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我执教了《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整节课下来,我作了如下反思:
一个亮点:我感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的较好,特别是学生对大作家萧伯纳这一人物的认识还不错。从开始上课时提到萧伯纳,大家对他的认识仅停留在知道他的名字这一层面上,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介绍资料了解到他的巨大成就,接着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解读,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萧伯纳善于反思严于律己谦虚的品质,还领略到他宽广的胸怀。通过学习,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丰满起来,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点不足:导学案设计不够规范。
由于课前发现学生对预习课文的要求并不明确,所以本课我主要是课上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自认为是比较扎实的。因此导学案前就没有明确将学生预习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导致孩子们在展示交流预习情况时有些盲目。还有,我认为要突破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深入感悟文中人物形象,要学生说出对萧伯纳说“她是我的老师”这句话的理解,前面就需要作一些铺垫,如“反复读课文2——4自然段,真正把握两个人物说话的不同口气。”“能说出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为什么为之一震?他又有何感触?”所以设计导学案时,我把这些分列开来,以便学生更好地思考,可是这些设计又让导学案显得有些繁琐。
一个困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从去年不会站上讲台开口,到现在敢于走上讲台说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我认为已经有着很大的进步。但如果要求学生必须上台将某个问题分析透彻,并教给台下的学生,未免要求有些过高了些。所以对于文中萧伯纳说话时到底是什么语气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还有,为了避免每个展示点衔接不上的情况,所以课上我又说了不少有便于学生思维连接的话语。综合起来,让人感觉教师说的多了些。对这个问题,我反思还是要根据学情去决定,不能一概说老师说的多或少。
努力方向:
1.认真备好每一次的导学案,预习部分有明确的提示或有填空式的引领,这样让学生的预习交流更加明朗。对于一些较大的问题,学生思维跨度较大的部分,我们可以在问题后添加“温馨提示”部分,在中间引导思考的方法,如反复去读某个段落,寻找描写什么的词语,对比朗读,补充想象内容等等方法。
2.学生的能力需要在老师的一步步放手中提高,所以以后要加大放手力度。第一在学生的发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少一些形式的约束;第二继续加大表扬力度,以此推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展示、评价、发言、补充,让他们更加自信,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三课上多一些生教生的机会,少一些对学生的不放心,多肯定,多鼓励。
3.加强对课改理念的学习,加强与同组老师的教研,不断提高研究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篇二: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中只有一处对话,一句出自大作家萧伯纳,一句出自小老师娜塔莎。出示两句话后,让学生来读一读,学生明显从萧伯纳的话中感受到了他的自夸。但是萧伯纳真的是用这样的语气在说话吗?真的是在炫耀自己吗?答案显然不是的。这样的话语,只是让娜塔莎感到惊喜而已。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感受,我带领学生认真研读了第一自然段。
在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看到,一位闻名世界的大作家,并没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他看到了那么小的女孩,还和他一起玩耍。我在教学时,让学生猜一猜,他们会玩什么?学生说,捉迷藏、猜谜语、讲故事……这些都是很普通的游戏,一位大作家居然能和一个小女孩玩这么久、玩这么多,怎么可能是一个自夸自大的人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很快就感受到萧伯纳的和蔼可期、平易近人。这就为下面理解萧伯纳说话的语气有了很有利的证据。学生明白萧伯纳之所以说出这样“自夸”的话,绝非真心,实际上是为了带给那个可爱的小女孩一个特大的惊喜!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篇三:
上周公开教学,我执教的是三年级语文《大作家的小老师》。这次教学以高效课堂为主导,旨在检验平时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效果,也是为了把本学期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用到实处。本着这个原则,我在原有导学案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微处的改动,课后反思如下:
一、设疑探究问题的设计
原定方案中我把“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说小姑娘是我的老师?”这一问题放在了前面,想让学生围绕这个中心问题进行探究,但是我担心学生一下被这个问题打蒙,无从下手,所以把问题设计成几个分散的小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实践证明上课我所采用的方案学生很容易接受,在问题的引导下,最后以“因为……所以……”的句式总结出大作家萧伯纳以小姑娘为小老师的原因。整节课比较条理,学生学习思路较为清晰。但事后我也在思考,如果我采用原定方案,是不是会更放得开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而不是以老师的思维去禁锢学生呢?
