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后感2500字一:(2584字)
初读《倾城之恋》,庆幸白流苏终于有了平凡的归宿;再读,则多了几分对白家那些三爷四爷的势利眼的鄙视、对范柳原初衷的怀疑、对流苏处境的同情;而现在细看来,不禁感慨颇多。
白流苏无疑是值得同情的。离过婚,在娘家人的闲言冷语中度日,白公馆的人拿她的再嫁当个笑话,却又迫不及待地打发她出门。所以,流苏也迫不及待地要离开,报复性的,她找上了范柳原。这个范柳原不是个好货色(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那么,流苏的结局将会沦为她自己也不屑的二奶)。范柳原是个情场老手,喜欢自由,不愿被婚姻束缚(也和他自己的身世有关),他不愿和流苏结婚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对流苏来说,结婚是头等大事、急事。因此,两人的矛盾、争吵就不可避免。流苏在白公馆的处境对流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她和范柳原约会,是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心态。她不断地揣测柳原的心思、分析他讲的话,目标就是婚姻。范白两个人在相互的拉锯战中,流苏一只脚跨进了“姘头”之门。
《倾城之恋》精巧的构思就像是精雕细琢的玉器。作者看似将结局往一个悲剧方向上推,但却由于一场战争,流苏和柳原意外得到了一个最平凡也是最美好的结局。我认为,张爱玲先生对范柳原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柳原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另一方面,范柳原又是不负责任的浪荡子和心计深重的人。但我还是认为,张爱铃先生是偏爱他的。作者理解甚至同情他的所作所为,她借他之口说:“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仿佛柳原是个忧伤的男子,有不得已的苦衷。这让我想起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恋爱,让我觉得张爱玲先生对这场邂逅是无悔的。她给范白一个完好的结局,正是内心对爱情的期待。
与同时期的作家相比,张爱玲更以其细腻的笔调,在一片严峻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笔下的人多是市民形象,小奸小坏之人。她对人性的理解深刻而无情,因此她仿佛永远冷静地隔岸观火,洞察世事世情。不过对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结局,她却愿意用一场战争、整个香港的沦陷来给予他们平凡的结局,这之中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对爱情的期待了。“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被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柳原说的这番话,原来是他们爱情的谶言。多骄傲的人啊,非得要等到文明被毁掉,什么都完了的时候,才肯透露出自己对对方的爱。
白流苏,一个结过婚,却未得到真正的爱的穷遗老的女儿;范柳原,一个人人倾慕,却也未得到真爱的富家庶出子。两个内心孤单得要死的人,遇到了一起,自然会产生别样的情愫,然而虽然他们内心孤独,却要装得很骄傲,这是他们武装自己的方式。他们就像是两只刺猬,拔了刺,又害怕受伤;不拔刺,又永远无法真正的靠近。所以他们就只有这样若即若离着,生怕自己受到一点点的伤害。流苏,太想太想结婚,她急切需要经济的保障,她所有的本事是应付人的本事,她深谙自己应该保持怎样的状态来使柳原对她保持不灭的兴趣,她有着她的矜持,她有着她最美的姿势——低头,而当她低下头的时候,心却高昂着。柳原也是个固执的孩子,他明明爱流苏,却不敢真正的大声说出来,最多在无法压抑的时候,望着窗外的白月亮,在电话中低诉,我爱你,同时乞求流苏的爱,何其卑微。所以流苏以为这是个梦,想必柳原也愿意流苏把这当成是梦,所以当白天到来的时候,他们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自己骄傲的姿态。
流苏要回上海,以此表明她的矜持和高贵,柳原却也不强留,因为他拿稳了她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两个人,谁也不肯退一步,在不是百分百确定对方是真爱自己的时候之前,他们绝不让自己吃半点亏,可天知道,爱情这样的东西,你不付出,又怎么听得到回声。只是一个秋天,流苏觉得自己老了两年,自尊、爱情和家庭使她不堪重负,她哭了,发现有些东西忍无可忍。在细雨迷蒙的码头,柳原说:”你就是医我的药瓶。”她红了脸。这样的别离让两个人都有着无法承受的思量,在那个夜晚,柳原在流苏的房间看月亮,更想看透的是流苏的心。终究还是他们还是在那样的夜晚,昏昏的吻到另一个世界。
