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一】
五一放假期间,我在好朋友的推荐下买了本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她本想把自己的书借给我读,我说不,还是自己买,因为我喜欢在书上圈圈画画。第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之前对他了解甚少,这倒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体验,不用受太多的干扰。扉页上有一张老米同志的照片,这是个很有魅力的老头。厚厚的一本书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看完算是奇迹,除了工作、去练车,基本上每天都会翻上几页。故事情节看似零散随意,缺乏连续性,冲突更不明显,但是作者的思想却如一股暗潮在文中涌动,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全书充满哲学思辨。
一个月下来,书读完了,男主人公托马斯也去了。他的墓碑上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迷途漫漫,终有一归。”托马斯一生与多少女人发生过关系,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虽然他只爱一个女人,那个躺在摇篮里顺着河水飘零到他身边的女人。可是在梦中他还是见到了他的另一半,那个静静地坐在他身旁,温柔娴静的女人。梦中的爱不再是因为同情。米兰.昆德拉引用男女前世是一个混合体的言论,而今生是用来苦苦寻觅另一半。当然能遇到另一半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米兰.昆德拉还颠覆了我的“轮回”观。佛说人有前生也有来世,善恶自有报应。米兰.昆德拉却彻底否定了“轮回”。属于捷克的历史不能改写,属于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人生草图上涂鸦,我们无法带着上一次的人生经验到另一星球上重新来过,所以面临选择时我们充满困惑。因为不曾有上一次的人生经验,更不知道属于我们的未来又该如何描摹。面对生活,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亦或如简爱所言——“人活着就是为了要含辛茹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留给我的思索还有很多,夜深了,有些困了,但愿米兰.昆德拉没有改变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二】
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说,作者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米兰昆德拉。但我从不知道它就是布拉格之恋的原著。
我们的生命太重,总是想把自己放轻,不想背负责任,不想背负义务,但现实中灵魂和身体是分不开的,起码在死亡前是分不开的。真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人性的本质和无奈。生命的轻与重也只有文字中去描绘。因为不同的读者看后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了电视电影,文字却依然有它的魅力所在。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看似简单的爱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人类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最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我的生命真的就像是一张草图,总想重新给自己一张白纸,但画着画着却又是一张草稿。我想放轻生命,但无数的重负都在我的身上。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想轻还是想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三】
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转瞬即逝,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希望在这里留下足迹,我们希望得到“重”,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所以就注定了我们被逐出伊甸园。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
第一次知道米兰.昆德拉是在深雪的《爱经述异》中,书中的女主角希望通过无尽的付出来换取男主人公对她的爱,于是就举了特蕾莎的例子来自勉,希望所爱的人能从众人中走向自己。因为这个情节,让我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误认为是一个女人的坎坷恋爱史,直到读了原著之后,才知道远非如此。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的闪现着,爱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离开文本。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穿插在故事中的关于媚俗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部经典中,作者用生动辛辣的笔调,将媚俗的实质反讽的揭露出来。而萨比娜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与媚俗坚决对抗的角色。作者幽默的从上帝是否排泄的问题入手,将媚俗虚伪的一面很好的展现,于是就有了上帝只吃喝不排泄的可笑理论。“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那是一种虚假的美好,他将一切对人类不利的对立都排除,甚至成了”掩盖死亡的屏风”,强调绝对,反对相对,作者将它概括为一种对于生命的绝对认同。萨比娜痛恨游行,因为媚俗在这里展现的无以复加,一致的口号,坚信绝对的真理,这些在萨比娜看来才是真正的恶。这让我想到了王小波对于文革的看法,一群善良的人发疯是最可怕的,因为媚俗掩盖了一切,人性的真实被研磨在迷狂似的发疯的口号中。米兰昆德拉在这里用一种辨证的角度看待了人类间的所谓的绝对的正义,“每一次反对的是一方的屠杀,每一次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这就是人类的实质,正义实际上是胜利者的欢呼,比弱肉强食更可怕的是----忘记真实。弗兰茨最终为他的媚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看来,这种媚俗的实质是对自己价值的过度肯定,当整个人类都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死亡,代表正义时,这种媚俗就显现出它的最大化。在媚俗面前,生命之轻被完全忽略了。
就像作者所说的;“不管我门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即使我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轻,那有如何,我们需要力量来抚慰我们时刻恐惧着的心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上帝和科学是一样的,媚俗和反媚俗也是一样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四】
尼采说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而我们的生活,在这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轻与重的对立最神秘而模糊。巴门尼德说轻者为正,重者为负。这是不是对的?
