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一:
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而本篇文章从童话的失与得中让学生去品味“诚实”,感受“诚实”的重要。如果在教学中充分抓住学生情感与情绪,一定会在学生的心理留下一丝回味。
教学中,我首先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留下悬念,“三个月后,事情会怎么样了呢?你们想知道吗?别着急,书上写着呢!”极大的引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本节课还有如下的教学特点: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除故事引入外,故事结束也巧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一个“实”字。
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坡度,使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明确了是非观念,渗透了良好品德的教育。
三、以境引情,以情入境。
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思考,小组交流,自然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这一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没被选中孩子的懊恼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诚实多重要呀!”是每一个“小演员”的呼声,有了这种体验,再读,再演,再说都充满真挚,都体现了——诚实无价。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文中叙述了国王在选择继承人时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最后,被选为继承人的却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基本训练,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上课时,我特别注意扎实抓好朗读训练,注重了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阅读训练较多,知识点的讲解较透彻。
本节课的教学,我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了语言训练,帮助孩子们更加充分地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语言。
我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因为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也不相同,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指名读、同桌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等方式,力求让所有学生在多种读法的教学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总结本课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讲课时注重让孩子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课程的设计环环相扣,严谨紧凑。“反问句”知识点讲解到位、透彻。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及思想教育。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注重学生对感情基础的强调。
不足及需要改正的方面
仍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老师完全可以在孩子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深思探究,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看培养学生地学习自主性。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收获颇多,下面是我对这一课的教后反思:
为了讲好这篇课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我做的第教学反思一件事情不是写教案,而是反复地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背下来为止,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熟悉课文,将课文内容烂熟于心,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在面对学生时才能从容应答。
课文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而且应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去体会各自的心情、感受,把自己融入到课文里面才可能是可讲的生动、传神。
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我力求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孩子和国王,悲孩子所悲,喜国王所喜,力求使学生忘掉自我,融入故事之中,收效较好(www.guaze.com)。与此同时,尊重孩子的理解,允许并提倡个性化朗读,从课题到文句,都设计了这方面的练习,对进一步的理解课文起到了较好的帮助作用。
读文基础上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既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了课文。
朗读是重点,但低年级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复习巩固环节,以活泼的小游戏来激趣,进行复习检查,收效较好。
此外,我能够关注个别生,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等几个后进生展示自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尽量地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做到及时、自然、真诚,如:“我听出来了,一个伤心的孩子。”
在过渡语的设计上也力求自然、流畅,力求又音韵美,以期对孩子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板书则力求简洁,突出重点,突出“诚实”一词。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在课堂上依然存在诸多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读的指导层次不够明显,读的方法不够灵活,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分角色朗读,甚至演一演,可能收效会更好,应该给学生提供理解在创造的空间。
2、教师的情感渲染不够到位,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做到忘情无我。
3、对文章内容研究还可以再细致些,根据国王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复杂心情可以指导孩子读出不同的理解。
4、课件还可以加入鲜花的图片,会对指导朗读有一定的帮助。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四: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的收获也很多,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
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节课让学生联系实际,融入故事中,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
我把本节课重点还放在词语和句子的训练上,要让学生上一节踏实有真正收获的语文课。例如:课前对词语的分析理解、造句,文中的扩词训练,转换句式,都体现了词语训练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手捧鲜花的孩子他们在想什么?又比如,假设自己就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面对那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你会怎样想,心情会怎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既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
我把对雄日的十分用心种花的感悟,聚焦在第二自然段上。以“十分”为线索,以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为基点,我首先将教学内容定位为体会雄日的用心,并结合实际,联系到课堂上孩子学习的用心。三个句子: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从种花的第一天到国王规定的最后一天,雄日看着空空的花盆,一直长久的用心着,关注“十天、一个月”;通过对“又”“天天”“看啊看啊”等词的品悟体会,并通过朗读展示,同时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联系实际用“十分”练习说话。如此层层推进,步步提升,使“用心”的品质彰显出醇厚的魅力。