柳原要去英国,流苏决定在香港等他,在一幢由她主宰的房子里等待她的爱人,她用一周的爱情下了赌注,流苏骨子里好赌。然而,战争的炮火却响起,在生命都受到威胁的时刻,她束手无策,她的本事可以对付人,但是对付不了战争,她只是一个软弱的很的女人。在她最软弱的时候,柳原出现了,回到了所爱的女人的身边,他要保护她,在枪林弹雨中,他们彼此才发现,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们对于彼此透明的很,彼此了解彼此的每一点想法,一个本是自私的男子,一个本事自私的女人,然而终究是遇上了这样的对方,使得自己不得不放下假惺惺的防备,用真心握住彼此。
残酷的战争成就了流苏和柳原美满的爱情,这样的想法是流苏的,也是张爱玲的,骄傲的人其实不是流苏和柳原,而是张爱玲自己,创作出这样的小说,本身就只要张爱玲可以做到,只有她才是如此的骄傲。在我看来,张爱玲最经典的照片,就是那张穿着旗袍,微微叉腰,昂着头的那张黑白照片。那样的姿态是完完全全属于张爱玲一个人的姿态。骄傲和孤独相互映衬,一种旷世而孤立的感觉。小说中的流苏和柳原,是骄傲的摆弄着爱情,然而,他们的这样的虚张声势的骄傲,却更让我感觉到他们内心的不安和卑微,因为觉得自己的卑微,而不甘于卑微,所以装作很骄傲,直到遇见一个正真对的人,才卸下了防备。张爱玲又何尝不是?一个骄傲的才女爱上一个多情的男人,最后自己却弄得伤痕累累。晚年的张爱玲,远居异国,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最后孤独的安静的离开我们。她的一生,没有经历她笔下那样美丽的爱情,她所苦苦追寻的美丽的爱情只能停留在笔墨之间,在她的文字里,她给自己营造了最美的爱的世界。流苏的爱情可以说是张爱玲自己所期盼的吧,只是流苏成为了张爱玲的理想,她自己的爱情没有的得到成全,那些倾国倾城的人都是传奇,不是自己的事儿。
我想,这样的倾城之恋也绝对不是我的事儿,我遇不到,也担当不起,今天是5。12周年祭,回想去年的今天,那样的灾难,有没有锻造一段倾城之恋呢?但是试想,无论是谁,也不愿花这样的代价来成全一段爱情。
文尽于此,而意味无穷。《倾城之恋》,我喜爱的小说,我喜爱的张爱玲,却是我承担不起的爱情。
倾城之恋读后感2500字二:(2444字)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题记
张爱玲,30年代上海文坛的一位奇女子,自小被为天才。良好的文学根基,不寻常的家庭背景,特立独行的个性,造就了她独树一帜的文风。在她的作品里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惊心动魄,即使有显赫的家境,也只是淡淡的平凡人的感情,平凡人的悲剧,却宛如慢刀割肉,带着钝钝的痛,一如她作品中“一个苍凉的手势”,悲哀、无奈。
“《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尽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朽的家庭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是庸俗。”作者自述。
看完《倾城之恋》,心里总是有一种麻麻的难受,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没有了那么多的幻想,更多的是现实。小说结尾白流苏和范柳原最终似乎是结婚了,但是,却有这样一句: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其实,在我看来,白流苏和范柳原一开始都没有真心的感觉,两个人除去对于外在的吸引,流苏所求的也只是一份稳定的婚姻,而范柳原则是一段激情,但是却并不想被婚姻束缚而失去自由。于是,两人开始互相斗法,互相在爱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争夺着自己的地盘,既希望对方降服,又不希望自己受到一点的伤害。后来是因为一场战争才让他们的感情开始有那种“患难中见真情”的感觉。我觉得是其实这种故事很多,譬如说:丑小鸭变天鹅、麻雀变凤凰。不一定每个人都有那么圆满的结局,后面又说:“(胡琴)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很像在比喻说在这么多盏灯、这么多的故事,这种故事可能不断地上演类似的情节,可是却有很多苍凉的故事在这中间发生,她的意思好像就是说这种情节一直在上演,可是圆满的却没有几个。
