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2000字一:(2302字)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说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通过对这本的阅读,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历史朝代更替的故事。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思考,个人得出一些关于历史朝代更替,制度更替的结论。我认为,分析历史,不应该存在个人英雄主义,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决定的,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为什么呢?因为历史发展具有其必然性,从各件事情的根本去分析,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必然发生。当然,历史上发生的故事是由各种必然和偶然拼凑起来的。必然的是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随着生产力经济发展而需要不断完善的制度。这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好像,为什么远中国会由原始母系社会的公天下变成夏朝的家天下呢?答案不是大禹多么强悍,多么能干,就算没有大禹,家天下一样会在那时的中华大地上发展,因为此时的生产技术已远远超过三皇五帝的时代,因为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性追求,生产力急需发展,急需提高,那就必须成立一个政权,结束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年代,利用这个政权的强制性,组织人们一起合作劳动,一起建设社会各个方面,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可以说,那时的人们需要一个家天下的政权,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家族政权去通知他们,组织他们一起创造价值,发展社会。所以,家天下在此时是必然发生的,谁也阻止不了,包括大禹本人。那么为什么这个王朝是姓夏的了,那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了。假如当年大禹夭折了,就是说没有大禹这个人了,就肯定会有另外一个人,做着跟大禹一样的事,最后建立家天下政权,而这个政权有可能就不姓夏。这就是偶然性。
我们再拿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分析一下。我们说,为什么秦始皇能一三六合,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呢?是不是真的就因为秦始皇这个人雄才大略,或者说是因为秦国有像李斯,白起,蒙恬这样能干的政治家,军事家呢?通过分析,很容易就得出了否定的答案。那正确的答案是什么了,就是,当时,秦与关东六国不同,它的变法比较彻底,政治上已基本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废除了领主制的农奴制度,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促进了生产。就是说,秦国当时的生产技术要比六国高,生产力要比六国强,经济实力远超六国,秦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比六国百姓高。之前已经说过,追求高质量生活,追求更好的享受,那时人类的本能,当时的人们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渴望生活在能带给他们这种好生活的制度下,这样的社会下,这样的统治下,所以他们那时更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所以秦国的统一是必然的,这就是所谓的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至于秦国暴政,那是秦统一后的事情,由于秦的强制过头了,在他们统一全国后,他们的统治,他们的制度,很快就变得不太合适当时的人民群众了,所以秦也很快灭了。可以说,没有秦始皇,没有李斯等人,秦扫六和的事情一样发生。拿秦赵长平之战为例,人们习惯把责任归到赵括的纸上谈兵上,归到赵王选将不当上,把功劳归到白起用兵如神上。其实,就算赵王不以赵括为将,秦国也没有白起这号人物,战争的胜利一样属于秦国,因为战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就算两军不交战,晾在那,那么需要消耗粮草啊,那么秦国生产力这么高,粮食储备远远高于赵国,那么就晾在那,最后赢的还是秦国。所以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至于,赵国以这样的方式输掉战争,秦国领军的叫白起,赵国领军的叫赵括,这些等等,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了。
我们还可以拿大家最感兴趣的三国,来分析一下。那为什么会有三国呢?《三国演义》序就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为什么呢?是因为魏晋南北朝这个士族地主阶级做统治阶级的时代我们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就是由贵族转化为庶族的时候要经过士族这个中间环节,因为士族他是一半象贵族,一半象庶族,为什么说他象庶族呢?因为他归根结底是平民,他不是贵族,这个象庶族。为什么说象贵族呢?因为他实际上世袭和垄断了仕途,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啊,魏晋南北朝这个历史阶段的出现是必然的,何况到了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已经垄断了仕途,这就是占领了上层建筑,已经控制了舆论,这就是掌握了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了豪强,这就是把握了经济基础,这个阶级迟早要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三国插进来了,三国是什么?我们前面讲过了,魏、蜀、吴三家建立的都是非士族政权,这我们前面已经交待过了,所以三国是插曲中的插曲。至于,那些什么诸葛亮,关云长,曹孟德,孙仲谋,司马仲达的风云人物的出现,和他们的某些故事,就是偶然性了。如果没有关云长,那么就或者会有一个长云关,干着跟关云长差不多的事。但是由于他毕竟不是关云长,两人或者性格不同(www.guaze.com),那么换成长云关,可能就在华容道口砍死了曹操。那么曹操那时死了,代不代表刘备或者孙权就能马上灭魏了,那肯定是不能的。因为当时的社会就应该这么分着,还没到合的时候。具体来说就是,魏国那时的实力是客观实在的,这种客观实在不受曹操个人是否存在而影响,曹操死了,曹丕就提前登上舞台,拿着魏国已有的客观实在,跟孙刘继续抗衡,其它以后的故事,也会类似地发生,只不过主角换成曹丕而已。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就是这种结合,构成了中国五千多年来这么精彩斑斓的故事。
