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读本。今天就让瓜泽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吧,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一: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课课文。描写的是江南的美景。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是以识字和初读课文为主;第二个课时是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语言的拓展,培养孩子的爱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识字方面,因为在学课文之前,拼音已经学完并对其进行了检测,对于识字,难度应该是比较小的。因此,在老师教之前,会让学生自己借助着拼音自读课文,一来是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再来巩固了孩子们之前所学的拼音。自学完后,我给了充分时间给孩子们交流及展示或上台当小老师,将自己认识的字大声地告诉其他同学,并告诉其他同学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又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最后老师再带着孩子们书空,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组词造句。孩子们的热情性很高。在这一个课时,学生的合作及反馈都比较理想。
然而,孩子们在看图说话时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比如说指导缺乏一定的技巧性、方向性,导致孩子们的观察不能朝一种有顺序、有重点、有中心的状态发展,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残缺、学生能力培养的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以此为戒,争取高质量的教学。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二: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三课《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的诗歌,短短几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下面是我对《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反思:
一、课件辅助,形象直观
“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从而引出江南水乡的概念,引出竹排,接着利用直观的竹排图片,让学生理解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感觉很顺利。而后在课文的第一、二句的学习中,也充分利用了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了树木的密和禾苗的绿。为朗读好课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鱼米乡”的理解作了铺垫。
二、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识字教学情景化
本课教学“排”字的认识,我借助竹排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教学“游”字时让学生做动作,编故事加深记忆。
2、字卡识字效率高
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花很大的功夫,创造许多可行的办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借助识字卡片,轻松识字。
本课需要识记12个生字,为了减轻学生识字的压力,我把本课生字的认识和书写分散在两课时的教学当中,教学中我注意交给学生识记的方法,让学生乐于识字。本课的课题中就蕴藏着两个二类生字,一个一类生字。这两个二类生“排”和“游”字识记时比较典型,我就领一领,让学生掌握图解识字法和编故事识字法,丰富了学生的识字方法。交给学生识字方法之后,剩下的几个字我就让学生在小组中采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识字。
一个简单的的交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样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识字教学有重点
本课“排”和“游”字字形比较复杂,我就交给学生识记方法,重点引导学生识记。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以后,剩下的几个字我就然他们在小组内识记,提高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这堂课上还暴露了许多问题,不免有些遗憾也有些担忧:
1、一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特别有几个调皮的男孩上课比较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常规上还应该加强训练。
2、关注了后进的孩子,但是对中间型的学生似乎表扬、鼓励用得少了些,导致后半节课学生积极性不够高。要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是我应该努力做到的。
3、时间安排不恰当,需要书写的字没有书写。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三: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
1、利用插图、突破难点。
针对“江南鱼米乡”,我让学生欣赏了几幅江南小桥流水图,让学生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有学生说:小河很多,桥很多。)接着请学生回答:小河多,河里的什么可能也会多?(鱼、虾……)又问:小河多,田里的什么会长得好?通过层层深入,学生不难理解:为什么江南又被称为“鱼米之乡”了。了解完江南后,我让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家乡在江南!”这时,我从孩子们喜悦地眼神中已经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喜爱。我觉得利用课件对与帮助孩子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还是很有帮助的,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2、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孩子们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四:
今天上了《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这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
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1、课件辅助,突破难点。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动用了许多直观资源:如利用播放功能播放优美的江南美景视频片段,丰富的江南图片,江南竹排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多侧面地认识了江南,了解了竹排,丰富了课文内容,师生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各自的需要不断调整、修改、增添直至重新构建这些内置的资源库,突破了难点,激发了对江南的向往,从而转化为对家乡、祖国的热爱,这些都是文字分析无法达到的功效。使诗歌中简练的语言在儿童心中“活”了起来。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孩子兴趣盎然、热情投入地学习语文,正应了那句话:“儿童的思维若是鱼,我们要为他造海;儿童的思维若似鸟,我们应为他“开天和造海”。
2、关注学生,鼓励为主。