二、教学模式的尝试
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探究这一环节我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在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小组的交流。这两个步骤大概用时十分钟左右,学生学得很认真,交流也很热烈,但我的感觉是老师在四处巡视,并没有真正起到点拨和指导的作用,甚至不知道每个小组学习的真实情况。而集体探究的步骤我又让学生把每一个问题逐一回答,看上去非常顺利,其实并没有真正挖掘到文章的内涵,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象上,以至于在达标检测时学生回答“萧伯纳是一个的人?”时说成自夸的人。虽说我也进行了及时的补救,没有造成失误,但却暴露出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问题探究不够深入。
三、说得多写得少的问题
整节课的教学多数时间都是让学生在说,学生的动笔仅仅限于在书上的勾画,没有写一个字,甚至把学情调查中的听写也改为了读词。其实就是一个理由:时间关系。总害怕完不成任务。其实想一想我们的教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吗?我们这样紧张的授课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又是否扎实呢?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才是真正的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解决。充分利用导学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篇四:
《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著名作家萧伯纳和苏联小姑娘娜塔莎之间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故事以人物间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大作家萧伯纳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自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想一想题目中“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萧伯纳称小姑娘是小老师?对于前面两个问题,大部分孩子听完我的问题就跃跃欲试了,显然文中只出现了两位主人公,非常容易判断谁是“大作家”,谁是“小老师”。至于第三个问题,孩子们好像有点犹豫,可能还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述。于是,我让孩子们先别急着回答,细细地读课文,并抓住关键句的朗读,体会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对于孩子们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没有因为怕延迟教学时间而直接采取“填鸭式”的教学,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还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先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得内容,接着我让孩子们边读课文,边体会萧伯纳是一位怎样的大作家,娜塔莎又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在朗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孩子们圈圈画画相关的句子,并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圈画得也很仔细,他们还不忘及时地写上自己的读书心得。有一些孩子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通过朗读他们也非常认真地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在了相应的句子旁边。看着他们勾画地那么用心,我想应该把发言的机会先留给他们。于是,在交流时,我先让这些孩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站起来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不够自信,回答时声音也不够响亮,但都能表达自己的读书后的感想,这点让我很是欣慰。针对孩子们不够自信的表现,我给予了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变得大胆多了,有些孩子看到我很认同他们的想法时,一下子有了自信,整堂课上小手便不停地举了起来,看起来格外的兴奋。
通过《大作家的小老师》的教学,我意识到只要给孩子充分的朗读时间,即使基础很差的孩子他也有独特的见解,我们不能抹杀这些孩子的积极性,而应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恢复自信心,从而慢慢地适应课堂教学,跟上其他孩子的成长步伐。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篇五:
今天讲授了一节《大作家的小老师》,这节课应该在上周的时候讲的,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今天在没有投影辅助的条件下,讲解了这一课。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很枯燥无味的,即使在之前就对这课已经熟记于心,可是今天的条件的不允许只能枯燥地讲授。
整节课的内容已经了然于心了,如果是在平时的课堂当中,我想要比今天讲的不同些,可是,今天又老师听课,顿时心中就感到了非常紧张,当时自己的脑海中的思路都断了,不知道如何讲起,幸亏有备课稿在一旁,但是也不能经常看备课稿,还是要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
在上课之间,把重要的问题写在了小黑板上,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即使没有PPT出示问题,学生也能够明白在读课文的时候将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在讲课的时候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把重点的字词写在了黑板的一侧,因为是第一课时,我习惯性地先讲解生词,之后再步入对文本的理解。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按照备课时所设计的那样进行的,但是在讲完大作家和小老师时,发现题目中少了一个“的”,借机问学生:“对照书上的标题,老师写的题目缺少了哪个字?”学生观察的很仔细,异口同声地说:“的”,这时莫名的紧张感油然而,在这时候,让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提问,是否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同样也很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我对文章的题目进行提问—大作家和小老师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姑娘为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所提出来的问题。之后步入对文本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词语并且会读会写这些词语。相机地提问一名同学来读黑板上所出示的词语,在这之前不应该直接让学生读,而是提示其他学生在挺度的时候去发现读错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盲目听读的现象了。直接让学生读生词时,只能自己细心地去倾听了,在学生读完之后,及时的纠正“意识”的“识“的读音,应该读二声,并且及时的补充“教”是多音字,两个读音以及组词。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感受词语的含义,在读的时候让学生之间互相听读,这样会及时对读错的词语进行纠正。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听读的学生跟读,这样可以加深印象。
