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500字篇一:(540)字
《最后一课》是一个时而让人伤心,又时而让人快乐的故事,因为它是作者一生的记忆,是作者从小到大到老的人生经历,这个作者就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都德出生在二战德国与法国发生战争的时期,这本书通过童稚无知的小弗郎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老师阿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这本书记载了主人公小时候一心想为祖国争口气,长大后参军和其他战友一起对抗德国,年老时对以前当兵时期的所有的回忆。从这本书我看出,主人公小时虽然调皮,但是却很热爱祖国,因为在《最后一课》法语老师阿麦尔先生说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时,小弗郎士是那么后悔去掏鸟窝,去萨尔河溜冰呀。
长大后的他为了可以帮助祖国,毅然参了军。在军营里的生活非常艰苦,有一位战友的父母为了可以见儿子一面,不顾生命的危险进入了军营,母亲看了他们生活的地方,非常心痛,可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他们只能坚守在这里。
战争结束多年了,主人公年老了,退休了,可依然为胜利的祖国感到高兴。年老的他又拿起自己当年已破旧的军帽和上衣,回想起那场激烈的战争。
这本书是一部全世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小说,反映了都德爱国的精神让我尊敬,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最大的荣誉是保护祖国的荣誉”。
最后一课读后感500字篇二:(514)字
前几天,我观看了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次演讲,那时,他的生命已经所剩无几了,可在他演讲时,我看不到悲伤,有的只是微笑。教授讲述了自己儿时梦想成真的故事,和我们一起分享追求梦想的快乐。
演讲开始,他用幻灯片展示了一个个童年的梦想:体验无重力环境,担任迪斯尼的想象力工程师,为《大英百科全书》撰文,变成柯克船长……这些梦想看似不太可能,但兰迪教授都努力地去实现它们,才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也曾有过一些梦想,但要么只是想想,要么做到一半就放弃了,完全没有他的勇气。有时我会为自己辩解:路上的困难太多了。于是在兰迪教授的幻灯展示中,经常会出现一堵厚厚的墙,这就代表着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后来我明白,这些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之所以会出现,不是为了阻拦我去实现梦想,而是让我知道我有多么的想去实现这个梦想,只有不够坚强的人才会被阻挡在围墙外。我再也不会轻易地放弃梦想了!
除此之外,我也很钦佩兰迪教授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乐观处世的态度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也会用最真挚的感情去关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人们上了重要的一课。
虽然现在,作出了许多伟大贡献的兰迪教授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不毁,不朽。(www.guaze.com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