生共同总结出了“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即便学生的朗读中已渗入了那么多的不可名状的感触,我却仍然怀疑着,文中那种无法言表的情绪是否被学生充分地感触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篇五: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作者以纯真的笔调描写了童年生活是的几个片断(看驼嚼、谈驼铃、剪驼毛、问驼踪),表达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对旧北京的热爱。
成功之处:
1.从题目激趣导入,提高学生对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本文的课题是很有意思的,它以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叠加而成,细细体味,“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课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学生觉得有新意,他们有的说这是一首诗,有的说想到骆驼,有的说想到冬天的太阳……
2、以文中的重点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几个片断。如:抓住“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问作者心头重临了哪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呢?
3.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读文,交流感受。在学生集体汇报展示环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看驼嚼”片断中,让学生从作者对骆驼样子的描写体会作者观察细致,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年的天真与幼稚;在“谈驼铃”片断中,抓住“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来体现作者想象丰富;在“剪驼毛”片断中,主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对骆驼的关心;在“问驼踪”片断中体会作者对骆驼的思念。
不足之处:
林海音的这篇文章虽好,但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得深刻,所以,在课堂中出现了点不足。
1.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体会不到作者那种因眷恋童年所流露出来的淡淡伤感。
2.读书时,学生还未能真正投入角色,感情上还是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
1.要认真备课,既钻教材,又钻学生,并在大胆对课堂作出预测,哪些问题学生一下子能明白,哪些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或小组学习可以解决的,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考虑细致。
2.问题要有价值,不能过浅或过深,因为这样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就必须吃透文本,多方面搜集资料,获取更多可借鉴的信息。
3.重视“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有层次地读,有目的地读,读后有评价,每读有提高。有层次地读,是按照教学的需要,让学生默读、开声读(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读顺)、有感情地读;有目的地读,是每读必先向学生明确要求,如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不会再做了”时,要求学生带着淡淡的忧伤,读出作者怀念童年的感情(www.guaze.com)。读后有评价,这里的评价是指即时性的评价,可以是生生互评,学生自评,老师点评;评价的内容,可以是语音语调方面,也可以是感情方面等。通过评价,使学生每一次都有所领悟,有所提高。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篇六: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需要两个课时的课文。在教学时,首先我借助课文题目冬阳、童年和骆驼队三个词,让学生们通过这三个词来构想画面,导入课文,引出课文的作者林海音女士,并对林海音女士的简介做了一定的介绍。然后我又出示了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出现的一个重要角色——骆驼的一些基本常识。让同学们对骆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接下来,进行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学,在生字词教学环节,我个人觉得生字词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我在课件上出示了关于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正确写法,并重点讲解了比较难写的生字,如:卸、傻、嚼,展示了多音字“嚼”的三种读音和相应读音下的“嚼”的组词。但是在这一环节我留给学生读和写的时间太少,讲得太多,学生自己练习生字的时间太少,容易使学生出现生字词掌握不扎实的情况。
学完生字词,再让学生读课文结束后,我又领着学生进行了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在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在向学生提问问题时,提出问题的方式比较直接,缺少提问问题前的引入。单刀直入可能会使学生缺少一个准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比较突兀。
最后,我通过“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都发生过哪些趣事?”这一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体会作者林海音女士对北京城南那段童年趣事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比较全面准确,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习效率较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紧张导致说话的语调平缓,讲课没有激情,始终站在讲台上,而没有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较少。今后我会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扬优点,及时迅速准确的改正缺点,课前充分准备,考虑周全,多总结一些教学方法,准备好应急方案,以便能够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