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读后感2000字一:(1846字)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描写花妖狐魅、鬼怪精灵和奇闻异事的文言小说集。这部看似不正经的“闲书”历经好几百年流传至今,非但没有淹没于鱼龙混杂的历史洪流中,反而一枝独秀,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为无数研究学者津津乐道。例如马瑞芳教授,她的“评聊斋”曾在CCTV10的百家讲坛倍受好评。究竟为何出自清初穷秀才之手“不务正业”的小说会受到如此重视?这是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所需要探究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文中对屠夫夜路遇狼、英勇杀狼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那时,我开始留意起这部古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于是暑假特意去买了原著,一页一页从头开始看。于是,在每一个清爽的夏夜里,一位少女坐在窗前,案桌上摆着一本摊开的古书,“泡一杯精茶”,看着茶叶纠结翻转,闻着缭绕的茶香,听着窗外小虫“唧唧”的鸣叫——在这样雅致的环境里,一次次进入那个神秘莫测、鬼怪迷离的世界。
神秘的东西总会附着着一种灵动的美。古老的东方国度亦具有这种深深吸引人的魅力。因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总给人一种奇妙的亲切感。在书中,他堪称完美地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古老中国的光明与黑暗、兴起与沉浮。那种诡异到使人欲罢不能的氛围。
聊斋中不乏大团圆结局的案情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或是娇羞美丽的贵族千金,如阿宝、平民农女,如芸娘;或是落落大方的狐仙精怪,如阿绣、幽灵鬼魅,如小倩等。男主角却鲜少有豪门子弟,常常为“虽贫困、性痴但善良、博学”的青年。这与蒲松龄的情况极为相似。由此不难得出聊斋爱情故事的精彩,是穷秀才心灵上追求真、善、美的表现。自由,亦是聊斋爱情的一个重要中心。门不当户不对的青年男女真心相爱,于是不顾身份,无所谓贫穷,超越了生死,达到无人可以干涉的自由境界。这对当时的封建社会而言,是无法想象的。蒲松龄于是把几百年后才得到认同的思想写进了小说,严厉控诉了当时不可打破的社会封建伦理对自由恋爱的黑暗摧残。蒲松龄大量描写了这样开放活泼的少女形象。
其中尤为喜爱婴宁这一角色。
婴宁是深山长大的狐仙,与草木鸟兽为伴,不受一般女子三从四德等教育束缚,与人类男子王子服成婚。最让人难忘的,是她那“肆无忌惮”的笑声。她爱笑,笑得“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笑得新婚行新妇礼时“笑极,不能俯仰,遂罢”;但她笑得好看,笑得令人心情愉快:“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她一笑,鸟雀都振翅高飞,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单纯而美妙的音符。她的笑颜连天地都为之逊色。她看似痴傻,其实聪慧过人,不动声色地试探王子服对她的态度。大胆地笑,大胆地爱。在那个时代,这是“笑不露齿”的女子所无法拥有的超凡脱俗。因此,我才爱这个叫“婴宁”的可爱狐仙。她的一言一行,不是放肆,反带着点灵韵,带着点洒脱,令人怜爱。
婴宁亦为蒲松龄最爱之人物,自称为“我婴宁”、笑矣乎我婴宁”。可见蒲松龄对封建制度下女性被剥夺自由的同情与悲哀,以及对永恒自由的向往。我想,蒲松龄即使被称为“思想家”,也不为过吧?