所以,通过读历史,我们除了增加了个人历史知识的储备,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得出关于社会如何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的结论。所以,读历史,提高了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分析能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方向,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就是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资治通鉴读后感2000字二:(1723字)
刚读资治通鉴之前就已经听说日本人读《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并把其中思想用于商战中,获得经济上的成功。有时候我真不知道日本人怎么会读懂这些书,《资治通鉴》写于北宋司马光笔下。而北宋的时期,中国的汉语还是处在中古汉语的时代,直到明朝以后,书面语来稍有类似于当代的语言。总之我读的时候很吃力,需要白话文原文对照着读,才能悟出其中的意思。也许日本人读的已经是与原文意思有所偏离的日文版,也许这也正是日本2000年来一直学习中国法度工技却和中国文化有内在的不同的原因吧。
《资治通鉴》出现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资治通鉴》所处的时代也是具有特别的意义。该书作者司马光是北宋神宗时期的一代名臣,也是与王安石同时代的政敌,是当时朝廷里的保守派。而《资治通鉴》出现的朝代宋朝------对于中国的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它不仅仅是标志中国中古时代的终结,近古时代的出现,也是中国经济文化第二个高峰。终其一朝,其经济文化的成就比其唐朝,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也就正是在这个繁盛富裕的宋朝,中原文明遭遇游牧文明承重的毁灭性打击。而自南宋往后,中华文明的中心从此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所以写于神宗时期的《资治通鉴》无疑是对中原整个中古时代所有往事做得一笔总录。
其实过去本科的时候就听选修课老师介绍到这本书,但是由于一来自己本科时候一直算个懒散浑噩的人,甚至曾今一度沉迷电脑游戏,荒废了青春大好时光,所以一直没有去读。二来后来想读的时候确实又得做很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没有时间去读。三来此书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客观条件也没有机会让我读。直到自己忽然觉得自己浑噩至此,深恶痛绝,于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嘿嘿,其实也没改多少,有时候还是老样子)。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已定,时间充裕,倍感无聊,于是读完了战国*秦*汉的部分,不觉有些感触。
一、真实的历史无论与历史教科书、历史故事、历史小说和历史电视剧电影其实真的都不同的。历史故事、历史小说、历史电视剧电影其实都是加入了主观思维和想象力,让真实的事情变得故事化和戏剧化。而历史教科书则是对真实的历史进行了删节,将真实的历史片面化了。但读到真实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古代老百姓的生活从现在眼光看来,是很悲惨的。尤其是面对战乱的年代,他们的生命几乎随时是要受到杀戮的威胁。这古代相比,现代人和平年代的生活得来的确是很不容易的,这种生活需要万千年的演进才能积淀而成,所以也要倍加珍惜。
二、中国的封建时代,的确就是王朝的更替,或者更直接一点,就是有人轮番抢夺国家的权力的过程,抢夺成功的话,天下就该姓此公的了。细数下而历来所有的纷争,杀戮和痛苦,什么父子相残啊,兄弟阋墙啊,丈夫杀妻子,下属谋反啊,皇帝杀功臣啊,几乎都因贪欲而起。中国古代人对待权力欲望,就如同西方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样强烈。一旦贪欲起来,感情和社会规则都可以不顾了。从这一点看,人不可无进取之心,但不可有贪欲之心。
三、中国与西方很大不同还在于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治世界,西方自古是一个被治世界。人治世界需要治人之人的超乎人的道义,世界会就很太平,社会就会很进步;被治世界要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有罪,世界就会很太平,社会就会空前发展。结果慢慢就演变成,中国的稳定需要人的超高的道德和操守,是为德治世界;西方的稳定需要超级完善的法制和教义,是为法治世界。而世界发展到了今日,各种文明已经出来大融合的趋势,法治也有其很大弊端,德治也有其很大优势,两者相辅同存,或许能互补弊漏,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资治通鉴》虽为史录与史评,实为反思成败、治理方略、辨别是非、开涤明智之书。尽述仁义之理,亦尽述谋略之术。谋略之术需要仁义之理得约束,才能保证其正义性和合理性。仁义之理需要谋略之术的运用,才能体现其智慧性和功能性。正如司马光评价智伯的一番话:“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小时候学校发给我“三好学生”证书的时候,我还记得上面清楚着写着:德、智、体。希望以后我们学校的老师也都还记得这三个字,而不是:语文成绩分数,数学成绩分数,英语成绩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