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一:(2041字)
近来闲暇无事,读《三国志》以解闷,今偶有所感,书博文以记之,恐他日有忘,记之使安吾心,并以警来人!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一》--《武帝操》中有这么一段话: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乃使张合、高览攻洪。合等闻琼破,遂来降。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毕竟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不是史学家,所以他作《演义》,而非《史记》,这就是说他加入了很多主观臆断。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第十》中记载:彧曰:“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比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中大同小异,是说许攸贪得无厌,必然惹怒审、逢二人,容不得他的贪腐行为,如果容不下他贪腐,他必定要叛变。《三国演义》中更强调,孔融默然,操大笑曰:“皆不出荀文若之料。”曹操和许攸是发小,当然是很了解他了。
《三国演义》中是这么说的: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书中先说运粮之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常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绍见书大怒曰:“滥行匹夫!今后不许相见!”(没杀)许攸出,仰天长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于是许攸竞投曹操。
这一段,绍见书大怒而不杀攸,为何?只有一种可能,这事是他指示的,而许攸的所作所为是更甚于他,明白吗?应该是许攸借袁绍的名义敛了不少财,甚至激起了极大民愤。审配去邺都催粮得知此事,把这事捅到袁绍这了,结果出来以后,袁绍大怒,可是又碍于是自己指使他去办的,怕杀了再引来流言蜚语,所以说:“今后不许相见!”以了之。这也正是说明了一点:袁绍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大事,蠢材一个!
好了,言归正传,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合情合理,许攸根本不管现下的形式是对谁有利的,曹操还是袁绍。《魏氏春秋》曰: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就是说现在袁绍的势力很强大,我想自保都悬,何况你们哪。不过此时不是论这些的时候,还是要说许攸,最主要的是这个原因:绍不能足。如果袁绍能满足许攸的贪欲的话,他是不会来投奔曹操的,因为他贪财,贪财的人只计较利,利以外的是可以一概不计,这个现象充分表现在了汉中张鲁的佞臣杨松身上。但是曹操身边的人有些怀疑许攸来奔的意图,因为在外人眼里,许攸是袁绍的近臣,近臣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高官厚禄和忠心。此时说实话,曹操本身似乎也有点怀疑,不过,因为荀攸和贾诩这两个谋士力荐,曹操才信了。特别是贾诩,此人有鬼才之称,曾经差一点帮张绣搞死曹操,归操之后,曹操对他言听计从,可见曹操的胸怀。
我很想知道许攸贪财到了什么程度,唉!可惜找到《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卷十二》---《崔毛许何邢鮑司马传卷十二》里面只有一句话作许攸: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其余版本均未提及。
不过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成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中,似乎能窥得一点端倪: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呼?”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操。。。。。。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这一段,鄙人认为,许攸说话的时候心里有气,并不是很骄傲的说话,再看太祖性忌的那几句话,我想应该是许攸私下已经向曹操提出要求了,条件可能很大,究竟要了什么条件,没有记载,也许曹操和谋士也商量了,但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说给,也有很多声音不让给,再加上许攸又出了很多怨言和自恃与操发小,口出不少狂言,激怒操,因此,任褚杀之。我想,许攸如果不是平时注意言行之人,也不会在袁绍手下待许久而不被戮!
曹操杀了一些卖主求荣投靠他的,秦庆童就是一个,可见曹操是明辨是非的。还有一事可见曹操对因贪财而献主的不齿与痛恨:那就是汉中张鲁的宠臣杨松(《三国志》我还没看到这一段,因为是第一遍看《三国志》)。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有这么两句:1、贾诩曰:“某知张鲁手下,有一谋士杨松,其人极贪贿赂,今可暗以金箔送之,使谮庞德于张鲁,便可图矣。”2、曹操传令各郡分设太守,置都尉,大赏士卒。唯有杨松卖主求荣,既命斩之于世曹示众。由此两点可见,曹操极有可能是对上次许攸之事有所思,所以这一次杀杨松连想都没想,直接杀了。诸葛亮收马超时也是行贿的此人,吾不知张鲁为何任此子所为,以至败降!可见这种贪官是十分的会迷惑主上之心的!!!