对于我们这个年纪来说,没有多少的经验,但是对爱情充满了无限的幻想。现下的大量的言情、爱情小说也是重于构造另一个版本的灰姑娘或者白雪公主,这也让我们产生了盲区,似乎,爱情就是应该轰轰烈烈,天崩地裂的。当现实中的爱情与想象中的发生碰撞,产生的便是那些所谓的“爱情的烦恼”。就如同《飘》的女主人公,在失去了女儿和丈夫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本所追求的爱情不过是幻想出的完美爱情。但这样的结局实在是过于沉重。所以,对待爱情,稍微多一分的理性,少一分的感性。
张爱玲的作品,大多都是悲剧收场,虽然痛,但是却真。我想这或许与张爱玲的爱情有莫大的关系。在那个年代,她以24的青葱岁月来偿还38的胡兰成的爱情,而且还是那么的坚决,最终收获的却是名为“爱情”背叛。作为一位女性,我认为张爱玲是不幸的,胡兰成给了她爱情,赖雅给了她婚姻,最终爱情背叛,婚姻被带进了坟墓,于是张爱玲剑自我人生的凄惨爱情移植给了她笔下的都是男女,十里洋场的怪怪陆离中尽是一幕幕爱情的悲剧。张爱玲的作品里缺少鲜亮的色彩,仿佛总是阴恹恹的天气,略有一点小小的欢喜,也是转瞬即逝的。这也是有人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可是,既然人性不是完美的,那麽它总有阴暗面,譬如自私,譬如冷漠。张爱玲曾说过:“生命如同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一语道破人生的本质。可又有几个人有勇气将自己的袍子抖落在世人面前?
再来看《倾城之恋》,无论如何,无论两人之间的那些爱情交锋,对于白流苏敢于离开白公馆,去追回自己所谓的爱情之举,我感到很敬佩。她踏出白公馆,便意味着破釜沉舟,没有了后路,这对于一个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且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来说,难得可贵。正是因为有了白流苏这踏出的第一步,才有了后来两人的患难见真情。喜欢小说中的一段话:“流苏到了这个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旁,一个人仿佛有了两个身体,也就蒙了双重危险。一颗子弹打不中她,还许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残废了,她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她若是受了伤,为了怕拖累他,也只有横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没有孤身一个人死得干净爽利。她料着柳原也是这般想。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两个人之间那一丝丝的温情,在一瞬间,让时间成为永恒。这一刻交织的情感该是幸福存在的道理吧。如果这可以叫爱情,那么就算是吧。可我更觉得这是一种悲凉。假如没有战争,两人将依然活在自己背负的壳中慢慢前行,谁也不会为对方付出真心。他们会按自定的生活轨迹走下去,看似丰盛,却是苍白悲哀。进一步说,白流苏踏出的那一步,如果没有战争的成全,或许只能踏空,而落入悬崖。
初读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方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一个大变故改变了一切,但如果是为了成就这样一段恋情,代价未免太大了,而且这样的偶然性几近为零。
这样的爱情,或许只能童话中存在。
一个有着圆满结局但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体味生存于人世的艰辛和命运的荒谬无常。
爱情,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有那么的重要么?虽然自己还没有爱情,但是看多朋友之间的那些离合,我总是觉得,这也不过是一份感情寄托罢了。没有了这一份感情寄托,也只是少了一份寄托而已,为什么朋友会给我一种世界崩塌的感觉,我在安慰的同时,也觉得十分好笑。就像对于白流苏,将自己的一生寄托于一份婚姻关系,我认为这不现实,她本身就是一名离婚女性,为什么还要将之寄托于婚姻之中?就像对于张爱玲,我尊敬她,但是着实无法赞同她的爱情观,世界观。作为一名女性,如果自己都不爱惜自己,那谁还来爱惜。大家都说,在爱情的迷阵里,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亦是值得的。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当你满身满心伤痕的从迷阵里走出来,收获的却也只有一份蚀骨的伤痛时,你还会依旧自豪的说,你真的很开心么?
