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反思篇一: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教学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间——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来充分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我觉得这一堂课有以下几个闪光点。
一、创设情景,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
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图文结合理解重点句。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这样以读为本,学生从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
三、抓住重点词句,读出意境美,理解句子含义。
学习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时,我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喜欢的方式读文体味,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句,随机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草原美景的印象。抓住句中“绿毯”、“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色渲染”等词,并说一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从而体会到这绿色把天地都染绿的草原。而在这种境界里人物的情感,我让学生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进一步体会到让作者沉浸其中的原因是草原大自然之美。
《草原》教学反思篇二: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切自然,用心读完后,仿佛亲自来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明朗清新、一碧千里的神奇秀美的景色。
我始终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好像在肢解课文,把一篇好端端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分析来分析去,到了最后,学生被弄得糊里糊涂的,对一篇文章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所以,每当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我总是喜欢找到能够提纲挈领的问题,一条线索贯穿整节课(www.guaze.com)。《草原》这篇课文,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所以,整篇课文的教学,我只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你感觉草原美在哪里?另一个是: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抛出问题之后,让学生感悟品读,找出相应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一节课下来,感觉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草原》教学反思篇三:
开学第一天,正好有两节课,于是把《草原》一课上完了,效果与我预期的相距甚远。这篇课文我备了很久,看了很多相关知识,听了好几个人的课,自己的第一课时也是在董琼老师的课堂实录中摘取的,只改动了部分我认为不能实施的内容。可最后只能说流程结束,有些许形式化。
第一课时,多媒体正常,我充满着激情,按着备好的流程走,可现实情况太复杂。影响课堂效果的原因有:一是学生没办法安静听课,从看图片导入开始便时常出现骚乱,私话太多,尤其是差等生;二是需要学生朗读时,没办法读出感情,拖读现象严重;三是老师跑出问题后,学生没有真正思考,举手的人极少,回答声音弱,答案更是肤浅;四是学生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有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开始聊天,天马行空。第二课时,U盘中毒,打不开,课件派不上用场,这有一定的好处,我可以放开课件,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课上得还是比较顺的,但时间把握不好,重点内容不突出,所以效果也是一般般。
纵观这些现象,及回顾以往的课,我不得不说用心备课却没有备对课。自己的应变能力不行,学生又特别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不到位,课堂不认真,要实现别人的课堂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另外,我有两大毛病,一是语言不够简练,总担心学生听不明白,有些地方讲得过细,啰嗦;二是没有舍弃精神,总是觉得这个知识点不错,那个知识点也许考试会考到,一个都不想拉下,结果是时间耗费了,课堂效果不能让自己满意,对学生也未必真有用。知识点多,意味着深入思考的时间就少,发言的机会也少,没有思考就没有更大的进步,没有一次次表达,就没有出口成章的可能。
反思啊,觉悟啊!我想,我也许可以试试每节课定一两个知识点重点突破,其他内容辅助,重点品语言,品感情,品写作手法。
《草原》教学反思篇四:
一直向往草原的辽阔与碧绿,一直希望亲身感受一下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因此,老舍先生写的《草原》总是让我百读不厌。
《草原》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激起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的兴趣。为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2.抓住“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草原的感知认识。其次,课始时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视频,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草原那高远的境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一、从感悟词句入手,切入朗读,凸现语文特点。
《草原》一文,教学时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美、人美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使景美、人美融为一体,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景美,为后面体会人美做铺垫,让美丽宽广、富饶生机的草原养育了这里勤劳淳朴、好客热情的人民的美滋润学生的心田。更深地体会蒙汉情深、亲如一家的感情。通过“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么感受到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草原人热情好客呢?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方面?多读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受深?”等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抓重点词句去感悟,在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中体会情感,以朗读为手段,凸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二、从想像入手,切入朗读,凸现语文特点
想像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学生从想像到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的一个创造、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像,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地体会了感情,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又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
教完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情和投入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草原》教学反思篇五:
老舍先生写的《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由于本文是本组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激起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的兴趣。为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2揣摩“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其次,为了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一方面,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草原的美景分为三大部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图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另一方面,我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此外,我还出示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优美的句子,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深入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相互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后,我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进西部,了解西部和热爱西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使学生和老师是多么喜欢这篇课文,多么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师生从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从文章字里行间中能感受到草原的美丽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但是始终未能亲身到辽阔而又美丽的大草原中感受,目睹这一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感遗憾。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如此,我个人认为,假如学生和老师都能到蒙古草原中走一趟,置身其中,相信体会绝对比现在看图片、看书、看录像、读书深刻得多。
《草原》教学反思篇六:
《草原》是老舍的一篇散文,全文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草原,感受草原的风景美与人情美,并且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是我上这篇课文要达到的目标。
在我看来,第一课时的学习尤为重要,因为五年级的学生要从“整体——部分——整体”地学习课文,所以第一节课的学习,对课文的结构以及内容要把握好。我在处理第一课时过程中,揭题导入后,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在板书的词语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描写草原和草原的人的词语,学生很容易答道:“一组是写景的;一组是写人的。”从而顺势而导,理清文脉,“让学生想想课文中哪些部分是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并且整体感知“美”。
