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赛世家读后感500字一:(532字)
书评?才不是,《福尔赛世家》我还没看过,没什么好说的。
再说写书评也是个费脑子的活,我自己感觉在这方面本人脑子不大够用,每读完一本书往往只得出以下两个结论:好看和不好看。上学的时候读后感是最让我头痛的作文体裁,经常是憋一个晚上,最后的工作是向每一个句子里添加尽量多的虚词,以便凑足老师要求的字数。
不过读书对我来说好歹还算一件愉快的事。所读的书大多是一时心血来潮,觉得感兴趣就读了;也有听别人说好就拿来读的。《福尔赛世家》属于后者。
我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福尔塞世家》这本书,几乎每次见面都会说这书写得如何如何好,被他念叨了这么多年,我决定也找一本来看看。
可是这是一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出版物,无论是书店,批发市场还是网上商城,都没找到它的踪影。见到那个同学的时候,他说我可以把他那本拿走,可我不喜欢这样,因为一借一还太麻烦,而且还有了时间限制。最主要的是如果我喜欢,终究还是要买的。
最近应女儿的要求在网上给她买了几本书,无意中在某网站看到了《福尔赛世家》,四十多元的书加送货费才收十几元,于是买了一本。
书送来了,是一本94年版的精装本,书皮上有一点划痕,从侧面看有几个锈斑,没有其他毛病。
那本书现在上了书架,什么时候读?再说吧,反正是自己的,也许它会在那里呆上许多年。
福尔赛世家读后感500字二:(679字)
如果我们想了解点家族史,即使是想了解自家的家族史,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部长篇于我是读得较累的一部书,一千一百多页,近800万字,枕头般厚,费了许多个夜晚。像这样写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厚厚的作品,能读得下去的人可能已经很少了。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英国的有产阶级福尔赛家族半个多世纪发生的变故,围绕索米斯·福尔赛、堂兄乔·福尔赛和女主人公伊琳的感情变化而展开。其中索米斯是个最成功的人物,堂兄乔次之,而对索米斯前妻伊琳(后为堂兄乔第三任妻子)的唯美描述近乎于虚幻。作家凭着这部小说的杰出叙事手腕,获得了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次年作家辞世。
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很早就读过他的《苹果树》、《在前的和在后的》、《品质》等。《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中,《有产业的人》发表于1906年,《骑虎》发表于1920年,《出租》发表于1921年。三部小说故事紧凑,环环相扣,从老乔里恩到乔恩,从詹姆士到芙蕾,宗亲三代之间的恩恩怨怨,读来令人唏嘘www.guaze.com。小说在情景描述上有过人之处,如写到大家小姐芙蕾失恋后的举动,一个人把电动钢琴开得山响,直开到深夜,然后关掉跑出客厅到河边,索米斯深怕她想不开,又不敢去劝早已惯坏的独生女儿,只能躲到船上偷窥动静。后来她回家了,电动钢琴重又“朋朋朋奏着舞曲”,放到午夜总算关掉了,熄灯了。索米斯不知女儿睡没睡,不放心,蹑手蹑脚走出卧室,“他走进客厅。阳台挡住了月光;开头他除掉比屋内黑暗更黑的家具轮廓外,什么也看不见。他摸向最远的一面窗子,打算把窗子关上;脚碰到一张椅子,他听见一声喘息。她在这里呢,蜷缩着,瘫痪在长沙发的角上”。
福尔赛世家读后感500字三:(406字)
近日读了《名利场》与《福尔赛世家》,感觉今日之中国,新贵阶层追求的无论物质还是精神生活方式,大多竟然是追随着100多年前欧洲中产或贵族式的足迹,而较少看见本国前朝影响。
也难怪。前朝是战乱的民国时期或元明清朝代,是中国开始衰败的朝代,代表着落后与愚昧。而更早时期的唐宋、甚至魏晋南北朝的仕人风度以及世家门阀全盛时期的生活方式,太久远而无从想象。而清末后的一场接一场的革命或运动,将传统中国的文脉或优雅的生活态度及方式彻底消灭。
所以,我们只能向西看,向西模仿。而西方,也因为此种崇拜或认同,逐渐彰显出一种文化优越性。
而一些兼顾东西文化视野的人,不一定认同这种盲从,譬如,读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可以多少纠正一下盲目崇洋认知上的偏差。
我们对西方的文化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与想象,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冷漠又粗暴。今日世风日下,是邯郸学步式的必然后果,又好比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只吃面包牛排不吃米饭蔬菜,身心不适宜,健康迟早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