在我看来,爱情,也不过是平平静静的相扶相持,不需要多么的轰轰烈烈,她要是细水长流,能够滋润你的一生。在爱情里面,多一份理性,少一分感性。爱情也是需要经营的。不要去幻想多么唯美的童话爱情,这会让你跟现实脱轨,得到的必然也只是心中的不忿。所以,踏踏实实的生活,认认真真的面对自己的人生,爱情不是全部,它是让你的人生、生活更加丰满的催化剂。
仅此而已。
倾城之恋读后感2500字三:(2498字)
日前看了电视剧《倾城之恋》,又有另一番感觉。带着小小的欣慰与疑惑,沉下心来再细细地品一品这些精细的文字,其背后隐约的心酸与无奈便逐渐慢慢地溢上了心头。
白流苏,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辛酸不幸的婚姻,顽劣粗暴的丈夫,使她迫不得已回到了娘家。但是谁知,这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向了另一个相似的漩涡。带回的银钱被哥嫂挥霍殆尽,自己在白家的日子也延迟到了尽头。娘家人日复一日的冷嘲热讽,光明正大地嫌恶她的败坏门风。一个个鄙夷的神情似乎撵出她去还嫌耽误了工夫,沾脏自己的手,留着她又心疼多一个人吃用的钱粮。就连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劝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总不是长久之计,倒是回去是正经。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亲人的冷漠无情比陌生人的更加可怕,她在娘家不仅得不到安慰和同情,如今反倒沦落为没有地位遭人嫌弃耻笑的话柄。人情薄如纸,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俗世上,在绝望中飘零的女人,找个安定的归宿,也许是她暂时脱离苦海的唯一途径。于是,她决定为自己的下半辈子挣扎,找一个可以栖身避雨的容身之所。这时,一个海外归来的富家浪子,阴差阳错的走进入了她的世界。
范柳原,说罢似乎也是个怪人,偏偏瞧不上旧式家庭精心装扮出来的冰清玉洁的闺秀,反倒独独青睐于这个众人眼中的“败柳残花”。舞场里的邂逅,从此开启了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爱情捉迷藏。
张爱玲说:“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一个“贱”字,无比的尖酸,却也将那个时代女人的悲剧淋漓地给我们剖了开去。虽剪了辫子,浩浩荡荡地挂起了民国的招牌,轮廓绰约的满洲旗袍换下了清装小脚,可是陈腐的思想还在这延续了几千年的厚土上飘荡着,正经人家的女人出不得光鲜的场合,做不了露脸的工作,只得巴望着嫁个有头脸的人家,养个儿子支撑起自己下半辈子的颜面。青春,在这里就是那夜里的昙花,在锣鼓和金钿细软的簇拥中一个精彩的亮相,接下来就是岑寂,续写着已经上演了千年的贞操忠烈的故事。这其中的悲哀,也被隐藏在古老的背景中,渐渐麻木地看不见了。
白流苏,就是一个生在如此时代的女人。她存在的价值完全依赖于身边是否有男人,怎样的男人。所以,白流苏的“抢婚”以及她后来的两次去香港,看似是主动,其实都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一个无形逼迫的掌。
她爱他吗?起初,似乎没有吧。即便是爱了,这爱的成分中,一半是源于经济上的安定,另一半则是为了摆脱家庭。她要的,其实只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一纸婚约,一个可以托身的家。开始时,似乎就是这个样子的。她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她将自己当做筹码赌了出去。“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的这一口恶气。”写到这里,他对于她来说,还是猎物的成分占了大半,爱情,要排在后面了。这就是书中第二个无奈。
而开始时,范柳原,一个由于早年父母婚姻问题导致的对建立家庭不抱希望的浪荡公子,对白流苏似乎有那么几分真情真爱,但不可否认其中掺杂了一些对于真正中国女人的欣赏,一种好感,甚至是一种想据为情妇的习惯。毕竟他在商场和交际场上混的轻车熟路,真正的爱情,似乎不该过多地被使用。他一切挑逗言词的背后,都是精心的算计。精心,是因为他或许真的爱了。但是,他也绝对没有想过要给她一个名分或者家庭,他想要的只是她,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的爱,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的爱。
一个自私的男人,一个自私的女人,都在为自己精心地盘算着爱的成本与代价,都在试探着对方对自己真心,疲惫却乐此不疲地在一起——第三个无奈。这个社会让男人与女人的爱情里掺杂了那么多非爱情的成分,婚姻由爱情的升华变成了坟墓,变成了卖掉自己换来的安乐窝。
但是,彼此的靠近总会慢慢培养着爱情里的真心。在那一个夜晚,迎着浅水湾明亮的月光,他们都糊涂了,互相拥吻着融化到了镜子的世界中去,暂时告别了算计,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人性的解脱?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繁华会在一瞬间烟消云散。炮声轰隆,日本人的战火不早不晚偏偏此时烧到了香港岛。一时间,所有创建的文明在坚船利炮面前都显得那么脆弱,像一个个纸糊的老虎,火一烧,哗啦一下子全部灰飞烟灭。白流苏坐在自家的别墅里,恍若隔世,现在的这一段,与她的过去毫不相干,她甚至不知道她将怎样继续她的生活,因为这么多年来,她所仅有的一点学识,全是应付人的学识,现在,似乎全都用不上了。可是,就在此时,范柳原出现在门外。一时间,两个人拥抱在一起,没有了情妇与情夫的取悦与暧昧,更像是一对劫后重逢的患难夫妻。她也开始觉得,自己的生命似乎多了一个人的分量,两个人的命运连在了一颗心上,少了其中一个,那一个都会牵扯得生疼。这似乎就是真正的彼此相爱了。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们也终于意识到,“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www.guaze.com)。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他们把彼此看的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生活个十年八年。”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永远忘不了柳原说出我们几时结婚时流苏低头落下的眼泪。他为她擦干,羞她的脸,彼时彼刻,才是真正的温柔。他终于同意接受那种安定的生活,给了她一纸婚约,她也终于真正的开始爱他。
