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时间:2016-11-25 11:18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篇一: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文中的两个人物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接着我问学生这一老一少的访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访谈的?

  由于内容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因此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

  然后我又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写真事、多看课外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经过我不间断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们有爱看闲书的意识,并能主动积钱买书看,从提醒到自觉,让“书香伴我行”不再是空话。因为学生爱听故事,于是我现身说法,说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对学生也是一个启发和引导。

  不足之处:在开始的教学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透文章,导致课堂前半段沉闷,我高估了刚上五年级的孩子的能力,以为在很短的时间,他们就能从大段的的文字中提炼出最主要的内容。这是自己对于学生的学情不了解造成的。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篇二: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录”,全文运用对话形式,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可爱和季羡林先生的和蔼、亲切及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访谈录”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文体,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羡林先生来朗读课文(他们读的时候教师读旁白,学生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其他学生都捧起书认真听对话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读得自然。

  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季羡林先生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说说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等。在议读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总的来说课堂效果还算好。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篇三: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羡林爷爷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体。

  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首先让学生知道“小苗”与“大树”各代表的是谁?再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要把苗苗比作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这个问题初读课文。通过阅读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难懂的理解词语。题目除与他们的名字有关,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寓: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爷爷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精读课文时,先让说说苗苗同季爷爷都交流了哪些问题?他们对读书各自有何见解?学生通过通过对读、自由读等方式找出这一老一少之间交流的几个方面(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体会到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爷爷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季爷爷对少年儿童是那样的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让学生通过他们的对话,懂得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

  课堂上师生就“闲书”指什么书?“闲书”一说从何而来?读“闲书”究竟对学生有没有好处?展开大讨论。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读苗苗与季爷爷的对话,感受到“闲书”不闲,它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写好文章。要想学好语文,先爱上读书吧!

  教学中,我还浅显的渗透了访谈的技巧,为学生课外进行实践活动做好铺垫。(1)访谈时要有礼貌地请教,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要倾听对方的表述。(3)采访过程中做好记录,事后要做访谈整理工作。

  课后拓展: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记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篇四:

  “阅读,是一座灯塔,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是一缕阳光,为我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是一束鲜花,为我送来迷人的芳香;阅读是一艘轮船,带我驶向知识的海洋…..”这是今天上午语文课上孩子们的分享,写下自己的一份思考,下课铃声也随之响起。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整节课围绕着思维导图的展开和补充,简单简约,期许学有成效。

  1.关注文体。这是一篇访谈录,有别于之前学习的课文,孩子预习时关注到了,我也随之引导:你发现了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有时间地点,人物语言以冒号提示,采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写法。孩子们善于观察与发现,导图呈现的第一条分支得以充分关注。

  2.关注内容。聚焦访谈录的话题和观点,引导孩子们进行梳理,话题进行提炼,观点指导朗读,在此基础上,总结从中感受到苗苗和季羡林人物特点。设计辅助的问题:走在回家的路上,苗苗的心情及收获,从中你感受到了季羡林(苗苗)是个怎样的人?思维导图也随之展开“人物”、“话题”及“观点”几个分支,清晰明了。

  3.关注写法。读着这篇访谈录让孩子们寻找写作的亮点,一开始似乎有点难。引导孩子们关注课题,比较课题用《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好不好?孩子们一下子开窍了,从而了解题目的寓意,了解“拟题“对文章的重要性;再来关注季羡林爷爷的回答,他不仅幽默亲切,还列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使观点更具说服力,这对于写作而言,不也是个很好的秘诀吗?孩子们恍然大悟!

  结合课文的内容,我们在语文学习上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多阅读,多诵读积累!阅读对于我们有多重要,于是就有了排比句式的接龙,课堂在练笔中结束!

  说遗憾,也是有的。感觉整体朗读情况不是太好,孩子们呈现的语感比较差,一律赶读,未能适当停顿,未能带上一份激情,这是我在今后课堂要多强化训练!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