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操》教学反思篇一:
本课中,我注意用图画美来吸引学生,用情境的创设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优等生展开想象,激发了潜能生的积极性。
通过评读、齐读、范读、男女赛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保证大面积的训练。
在巩固识字教学上,我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采用了个人学习、前后座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多种方法的融合,充分发挥优生优势,提高了学习效率,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迁移运用方面,我安排了编儿歌这一环节,让优等生通过编儿歌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向学生渗透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
为了调剂课堂教学气氛,我安排了对课文内容的表演学习,让不同学生亲身去感受,大大提高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的不足点是我的鼓励性评价语言不多,以后在课堂上应多注意。
《早操》教学反思篇二:
《早操》是一年级上册北师版11单元字与拼音(四)中的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并且具有和谐韵律的儿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配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充满生机活力的清晨。
既然如此,从识字的方法看,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中不仅要完成认字、写字的任务,还应该在识字写字中渗透汉字的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有些字在教学的时候,我尽量从造字的规律与特点出发,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爱上汉字。于是,我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既用常规识字教学的模式,又从中体现了这一方法的渗透。一、拼读识字,读准字音
在以往的教学中考虑到孩子刚进小学不久,又没有学拼音,所以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听读识字的方法。可是在这课备课中,我发现这课生字比较少,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又安排在拼音单元内,所以我采用了让学生运用拼音拼读识字的方法。
我先以“识字的方式”引入课题后,说:“早上,太阳公公醒来了,他从山顶探出了半个脑袋朝下面大声的喊,孩子们,快起床了跟爷爷做早操了。这时许多小精灵都赶快爬起来跟太阳公公一起做早操了,你瞧他们都躲在课文里了,愿意把他们找出来吗?”学生兴趣盎然的开始小声的自读,在自读过程中我不停的表扬那些在利用拼音识字的孩子。这时很多孩子都加入到拼音识字的队伍中去了,达到了复习拼音的目的。
后来再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慢慢地读。每一个小节中强调个别字音。比如“早操”这两个字音都是平舌,但两个放在一块比较难读。我就在出示“早”时单独强调,出示“操”时也单独强调其发音。最后再连起来读正确。还有“绿叶”的“叶”强调是整体认读音节。
最后我安排了老师的范读的环节,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能模仿老师读出儿歌的节奏来。
这堂课,整首诗四个小节,也算长的,但在不同的听读环节中,读了几遍。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读准这些字音,又为后面的理解背诵做了铺垫。
二、渗透汉字文化,识记字形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认字写字应渗透汉字的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比如出示课题“早操”时,我这样出示题目中的“早”:写一个日,学生马上读了出来,我又问“日表示什么?”。然后在“日”下面再出示一个“长横”,生读“旦”——天刚刚亮,太阳紧贴着地面,还对大地依依不舍呢。这个“旦”就是表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那么“旦”加上一个“竖”,就是指太阳离开地面啦。突然间我看到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原来汉字的故事真多啊。
为了进一步理解“早”,我提问:早上的时候,我们都做些什么呀?学生说穿衣服,刷牙,吃饭,上学,做早操。于是顺手板书“操”。一边写一边强调做操要用手,所以左边是个提手旁。
在教学“叶”时,我先很自然的根据课文内容出示了一张美丽的绿叶图,然后让学生观察“叶”,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眼睛再一次亮了起来,纷纷举手,抢着说“口”像一片叶子,“十”像树枝。于是“叶”就在学生脑海里变成了一片有生命的“叶子”。
又比如,在教学“飞”时,我出示了一张鸟儿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在和“飞”作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了“横斜勾”好比小鸟的头和身体,里面的“撇点”就是小鸟的两个翅膀。“飞”好像在孩子的脑海里动了起来,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鸟。
以上是我上课后对本课以及低段识字教学的思考,低段教学以识字为重点看似简单,其实汉字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需要我们以后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设计教法。
《早操》教学反思篇三:
《早操》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并且有和谐韵律的儿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配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充满生机活力的清晨。今天我按照引一引、认一认、写一写、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教学流程教学了这一课。现将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充分朗读,读中感悟。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读还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情景中,展开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在带学生品读儿歌时,形式过于单一,领会“小精灵”是怎么做操时,只是通过做做动作来体会课文。