这节课上我觉得比较关注平时识字、读文比较差的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许很多时候教研课怕出错,会多叫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过我想课堂机会是平等的,所以我总是会把发言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孩子。在朗读比赛中,虽然同学们明显觉得一位同学好,但我还是不忘给差的同学鼓励,因为他的勇敢。的确,课堂上多给孩子一些表扬与鼓励他们的学习信心会更足。
3、重视朗读,读中感悟。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今天的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提问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还是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思,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
这堂课上还暴露了许多问题,不免有些遗憾也有些担忧:
1、一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特别有几个调皮的男孩上课比较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常规上还应该加强训练。
2、关注了后进的孩子,但是对中间型的学生似乎表扬、鼓励用得少了些,导致后半节课学生积极性不够高。要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是我应该努力做到的。
3、识字环节趣味性不够。如果在中间安排一个识字游戏,相信孩子们会更加投入,比歌曲的效果会更好。毕竟他们还是一群6、7岁的孩子。
4、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这一直是我做得很不够的地方。语言应该要更精练些,课堂上应该再从容些。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五:
这几天忙着准备比赛,教学反思都没有及时地写,今天晚上好好地补两篇:
上完第三课时,跟一班的老师一起讨论教学,她说她讲了一节课孩子都不懂,我很奇怪,不懂什么,我怎么觉得他们懂得的很多呢?于是,马上打听,原来是几个词语:江南、顺水流、鱼米乡。我上低年级的课,不喜欢给学生说什么词语的理解之类的,所以我根本没有问。转过身我也问了几个这样的问题:“江南是什么意思?”
“江的南边。”
“江是什么江也要说清楚点啊!”
“长江”
“连起来说”
“长江的南边”好了,懂了。
顺水流更简单,我们一起做做顺水流的动作,结果大家全明白了。(瓜泽网 www.guaze.com)
“鱼米乡”比较难一点儿,我给孩子搭了个梯子:“老师的家长啊,盛产茶叶,我们那儿就叫茶乡,那你说说鱼米乡是什么意思呢?”
马上就有孩子说:“就是又有很多鱼,又产很多米的地方。”
我觉得虽然解释得很幼稚,不过也不能说是错的啊。我对孩子的回答很满意,看来有的时候,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知识是孩子已经掌握的了。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六:
《小小竹排画中游》,这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
1、课件辅助,突破难点。在讲课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江南,接着给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图,让学生发现江南这边什么多?学生观察的很仔细,一个学生说:“水多。”另外一个马上接着说:“桥多。”多好呀把江南“小桥流水”的特点说出来了;当让又有同学联想到“鱼多”、“船多”,这可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发现啊,我的图中并没有出现这些场景。因为孩子们说得比较全面,所以我就告诉孩子们江南又被称为“江南水乡”、“鱼米之乡”。这样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老师的传授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孩子们也特别专注。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又适当用了一些图片,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我觉得利用课件对于帮助孩子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还是很有帮助的,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3、重视朗读,读中感悟。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今天的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提问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还是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思,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另外今天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也是第一次尝试,虽然只有一个人发问,但我觉得还是很值得赞赏的,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学会提问。(开学两个多月来,一年级的孩子进步是最明显的,他们从不会到会,真的很了不起了。所以面对课堂的冷场也是我预想之中的。)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七:
这首小诗歌朗朗上口,但是这首诗歌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比如说“竹排”、“禾苗”、“江南鱼米乡”,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着重考虑如何让孩子能理解这些话,又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本节课上,我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形式多样的生字认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探照灯和小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生字,帮助孩子们树立学好生字的信心。
二、形象的课件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在这首小诗歌中,学生们对于“竹排”“禾苗”“江南”“鱼米乡”等不理解,我利用课件,将竹排和禾苗的图片展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一目了然,马上就知道了什么是竹排禾苗。对于江南,涉及到地理知识,我就出事了中国地图,在地图上告诉他们哪里是江南,随后,我出示了一组江南的美丽图片。孩子们欣赏到了美景,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在这组图片里,有几张是稻米和鱼虾的图片,利用这几张图片让孩子明白,江南盛产鱼虾和稻米,所以江南又被称为“鱼米乡”。这样一来,孩子的理解上的难点很容易就攻破了。
三、运用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语文教学中“读”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读出情,读出趣,读出思。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出示课文投影片后我问学生:小朋友在宽阔的江面上划着竹排都看到了什么?快自己读读课文。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认真地读着课文,很快找到了鸟儿唱、鱼儿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等处,在反馈时我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说文中的意思,这样就使学生理解了“密”、“绿油油”等词语的意思。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节课中也有许多的缺点,值得我细细的反思。
一、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这一直是我做得很不够的地方。语言应该要更精练些,幽默些。时刻提醒自己,他们只是6,7岁的孩子,不要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如何更贴近他们,是我一直在做可是却做的不够的地方。
