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与画》教学反思篇一:
字与画一节课下来,我和学生都有所提高,本以为太放手会影响教学质量,课堂会杂乱无序。但事实却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活泼的教学形式及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深刻的感触: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几乎都认识课文上所涉及的生字。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互相教,互相学。如:请学生自由上台,为汉字找朋友。并运用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的这一手段,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在小组中大声读。此时,我发现即使原来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学习的兴趣也顿时高涨起来。学生有一定认知基础,我只是为其创造展示的机会。然而,这却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难怪《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把:“使学生喜欢学习,对本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低年级阶段目标中的第一条。
二、转变教师教学形式,实现新的师生角色定位。
《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着、促进者.
《字与画》教学反思篇二:
初入小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力差,新鲜劲儿过了后就开始开小差,上课经常出现由于一个话题而引发他们前后左右忘情地说话的热闹状况,我感到有点棘手。尽管我教给了孩子们在口令中调整自己、提醒自己的方法,可他们一到兴头上就有点忘乎其形,无所顾忌啦。为此在上课,我特别注意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用活动式、生活化的方式,用儿童化的语言、肢体来传达生动可感的信息,吸引孩子的无意注意。
在创设情景导入开头的时候,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故事中就用画画的方式渗透象形字,虽然孩子们不知道象形字,但是通过故事明白了古人在生活中就会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例如哥哥去山上打柴,想告诉妹妹去向,就画了一座山,旁边画堆柴,妹妹就明白了哥哥去山上打柴……故事不但吸引了孩子,最让我欣慰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了画与象形字的关系,完成了教学目标中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我自己也蛮有成就感的。
《字与画》教学反思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创设喜羊羊的故事情境,播放汉字演变的视频,将学生带入汉字王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好办法,在教授“日”与“月”后,适时进行说话练习,学生试着编小口决记住字形,接着老师慢慢放手让孩子带着学习到的方法自学“水”、“火”,同时通过字与画对照识字,学习“看图识字”、“先观察再编小口诀”的方法在生动活泼的儿歌中体会字与画的关系,利用闯关小游戏来巩固新知,到达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
然而在执教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播放汉字演变的视频后,教师没能及时引导孩子观看后的感受以及在影片中看到哪些认识的象形字。
2.在自学环节,教学不敢大胆放手,将课堂完全教给学生,所以在教授“水”、“火”时,教师的引导过多。
3.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生热情高涨,第一、二组同学非常积极,教师对第三、四组学生关注度不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后及时反思,“思,再思”,相信对课堂的二次思考将会是成长中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字与画》教学反思篇四:
中国的汉字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是音、形、意的结合,其字形带给书法家的是无尽的创造和展现;其字形带给文学家的是无尽的遐想和情感。在北师大教材的第一个单元就是《字与画》,这个单元通过“金钥匙”的形式明确地告诉学生一种识字的方法——看图识字。作为编者而言,他们想通过这个单元让学生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使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成特点和形体美。
遵循编者的意图,我设计这课的新授知识教学过程是:
第一步,出示一副副图片,并渗透说话练习,让学生以“是。”的句式简单说说自己看到的物。
第二步,出示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让生将字与图对应起来,并说出对应的原因。
第三步,展现这个字由图向象形文字转变,再转变成今天的文字的过程。
第四步,教读生字,并组词。(瓜泽网 www.guaze.com)
第五步,以“开火车”“小老师”的游戏来巩固识字。
这个教学设计,我原本以为是能获得成功教学的,但课程进入到第二步时,学生的反应就超出了我的预料范围。我才把“人”出示出来,孩子们就大叫起来,那是“人”,是太阳的意思!看看我这帮聪明的孩子,他们的确很能干,早早地就把“人、口、目、目、禾”认识了。那么让他们为这些生字找朋友的游戏就失去了价值。因为他们已经不会去认真揣摩这个字是可以通过想像它的样子来认识它,了解它的学习方法了。而我却固执地继续着自己准备渗透给他们的学习方法。然而一年级的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早早地满足于自己已经认识这些字了,根本不愿意去揣摩。虽然,我请了一些小朋友上台来讲字与画之间的联系,但我看到下面学生中认真听的是少数。果然,当我用书上第七页上“猜一猜,连一连”的题让学生做时,就出现了会认字的小朋友很快把字与画连起来了,而不会认字的小朋友还是一头雾水。他们还是不会通过字形与画之间的联想去认识和记忆生字!我的教学失败了!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一贯比较反对的幼小衔接中的知识填充。近来和很多家长在谈到孩子的情况时,许多家长喜欢向我述说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幼儿阶段认识了多少字,会了多少以内的加减法。每每这时,我就会有些许的担心油然而生。
我们常说“知识的海洋”“书山”,这些都是向我们展现一个事实:知识是无尽的,多如牛毛,宽无边际。作为教师或者作为家长,我们能带给孩子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粟而已,我们更应该重视的就是为他们造一艘航行的船,这艘船无疑就是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北师大教材十分重视方法的总结,作为一年级就是识字,而识字有死记硬背,也有方法可循。作为第一单元的《字与画》分明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字形能想像出字义和字音。但因为孩子们早早地就机械地记忆住了一些字的形、音、义来,所以他们中大部分孩子失去了寻找的耐心,也就失去了一个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的机会。这不能不说与幼小衔接教育间的差异是有关的。作为幼儿教育更多的大概不应该是教会了多少个字,而应该是让孩子养成了多少学习的好习惯;作为幼儿教育更多的大概不应该是让小朋友写了多少道题,而应该是激发孩子对一切充满探索和总结规律的兴趣。
有人批评我说:“一年级,只要是会识字了就行,何必去管他是怎么认识的?”是呀!本来孩子的记忆就好,你只需要让他多读几遍,多写几遍,或者生活中多见几遍就一定能认识了。可我以为那些固然也是认字的方法,但对于因我们汉字独特的一些构造而产生的方法,如果不让孩子们掌握,岂不是作为领路人的我们的一种失职?
由此看来,针对孩子存在的情况——已经认识了生字,生字已经不再是生字的情况,我准备重新实验一个方法,那就是先出示字,再让学生把这个字变成画,我想这样可以比较直接培养孩子们的想像能力,于无形中渗透汉字表意的意识来。这一课还有九个字没有学,我来试一试!
其次、在课堂组织方面还是不够。一年级本学期的孩子都是幼儿园新升入的孩子,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再加之孩子们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短,所以教师的课堂组织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组织上还应该下大力气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来上好自己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