尼采认为,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重复还将无限重复。男主人公托马斯在犹豫应不应该留下特蕾莎,一个他才见到了第二次的女人。生命就像一张草图,只活了一次,又与没活没有区别。
托马斯没有方法来验证究竟怎么做才好。他觉得自己可能爱上了特蕾莎,但这不符合他的原则,他是一个不能在女人身边过日子的人。他跪在床边,冒出了这个念头,特蕾莎是被人放在了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而他必须要抓住这个篮子。
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生。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诗化记忆记录了赋予我们生活以美丽的一切,而特蕾莎如暴君般独霸这托马斯的诗化记忆。
然而在留下了特蕾莎之后,托马斯依然和之前的情人来往,特蕾莎因此每天晚上会做如连续剧一般的噩梦,变的粗鲁而不近人情。
为了减轻特蕾莎的痛苦,他娶了她,还弄了只母狗,名字起了个公狗的名字,叫卡列宁。
俄国人来占领捷克了。
他们离开布拉格前往了苏黎世。
六七个月后,一天晚上,托马斯发现特蕾莎又回到了布拉格。
她在的日子,仿佛给他上了脚镣,她走了,他自由了,几乎要飞起来了,如迷醉一般的感觉。但他同时又因为对特蕾莎的怀念而有无法承受的痛苦。
他回了布拉格。
轻不一定为正,重不一定为负。
贝多芬将诙谐的灵感谱成了严肃的四重奏,将玩笑转为真理,将轻转为重,然后如果把一首严肃的四重奏改成一个无聊的玩笑,那就很讨厌了,但这符合巴门尼德精神。
托马斯内心应该也是希望推开庄重的东西,将重变为轻。
当他在回布拉格那天,越过国界,就开始怀疑自己,真的非如此不可吗?
这本书不仅谈到了轻与重,还有灵与肉啊之类的。班里有些男同学应该会非常感兴趣。
这本书的场景,很多都让人感觉凄凉而孤独,但是,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因为美化世界的愿望要实现,不得不摧毁一些东西,如昆德拉所说,刽子手和诗人共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五】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本想看了很久的书。
没想到,当我真正看这本书的时候,却是没有看懂,也看不下去,可能是我太肤浅了。
书中的故事,我用一句概括:就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妻子及许多女人的故事。
真的不太明白这个故事与生命的轻重有什么关系。
不过书中的一些文字却很有触动:
“如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秒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
——
工作后,我们每天上班,下班,休息,就算那份工作你好像已没有了激情了,还是这样找无数的借口来继续。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如果不想生活“重复”“钉死在永恒”上,那需要莫大的勇气。而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今天发生了什么而害怕,更多的是面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明天而产生恐惧,所以,更多人选择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钉死在永恒”上。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
我们经常感叹生命的沉重,活着总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为什么会感到沉重?
那是认为今日的选择或者是现在所做的事会对以后或将来都会有着深刻地影响和必然的联系,所以,当我们面对眼前的事情并且做出选择的时候,才会患得患失,忧虑重重,使每一次的选择变得沉重,以至于使生命也变得沉重。
的确,小时候懵懂,根本体会不到压力,而在慢慢的长大过程中,发现,年龄越大,所承载的负担越重,欲望似乎永无止境,令我们苦不堪言。
因为所有的成就感来源对生活博杀的真实感,来源于对越压越重的负担的举重若轻。
真心希望所有人,尤其自己,能在最沉重的负担来临时激发自己最强盛的生命力。感受生活“痛并快乐”的真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六】
半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它让我感觉到这本书一定是充满了哲理的。直到最近我才看完这本书,这几乎是我看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了。只因为本人还才疏学浅,总觉得这书蕴含的道理深奥,并且充满了哲理性,令我难以把此书看的透彻。此读后感仅代表本人的个人看法。
生命中一些看似轻如鸿毛的事物,在一些人的心里眼中,却重得不能承受。这是一本充满了关于“轻与重”的哲理的小说。对于生命中的轻与重,书中存在着性与爱,个人际遇与政治信仰等等这样的对比。
书中一直风流的托马斯,他以性为重,一直在逃避爱情,逃避责任,希望过轻松自由的生活,而特雷莎却不能忍受他所认为的轻,正如她所说的“我是个软弱的女子,对你的轻浮我不能容忍,与其等着被抛弃,倒不如趁早回到自己弱小的祖国去”。他们对轻与重选择不同,却又都挣扎在轻与重的执着当中。
尽管托马斯的生活风流放荡,他却是以个人际遇为轻,以政治信仰为重Www.GuaZe.Com瓜泽网。他宁愿不再做医生这份工作,也不在那有违自己信仰原则的协议书上签字。
对于轻与重,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再作出慎重选择?沉重的负担会把我们压倒,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此时,我们会想到轻,会想着抛弃生命中沉重的负担,希望生命变得轻松起来。但是,当我们感到生命之轻时,我们会无所适从,迷失方向。因此,我们要在轻与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让我们承受住生命中的轻与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七】
闲时翻翻,一直好想弄明白其中讲的是什么意思,想思考清楚对人生的参考意义。所以才一直读不懂,当然也有是外国作品的原因。
读完之后,在豆瓣上看其他读者的感想,竟然有人说是单纯的黄色书籍冒然称为名著。对此,我甚觉可笑。不知那位读友是否阅读过日本作品,大江健三郎的诺奖获奖作品不知道那位读友要怎么形容了。刚上大学的时候,看的书本里面有爱爱的情节,觉得蛮羞涩的。后来发现,每一本书都参杂着这样的故事,然而从来不让你觉得淫秽,反倒是那么的充满艺术的朴实。越是乡村的故事,越是城市的故事,也越是复杂的故事,也越是人性的故事。村头的那颗桐树罩着这个村子,掀开所有的枝桠一定有最裸露的场面,但是那些又羞涩的那么真诚。
个人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现代女生阅读,因为开放的世界里爱情困笼着所有人。爱情,它不应该是美好对等,有妇之夫与大学女生的爱情我还是没有勇气叫做美好。爱情,应是一种值得被重视,被尊重的情感。爱情是灵魂的东西,把她扯进生活里,扯进人类关系就像要把玛利亚娶回家过日子。爱情,不应该走下神坛。
