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一:(779字)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借萨宾娜的思索表达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脱俗。媚俗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用意志代替个人追求,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扭曲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一体时,生命在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之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人类自产生以来,就面对着两个宇宙:无比辽远的外宇宙和无比深邃的内宇宙。对两个宇宙的探索几乎是同时开始的。但在不同时期,这两类探索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迥异,人们因此也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来表现这种理性的探求。
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二:(765字)
与巴门尼德不一样,贝多芬显然视沉重为一种积极的东西。既然德语中sChwer的意思既是“困难”,又是“沉重”,贝多芬“难下的决心”也可以解释为“沉重的”或“有分量的决心”。这种有分量的决心与他的“命运”交响乐曲主题是一致的(“非如此不可!”);必然,沉重,价值,这三个概念连接在一起。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这是贝多芬的音乐所孕育出来的一种信念。尽管我们不能忽略这种可能(甚至是很可能),探索这种信念应更多地归功于贝多芬作品的注释者们,而不是贝多芬本人。我们也或多或少地赞同:我们相信正是人能象阿特拉斯顶天一样地承受着命运,才会有人的伟大。贝多芬的英雄,就是能顶起形而上重负的人。
以上引用原文。
如果问我最喜欢的音乐家,那答案是肯定的---贝多芬!初中开始就狂喜欢,出于对钢琴的喜欢和贝多芬的名气,买了盘理查弹的命运钢琴曲。想想,的确是本身就真的喜欢,而不是因为后来的苦闷才开始的。那时候觉得自己长大啦,自以为自己很成熟,父母也回来一家人团聚啦,身体也好啦,叔叔阿姨都说我长的白白胖胖的(从小就身体差,大人们总是很怜惜的说好瘦啊,但我不喜欢别人说得来我像个林妹妹样,听到这样的夸奖美得啊,尽管现在来看那时候简直就是小胖妹儿嘛),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尽管学习紧张,但从来没有觉得累,更没有老师说的压力,每天都按照老爸的指导方针,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认真的做,所以我就认真的上课,认真的玩儿我喜欢玩的,觉得每天都好开心。
第一次听《命运》就被震撼得不行啦!觉得怎么会有如此扣人心弦的音乐!对贝多芬的佩服哪里是用言语能形容的!
去年无意看了部日本的偶像剧《交响情人梦》,以夸张搞笑又优美的风格(表达力有限,不很准确)讲述一群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的故事,才发现交响乐是多么的丰富完美!
此刻,电脑音箱里一直在放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三:(749字)
生命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努力,只有在激流中拼命挣扎才能够得到释放,所以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责任,逃避只会使自己更加胆怯和压抑,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来承担,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最后在阳光中得到温暖。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承载着生命的这种重量,我们要问生命到底有多重,是啊,生命有多重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用深刻来形容,生命的重量我想不应该用重量来衡量,所以说生命是十分的轻的。但正是这种轻却可以把人压倒。
昆德拉审慎的提出了一个问题:“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的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重还是轻?”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的存在,解脱了负担,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实际上,生命只有一次,逝去的不会再来,只是人们不愿让一切轻轻飘去而坚持要赋予它存在的意义,在昆德拉看来存在之轻源于存在的毫无意义。
生命是用来感受的和体验的,在无数的困难中学会了坚强,同时我们学会了包容。逆境也是一种美丽,在这当中我们得到了洗礼。不管是怎样的困境,直视这些问题,就可以支撑心中的那块净土,它是那么的纯真与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在这里没有欺骗没有痛苦没有一切伤害,只有那美丽的海滩蔚蓝的天空,我们翱翔于自由的天空中让风轻揉得掠过脸庞,在这里无论是什么都是美好的。
人生要有一种信念,不能交给机遇和偶然。用心读完全书,“人性的光芒会依附在卡列宁的微笑里,依附在这世俗的爱情中,照耀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四:(878字)
故事从“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开始讲起,让我们了解,“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密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一件事情仅仅发生一次,无论它是美好,恐怖,都很快消逝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但是如果重复发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接着,作者引出了轻重的判别,我和作者一样,是不认为轻,就意味着生活轻松、愉快,恰恰相反,生活有重负才充实。如文章中所说:“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第二章,讲述了“灵与肉”,这样描述了特丽莎:“一个被迫终日给人上酒、给弟妹洗衣的少女,不能去追求“上进”——势必积存着极大的生命潜在力。这种力是那些一读书就昏昏欲睡的大学生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特丽莎读得比他们多,也从生活中学到了许多,只是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大学生与自学者的差别与其说在于知识面,还不如说在于他们的生命力以及自信心。特丽莎投入布拉格新的生活中,其热情是狂乱而不稳定的。她似乎在等待着某一天,什么人过来说:“你在这儿干嘛?回你的老地方去吧!”她对生活的全部渴望都系在一根绳子上:托马斯的声音。因为正是这个声音曾经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体内深处召唤了出来。”
特丽莎心中有一个强大的小人儿,渴望改变现状。于是,她的灵魂也许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丰满,在面向知识、面向新事物时,都体现的比我们大学生更有激情、更有生命力。
特丽莎一生中的场景,在她脑海中不停的重复,于是,在她的心理深深的烙下了印,那些苦难。那些不堪的过往,都让她无比想要逃离现实,渴望生活在阳光的地方。
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将这本书看完,但是很喜欢这本书,在小说过程中,将人物心理描绘的很细致,也将事情发展的情况从理性的角度解释,非常能够引起个人的共鸣,仿佛,作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