我撰此文并不是说为了印证历史,而是想揭示贪腐对国家和他本人的危害程度有多大。那些贪财的官员们,他们心里除了金银财宝之外,第一没有国的概念,第二没有君的概念,第三更没有百姓的概念(我之所以不先说无民之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民贵君轻只是统治者糊弄百姓的说词罢了。)没有国,就没有君,既然没有君了,谁赐给你高官俸禄哪?这些他们统统不去想,贪官的眼里只有财!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二:(1993字)
小学时读《三国演义》,对那个时代的人物故事都很着迷,于是一口气读了五遍。开篇的序中说《三国演义》三分史实,七分演绎。至于史实,主要来源就是《三国志》了。从那时就想读此书,只是一来没空,二来读不懂。后来硕士毕业了,时间大把大把,也能看懂了,受了某韩国大叔的鼓舞,读完《后汉书》,故顺下来读了《三国志》。
《志》和《演义》大不相同,比如,它是奉魏晋为正统的,写到曹操一口一个太祖,公,当然高祖仍然特指刘邦,世祖特指刘秀,一幅汉魏一体的和谐感。再比如,华雄是孙坚砍的,文丑谁砍的不知道,《演义》就把他们都算在了关公的账里。最后比如,史书是没有那么多细节的,“破之”,“大破之”,一场仗就打完了,至于是不是排了八卦阵,问罗贯中吧。
《志》记录了一个山河破碎,战乱不已的年代,从东汉灵帝时的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一百来年,伤心大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长叹归长叹,主要是要知道长叹的原因。大汉好端端一个王朝,怎么就稀里糊涂的就灭亡了?汉军的战斗力是强大的,即使分裂了,成了北方的袁绍,曹操,公孙康,还是能把鲜卑扶余匈奴高句丽之流打得他们爹妈都不认识。就是那个席卷天下的黄巾起义,也很快就平息了。可是大汉朝还是亡了。
大汉朝是亡在自己的公卿士大夫手里的。篡汉的曹氏,是大汉朝册封的魏王,丞相。公卿士大夫,或者叫门阀士族,或者叫地方豪强,或者叫土豪的做大,就是汉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了。小农经济是具有自给自足性的,而土地私有的制度是有利于兼并的。高祖初创汉朝时,全国的旧贵族,旧土豪大部分被弄死了,得天下的是沛县的那帮泥腿子。土豪死了,当然土地就落入农民手里,土地所有制就是小农的土地所有制。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恢复,牛逼的小农做大成了新地主,而朝廷里的大佬们也开始圈地(www.guaze.com)。于是就成了地主所有制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让土豪们能把自己圈起来做土皇帝,不用和外界有过多的联系,天高皇帝远,很是自在。汉武帝时,地方豪强已经成了一个问题。不过武帝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把富人迁到边区,比如任用酷吏,算是把土豪们控制在一个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东汉建立后,朝廷就明显没这么从容了。光武帝刘秀是个破落贵族,参加绿林军时只是一介农夫。后来做大后,对投靠的土豪们并没有像高祖那样打压,而是保留了他们的特权(比如皇后只能从几个大土豪家族中选)。又过了一百多年,到了灵帝的时候,全国的土地基本上进了土豪们的口袋里。三国风云人物们大多土豪出身。像鲁肃、董卓、诸葛亮,四世三公的袁家都是地方上的大土豪,那些郡守太守各位候爷皇亲国戚们就不说了。
土豪对统一国家的危害是很大的。封建国家立国的基础就是土地资源,理想的土地所有制是小农的土地所有制。小农们兢兢业业的耕田,为朝廷上税,朝廷有了钱就可以养兵,而小农们又是天然的兵源。这不用太多,大汉朝走的精兵路线,一个国家,五千万人口,军队少时几万,多是几十万,国家和农民的负担都不会太重。可是土地集中了,农民失去土地,要么“转为盗贼”,要么成了佃农。总之,给朝廷上的税就少了,造反的多了。朝廷穷了,连皇上周围几位公公吃饭的钱都不够,兵也就养不起了(同时作为兵源的农民不是起义了就是成了佃户,没法参军)也就没办法对付层出不穷的盗贼们。所以七国之乱时汉景帝从容调兵平叛,而黄巾起义是灵帝只好下令地方自行募兵,因为朝廷的军队太少。这就正中了土豪们的下怀。土豪有钱了,就会产生想皇帝轮流,明年到我家这样的想法。如果朝廷实力雄厚,土豪们阴谋败露,往往落一个“坐法免”“下狱死”“奸发,族”的悲剧下场。但是现在朝廷虚弱,而且还准许土豪们自己募兵。枪杆子里出政权啊,人家早就惦记着金銮殿了,现在又把枪杆子送到人家手里去,天下焉能不乱?
大汉朝解决不了土豪的问题,于是就亡了。后面的几位也好不到那里去。曹魏的土豪政策比较奇葩。本姓的土豪们受到无情打压,“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思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而对外姓土豪们防范却不太聪明。注意,不是不严,而是做法不太对。某些人,比如诸葛诞,母丘倹,居然能被皇上逼反;某些人,比如人人皆知其心的司马昭,大大咧咧的谋反,没人奈何得了。魏国的众多土豪,司马氏是最成功的,所以最后本着和尚摸得我也就摸得的精神把魏国给篡了。当然他们估计也没解决土豪的问题,不然大晋不会那么短命。
最后庆幸一下,寡人生在这样一个和平的时代。本朝问题多多,可幸运的摊上一个专业发展经济的工业党,朝廷还有钱有兵,内能压住土豪,外能抵御各路蛮夷,民生问题还行,反正没人想造反,除了欲求不满的公知党公知粉民逗分子和傻逼律师。不用被人抓壮丁,不用担心汽车炸弹,更不用怕脑袋被人切下来,堆在一起,成为某些将军大帅的战绩。所以才会闲下没事,看个《三国志》,看着裴松之的专业吐槽,于是本人也来吐一吐,其乐也融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