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2000字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17-06-23 09:23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一:(1977字)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学者的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寥寥几句话,蕴含的情与泪,读后令人悲凉之意顿生。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位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面对丧父逝女的悲痛后,在床榻前完成动情之作《我们仨》。

真的很喜欢《我们仨》这一书名,围绕的主要人物杨绛的丈夫钱钟书、杨绛还有被钱钟书美誉为“杰出之作”的可爱女儿钱瑗,在文中是阿圆,亲情话题贯穿这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中,杨绛先生用那温情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一一向我们娓娓道来,没有声嘶俱泪,没有高潮起伏,淡淡的文字,深深的情感,却给了我最窝心的感动。时间,总会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深的东西越来越深。那么,尽管岁月逝去,杨绛先生心中的那份情,更是越来越坚固。

杨绛就在文中说道,“‘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以及“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能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很简单的文字,毫不修饰的情感,把幸福和谐的家庭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我认为正因为家庭的美好记忆一直支撑着杨绛先生前后失去女儿和丈夫后仍能坚强活着,并用那动人的文字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述着,也向读者传达家的意义。

这本书其实就是作者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讲述了一个关于梦的故事,钱钟书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和后文的“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遥相呼应;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她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为了病重的钱钟书先生和忙碌、后来病情加重的女儿钱瑗奔波劳碌,再到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絳先生最好的回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文墨最多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也最深情的一个个日子。在这一部分,除了杨绛先生平缓但真切的文字,里面很附带了很多让人感动不已的家庭照片,不管是年轻时夫妻俩在牛津大学门前的合影,父女俩的合影还是三人各自的工作照,看完后让人思绪连篇,很安静很安静的生活,舍不得让任何一点杂质去干扰。最让我感慨不已的是“钟书和我互相理发,我能用电推子,他会用剪刀”,俩人专心一致的神态,让我对相濡以沫这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怀念往日的生活,杨绛先生的笔触总是淡然的,像秋天的落叶,像冬日的阳光。文字始终平淡如水,确如钝器,打在心上。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呐喊,处处洋溢着的是那载不动的满满的对丈夫、女儿的思念。尽管“我们仨”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人,但是活在那珍贵的回忆中,也是如此甜美和幸福。那经过岁月的洗礼,平淡才是真,经得起流年岁月的爱,把他们早已永远联结在一起。

读过这本书,仿佛随着杨绛先生的脚步经历了整个人生,也让我对钱钟书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有了重新的认识。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埋头于做学问,凭着格物致知的精神,不为名利所累,以平常心面对生活的超然心态实在让人肃然起敬。在如今社会风气如此浮躁的时代,人人都在追逐名利,那种荣辱不惊的精神更是显得难能可贵。对于父女俩的温情对话,让我笑笑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真情的流露。文中“‘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先我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多么妙趣横生的对话,可爱单纯的女儿和幽默的父亲相得益彰,让人感动不已。

对于这样一部纯纪实的小说,过多的溢美之词是无益的。肺腑的文字,需要用心体会。或许读后会对这一家生活的颠沛流离而惋惜,亲人相继离开而悲痛,但那不是全部。正如文中说的。“我们仨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所以,这一家三口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人生历程,除了感动,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对生活、对家庭、对亲人的思考:热爱生活,珍惜眼前人。

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却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须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知识是唯一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书会让女人保持永恒的美丽。祝愿五期培训班所有的老师永远美丽!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二:(2075字)

这本书为相识8年的老友所送,他一个理科生,说,“看完了,觉得很好看,你也来感受一下人生吧?”

第一次知道钱锺书,好像因为是中学课本里面有一篇《窗》,老师介绍钱锺书的时候,免不了说起他的《围城》,一次两次,渐渐在心中留下印象,直到大学时,才在图书馆的角落,发现一本破破烂烂的《围城》。

我记得是某一个暑假,我只带了《围城》一书回家,整整一个暑假都压在行李箱底,直到最后几天,玩耍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也舍得拿出这本小破书翻翻。

闷热的炎夏,我躺在家中客厅的地板上,一整个下午,细细把这本书看完。

如今要记起书中所有的细节已非常困难,但总记得“真理小姐”和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小笑点,还有个中透出的大道理。觉得他是个极有趣的人。

