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近日,又重新翻阅了我们学校老师的博客随笔集,为大家的共同智慧感动。这本书是按照教学篇,管理篇,阅读篇和生活篇进行分类的,不仅涉及到大家教学及管理上的一些好的想法,而且也可以看到生活中大家分享的一些新得事情,拉近了距离。
期初,我总是在写完博客后再翻阅下学校其他教师都更新了哪些内容,看看有没有写的好的或者实用的干货可以提高教学或者管理的。学校这次的举动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博客集正中我下怀,让我们可以更快速方便的看到大家的随笔。
在教学片中最喜欢的就是海颖老师的文章,从他的文章中能感受到她在教学上的想法和实践,关注到学生并且及时去调整自己的策略,其实还有个原因是海颖老师这种教学手段有点像是游戏通关,看她在写的同时我也是很想当一名她的学生来参与到其中呢!在管理篇中,我看到大家在班级与学生上课交流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也丰富了我对于学生的了解。在生活篇中,感动于秀英老师和马洁老师写下的一封家书,写下与父母发生的一件件温暖的小事,感受到天下的父母其实都是一样的,对子女爱的深沉。其实父母和子女是一辈子渐走渐远的,尤其是一些成了家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心里对父母的牵挂并不少,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再加上父母总是有那种不愿拖累儿女的思想,总是为儿女考虑着,越大越是觉得为父母做的太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最常说的就是她要好好锻炼身体,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老了身体不好拖累我,每次听到这里,心情都是很沉重的,觉得想把最好的都给她。
这本随笔集凝结着大家的心血,看完后更加深了对于彼此的了解,让大家贴的更近了。
【第2篇】
课余时间,随手翻起《笔尖上的记忆》,由于里边收录的都是我校老师的随笔,所以读起来,似乎有种在和同事聊天的感觉,有时会有想再找老师当面聊聊的冲动。只是有些内心活动是在平时可能不曾聊起的。每一位老师都对教学和生活细细品味,每一篇教育叙事娓娓道来,柔软读者的心;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爱在我心中激起涟漪。
上课铃响,放下书去上课。班里有人要揭发某人的不良行为,在上一节课堂上写纸条骂人。我打开一看,三张纸,图文并茂,很是生动,想象着同事们会怎么处理。如果以前面对这样的错误,我私下吵几句,安排他抄几遍单词就过了。但刚读过书的那种舒畅感还在,平静的心生气不起来。
我瞥了那位同学一眼,看出他也知道自己会被狠狠批了,气场全无。我说了几句大道理的话,话题转到那位同学的身上,我说大家可能不知道,金同学很是爱好写东西,他决定每天写一些好词好句跟大家分享。他看着我,知道我是惩罚他,不作声,其他几个知道内幕的人捂口偷笑。我的第二节课,金同学给我一张纸,上边是他写的好词好句。我一看,这位金同学在武校呆了一年多,文化知识真是落了不少,错别字先不说,似乎也区分不出好词好句。“今天金同学抄录了好词好句,我们一起听一下。”听完以后,我问大家打多少分,60分,50分…
同学们纷纷举手要分享好词好句,当听到同学们的分享,金同学不作声,不知作何感想。但课下我看到他翻看别人的好词好句本子,第二次金同学分享的好词好句就非常不错了,就这样,我的英语课课前加了金同学的好词好句分享,每天进行。
可能英语老师当班主任,都免不了在英语课上做些思想教育吧,每一次对学生的教育都丰富了我的英语课堂。这一次对金同学的思想教育,给我的课堂增加了教学环节,每次课前来一次心灵鸡汤,金同学得到教育的同时,全班的思想教育活动一同开展。
【第3篇】
经过各位老师前期的用心准备、我们学校第一本教师随笔集《笔尖上的记忆>》终于印刷、集结成册了。王校长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留作纪念。没事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翻翻看看、品读一番。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读到每位老师的博文时,总能吸取到有益的东西,感叹着同仁们的用心、认真和智慧。品读文章的时候,也通过了文字窥视到作者的内心,发现平时交流不多的同事原来也是这般细腻和可爱。
听过这样一句话“学透身边的榜样”,我们和那么多不同性格的同事共处,每位老师身上有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且和他们共事,更容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身边那些身上散发着光芒的同事,也总能像及时雨一样给予我帮助和关怀。
读到马老师《给儿子的诗》、路老师《妈妈的味道》,我深深地感到了外表大大咧咧、直肠子的她们,隐藏着一颗细腻伟大的慈母心,也让我萌生了给女儿写一首诗的念头;韩老师《对一年级是严是爱?》、杜老师《2018--——终点也是起点》,让我感受到了身为刚入职的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和用心的思考;王校长《行走在求知的路上》、《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每一篇都能感受到王校长严于律己、做事认真、善于反思、追求不断成长的那份坚持和智慧。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断地反思与记录是加速自己成长的助推器。希望今后的自己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反思记录下来。同时,努力向身边的同事们学习、共同成长与进步。想想自己要跟他们共处30多年啊,这肯定是一份和战友一样深厚的情谊呢!很喜欢这样几句话: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道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第4篇】
寒假里,看了我校博客集《笔尖上的记忆》一书,感受到我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生活认真积极地态度。
书中分了教学篇、管理篇、阅读篇、生活篇四大部分。书中收集了许许多多我校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的教育心得,读着他们的困惑,她们的策略,她们的感悟,给了我很多教学的启示和教育的好方法。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书中体现了我校老师不但爱工作、爱学生,也爱家庭、爱孩子,在孩子的陪伴中,希望每个孩子漂亮、智慧、真诚。对孩子的爱和关注,她陪着孩子一路成长,欣赏孩子,教会孩子坚强。
无论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还是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学生和孩子永远是我们嘴上不变的话题,面对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我们总是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我们每天忙碌着、辛苦着,同时也收获着,幸福着。做最幸福的人,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
