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2000字读后感 >

乡土中国读后感1800字

时间:2018-05-07 08:1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乡土中国读后感1800字篇一:(1711)字

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有人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么评论:“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是这段颇高的评价使我萌生了对《乡土中国》的兴趣,果然,读毕,感触良多。

《乡土中国》对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师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地描绘出乡土中国的基本概况。

《乡土中国》开篇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正如费老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基层社会的确具有浓浓的乡土味。这里的“乡土味”并不是都市人眼中给乡下人冠上“没认识多少字、听到汽车喇叭鸣不知道往左还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经过实践证明,乡下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对于知识和城市生活规律的需要没有都市人强烈。我们都知道,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制约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基层人民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的发展。再加上乡土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速度十分缓慢的社会,人民已经习惯了乡土社会里安稳的生活,以致于不能适应其他快速变迁型的社会,这个才是“乡土社会”之所以“乡土”的原因。

费老认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语言和文字都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里,人们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和交流方式,有时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动作、声音都是人们独特的交流方式。除非乡土社会的本质改变,要不然,文字下乡进程将会相当缓慢。

在社会结构上,《乡土中国》深入浅出地把社会分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指的是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而差序格局则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费老还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而所谓伦,也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多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当代中国社会又何尝不是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在办事的时候,人们总是先找关系。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导致了许多“走后门”的现象,在官场上也导致了很多的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一个比喻浅显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问题上,让我感触至深。

当代社会所强调的德治依旧是源于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维系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个人的内在克制来遵守,于是很多应该遵守的规则便成了“礼”,“礼是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当代社会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礼治”依然存在。在农村,遇到矛盾的时候都是请一些长者或权威人士来评评理,实在调解不了才选择诉诸于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无讼”的社会。

在一成不变的乡土社会里,保守封闭的特征形成了“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的现象。即使是在当代的民主社会,人们依旧不重视自己的权力,敷衍地对待选举活动,对政治大事也不闻不问。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会寻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护。在乡土社会中,长老的生活经验是最为丰富,因此长老具有权威性,年轻一代对长老只可惟命是从。

虽然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速度慢,但是乡土社会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旧的社会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时候,“名实分离”的情况就会出现。“名”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所以人们只好依旧采用这个“名”而在实际的操作上采用自己的那一套“实”。这可能也折射出传统中国人们保守封闭的特点。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费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于探索的精神,虽然《乡土中国》的创造时间离现今已经65年,但是这本书里所研究出来的理论依然是经久不衰,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的如此透彻。我还要把这本著作精读几次,加深自己对乡土社会的理解。

乡土中国读后感1800字篇二:(1851)字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发生作用。——《乡土中国》(费孝通)

“乡土中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而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无论中国人如何对外开放来谋发展,无论怎样与时俱进乃至“与世界接轨”,中国仍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乡土性的文化。远离乡土社会气息的现象,是不存在的。

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中种种现象,根深蒂固的观念与传统,以及这些东西对于社会,人的反作用。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论。

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

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候,不同的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社会制度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会靠的是“武力”,在向国家转化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农业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主导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权和专制的封建社会,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农业占主导地位,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存的人们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据乡土社会稳定性与独立性的特点,商业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但是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社会群体上,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因此要推行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四.乡土社会的政治结构与政治权力。

作者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权力类型,它们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横暴权力体现的是权力的压迫强制性。我可以将传统社会的皇权理解为是横暴权力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同意权力,我们不妨认为它体现了权力的妥协性。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分工的平衡必须得以维系下去,就要有权力做保障,同意权力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维系社会分工的平衡所做出的相互妥协。横暴权力的发生需要经济基础,而农业的帝国是虚弱的,没有办法为皇权的继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经济基础。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同意权力发生作用的时候。在天高皇帝远的乡土社会里,采取了“无为政治”的统治法方法——长老权力。长老权力,我们也可称之为是教化权力,顾名思义,它是通过教化人们而得以实现对乡土社会的统治的。乡土社会注重礼治,注重传统,相对稳定,变迁不快,这也为长老权力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

从前乡土社会靠着“礼治”从某种角度上是实现了长治久安的。但是,无论长久以来,人们总认为凡事要按惯例行事,却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然而,时代总在变化的,历史中的礼治社会的很多东西也的确不适合这个社会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土气。即泥土的气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种地是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泥土的束缚,现在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如今中国飞速发展,我们似乎忘了“土”这个字,在现在这个陌生人的社会,我们渐渐遗忘自己的乡土本质,忘记身上最质朴也最珍贵的东西。