钱锺书的书就只看过这一本,此后微博崛起,便时常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一些锺书先生的小故事,还有他和杨绛女士的一些爱情传说。

传说就只是传说,只当你翻开《我们仨》之后,才知道从一个女人的眼睛看出去,这些所谓的传说,变成了生活中的粗茶淡饭,一家三口的嬉笑打闹,再正常平凡不过的家庭生活。

钱锺书虽是一代文学大师,但生活中却如同一个小顽童。他喜欢玩闹,和女儿钱瑗玩起来没大没小疯疯癫癫,给女儿起奇奇怪怪的外号;他几十岁才学会划火柴,坚持多年做早餐牛奶加红茶给太太吃;太太生孩子住院的时候,他弄坏家里的锁、灯,把墨水泼到床单上然后跑到医院找老婆哭诉;他在各种逆境困境里乐呵呵,低调做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写字看书……杨绛所爱的人,就是这样一个老小孩,她看着他看书、做翻译、写字,她和他一起出国留学,她跟他一同经历下放时期却不觉艰辛,他们一起屈居学校小宿舍……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们都一起品尝。

我最羡慕,是他们一同有着“冒险”的爱好。平时得空,他们夫妻二人便会出外散步,在街上进行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冒险”。去一些没有名字的小公园,逛一些有特色的小店,兜兜转转,谈天说地,此等闲情逸致,真是人生赢家啊。——“牛津是个安静的小地方,我们在大街、小巷、一个个学院门前以及公园、郊区、教堂、闹市,一处处走,也光顾店铺。我们看到各区不同类型的房子,能猜想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着闹市人流中的各等人,能猜测各人的身分,并配合书上读到的人物。”——散步都不忘构思小说人物,真是两学痴。

杨绛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滋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这一家,是最不寻常的组合,女儿和钱锺书最“哥们”,他们一起笑话妈妈笨笨,妈妈和女儿在学术上把爸爸当成老师,但又在生活中将他当成孩子般照顾。一家三口真的可以用“其乐融融”来形容。但是他们又是最寻常的组合,爸爸妈妈和女儿,一个小小的家庭,并不因为谁的身份有所特殊而改变,这个社会的小细胞是那么饱满,让人羡慕嫉妒恨。

最健康而舒服的家庭关系,是彼此之间都是朋友,是无话不谈相互依赖生存的朋友。因为我从小和母亲的关系都是她说一不二,所以看书的时候,真的挺羡慕他们这一家。

“幸福的家庭总是的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不相同。”或许正是因为钱锺书一家真的太过幸福,老天忍不住要他们多遭受苦难。作为一种试炼罢。

然而这试炼或许真正来得太凶太狠,不比被迫下放、几经搬家、两地分离……这些相比之下,不过是小痛小痒。这生离死别之痛,这割肉切肤之痛,从是深入骨髓,痛彻心扉。锺书和圆圆的相继离开,让绛的世界坍塌了一半。——“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她的世界从此变得空洞死寂,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忍受自己孤身一人这漫长的十几年。我只觉得,钱锺书是另一半的杨绛,杨绛是另一半的锺书,谁失了谁,另一半的自己就消弭了,散落在茫茫宇宙中,不复存在。拽着只有一半的自己,杨绛的这十几年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对此,我不敢妄下定论,待我看完《走在人生边上》后再来商讨。

人,本来便是孤独一身来到这世上,呱呱落地之后便与父母亲从原来的相依相偎到最后的渐行渐远,因为我们的长大,代沟和沉默渐渐取代了以往的“乖乖听话”。当你渐渐成长之后,自己开始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和原则之后,和父母之间的距离,也无奈变得越来越远。这时你开始渴望伴侣,渴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可以如父母一般了解你疼惜你,又和父母不一样,他和你年纪或许更相近,经历或许更相同,思想或许更合拍的伴侣。说实话,要寻得这样一个伴侣实不容易,多少人寻寻觅觅一辈子,被伤过多少回都数不清,还是没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更别说,是好像“另一半的自己”的伴侣。

而钱锺书对于杨绛来说,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吧。——我不用说,你都懂,是这样的存在。

愿你我也都能觅得如此一人,相惜相偎依,一辈子不长,牵手漫路前行。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