但在课堂上依然存在诸多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1、朗读指导层次不够明显,读的方法不够灵活。2、课堂上评价语言不够丰富,需要加强,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五: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通过阅读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明白诚实是一种被大家赞赏美德。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要将这个道理铭记于心并且指导自己的行动,恐怕还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低年级的阅读重在识字和朗读,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也将重点放在了这里,但是没有把朗读和识字结合在一起,而是完全分裂。随文识字一直都是我难把握的地方,找不到切入点和方法。总觉得把识字和课文结合起来教,会把课文肢解开,这样孩子理解课文就更难了。所以一直采取的是先教生字,再放回课文中巩固,却忽视脱离文本的机械式教学生字,孩子掌握的情况更加不理想。这次去九澧学习,特意请教了专家这个问题,没想到很多低年级的小学老师有着和我一样的不解,在听取了专家意见以及同行的经验后,总算解了长久以来的惑。回来后,我们进行了随文识字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语文组全体教师都积极参加。通过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发现问题进行研讨,总算迈开了随文识字的第一步。当然随文识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不断去实践。
在朗读时,按照朗读的要求明确分为三个阶段,准确,流利,有感情。在第一次自读时,让孩子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在这个环节中达到第一阶段目标。然后在教学生字后,全班学生都达到准确的目标。第二阶段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达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加朗读的趣味性。由于这篇课文时童话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先去甚远,很难引起孩子的共鸣。于是,我通过描述和延伸,给孩子建立丰富的画面,像看动画片那样,形成一个个镜头。在想象的画面中,感受故事中真实的场景,比如拥挤的街头,鲜艳的花朵,车水马龙的街道······让孩子在看故事时,置身其中,进行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各自的心情,读出自己的感受。那么第三阶段的目标也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领会的情感不一样,读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不一定要固定他们,只能去引导,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也有些疑问,国王自己发了假种子给孩子们,欺骗了孩子们,这难道就不算是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吗?而这种欺骗在童话中没有受到指责,反而被认为合情合理。这无疑是在暗示孩子们,只要目的明确,就可以不讲诚实信用。在教学时,我们班没有一个孩子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也没有做出提示,我不知道该不该引导。在孩子们的心中,童话是美好的,结局是美好的,我不想让他们过早去了解复杂的成人世界。他们只需要知道,诚实是最美的花朵,那就可以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六: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描写了一位国王为了给自己挑选接班人,给每个孩子发了一粒煮熟的花籽,让他们种花,从而考验他们是否诚实。告诉人们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诚实的人。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有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二是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诚实的可贵性,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学时,我用多种形式学习识记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本课的生字。接着就直奔课文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列举花种发下去的两种不同结果,国王的两种不同态度,使学生明白诚实的可贵性,在讲解手捧鲜花孩子的表现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表现以及国王的两种态度的时,我力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人物,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这样更有利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扩展《诚实的孩子》一文,让孩子了解诚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好品质。
一节课下来,我认为自己的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课堂上,我多次组织课堂,但忙于教,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微”的情况,上课时,我没有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几次都提出了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学生思考不到位;在有感情朗读上,我只是指导学生要读出什么,可并没有教他们该怎样去读。对于学习课文内容这一环节,设计时跳跃性较大,学生的思维未能及时跟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要求,有检查做好习惯培养,课堂上更是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问题思考时间,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开动脑筋。在指导感情朗读时,应尽可能地教给他们方法,多范读课文。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篇七: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情感的体验,还要力求真实。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收获。下面我就结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阅读初体验。
第一步:利用大家熟悉的故事《狼来了》引入,同学们不愿意跟故事中的男孩交朋友,原因是他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从而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二步:我在黑板上画了五个空花盆,前面四个,后面一个。利用课前生字复习的机会,我把学生认读过的背面有生字的花适时贴在了前面的四个花盆中,生字复习好了,黑板上就出现了四盆鲜花。这时,我问学生们:“喜欢吗?”学生们都说:“喜欢。”我又说:“后面这是个空花盆,什么花也没开,你们喜欢吗?”许多同学都说:“不喜欢。”
第三步:我贴出课文插图二,然后说:“可是你们看,有一个皇帝跟你们相反,不喜欢开满鲜花的花盆,偏偏喜欢空花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先看图,然后说说,再带着这个问题把《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仔细读一读。”
第四步:观看动画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学生兴趣盎然,对课文的阅读有了初步体验。
二、巧抓题眼,变序阅读再体验。在教学中,我抓住题眼“空”,采用对比教学,设计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雄日的花盆是空的?2、看见雄日的空花盆,国王是怎么说的?3、为什么国王喜欢空花盆?4、雄日的心情前后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这样,不仅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了问题,而且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的情感体验,个性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涌现。
三、启发思维,激情表演又体验。为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多一点思维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更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我结合课文设计了以下思维点:
1、雄日的花种不开花时他是怎么做的?
2、看见别人都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雄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当国王询问雄日时,雄日是怎么回答的?
4、当雄日成了国王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先是小组内讨论,并分角色表演,做到人人参与,大家都不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个个真情流露,然后是全班展示表演,真可谓是激情四射,妙语连珠,小学生们的思维在表演中得到激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在这一刻充分得以贯彻,同时更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诚实的可贵。
四、拓展延伸,以人为本真体验。
在这一课的最后,我没有忘记由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我知道大家都愿意与诚实的雄日交朋友,也都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让学生知道美不一定就是好,空不一定就是不好。最后送给大家两句陶行知老爷爷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而体会到做人的真谛——诚实。
因此说,在实施新课程的征途中,我们要时刻贯穿新理念,把阅读的情感体验抓好、抓实,向着追求真实的目标迈进,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