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2000字一:(2004字)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
2。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枪。
而《孔乙己》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愤慨。
《呐喊》所包含的,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小说,他们都引人深思。鲁迅就是怀着“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章,描写出一段段社会风貌,塑造出一个个人物,展现出一种性格。
鲁迅的小说,有思想,耐人寻味,他让迷陷于封建制度的人们都清醒起来。那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鲁迅一起呐喊,呐喊吧,珍惜现在,珍惜美好的生活,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努力!
呐喊读后感2000字二:(2214字)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其中收纳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十四篇短篇小说,很多人说成是十五篇,但是我个人却觉得第一篇《自序》应该是该另外归类,不该成为短篇小说。十五篇是不假,但我并不认可十五篇短篇小说这个说法。
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短篇小说集——《呐喊》之所以被命名为“呐喊”是因为,这个词汇代表着鲁迅想要唤醒当时的国民,起来反抗,起来斗争。呐喊出自己心中的愤怒与不满,起来去争取公平与自由。但是只有在认真读了这篇自序之后,才会彻底明了到这个名字的来源。其中有这么两段对话,是鲁迅与金心异(指钱玄同)的:
鲁:“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毁灭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就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着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金:“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就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可见,这书虽然是鲁迅所作,但是却不乏金心异给予的激励与灵感。而且但是金心异正在帮办《新青年》他希望鲁迅能够给予一臂之力,共同唤醒当代的人民。
我是不知道大家看的《呐喊》是第几版的,但是看早年出版的书,我比较喜去找那种最旧的老版的书来看,我说看的那本老书第一篇《自序》之后便是全书我认为讽刺意味最强的《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哥哥把自己的妹妹吃掉了,也打算把自己也吃掉,恐怖丑恶至极。极具讽刺意味,将当时的黑暗社会人吃人的现状展现的淋漓精致。在小说惊恐众人之时,却在末尾给以人希望,让人们去补救。最后的第十三节就只有这样的两句话,却足以点醒众人抓住最后的零星希望: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孔乙己》和《阿Q正传》是比较有趣味的,但是字里行间有透出浓厚的悲哀和凄凉。孔乙己深受封建礼教的摧残,却又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可谓是可怜,可悲,可恨,可笑。他最经典的话语莫过于“窃书不能算偷……窃书!”然孔乙己也算是个纠结的人物,他虽然百般不堪,但却还有着未明灭的良知,他用香豆给孩子吃让他们跟着自己学子字,诚然其中不乏他这是为了获取一点点自豪之感,但却也能展现他并不邪恶的一面。毕竟纵观全文,不曾见他有过谋财害命之举,只是唯独的可悲可叹。阿Q和孔乙己几乎一般的可悲可叹,但是他身上有着值得赞扬的地方便是他的乐观主义,不是现在也有时常把乐观主义说成是阿Q主义的吗。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会才有些感到失败的痛苦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打在自己的脸上脸打了两个嘴巴,热刺刺的有些痛;打完之后,变心平气和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却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刺刺,——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
这几段便是写阿Q和别人赌钱,最后赢得金钱一大把,却突然被打还被把钱抢光,一下子从天堂掉到地狱的境遇,但是面对这样的境遇,他却能用自己的阿Q主义去解决,心情一下子就乐呼呼起来,这般的能耐,我想也算是是一个本领了。毕竟就在现代社会,有太多寻死觅活的人了,能有阿Q这般心态的人实在不多。阿Q虽然再不济,再怎么倒霉,再怎么悲惨,但是就在最后走向断头台的那一刻,他却依然淡然如水,不曾去畏惧,正如他最后所说的那句话一样: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却有许多令人发指的地方,也有许多令人同情的地方,但给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值得学习值得赞扬的乐观精神,平和心态。
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我鲁迅的书,实在是佩服他高明的文字,可以用文字将敌人刺痛,用文字医治灵魂。但只是限于这方面,更多的是认识到当时的社会有多黑暗,有多残酷,从而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好环境努力学习,努力奋斗。但倘若再去讽刺什么,就并不觉得有什么合适的了,所以在另一方面,同时也有摘录下了,觉得本书中特别好的一些字句,用于学习。
《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明天》——只有那暗夜为想便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
《兔和猫》——造物太胡闹,我不能不反抗他了,虽然也许是倒是帮他的忙……
《风波》——林和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
《白光》——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个人感悟:不得不承认,鲁迅是以笔为抢的英勇革命战士。他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剧烈抨击,所有的黑暗,所有的丑恶都在他笔下刺裸裸地显现。同时他又不断地用呐喊的文字唤醒着沉睡着的劳苦人民,给予他们希望,鼓励他们起来斗争。我当然不只是敬佩与崇仰,我也有认识到,当初的实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们这般的生活,鲁迅又是如何做呕心沥血之作拯救,现在光明是何等的宝贵。我应该珍惜这温暖的光明,去努力学习与奋斗,现在的公平与光明是来之不易的,我该好好地去运用,在其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