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小楷《桃花源记》二种,笔笔精致,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面世以来,其文中描绘的带有世外仙境意味的“桃花源”成为了中国诸多文人心目中的“乌托邦”,历代以来,以“桃花源”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不在少数,其中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十分盛行。
“明朝第一”文徵明,以书、画等形式,都反复表达过自己精神上对乌托邦的神往。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篇一】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篇二】
读完《桃花源记》,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渊明用淋漓尽致的词句构造了一个多么宁静,祥和,美丽的世界!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仿佛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幽幽的桃花林中,桃花生机勃勃,争奇斗艳,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花朵中透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记烦恼与忧愁。’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看出桃花源中人们的热情。我仿佛看到了外人到来时桃花源中人们好奇的争先恐后的迎接他。
陶渊明借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倒出了在东晋时期腐败的社会中人们期望的和平。的确,在那时桃花源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说到和平,我宁可去寻找这样的桃花源。现在这个世界中,到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贪婪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使得多少无辜的百姓受到伤害啊!我想,恐怕更多人想去桃花源了。可是桃花源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必不存在。现在这个社会,自私,腐败已逐步侵蚀我们原本纯洁的灵魂。甚至有些人像征服整个世界。这些可笑的想法,只会显示出他们的丑陋。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觉得丑陋的思想盖住了湛蓝的天空,盖住了天真的笑容,更盖住了纯洁的心灵……
所以,我们不能让这种丑陋继续蔓延下去,我们要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坏思想排斥出去。我们要根生地固国家之间的友谊,继续促进国家之间的友谊,像“地球村”一样互通有无,和平共处。这样,地球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篇三】
《桃花源记》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晚年所写的《桃花源诗》之序言,该序描写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人们过着安宁、和睦、自给自足的淳朴生活。这虽然是一个空想的社会,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社会的向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摆脱剥削压迫和频繁的战乱、追求幸福和安宁生活的愿望。这当然是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批判。正因为如此,“世外桃源”在千百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了人们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代名词。文章笔调流畅,描写逼真,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桃源仅只晓秦朝,魏晋当然领汉标。
断代隔山观世变?同时聚首写神交。
抨击黑暗题材妙,向往光明理想高。
否定君权砭世弊,陶潜绝唱续“离骚”。
注:1,“断代隔山观世变?同时聚首写神交”句,意为:桃花源中的人因与世隔绝,于是在观念上形成了秦至晋之间时空的断代,那么,相隔数百年,“世外桃源”的人怎能看得到秦以后朝代的更替和变迁呢?而实际上桃花源中的人与作者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人,于是作者在文中假托武陵捕鱼人忘路访桃源之过程,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出同代人聚首的神似般交往。
2,"陶潜绝唱续离骚"句,意为:该文章虽是散文,但却是千古难得之不朽名篇,余以为堪与屈原之《离骚》媲美,因而誉之为“陶潜绝唱续‘离骚’”。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篇四】
近日读到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颇有心得。联系到陶公的散文《桃花源记》.感受则更为深切。我们知道.陶公的政治理想就是追求一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富于人性、酷爱自由、沿袭传统的社会形态。陶公诗如其文,源于生活,亲近百姓,明白如话,极富感染力。
陶公在诗中说道:秦国嬴政扰乱封建社会正常的政治秩序,贤人们都逃避那种乱世。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等人逃到商山,桃花源的先人们也逃隐了。初来桃花源的足迹渐渐湮没,那道路渐渐荒芜而消失了。起唱六句,揭示桃花源产生的历史。
桃花源人相勉努力耕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各归居所休息。桑竹采用后犹有余荫,五谷能够及时种植。春收蚕丝,秋收粮食,没有官家征税。“艺”即种植,“春蚕”二句互文。
荒草掩路,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可是桃花源内鸡鸣狗吠,互相应答。礼法仍然保持古风,衣裳也没有时新的样式。孩童们天真活泼纵情歌唱,斑白头发的人们欢天喜地往来游玩。“俎豆”二句揭示桃花源民俗文化特质。“童孺”二句表现儒家理想:幼有所长,老有所养。
