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反思 >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时间:2016-11-15 11:01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篇一:

  《花瓣飘香》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小女孩对妈妈的爱、对爸爸的尊敬,爸爸对家庭的牵念,“我”被小女孩感动后懂得了孝顺……课文不长,情节内容也比较简单,但是处处流露出来的亲情学生不一定能深刻体会。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让他们逐渐体会这浓浓的情谊。

  小女孩摘花,摘的只是花瓣,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只摘花瓣,学生一开始只说出是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我又让他们进一步想想从这里能看出来这个小女孩怎么样,他们明白了:小女孩爱护植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捧在手里,其中的“捧”,又可以看出来小女孩小心翼翼,有的学生说那是因为怕花瓣掉了,我顺势做了个拿紧的动作,问他们这样行不行,学生说这样就把花瓣都捏坏了。好,小女孩这样是为了让妈妈看到最美丽的花瓣,她对妈妈的爱也融进了这片花瓣里。接下来小女孩回答“我”的那段话,我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可以加上动作,啊,花瓣是那么香,凑到鼻子边闻一闻,花瓣是那么鲜艳美丽,摸上去像绒布一样,多舒服呀,情不自禁地抚摸花瓣,最后想起爸爸还在遥远的南沙,禁不住落泪。在这里,我让学生说说小女孩的爸爸离她有多远,小女孩有多久没有见到爸爸了,她有多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啊。让学生体会小女孩此时此刻的心情。而且小女孩始终不忘记爸爸的嘱咐,多懂事的孩子啊。

  而这些花的主人,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看到小女孩摘花,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呵斥她,而是轻轻地询问,这里也可以看出对孩子的关爱。最后,受到小女孩的感染,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给小女孩,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此情此景,让学生联想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很多学生都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篇二: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的第六课,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它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查找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我认为我的课前准备是很充分的,自我感觉教学设计比较新颖,符合主题教学的要求。可是,上完课后,自己又觉得有很多不足,不是之前自己想的那样。下面,我把这节课的优点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总结如下,以便自己今后更好的教学。

  课前的导入,我认为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我首先出示小诗《母爱》,设计了:学生自读,配乐朗读,谈母爱的环节。该环节学生体会到了那浓浓的母爱。

  学情调查中,检测了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概括了文章的意思,并提出了“小女孩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懂事)粗线条的了解了课文。

  在教学“小女孩摘花”时,出示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读、品。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一个“捧”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的“爱花”,看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我用“既然那么爱花为什么摘花呢?”引入主题“为

  什么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句子。学生在文本对话中,小女孩对妈妈、爸爸、花的爱,学生理解了她的“懂事”。我通过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悟,以及分角色朗读,体会到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课文结束时,引导学生说出“作者买了两盆花,是如何分配的?为什么这样分配?”“生活中的你们,一定也做过除了摘花瓣让母亲高兴以外的事,谁愿意说一说?”顺理成章,学生真正感悟到了,应该对父母有一片孝心,一片关心,一片爱心。

  学生感情高涨时,引出:我们不仅要爱父母,还要爱同学、老师,还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带着这份爱自学推荐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用直线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结合实际谈了自己的感受,懂得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整节课结束时,我们把《花瓣飘香》、《“给”永远比“拿”愉快》糅合在一起,提出期望:老师希望大家的爱心、关心、真心,以及随时随地做的那些好事都能像这芬芳的花瓣,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升华了本节课的主题“爱”。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不足:

  1.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课件中,在运用“白板”画线

  时,破坏了那份美。

  2.在反馈学生找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时,学生简单的找出了相关句子,我应该引导学生重点读,再深入挖掘、分析,效果会更好。“蜻蜓点水”的教学学生印象不深刻,自己今后在教学中要做到:重点突出,不要面面俱到。

  3.《花瓣飘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自己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素质。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篇三: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在教学中,我通过这几个方面展开了教学:

  一、想象说话,感悟事物之美

  我在第二课时开始,就请几位孩子上台写了“红艳艳露水绒布清香露水”这几个词语,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中的任何几个词把这朵月季花描述一下,让学生感受月季花的美。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也为后文的教学做下了铺垫。

  二、紧扣文眼,领悟心灵之美

  在教学中,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展开教学:自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的语句,在交流中,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我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些语句的感悟。并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抓住小姑娘舍不得摘花却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的原因,创设了小姑娘双手捧着带露水的花瓣来到妈妈病床前,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又会有怎样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回答,体会小姑娘的“孝顺”难怪作者要夸她是人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生病,孩子的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引出小姑娘的爸爸,你会和爸爸说些什么,让爸爸放心呢?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小姑娘的“听话”,怪不得作者要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想象交流中,一个爱花、爱妈妈的小女孩就生动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三、理解题意,升华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学生已被小女孩那种品质所感动,但是对于题目的理解却还是停留于浅层次“像绒布一样的花瓣散发这淡淡的清香”,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题意,我出示了一首小诗《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我深情款款地读时,学生也陶醉其间,再让他们关注课题“花瓣飘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实际也指小女孩的心灵有着花瓣那样的美,那样的香。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篇四:

  《花瓣飘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11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的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在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语文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通过读书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学生会读才乐读,只有读通、读顺才能被课文描写的人物所打动。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也学过叙事写人的课文,而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借助工具书扫除疑难字词的能力,能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加上这是一篇写小女孩摘花的文章,学生对小女孩和摘花都比较熟悉,都想读好课文,知道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因此,教学中学生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去读书、学习,会活跃课堂气氛,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小姑娘是个尊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因此,教学一开始,我通过让学生质疑课题,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让他们的思维跟着“我“的情感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我再通过提问题“与小姑娘相比,你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母亲之间的距离。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篇五:

  经历了几轮磨课,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把握了然于胸,对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有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结合最后这次研究课的呈现,反思如下: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高。在交流预习中,通过对重点字“摘”和“拿”

  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结构意识,培养学生了独立识字的能力。理解“不知所措”的意思时,运用了上学期学过的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理解词义的方法,做到了学以致用。精读部分,学生能够从小女孩的语言、神情以及动作中感悟到小女孩的“懂事”,结合最后一段话,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爱已经感染了作者把爱继续传递。在对前文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课题的深刻含义理解的比较深刻。

  2.体现了开放的新基础教学理念,做到重心下移。在引导学生质疑时,善

  于把学生的质疑点进行梳理归纳,并从学生的质疑入手进行学习,做到了以学定教。在感悟课文内容中,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一开放的问题展开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交流空间,在交流过程中善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不同的见解。如“小女孩飞快的穿过田野,跑远了。”有同学认为小女孩因为担心害怕这人发现而跑,也有同学认为小女孩怕花瓣上的露水没了,就赶紧跑回家。学生这种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课堂上得到尊重和肯定。

  3.老师的指导过程体现的不够。在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因担心

  自己的指导,学生掌握不到位,难以体现进步,因此就点了比较好的学生,这样在课堂上就缺乏了老师的指导过程,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

  4.总结提升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的发言是散点的,要让学生对某一内容的

  认识得到全面的理解,还需要老师的总结提升。如学生抓小女孩的动作谈感受的时候,学生谈到“小心地摘”、“轻轻捧着”“飞快地跑“后,老师通过小结”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还要提心吊胆,冒着被别人责骂的危险,更让我们看出什么?”这样的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

  第二课时小练笔统计与分析:

  一、选材

  全班有38名同学选话题一,10名同学选话题二。作者“我”送花给小女孩与文章中的对话联系紧密,学生更有话可说。如:当小女孩向“我”表示感谢时,很多同学写到:“我应该感谢你才对,是你让我明白了怎样爱自己的母亲,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

