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一:(845字)
习惯了看戏,习惯了鼓掌,习惯了鸡汤,热血沸腾后,散场,回家,一如既往。这是很多人的一生的状态。这本书能成为名著,很大程度上是这些人不断推崇的结果。书的核心内容很简单:一个人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什么都没有能让他犹豫。至于他是去画画了,还是去挖矿、种地了了,其实并不重要(当然,画画总能吸引一批人从艺术高度分析的,我要是作者,看到这类分析,一定窃笑)。书中的人物做出了这些人一直空想而没敢做的事。
这件事难吗?说简单,有些人一辈子走不出一步;说难,也就一抬脚的事。对于梦想,说得太多,都要变成陈词滥调了,但是梦想本身,只在实干者身上闪现光彩。什么阻碍了人追求梦想?懒和怯。要实现梦想,就要付出比别人更辛苦的努力。就要冒风险,历劫难。有份工作,有收入,有家庭,维护这个系统正常运转是许多人一生的事业,虽然他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热爱。但这种事业,安全,稳定。是的,稳定,只要你按着流程走下去,所有人都不会注意到你,当然也就没有风险,波澜不惊。更不要说还有调剂:看别人的冒险,看别人的成功失败。为别人欢呼,显得自己大度;为别人落泪,显得自己悲悯。最后,依然回归日常流程。做个看戏的人,比真实参与安全很多。更别说还能常常哀叹一下梦想未达成,显示自己依然活着。
看戏多了,便觉得实现梦想是件多么轰轰烈烈的事,大脑便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设定:要实现梦想,一定是很艰难,充满曲折,跌宕起伏。想想自己,似乎做不到,还是算了,好歹有个安乐窝。但他们忘了,戏里面,有道具、有特效、有装模作样。实现梦想,其实很简单,就像书里的主人公,开始做就可以了。
梦想本是最接地气的。它是对努力的人的回报,所谓梦想,最后就是一个结果而已。但这个结果让人安心,让人从心底感到快乐。那么为何现在梦想这个词变得很“高大上”了?因为大部分人做不到,因此要把梦想捧起来,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为自己的怯懦找理由,“不是我不做,而是事情太难了。”这样的人,一生只能看戏,为别人鼓掌。他们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气球,飞不高,飞不远,现实一碰,立刻破成一堆碎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二:(956字)
芸芸众生中,有太多的人,过着“加法”人生,在一次次的打拼中一步步的接近所谓的成功。但是有人却不停的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在他们看来,那些在物欲中挣扎的人,那些陷在加法人生中的人,不过是给自己带上一副副枷锁。
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人,在另一个高度过着另一种生活,查尔斯就是这样一个人。
你有没有这样一位朋友,十几年来做着银行职员,拿着稳定的收入,有妻子儿女,每天按时回家,看固定的电视节目,在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白开水。但你会不会相信,在他四十岁的一天,在留下一张“晚饭已经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巴黎,从基础开始学习画画。
查尔斯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再是年轻的帅哥,也没有富家女的追逐爱慕,更没有俗套的“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他成功了,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显然,这不是一个众人心目中的喜剧故事。
他一次次把自己放逐到跟困苦、更惊险的绝境,在受尽了饥饿、疾病、贫困的折磨之后,他已经是一个破落的麻风病人,身处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弥留之际,让人把自己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
这是一个另类的故事,因为他并不符合人们心中的“风雨彩虹”式的故事框架。但他的本质却也是一个追梦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梦”,是自己的“梦”,不是被师长、亲友、同学、社会逼出来的“蓝图”,不是白领蓝领之上的“金领”,不是毛驴面前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面的米粒。
15年内,查尔斯,这个伦敦交易所得股票交易员,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人性、越过太平洋,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他就是一个过着减法人生的人,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往自由之途。
也有过人问他:——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
——我对他们没有特殊的感情。
——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
——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
也许别人会同情他的贫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感觉自己是一个君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他是一个被梦想击中的人,梦想是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恐中四散逃脱,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和利禄不得的怨恨中。但是查尔斯却拒绝做人们中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抬头看见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浮躁的人们先停下脚步,哪怕只有片刻,祭奠一下自己真正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