孔子几千年前“因材施教”的谆谆教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纯粹地捧出一颗心,不一定就能收获一仓谷。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给孩子们带来最大的帮助,工作的巧劲和奉献精神一样重要。
【第5篇】
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每个教师每个月至少要有四篇博客更新,写一些自己在教学或者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一开始,我觉得每个人那么忙哪有时间写,后来真的开始着手了其实时间上也是够的,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个的意义不大,后来我也意识到意义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再后来,为了全体教师的更好的发展,学校又将每个老师的精辟的博客文章整理成册发于人手一本,细细读来,日益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决策,因为之前自己总是局限于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而现在我可以走进“笔尖上的记忆”中去听一听同事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同事们对于这些人和事又有着怎样的想法和见解。
“笔尖上的记忆”中有方法新颖的教学篇、经验丰富的管理篇、有来源于生活而又高远于生活的阅读感想篇以及追溯自己生命和灵魂的生活感想篇。这些文章对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篇“独处的充实”。
有人说,独处时好寂寞啊,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的所有的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若一个人无法忍受独处便会变得内心空虚,失去交往者自身的质量。
感到独处寂寞的时候那是因为你还没找到宁静的自己和发现心灵底处的自我,没有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没有做到与大自然实现心与物之间的沟通。在这个熙熙攘攘的社会与人沟通很重要,而正因为与人交往的多了接触的事物更复杂了,所以才更需要我们独处一下与自己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升华一下自己的经验理论,其实,相比于自己进行思考与交流所需要的时间和自己实际上拥有的独处的时间相比,后者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还有时间去感到独处的寂寞呢?
也有人说:“独处好难啊,工作生活占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力气和资本去独处”。其实,从深处思考,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正是因为你的工作忙没有时间独处与交流,所以你没有得到更简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来为自己争取一些独处和与自己内心交流的时间,所以你就更忙,也就越来越没有时间来进行一场自我的独处了。不过既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那么便有良性循环一说,主要看你怎么转变了,万事开头难,只要一开始你挤出一点时间进行独处,思考一些生活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并简化方式流程,你便可以省出一点时间给自己,慢慢的,这种时间会越来越多,把这种独处与交流的时间给自己、为自己。
独处的意义: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会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丰富的思想;可以为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所养成的浮躁的性格弹去一丝世俗与名利之心;亦可以在独处中找到自己的个性方向。学会独处,便是学会与自己交流!
【第6篇】
《笔尖上的记忆》是一所小学里十几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智慧的结晶。它是师生共同谱写的一首优雅的诗篇,是师生共同书写的一本成长记录,是老师们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见证,更是一幅师生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整本书分为教学篇、管理篇、阅读篇、生活篇四部分。字里行间中,令我深有感触的是:我们的老师时时刻刻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的细节无处不在。
一位尊重学生的老师这样写道: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学习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习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弥足珍贵的,或者说是不可或缺的,学生才是鲜活的,学习也会乐于其中的。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我觉得学生更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有梦的春天里我们为何不相信学生。
是的,老师以生为本的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他们体验学习习得的过程,才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获得成功的体验。良性循环,学生乐而乐,教师乐而乐,何乐不为呢?
从“能量棒”和“偷菜”两篇文章中,我眼前一亮,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先后设置了这两中课堂评价激励方式。老师心中有学生,从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评价方式。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一些原因,学生抓不住关键信息,废话多,课程学习进度很慢。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讲题能够很快抓住关键点,而且声音洪亮,课堂进度也很快。而且,“能量棒”玩儿腻了,老师还及时调整,设计了“偷菜”评价方式,教师心中有学生,用智慧的方式评价学生,学生怎么能不喜欢这样的课堂?
这些心系学生的老师身上闪烁着育人育心的教育之光。他们把学生当朋友,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变得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