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时间:2016-11-22 14:1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一:

  文本是作者情景交融的产物。《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本文所讲述的战争与我国身处和平环境中的孩子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也不容易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怎样将儿童的情感推向高潮,我在体会作者痛失亲人这教学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我设计一个“真情告白”的填空练习,引导学生把感受化作语言,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录象片段,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他扑到父亲的身上边哭边说,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感受那悲壮的场面。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学生真情的流露,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本节课也还存在不足之处:用心读书,在读中感悟,在阅读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用“心”读书这环节。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反思、不断尝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是一篇以书信格式写成的课文,讲了一个中国孩子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先是表达了对加利先生的感谢之情,接着回忆起父亲去世时的悲伤场面,为父亲的牺牲感到无比光荣。最后,阐述当前世界的不和平局势,发出“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

  整篇课文,我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回忆这句话,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小作者发出这样的呼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从职业、学历、对待家人的态度几方面来边读文,边圈画出,从而感受父亲的优秀以及他对家人的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寻找父亲与“我”的约定,继而感受父亲牺牲后我的悲痛之情,在音乐的烘托下,强化学生的体验。这一过程中,可以将约定与悲痛两段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更能体会出作者失父时的巨大悲痛。在关于父亲牺牲一部分的讲解中,应着重突出父亲是为什么而牺牲的这个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父亲不是为小家而牺牲,不是为自己的国家而牺牲,而是为全世界的和平而牺牲,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并能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读书之中。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既是对学生朗读水平的一个巩固和提高,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个反馈,因此,应努力丰富课堂中学生的朗读形式,并在上课前对于读的形式有一定的计划,按计划进行,创设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的高潮,让学生真正把读落实到实处。这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和侧重的地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跟我是一样的。

  一、师入情,生入境,情感共鸣

  语文课是情感的科目。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入情入境。由于我被本文深深地感染,为此在引导学生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时,我的心也随着学生的发言而隐隐作痛。雷利是多么怀念他的父亲啊!当鲜花捧来,蓝盔接来,而爸爸却永远不能再回来时,那时怎样的痛楚啊!我在朗读第3自然段时,声音不禁颤抖,在情绪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也和我达成了共鸣,陷入了对父亲深切的缅怀当中。而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都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再化为动情的声音,每一句话的朗读都饱含深情。尤其是王琳同学朗读的第3自然段,让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感染,引起强烈的共鸣,使课堂因为她的朗读而精彩异常。本文在感受雷利悲痛的同时也有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和平!和平!和平!”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于战争的痛恨,对于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其实,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只有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之情,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

  二、立足文本,体现学生对教材的个性解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时,学生能针对同一句话谈出自己不同的理解。发言的大部分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根据“蓝盔”加上了引号,体会到它的意思并不单纯是指一顶蓝盔,而是象征着和平。爸爸是想让雷利看到世界的和平。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对于文本有自己的认识,平时的语文课上的日积月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教完本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录象片段,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他扑到父亲的身上边哭边说,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感受那悲壮的场面。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回顾上完的这节课总感觉应该更精彩。不是老师,而是我的学生们,他们应该更出色些。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们也要根据情况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们。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五: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书信体文章。文章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墨抒写了自己失去父亲之后的悲痛心情,并自然地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重点让学生通过美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谈战争和战争的危害。我是想先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无情,才能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让他们由衷地发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课前我查了资料,课中用PPT给学生看,比如战争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虽然本文对战争的描述仅仅是这样几句话。“他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但有了图片的辅助理解,所以学生基本能理解其中的残酷。

  课堂上学生朗读很是入情,但似乎还缺些什么,我细细思考原来没有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对文本缺乏感情,对文中的主人公缺乏同情心,没有将自己融入文章的情境中去。自然,在朗读中学生不能充满激情,因而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六: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是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本课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催人泪下。

  但是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比较和平的圣土上,很难体会到“战争”这个可怕的代名词意味着什么!很难想象出作者雷利的痛苦心境。为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去收集资料,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趣,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王国。在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一关键语句时,我让学生观看一组战争图片,黝黑的武器、落魄的人群、燃烧的家园、惊恐的眼睛、残缺的肢体……随着一个个画面的消失,教室里不时发出戚戚喳喳、长吁短叹的声音。我知道,孩子们被触动了,被震撼了。他们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现实,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了战争。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感的载体。在教学“痛失父亲”一部分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所表达的情景当中去。并引导学生想象:接爸爸回来的那一天,机场里会是怎样的场面?学生积极地想象、感受:“人们一定会准备许多鲜花,像迎接一位凯旋的英雄”“也许还会立刻送往医院,看看还能不能把爸爸抢救过来”“我和妈妈肯定会失声痛哭”……然后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完成了对本段文字的理解及对思想感情的挖掘。

  但是,从自己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或多或少的“急躁”,能反映出自己对课堂中师生角色、地位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在课堂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很值得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弥补和解决。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执著地追求它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与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读起来催人泪下。文章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不过,由于现在的孩子离战争年代远,对战争了解的太少,更没有切身体会过失去亲人的痛苦,针对这一点,我借助低沉音乐的烘托、图片的渲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另外对于世界并不太平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自己补充了资料,学生也补充了资料,这样使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到读透。最后一环节,我指导学生通过全班交流,变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实现了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八:

  一、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中无论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片段,还是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体会作者的感情。本课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设问导读”的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等方法,找出相关词句,如:学生从“卓越”、“精通”、“深情”等词语体会到爸爸是个热爱和平、有才华、爱家人的人;抓住“染红”、“浸满”、“灵柩”等词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