聊斋的另一个中心,则是对腐败的科举制度、贪官污吏受贿行贿的行为、眼里只有钱的小人的厉声批判。
蒲松龄天赋异秉,19岁成秀才,在县、府、道三试中皆考得第一的好成绩,他的考试文章《蚤起》还被大文学家施闰章称赞为:“观书如月,运笔如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蒲松龄科举一次次失利。其中也不乏自身的一些问题。但他考了一辈子,直到72岁才考得小小一贡生,吃尽贫困的苦头。无论是谁,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吧?蒲松龄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深知科举制度对有文化的人的毒害。
于是,一篇篇讽刺鞭挞现实社会腐败肮脏的经典作品在他手中诞生了。
《司文郎》中颠倒黑白的考举制度;《公孙夏》中在人间花钱买官到了地府也不罢休的文盲市侩;《成仙》中被比喻为“不拿戈矛的强盗”的当官者;《促织》中只顾自己一时兴趣导致百姓家破人亡的昏庸皇帝……更有甚者,蒲松龄义正词严地在《梦狼》中变相地大骂特骂不顾黎民百姓生死存亡,只知邀功、升官、发大财的狗官吏为“吃人虎”、“恶狼”……
蒲松龄精明地借助另一个世界,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这就是聊斋——一部看似写鬼的“杂书”经久不衰的原因。
聊斋,一部出自清代穷秀才之手的小说,其中蕴涵的真理,一直延用至今。当代无数伟人,都曾受益于聊斋,如邓小平、毛泽东……
聊斋,它散发出古代文人的无尽智慧。借谈鬼说妖,堪称完美地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光明与黑暗、兴起与沉浮。令人遐想,发人深思,使人收益菲浅。
聊斋志异读后感2000字二:(1841字)
面对黑暗的现实,作家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确实不现实的。他在《促织》中提出了请天子关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玉》中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着幻想。
《聊斋志异》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举制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作品对考场的黑暗、考官的混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考生的变态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划。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靠弊司司主虚肚鬼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悬挂的楹联却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正是对人间黑暗的考场和寡廉鲜耻的考官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残。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为中了进士翰林,大摆进士翰林的架子,闹出了许多悲剧性的笑话。叶生因屡试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对考生们的心理和神态,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们入场考试,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他们盼望喜报,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对秀才士子灵魂的这些刻画细致入微。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变态心理的描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所以《聊斋志异》的更深刻之处,是它揭示了腐败制度对民族精神之摧残。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著名作品有《阿宝》、《连城》、《莲香》等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有它鲜明的特点:作家多通过非现实的幻想的世界的人与事来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来表现他的爱情理想。再作家笔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情各异,但大多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的忠诚,爱的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离合随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矫情,不虚伪,生气勃勃,一往无前。她们再没有恋爱自由的封建社会,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例如:《婴宁》婴宁是一个狐女,在坟墓里长大,他能摆脱人世间任何的束缚,不受封建礼教的规范,不受庸俗的世间人情污染,天真无邪,纯洁透明,,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样是一个思想单纯、感情真挚的男子,作家让着两个人自由的结合,曲折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婚姻的不满。《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人们都能寻着故事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包含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斗争。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提出的新的爱情观。《阿宝》和《连城》是在爱情观上别开声面的作品。《阿宝》写的是一个迂讷的孙子楚,不顾门第悬殊,迷恋着富商大贾的女儿阿宝。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他果真用斧头砍去枝指,虽“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而不悔。后又魂托鹦鹉,飞达女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子楚与阿宝终于结成了美满婚姻。这个故事写的是痴情,全篇笔笔写痴,字字关情。它鼓励读者:在男女之间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实现婚姻的理想。这种爱情观,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带有强烈的市民意识,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连城》写孝廉之女连城诗求偶,乔生的诗受到它的赏识,但他的父亲以乔生贫穷不许,女又赠金助乔生学,于是乔以女为知己,“倾城结想,如饥似啖”。但史孝廉终于将女儿嫁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钱,捣合药屑,王化城不肯献肉,乔生竟“自出白刃”割肉做药引。后来女并负发而死,乔生进魂随地下。再阴间他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复生,终成夫妻。《连城》给了人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要男女双方互相知心。乔生爱连城,是因为它赏识了自己的诗。连城爱乔生,是因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这样他们的基础便十分牢固,可以冲破任何障碍,终成眷属。
出上述的三类作品外,《聊斋志异》还队当代社会进行里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或讽刺事态的庸俗,和刻画人心得险恶,或描写统治者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或歌颂劳动者的正直勇敢。总之,《聊斋志异》所战士的人生画图是十分广泛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是《聊斋志异》中也有相当多的篇幅宣扬了落后的甚至反动的思想,就是在那些优秀的篇章中,也常常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例如:有些篇章敌视和丑化农民起义,有些篇章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有些篇章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还有些篇章美化了一夫多妻制或羡慕功名富贵。此外,猥亵的语言和淫秽的描写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