  二、关于对话

  全班只有4名同学的练笔中没有出现对话,有2名同学只写了小女孩或母亲的对话,另一名同学用表述性语言。可见个别同学对对话的概念不是很明晰。

  三、提示语

  有18名同学在提示语中用上两处或两处以上表示语气、动作或神态的词语,有16名同学只用了一处,还有14名同学提示语中无一处写出人物语言、动作或神态。提示语中的这些表示语气、动作或神态的修饰词需要揣摩人物的心情和心理,想象恰当的动作。这对一部分同学来说直接放手让他们来揣摩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认识提示语时以其中一句为例来对比,如: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和她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让学生感受加上提示语的好处,他们对如何写好提示语的认识就更深一些。

  还有一些同学所用的词语不够恰当,如:我(含着眼泪)把买完的月季花给小女孩;“给你,小女孩,希望你妈妈的病快点好。”我(希望地)说;小女孩(感谢)地说等。从中可以看出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还比较薄弱。在练笔之前,如果以其中一个话题为例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来使用一些恰当的表示语气、动作或神态的修饰词,学生在用词上会更加注意斟酌、推敲。

  四、标点

  有22名同学能正确使用标点,尤其是引号的用法。有半数同学的引导使用不完整,有的前引导用了,后引号忘了;有的前一个人物的话用对了,后一个又忘记用了。这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做事不会瞻前顾后,有些粗心大意。另外,引号的使用的确是个难点,需要在以后写作的时候不断提醒学生正确运用。

  另外,因指导中没有跟学生渗透段的引导,写话中学生写得都是一段话,使书面不够清晰。因此,在写之前让学生观察对话的段落特点,把每个人所说的话作为一段,段落就会非常清晰了。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本课的对话形式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学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语气、动作或神态这一要求,对少半数同学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少数同学对这一要求虽然没有吸收内化,但在点评优秀学生的练笔中对他们一定也会有所促进。今后的学习中适时进行引导练习,使该项能力得到真正全面的落实提升。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篇六:

  师:同学们刚才认真读了课文,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女孩?

  生:懂事。(大家的答案不谋而合)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从哪看出小女孩很懂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给妈妈,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小女孩这么小就知道照顾生病的妈妈了,真懂事。

  生:“爸爸叫我要听妈妈的话。”小女孩不仅听话,还能在爸爸不在家时照顾妈妈真懂事。

  师:小女孩和我们差不多大,想想我们在家中对妈妈的态度,她真的很懂事。

  (这时一个同学迟疑地举起小手,似乎有话要说)

  师: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个小女孩也有不懂事的地方。

  师:(意外地,惊喜地)你说说看。

  生:爱妈妈是不错,可也不应该去摘花呀,老师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在破坏环境。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我作何解释)

  师:你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摘花瓣的语句,仔仔细细地品味,体会她是否爱花。

  (学生个个十分认真地读起书来,读完后目光又齐刷刷的投向我,这次目光中的内容丰富了,有依然的茫然,有更加的不惑,也有了几许的惊喜)

  生:我发现小女孩其实是很爱花的,她只舍得摘一片花瓣,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生:小女孩摘花瓣时是俯在花前,小心地摘花瓣,如果不爱花的人,会用手抓起来一把,把花瓣都碰落了。

  生:她真的很爱花,摘了花瓣还用双手捧着,生怕弄坏了。

  ……

  师:大家体会地真是细致入微,你能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表演出来吗?

  (同学们兴致勃勃,表演十分成功)

  课后分析:

  真是难得的精彩,意外的精彩!走出课堂,我还久久地被这份精彩感动着。我庆幸:当学生提出与文本似乎违背的质疑时,我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积极的课堂生成性资源,用惊喜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抓住了这一有价值的生成,然后果断地抛开预设的教案,大胆地进行二度设计——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研读文本,体会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待学生自主地品味出来后引导水到渠成的表演,从而意外地迎来了课堂的精彩——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强烈了,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会听、会想、会说……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应该说,这样的课堂精彩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所努力追求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向课堂预约精彩呢?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