二、评价语言指向性和引导性不够明显。在很多孩子回答完问题后,我仅仅用“你真棒”“回答的真不错”来鼓励他们,这样孩子并不知道他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有些时候,这些简单的评价与并不能够指出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
三、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做的不够好。一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中,感觉精神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我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增加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八: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描写我国江南美丽风景的儿童诗歌。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诗中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的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赞美之情。这样一首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的小诗很适合一年级学生。
一、随文识字,激发兴趣
一年级教学识字写字是重点,但是单纯地肢解文字去识字会很枯燥,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导入情境的时候,我请学生欣赏江南的优美风光,引出“江南”的教学,看看画面上有什么又引出了“竹排”的教学。这样既为后面文章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有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牢牢记住这些字。识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识字方法的学习加一加”、“生活中识字”、“比一比”“组词语“等等,这些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兴趣。
二、情由心生,感情朗读
一年级学生还不会有感情朗读,这首小诗语言优美,节奏感强。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致,我在导入之前先请学生欣赏江南的优美风光,使学生产生美感,产生向往之情。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江南的美景,通过想象体会鸟、鱼的快乐,进行说话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赞美的感觉。精美图片的欣赏,优美诗歌的朗读,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还是不会有感情朗读,读出来的味道机械而没有感情;在教学中很多同学都体会到了文中表达的情感却不会用声音表达,可能是我的指导不到位,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努力。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九: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的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
还不错的地方:
一、课前预习,降低难度
这是语文园地二中第3篇课文,而作为教研课,比进度稍微早了一点,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遇到课文,朗读起来比较难,所以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从课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
二、课件辅助,形象直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让学生自己发现江南什么最多?桥多,河多,从而引出江南水乡的概念,引出竹排,接着利用直观的竹排图片,让学生理解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感觉很顺利。而后在课文的第一、二句的学习中,也充分利用了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了树木的密和禾苗的绿。为朗读好课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鱼米乡”的理解作了铺垫。
三、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让识字的过程中,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第二环节是去掉拼音进行识记的巩固。有比较归纳识字,就像“江、流、游”,还有像猜字谜、利用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识记方式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需改进的地方:
一、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样化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句简单的“很好”说明不了问题,学生仍旧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的方向。
二、课堂教学机智有待加强。
就像这节课上发生的:
师:课题告诉我们小竹排在哪里游?
生1:小竹排在水里游。
生2:小竹排在河里游。
虽然小孩子没有听清楚问题,可是他们回答的却是我预设中下面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跳到:那么为什么课文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而我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再一步步的按照预案进行上课。
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提高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积淀解决问题的底蕴。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中,感觉精神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我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增加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只能想到这几点不足了,但我相信不足还有很多,可谓当局者迷。希望今天听课的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更好更快的成长吧!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十:
课堂上孩子出彩的发言总要让我高兴上好久,教学本课时,我让孩子看了一段带朗读的智乐园的课件动画。小小竹排在音乐的映衬下,缓缓地顺水漂流,再配上朗读,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听完后,我让孩子们来说说欣赏完以后的感觉。我预设孩子也就说些很漂亮,很美丽,风景好看,像画一样之类的,我们的孩子把自己融进了诗里去了!他真正体验到了江南的美,同时把这种体验表达了出来,传播给了其他的孩子!我有时总在想,怎样让孩子真正地走进文本,虽然嘴巴上一直在强调,让我们也坐上竹排,一起去顺水而下,欣赏美丽的风景。可孩子的朗读总是缺少些融入体验的情感,在朗读时总是缺少些什么。或许让孩子得到文本人文主义的情感体验更在于创设有利的氛围,让孩子自己体会,自己咀嚼。老师的“硬邦邦”式的“指引”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最近还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文本。目前低段孩子的课文往往以诗歌为主,语言简单,情感纯粹。在孩子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同时加上自己的想法,或许对孩子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