乡土中国读后感1800字篇三:(1859)字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写的有关他对乡村研究的论文集,这些论文写于中国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想这与农民和泥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听到乡土这个词,我的感觉是憨厚而亲切,带有淳朴的气息,自然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变之感,先生对乡村的论述让我回忆起我儿时生活的农村,一个村落里并排住着几户人家,一户人家的门前有一个大禾场,禾场的前面是一片广袤的农田,村落里的人们互相熟悉,见面就亲热地打声招呼,没事儿将隔壁家的小孩藏起来惹得大人到处找,男人与女人分工协作,白天背朝黄土,晚上安然入眠,偶尔农闲时爷爷编一些箩筐、竹篾子去卖,平静的生活背后却是不得不维持的艰辛,祖祖辈辈以泥土为生,这就是乡土本色。童年的我只是觉得好玩并不觉得他们辛苦,在离开农村后到城市里生活,随着年岁的增长当我回想起过去时我开始觉得在农村里的生活是闭塞与单调的,书中先生对乡土建设的看法我以印象中九十年代的农村为缩影,印证了先生的预见的合理性。

正因为中国的基层是农民,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是与泥土分不开的,我才明白了当人们背井离乡时带着家乡的泥土踏上旅途时的意义所在,也许在现在看来这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可我觉得其背后总有一种浓浓的情感在支撑,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离它越来越远,这或许与中国的社会快速变革有关,而我总能感觉到在这十几年周围生活的快速变化,农村在我的眼里也是如此,我心里对过去的农村竟至于有点怀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农村里几乎是年长一点的在家种田而年轻的都在外打工,几年下来,拼命攒了点钱回家乡,将房子翻新,然后娶妻生子,孩子留在家里交给老一辈抚养,青年人一年到头只回来一两次,或者几年不回,看起来农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乡下人也与外界的接触增多,农村与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性变大,可是那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我却越来越找不到了,我在想,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吗?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骨肉分离,不得不在一个或许永远无法融入的地方忍受孤独,这正常吗?

读了孝通先生的论文,我对于四五十年代的乡村有了一个较深的了解,纠正了我对乡村的一些偏见,譬如在乡下人和城市人与文字的关系上我觉得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先生说“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乡下人不识字并不能说明他们愚笨,只能说文字不过是工具而已,他们维持生活的方式靠的是代代相传的经验,而文字对他们而言意义不大。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乡土重建的章节,先生的许多的看法和建议或许在提出不久后得到了重视和采纳,比如要发展生产就先要改革土地,消除地主阶级,发展乡土工业等,接触农村比较多的人对乡村的变化可能深有感触,对过去的几十年我不作感想,至少土地改革这项是没问题了,对现在的农村,先生的建议仍然很有指导意义,比如发展乡土工业,节约储蓄积累资本,联系近段时间我看的一致富的例子,讲的就是利用那里的土地生产的一种柑橘,就近建立生产基地,用现代技术将橘子加工,制成果汁,其他的部分另有所用,将纯粹的农业变为农工业的完美结合,使效益得到了最大,而不仅仅是卖橘子而已。前面讲到的农民在农闲时编东西卖也是传统手工业的一种,是农民收入的一部分,只是当现代技术越发达后,机器取而代之了,人们比较愿意买机器制造的,所以现在也很难看到这种手工业。在我家乡的乡村里,很少看到这样一种有效率的农工业结合的存在或者几乎不存在,说明这样一种思想与改革在农村还并不普及。如果乡村里的生产者能将生产的东西与工业联系起来,那农民或许就不会那么贫穷,那么多人也就不用挤到都市里去,去追求那遥不可及的繁华之梦,像散落的根,永远没有扎下来的时候。我在想在我的家乡,如果农村照上面说的那样一种状态持续下去,那以后的土地有谁来继承呢?我的意思并非农民只能世代为农,只是农民需要能从根本上致富的条件,乡村需要发展,乡村要留得住人才。

先生还论及到乡村的许多问题,在现在乡村的发展看来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只是这个进程比较缓慢,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或许提高了,可是仍然以牺牲很大劳力为代价,很多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照我的理解先生论文的学术性较强,我仍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对于过去旧时代受地主压迫的农民我深感同情,也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永远贫穷,可以想象旧时代灰色的画面,我有感于《乡土中国》,并希望中国的农村都能真正走向富裕。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