课文比较长,第一课时我还进行了“朗读品析,感受美景”的环节,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并且指导学习写景与抒情的语句,感受本文的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品读优美的语句时,通过想象品读,仿写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欣赏课件中的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草原,感受草原的美。学生只有用心体会了,朗读时才能入情入境,才能带着画面感来读。
和以前教学第一课时相比,我觉得这样处理文本,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不管是篇的学习还是段的学习,学生的脑海中有课文“整体”的概念,有对句子、词语“部分”理解的概念,还有学完了一节课后对文章的写法的初步了解,我想高年段的阅读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草原》教学反思篇七:
歌曲《草原上》是人音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册教材,是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歌曲,本课的总目标是通过听、唱、舞、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我在教这首歌曲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多看、多听,去感受内蒙古音乐的歌舞一体以及它的美,让学生从感官上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为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时,我把握了这个基调,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美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到了美的享受,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使学生尽情的用自己甜美的声音、舒畅愉快心情和赞美的情感,去表现牧民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及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我觉得整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同学们不但唱的好,而且用竖笛吹奏的也很好,音色很美,富有情感,通过学生的唱、奏,看出同学们不但基础好,而且还是很投入的去尽情的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全的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从而也被草原的景美、音乐美、舞美等深深的陶醉。但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把时间给看错了,所以下课提前了,本来我还准备了好多的蒙古族歌曲还没有看呢,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吉祥三宝〉,这两首歌曲都是很好听的,也都是很美的,能够充分的体现大草原的美丽以及牧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要是给学生看了,那效果就会是更好的,时间也会正好的,真是太遗憾了,就这一点,我下课后都后悔死了,怎么就能看错点呢。但值得欣慰的是,袁校长说这节课意识还是挺超前的,以后的标准课就是按30分钟去上的,这让我还是比较的安慰一点。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遗憾,我很后悔真的是不该看错点的,要不这节课,我想该会是挺完美的,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次教训,今后要吸取的,决不能再犯此类的错误。通过讲这节课,我深深的反思到,备一节课,一定要想得很周到,不但要设计的好,而且全方位的都要照顾到,事先就要考虑的非常的全面,差一点都是不可取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讲课之前,我总在想这节课,讲完这节课后,我也总在反复的想,认真的、仔仔细细的在琢磨,以后决不能让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其实,课上完后,剩下的时间,我又让同学们听了这两首歌,同学们被歌曲深深的感染了,久久的不肯离去,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能深深的打动人,让人久久的难以忘怀,所以说,音乐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我要在今后的音乐课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把学生领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尽情的去享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无穷的魅力。
《草原》教学反思篇八:
《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语句流畅、优美、动人,情景交融,令人情不自禁想美美地赏读一番。本学期的第一课就是《草原》。课堂上,我觉得学生要么读得太空泛,要么读得放不开,压着嗓子太过轻幽了,所以我便索性范读了。由于我在范读中声情并茂,感染了学生,因此很多学生在朗读中也像我那样充满深情,女孩子的个人朗读也很成功,能打动人。满意之余,我又遗憾地发现,男生在带动下也极力向老师、向读得好的女生靠拢了,丢失了个性特色,一副“娘娘腔”,听着很别扭。此时,我立刻觉得这样可不行,咋能让我班的男孩子在我的教育下失去男孩的洒脱与豪爽呢?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文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的感悟肯定不一样,读法也肯定是不一样的啊。于是,我立刻提示让他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来朗读,而此时他反而显得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从最初的“耳濡目染”开始,已经形成了定势,不知换个方式怎样才算好。我便出示辽阔的草原、蒙古族摔跤等图片,并请感悟能力和朗读水平比较好的男生作示范,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来。并给予了他们自由个性练读的时间,这才有所好转。
经历这一事件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范读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在指导学生读正确、注意适当的停顿、恰当表达语言思想感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草原》教学反思篇九:
《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在教学本课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渲染得淋漓尽致。教学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被课文中所表现的蒙汉情深所感动,更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我觉得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风光片、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受地域所限,大部分学生对大草原的了解不多,单纯的指名读从网上了解到的草原风情,又略显枯燥乏味。因此,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播放风光片,然后问你们谁去过草原?说出你想像中的草原?
然后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美妙的歌声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此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愉快的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草原美景。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教学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本自然段写了草原的景色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出?学生们边读边画,讨论非常激烈。汇报中,同学们各抒已见,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找出草原景色的特点:大、绿、美。重点有五句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汇报中,学生能够抓住“更”、“那么”理解出草原的天与别处的不一样,说明这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是不一般的。同学们边汇报,我边借机指导朗读,同学们朗读的热情越来越高,连几个后进生也被这种气氛调动起来,积极举手参与朗读。最后,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将课堂推向高潮,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仿佛置身于草原,沉浸于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由此可见,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特别是有的课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参与朗读。只有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
三、培养语感,准确表达
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词的准确、精练、贴切。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句意。如,我出示简易的草原图与中国画后,学生轻松地理解了“渲染”和“墨线勾勒”;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并从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适时仿照作者的比喻手法,进行仿写练习。学生既领悟了草原羊群的美,又练习了准确、生动的表达。
通过这课的教学,我更加明白了要吃透学情,知识面要宽,还要全心的爱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全面地认识、教育、发展三大任务,课堂就能看到最佳效果。
《草原》教学反思篇十:
《草原》是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六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为第二个课时的教学,我将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段,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人情美。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迎客待客话别)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用~~~勾画出来。这一设计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
2.开展活动,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A创设情境,模拟蒙古包外见面握手的场面。
B假如你是客人,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主人,你又会说些什么?
C如果我就是蒙族同胞,我来到美丽的阳城观光旅游,你们会怎样招待我?
这些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在语言的练习中,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以下不足的地方。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二至五段的学习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教师语言还不够优美,激励评价还应更有针对性。
3.课堂上读的层次和形式还应更多样一些,有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