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一: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并从中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本领。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识字教学。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课题导入时,就出示“姑娘”两个生字,先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分开与合在一起不同读法,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通过举例明白姑娘是对女孩子的称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花、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一开始学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两个是要念轻声的,虽然有些学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这么一个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对轻声的指导朗读。后来,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了其他生字词。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两个字,引导学生明白偏旁和字义的关系。另外,我还利用“班”来识记“斑”,组织学生有重点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2、说话训练。我设计了三处,第一次是是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用上“棉花姑娘(),()、()和()来了,但是(),最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次是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棉花姑娘请了谁、谁和谁帮自己捉害虫。第三次是在细读二到四小节之后,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并从中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本领。
3、《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在教学课文中重点语句:“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通过请学生看图,体验蚜虫的可恶。通过谈感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比如,在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请求语气时,我让学生就把自己当作棉花姑娘,让他切身感受到棉花姑娘急切求助和痛苦的心情,从而能够更到位地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预期。然后通过提示语进行引读,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觉去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而在指导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的话时,分两个层次,先读懂话中的意思,再想想用什么感情读。另外,由于本课的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加上一年级孩子又非常爱表现,所以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时,我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在口语交际中有效地指导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但由于课堂容量太大,时间不够,最后的写字环节没能得以很好地落实,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同时每个环节分配的时间过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过于仓促,目标落实不够到位。好的课堂应该要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想面面俱到最后只会落得个“面面不到”。
另外,我认为自己还有待改进的就是对学生的激励语言比较贫乏而苍白,如果更加生动,更加有针对性一点,相信课堂互动会更好。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细细研究、探讨。我要从上好平时的每一堂课开始,积累点点滴滴,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二: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1.对比朗读,体悟情感
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按起因,经过、结果的一般顺序进行教学,而是进行了变序教学,通过两头抓中间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先用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样子;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然后以“看了这两幅图后你想说些什么?”引出这部分的学习----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两段内容的学习,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内容上。
低年级阅读教学词句训练是重点。第六自然段中的“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是对学生进行词句教学的最佳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碧绿碧绿的”,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一幅碧绿的叶子图和一幅枯枝的图片,在强烈色彩的对比中,学生对碧绿的理解形象而生动,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再问学生还见过哪些碧绿碧绿的物体呢?随机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www.guaze.com)。这样设计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正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理念。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好的读书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由于第3、4自然段同第2自然段相似,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第2段,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演第3、4自然段,最后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学生汇报到哪一自然段就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那一自然段,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
3.角色表演,升华情感
分角色表演朗读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也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儿童在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去表演,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满足。这样,学生读得兴致勃勃,演得津津有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不足:在分角色朗读时,男同学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有些放不开,总是不如女同学的表现,这也是今后要多引导,多训练的方面。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三: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学习会认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以及最后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识字教学。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随文识字和游戏闯关的识字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课题导入时,就出示“姑娘”两个生字,先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分开与合在一起不同读法,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通过举例明白姑娘是对女孩子的称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花、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一开始学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两个是要念轻声的。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开始闯关,我设计了五关分别是:我会读、我还会读、摘苹果、找朋友、打蚜虫。学生对后三关“摘苹果、找朋友、打蚜虫”很较感兴趣。最感兴趣的要数最后一关“打蚜虫”了,我先出示棉花姑娘的笑脸图,让学生看到棉花姑娘很可爱,然后给学生讲蚜虫的可恶之外激起学生消灭蚜虫的斗志,让学生在高昂的士气中进一步巩固了生字。
2、在教学课文中重点语句:“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通过请学生看图,体验蚜虫的可恶。通过谈感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比如,在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请求语气时,我让学生就把自己当作棉花姑娘,让他切身感受到棉花姑娘急切求助和痛苦的心情,从而能够更到位地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预期。然后通过提示语进行引读,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觉去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
3、板书高计的很巧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学完最后一自然段后,我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棉花姑娘生病了,因为她生了许多蚜虫,最后,棉花姑娘的病好了,是怎么好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给学生们留下一个悬念,让学生有想知道答案的欲望,从而为第二课时学文埋下了伏笔。
最后,我认为自己还有待改进的就是对学生的激励语言比较贫乏而苍白,如果更加生动,更加有针对性一点,相信课堂互动会更好。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细细研究、探讨。我要从上好平时的每一堂课开始,积累点点滴滴,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四: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这篇课文很长,但非常有趣。我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从生字入手,采取自读,互读,开火车读,以致于每个学生读会读。从字过渡到词语,读词语,让学生当小老师来领读,读词语,孩子都特别感兴趣。从词语过渡到文,也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在读中领会文章所讲的内容。整篇课文我很少讲,在学完字词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文,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这篇课文很有趣,学生在读中享受课文的乐趣。读完后,大部学生都能回答出小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吃到田里的害虫。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读出棉花姑娘焦急的心情,以及小燕子、啄木鸟、青蛙无何奈何的心情。我只重点讲第一段,2、3、4自然段放手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不爱学习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积极参与了。尤其分角色朗读,大家的兴趣更高,都喜欢戴头饰到讲台上来表演。上课不爱发言的、爱做小动作的,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整节课自主学习气氛比较厚。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五: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语言文字、分角色朗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了示范读,男女学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书生朗朗,达成了既定目标。
这一篇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一样的,句子也十分相似。抓住这个特点,我花时间指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一读,接着看图,再想一想:谁来说说棉花姑娘请谁给她治病了?(燕子图)棉花姑娘是怎样请的?棉花姑娘很有礼貌,燕子医生给她治病了吗?为什么?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吗?然后小结学法——“读一读,说一说”,接着,我就让学生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合作自学三、四自然段。自学以后再让学生进行汇报。这样设计,不但能节省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达到我会学。
在学习课文的环节中,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自由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说,再在课本上填空,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到拓展。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篇六:
棉花姑娘这节课,主要是还原了一节省优质课,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略做调整而进行的。所以整堂课思路较为清晰,在帮助棉花姑娘治病的过程中,探讨昆虫们的本领,并伴随识字教学于其中。比较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达到教学目标。
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再与省优质课相比,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
1.课堂语言不够柔和,比较强硬,师者权威较大,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主体性体验。
2.上课教师声调较高,一直激情不减也就等于没有激情,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
3.课的容量很大,而我有时候又有些慢,所以导致整节课进程比较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
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教学节奏放慢,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有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使语文课堂能如一股股清澈的细流涌入学生的心间,滋润身心!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继续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在语文素养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