这本书,用每一个人角度描述自己性格言行的由来。有人心里挣扎,有人内心纠结,有人任性自我。
必须如此吗,做自己就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八】
“因为一个人往往从怀疑一个最小的细节开始,最终会怀疑生活本身。”
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生活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失恋了,或生意失败了,或失业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响到了整个人生,整个人生陷入的灰暗!仿佛生活忽然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实,人生有很多面的,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无常的,此刻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后也都不如意。
人有时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彻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个失落的时刻,彻底地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失败、彻底失败!我会想起许多能证明我失败的例子与状况,然后去对比别人的成功,对比自己的理想,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也会写在日记里,然后去反省,只是这样的文字不免带着许多消极情绪,故不想让人看到,不会公开上传,我希望我所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乐观的。有些问题过于沉重,还是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故还是自己去思考吧。)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为一时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觉到你这一生都是幸福的。当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动的时候,静下心来,我总是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觉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无以复加!——感谢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及后面的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时会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乐,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乐夸大,把痛苦缩小。夸大痛苦的时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缩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却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乐的时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与人之间,也常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引发争吵,然后引出许多事情来,不断升级,到了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人生的时候,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别人对你的看法及情感时,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个小误会,一点小矛盾而已!
有时我们要利用“无限扩大的思想”,让快乐幸福洒满整个人生,整个世界;有时则要去限制,让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九】
米兰*昆德拉的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很多人看不下去,于我一样。已经许久没看书没写字的懒人,今日倒是很想写一篇文字。这本书含义深远,我就写写一点点小小的启发。
生命之轻,何为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常有铁汉柔情。温柔似一把利刃,可以让铁汉乖乖臣服。历史上有太多类似的例子,如商纣的妲己,如明皇的杨妃,这就是轻。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总会跌宕,总会彷徨。而那些挫折,失败和低谷也是轻。
那又为何生命无法承受轻者?在我看来,轻者不轻。轻的背后是沉重如山的负累,是轻的外表下却于无形中隐藏的重。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臭名昭著的女人——慈禧。她的爱慕虚荣,她的胆小怕事,她的所有轻的本质,葬送一代王朝,也使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然而停滞不前。轻的力量不容小觑,小则毁了一个人,大则毁了一个国。如此一来,生命如何去承受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轻带来的都是不堪之重。特雷莎用自己的阴柔懦弱将名医托马斯紧紧捆在自己身边。然而正是他们的田园牧歌成就了两人最后的幸福。托马斯放弃了斗争,放弃了名利,放弃了责任之重,而选择了生命之轻。在年迈那几年过得安稳自在。轻与重之间,轻,便属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睿智。近些年来,太多太多的励志人物给这个浮夸的社会注入了大股正能量。断臂钢琴师刘伟,在最低迷的时刻,最轻的生命阶段,寻找到另一条出路。创造了脚弹钢琴的奇迹,收获生命之重。生命之轻,轻的是肉体,重的是灵魂。正是轻,让我们多了一次成就的机会。有人说当你处在人生最低谷时,其实你是最大的赢家,因为无论你怎么走都是在向上。轻时,才拥有无穷的力量。轻是蓄积,是酝酿。轻到一定程度会爆发出生命至重!
叫生命如何去承受轻呢?软弱之轻是毁灭之重,身残之轻是志坚之重。轻是无形之重。生命不能承受其重,更不能承受其轻。而我现在写着文字之轻,品味着领悟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500字十】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人类真正的善心,只有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
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虚空。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