看到这里,欣慰似乎又缓缓爬上了心尖。无论怎样的开始、怎样的过程,经炮火这一狂轰滥炸,白流苏和范柳原终于得到了一个平凡安定的归宿。“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
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合上书本,禁不住几句怅惘。为了成全这一段有爱的婚姻,竟要以一座城市的毁灭为代价,是一种悲哀。两个自私的人,因着一场战争终于安分了下来,暂时的幸福。十年八年,以后的事,又有谁知道呢?
倾城之恋读后感2500字四:(2455字)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着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但究竟与爱情不大相干了。这时候各自面对的人儿都成了种类物,可以替换的。若是换了些时候,换了个光景,他对面兴许是另一个女人,她对面也兴许是另一个男人。
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样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恐怕还是要受道德谴责的。白公馆无疑是守旧的,他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在家里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再无其他。寂寞倒是其次。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这样的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或许仍是无关爱情的。
这便是她为何一再矜持,不想经他的激将,“自动投到他的怀里去”的原因。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淫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她决不会就此放弃,因想:“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此时柳原给了她房子和花费钱财,至少她可以真正地脱离了白公馆。物质上的满足,让她对婚姻的追逐暂时置后,且说“管它呢!”。到底她是不爱他的,她只承认“柳原是可爱的……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长久以来的疲于应付,也只是为了“取悦于柳原”。如今目的已经实现了大半,至少实现了曲线救国。
范柳原早猜准了白的心思。开始就问“你爱我么?”流苏的回答他自是不肯相信。“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如果我们那个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对生活,他比她看得通透。爱情原不是你我能做得了主的。虚伪的东西来得并不可靠。“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这话听起来再直接不过。如此牺牲了自由和金钱换来的婚姻代价太大,对他来说“那太不公平”。在他看来,结果只能有一种,那就是要等到地老天荒的时候才能有分晓。然而流苏并不懂得他,因此他才说“我要你懂得我!”。
也有人说,范柳原同白流苏调情不过是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为她善于低头,容易掌控。这种说法是立不住脚的。凭范柳原的经验,玩弄女人于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从来不缺少女人。萨黑荑妮就是一例。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在长久的游戏中早将生活堪破。烟花虽然极尽绚烂,总是稍纵即逝的,随后是更广阔的岑寂。他渴望安稳,渴望实在的温暖。这是他的理想,尽管此时并不切近。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苏的过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单只看到她“善于低头”。但是,这远远不够。
终于,那场战事催化了结果的到来。“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此时,她终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间,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这种彼此妥协终究是短暂的,后面掩着的平淡、琐碎、粗鄙的生活留给观者的是一串省略号。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这里只强调了“她”,范柳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哲学,这一场轰炸不过是炸毁了他心中的浮躁和他的烟花梦。生死契阔,在死亡边缘存活下来的人,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没有比一双手更实在的东西了。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无奈的选择。
“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流苏是幸运的,一场陷落让她等到了一个男人,一段婚姻。然而这终究是偶然的,正如张爱玲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注,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