从草木的荣发与凋落,就知道季节的变化。虽说没有历书记载,一年四季还是很清楚的。简朴的生活快乐有余,哪里还用得上智巧呢!桃花源的奇迹一直隐蔽了五百年,今天却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的风俗淳朴,世间的风俗浅薄,所以桃花源只暴露一下便又深深地隐蔽起来。借问游于方内的世俗之人,你们又怎么能够了解尘嚣之外的人间呢?我多么愿意乘着轻风高飞远举,寻找那些与我的志趣相同的人们啊!最后诗人的自我出现,是诗人全部真情的自然流露。
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以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富于人性、酷爱自由、忠于传统为特质。这一理想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根本否定。桃花源理想社会的世俗性,也是对当时盛行的佛教思想的根本否定。桃花源世界,是非仙非神非彼岸的人间世界。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也许能从陶公的诗里感悟良多,汲取一些有益的养分。“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等描述可以供今人回味。陶公笔下的桃花源是尚境界、遵规范,守秩序的。如我一位境界很高、修养很好的兄长所言,中国梦的境界若不建立在规范与秩序之上,将难以实现。斯言极是,不可不闻!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篇五】
桃花源是一个没有人去过的仙境,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这个地方,但是陶渊明笔下的这个世外桃源,还是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一个小小的山洞,却隔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洞外的是为了生存而努力劳作,洞内的则是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晋太元中,一位渔民经过一条小溪,然后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Www.GuaZe.Com瓜泽网。桃花源里的人热情款待这位渔民,对他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到渔民来了,立刻把鸡鸭什么的,都拿出来给渔民享用,让他住在这桃园中数日。他们心中只想着要好好对待客人,不能因为他与我们不熟,或者与我们不住在同一个环境里而疏远他。
当渔民准备走时,桃花源里的人,特意对渔民说:“这里的事,还不足以对外人诉说。”当然,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不想要渔民把这里的事情说出去。
出去后,渔民既然迷路了,他明明天天打渔,应该对这里十分熟悉才是,可他却迷路了。后来派人去找,也再也没人回来过。(编者注:“派人”?谁派?“再也没人回来过”?谁回?此句表意不明,病句。)
不久后,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听闻了有世外桃源这回事,然后,就去寻找。但是,他不仅没有找到,反而病死了。(编者注:“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刘子骥去找了吗?)
后来,再也没有想要知道世外桃源的人了。
我知道,一名渔人,在他了解的一块地方会迷路的几率不大。我也知道,世界上也不会有像文中说的世外桃源。所以我想,陶渊明只是用这篇文章,来揭露当时的社会风气罢了。(编者注: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关键时候为什么不提了呢?)
桃花源,其实是虚构的,只是为了让文章增添了几分神秘,但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安静祥和的世界当中。
附:标题叫“桃花源记”,和陶渊明的文章同题,但内容却不全是记桃花源,所以标题命名欠妥。另文章过多很随意的口语,影响了这篇文章——应该是一篇阐述自己观点的议论文——的严谨性。
但第二段的语言不错!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篇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社会模式不仅是当时社会,直到现在我们也向往这样的生活。《桃花源记》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当时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陶渊明生活的晋宋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社会动荡,官场黑暗腐败,人民饱受压迫,而陶渊明空有满腔才华却未受到重用,在看清社会的现实后,他毅然放弃寻求官职,决定隐居田园,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桃花源记》便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陶渊明的亲身体验产生的。
陶渊明受到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追求天下大同,以民为重。“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追求的是未来的物资丰富,丰衣足食,《桃花源诗》中所描绘的“贤者避其世”,与孔子在《论语·宪问》“贤者避世”的思想是一致的。其次,陶渊明同时也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桃源人只是通过草木的荣枯而知春秋的变化,他们崇尚自然,生活得很自然,与老庄逍遥自然的精神相一致。老子提倡“小国寡民”的思想,而桃源人的生活也体现出了这种思想,老子主张“民到老不相往来”,这是一种封闭式的社会,与外界隔绝,向往安定和平。
自《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对于桃花源的所在地有许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在湖南,有的学者认为在重庆。建平先生评论说:“所谓桃花源的地点,大约是有一雏形,又加以作者想像而成的,作者定于武陵一带,即现在的湖南省桃源县,其他穿凿臆断桃花源在某处的种种见解,皆属无谓。”
《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秦有儒生数人,为避焚坑之祸,相继负笈远逃黔中,辗转入酉”。并且桃源洞中的确有石雕“太古藏书”四字为证,并有藏书洞、书台、书椅等景观,通过以上的说明,酉阳的“桃花源”应该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原型。
尽管对桃花源所在地有这么多的争议,但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观点才让桃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