  二、在朗读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并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这一感情基调,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如,“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爸爸临上飞机前说的话“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爸爸的坚定信心。“我”仿佛听见爸爸的“呼唤”一句是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语调应逐渐提高,特别是连用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介绍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以及爸爸“为和平而倒下”这部分,应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读。使本课的教学情感达到高潮。

  三、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感

  理解“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我先展示师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更能具体的感受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更能激发学生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降低了难度,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四、教学中采用换位体验

  用“假如你是雷利,你和爸爸相约时心情怎样?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爸爸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会怎样?”等问题引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在引导小组如何讨论和评价,还很不到位,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今后我要在教学方面多学习,多探索,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语文功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九:

  整节课,让我留下了几点思考:

  1、细节延伸。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情的句子,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我希望通过学生的表演、朗读,让学生们体会主人公的心情。我认为这一设计能让学生们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内心对小主人公的钦佩之情,体会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是一堂课下来,并没有向我课前想象的那么好——有的学生笑了。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分析和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在课中应多点注重课中学生知识的吸收,很多知识点都只是点到即止。如果我当时能抓住一些细节延伸下去,让学生再读再理解的话,我相信学习效果会更好的。

  2、教学语言。之前,我总觉得,上课时语言要简单、精练就可以了,只要学生听的懂。可是后来我发现,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许老师的一句表扬能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句提示能增加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语文的魅力是无穷的,可是我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而且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丰富的语言更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篇十:

  第一次和老师交流教案持续了那么长时间,因为今天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其实刚开始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抛出几个主问题,将这几个主问题作为整篇课文的切入点,但是恰恰事与愿违,造成了本末倒置的效果。以下是老师给我提的几个建议。

  1.不要重复学生的回答,一部分回应学生的话语要带有评价性。我现在的问题是回应学生基本上是在复述学生的回答,一方面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另外一方面使得课堂时间拖长。应该对一些回答适度地转换下评价语言,例如,学生说:“我想知道这个男孩儿是谁?”那我就可以说:“哦,这个男孩儿到底是谁呢?我们待会儿一起来认识下。”再如学生说:“我想知道这个男孩儿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那老师就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因为什么这个男孩儿发出这样的呼声呢?”即为转变一种强调的方式。

  2.注重文本。老师发现我上课的时候,让孩子们读的次数只有两次,一般都是抛出问题让学生直接回答。这样是万万不可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该让学生多读,从读中去感悟课文,在不断地朗读当中熟悉文本,这也是以文本为主的一大体现。

  同时,在这堂课中,我指出了文本的一大错误——雷利应该是雷棣,但是老师说应该尊重文本,以文本为主,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时候,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问题上,而且很多学生容易钻牛角尖——“那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个雷利呢?”

  注重文本的另外一个体现是课外的材料是辅助文本的,在课堂中尽量以文本为主,课外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去做,或者课前的时候去做,如果整堂课的时间很大一部分用在课外的东西上面,是比较浪费的,我们要做到分秒必争。

  3.本堂课最失败的一个地方就是被学生牵着走了。这个问题是我教学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找最打动他的句子,但是学生一不留神儿就找了我预设在最后的答案,于是我整个都被弄乱了,让孩子们去读和平的感觉,孩子们一个劲儿地在那里笑,我自己都快想笑了。老师说其实可以把学生带回来的,。

  师:“那这句话是爸爸说的吗?”

  生:“不是。”

  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仿佛。仿佛是代表好像的意思”

  师:“那雷利为什么会觉得他爸爸呼喊的是和平呢?”

  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引导前文去了。

  是的,这就是我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够,说到随机应变,老师还说我在PPT中出现的一个标音错误,我没有当场改正,她说要抓住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当时的话我就应该说:“孩子们,你看,叶老师又出错了,但是你们要像叶老师一样知错就改。”当堂改掉PPT让孩子知道了很多错误要及时改正。这如果出现在评比课上是会加分的。现在很多老师赛课的时候有时候都是随堂输入学生的回答,这样可以有创新。

  4.词语教学过于呆板。本堂课我安排30几个生字词,太多,太杂了,虽然我做了音形义三个层次的区分,但是三者是独立开来的,没有做到生字教学与课文教学结合,生字教学的协调统一,例如“阿姨”和“健康”等字的教学是突然出现,十分地唐突。老师让我在下次的教学设计着重设计生字词教学,让生字词教学能够成为亮点,以课文为主线去设计词语,让词语为文本所用。

  生字词教学可以分组、分步设计,例如难读的字一组,难写的字一组,要理解的字一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组,这样有层次,有重点。

  5.课文主要内容现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一个教育专家指出小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他们只有通过反复地阅读才能够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我现在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先说,然后再来引导,何不如先引导(用首先、接着、最后逻辑顺序来上),再让学生说一说,最后总结。有点把层次搞混乱了。

  我现在觉得自己还是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抓不到层次。其实这篇课文的层次应该是先生字词教学(简单),再重新回温一下书信体的格式,然后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无需深入),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该放在“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卓越的观察员、热爱家庭和子女、才华横溢、热爱和平)”,然后再让学生深入体会“我失去父亲的痛苦和悲伤。”最后是讲呼吁和平。这样层层递进以后,再让学生去读“和平、和平、和平”。或许感悟可能就会不一样了。所以很多东西理解了读和没有理解了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教学设计还是我要不断提高的地方。继续去追求我所向往的语文课吧。加油!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