我认为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不难的,但是就是在这部分没有把自己所设计的内容很恰当地讲出来,反而使课堂变的很沉闷。小黑板出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到文章当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读完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向学生询问问题的答案,而是让一名学生再朗读课文,这样之前自由朗读课文环节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在学生读完之后,本想让学生自由地对朗读的学生进行评价,可是出乎预料的是学生没有一个进行评价的,这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挂在黑板上一样,不知所措,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和听,我就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紧接着就步入到对问题的解决。
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的同学说:“是英国著名作家”,学生能够在书中明确地找到有关萧伯纳的介绍,这时候,相机地对他的大的背景进行补充,让学生对萧伯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娜塔莎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对她进行了介绍?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寻找到答案,本来设想在班级的投影上出示小姑娘的图片,这样学生会一目了然,然而投影维修的原因,只能让一名基本符合条件的学生到讲台前,让同学理解文章对小姑娘的介绍,在课下的时候,张姐说:“让学生看着台前的小女孩,说说她的外貌,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而且学生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优点,这样一举两得”。张姐说完感觉确实是这样,现在学生之间缺少了沟通,在以后的教学中这部分应该在学生直接进行渗透。
萧伯纳为什么拜小姑娘为师,他从小姑娘那里学到了什么?这部分问题,学生理解上有点困难,让学生在再次自由朗读课文之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认为学生会像平常一样很激烈地讨论,可是出乎意料的却是,他们鸦雀无声,只有一个小组在悄悄地讨论着,看到这样的情形,不能让他们不出声啊,之后我走下讲台,让他们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说话的却别在哪里,这样学生慢慢的就开始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很聪明地就回答出了拜师的原因。在进行小组汇报的时候,让学生自由地说,学生都能够抓住文章中重要的句子进行回答,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可以了解其性格特点,找同学读两人的话,并且总结其性格特点,这样学生就会了解二人的性格特点—萧伯纳的自夸,娜塔莎的聪明,适时地进行板书。这里有一个简短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能够理解其中的内涵。
萧伯纳明白了是自己太自夸了,深有感触地说了一些话,这时候让学生齐读,萧伯纳明白的道理,适时地进行教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自夸,应该做个谦虚的学生。
现在真的相信了那么一句话“上课和备课不一样”,在备课的时候,没有预设到在课堂之上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真实的课堂不会像自己所设想那样,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认识到备课的目的以及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考虑到每一个问题都要什么样的目的,想要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什么,还要备学情,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篇六:
《大作家的小老师》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文章,很值得一读,读了这篇文章,我收益颇丰。
我们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这也是这篇文章直接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一眼能够看到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与孩子也接触多年了,其实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但因为我们老师不怎么注意,不用笔记下这个美好时刻,有着类似的感受,也就随时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学习的事也没有成为成人的一项自我任务。
从这一点上也反映出大人对孩子缺少一种尊重,也太把自己当作大人了。萧伯纳代表着成人,代表着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虽然也喜欢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们老师其实对待孩子大多如此。
这篇文章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小姑娘回答萧伯纳的那句话,那句话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孩子是无畏的……我进而想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会怎么向她妈妈说今天的事?她会直接把她的回话告诉其妈妈吗?如果直接告诉妈妈,妈妈会作出什么反映呢?我想大多数的母亲肯定会批评孩子不懂礼貌,名人效应不是今天的产物,追星不是今天的产物,爱名人名星不只是属于年轻人,青年老年群体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亲自然会把其上升到道德上来对待孩子。因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要注意这一些。因此,想到这儿,我个人认为,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会主动地说今天她和大作家萧伯纳在一起玩。
萧伯纳的感悟也给我许多启发。萧伯纳从这件事上收获到“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也许编者的意图也就是把这句话传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远谦虚”是多么的重要!但思来想去,感觉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别忘记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说,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孩子其实也是人!想到这里,感觉到这一课好像对小孩子学习意义不大,好像是对我们成人进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么引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把起点定位在哪儿?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要掩盖自己应该接受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诉孩子这篇文章对老师非常有用,自己应该向学习。这给予学生的一种暗示,即你们长大后,也要重新学习这一课,这样孩子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课文,明白“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
其实孩子也是师,因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师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实也是人!孩子其实也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