二、引发想象,培养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完《早操》后,我问学生:还有哪些小精灵早上也在做早操?是怎么做的?孩子们的智慧之窗一下子被打开了:
小青蛙,起得早,蹦来蹦去,在荷叶下做操。
小乌龟,起得早,爬来爬去,在海滩上做操。
小花猫,起得早,在院子里做操。(瓜泽网 www.guaze.com)
小鱼儿,起得早,游来游去,在鱼缸里做操。
这次仿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让自己更加明白: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应该让学生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生活中去。
三、趣味识字,巧用方法。
我通过做动作让学生来识字,“滚来滚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都是让学生实际做一做,来体会,来学习,既理解了字义,又加深了印象。
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无论学生大小。所以在教学“早”与“叶”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巩固生字。如:“加一加”(即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减一减”(即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换一换”(即变换部件得到新字)。再如当“小老师”识字、开火车识字、比赛识字等,都是学生喜欢的。
再次,写字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要时刻教导学生不要急着下笔,在下笔前要先学会观察,在一定的观察分析之后才开始落笔,书写时要时刻注意“三个一”的口诀,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因为这些方面都是很容易被孩子忽略的。
总之,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训练中提高。但在实际授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继续努力、改进!
《早操》教学反思篇四:
曾经有一个朋友形容说:“开公开课就像打怪兽,你都打了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通关呢?”每次的公开课都是这样紧张,这次的教案前前后后改了四次,有过很多想法和设计,一开始想要带着孩子们进入情境,体会美读。后来与老师们交流后,觉得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读通、读流利、熟读成诵才是重点,。
《早操》是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虽然这篇课文是在拼音单元,但是因为选课文的时候跳跃了两个单元,所以本课的整体认读音节、翘舌的读音就没有再进行强调。《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学习独立识字。一年级学生识字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有一定识字能力。在第一课时,我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通过出示生字词语,提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适时帮学生总结记忆生字的方法。第二课时则将重点放在品读诗歌、背诵诗歌上。
在这次课上,我感觉自己有以下两方面进步:
第一、教学目标定位清晰。本次的教学设计本课教学目标共有四个:1.会写“飞、光”两个生字。2.朗读,背诵课文。3.联系生活,仿照课文编诗歌。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亲近自然的情感。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品读诗歌熟读成诵;联系生活仿编拓展;指导书写夯实基础;总结提升提出希冀。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并联系生活进行创编。
在教学中,孩子们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课堂思维。而相比以往,我也能够较好把握课堂,适时引导。
第二、在教学中能够初步关注到学生,而不再是一味地按照教案“背课”,课堂上氛围也更加轻松了。比如当孩子说到“松鼠在树上爬来爬去”时,及时进行纠正,并顺势让学生联想“爬来爬去”的动物有哪些?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就被拓展开了,“蚂蚁、乌龟、壁虎……”等动物一只只从孩子们的嘴巴里蹦出来,预设与生成得到了有效地结合。
当然,我也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我感觉自己在生字书写方面的指导不够扎实,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本节课中,并没有将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拼一拼”、“组词”等方法进行渗透,在运用象形字理解时也流于表面;第二、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虽然能够对学生进行鼓励,但是在指导朗读、学生创编时,没有针对性进行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第三、因为是第一次借班上课,前面的一些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只通过自己第一次试上去感知孩子们,没有多与班主任了解下班级孩子的一些情况、习惯,导致课堂配合不是那么默契。
张玉栋老师说:“如果你不站在众人的前面去上课,你永远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要勇于给自己压力。”或许需要很多次,才能够达到心目中想要的状态,但是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定会离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