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000字一:(2141字)
人们常常感叹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作家反过来说,这就进入了深层:人生就是履行责任背负重担,人人都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而当我们不去背负重担的时候,这种没有任何责任和负担的轻松就是生命的空虚和空白了。作为人,这种轻松当然就是比沉重更不能承受的。“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多少名人也都说过类似的话: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空虚。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不言自明。个人的理解,小说的主人公特蕾莎是一个生命之重的人物。对爱情的专注和责任、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对事业的认真和执着、对善恶的爱憎和明断……,在重压之下艰难地活着,活得实在。以至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人间,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正如萨比娜所说:“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既使在这种情况下,特蕾莎还在怀着内疚的心情检讨自己是否对托马斯太苛刻?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终恪守人生的戒尺!这也是她这个“被背弃的世界”的美之所在。虽然特蕾莎也有过一次对托马斯的越轨报复行为,但“与工程师的小插曲是否让她已经明白,风流韵事与爱情毫不相干?是否明白风流之轻松,了无重负?如今她是不是比较心静了?根本不是。”于是她立即又回到了她的严肃人生的道德的轨道上。与之相反,托马斯、弗兰茨、萨比娜则是生命之轻的一类人物。是一些飘浮在半空的人物,没有任何责任和约束的规范。托马斯的情人有两百多,还为此托词说性与爱毫不相干,其乱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想认;萨比娜也是一个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人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你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主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萨比娜感觉自己周围一片空虚。这空虚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终级?”“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但托马斯在俄狄浦斯事件中又表现出他的生命之重的一面。表现出他对社会还有一点正义感。正是因为这一点正义感也才能表现出生命之重。也说明生命之重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有责才有任,有任才有重。
米兰·昆德拉说过,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昆德拉就是一个世界性的人,他说:“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只能令该国的人了解,则他不但对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对不起他的同胞,因为他的同胞读了他的作品,只能变得目光短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媚俗一词源于德语的Kitsch,被米兰·昆德拉在多次演讲中引用。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他甚至指出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在眼下几乎也变成了一种新的时髦,新的Kitsch,失掉了最开始那种解放个性的初衷。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借萨宾娜的思索表达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脱俗。媚俗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用意志代替个人追求,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扭曲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一体时,生命在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之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面对着两个宇宙:无比辽远的外宇宙和无比深邃的内宇宙。对两个宇宙的探索几乎是同时开始的。但在不同时期,这两类探索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迥异,人们因此也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来表现这种理性的探求。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000字二:(1828字)
不久前看的《论中国》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记忆力好像每况愈下,看起来有必要看书的时候做做笔记,写写读后感
一直知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本难得的好书,但是大学懒于翻书,与高中设想的遨游书海相距甚远,以至于一拖再拖,直到最近才看
书的本意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我一点没看出来,这本书刚开始就是尼采的“永劫回归”,轻重讨论,看的我云里雾里,莫名其妙,差点止步于此:不是说这本书是小说吗,怎么一开始就是哲学思辨。
不得不说这本书很有特色,第一次接触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也是第一次接触以复调形式写的小说,有点随笔的样子,与其说是在叙述一个故事,倒不如说故事在引导思考,故事是展开议论的工具,故事里行为举止背后含义的展开,让你明白反常的原因在哪,让你对逐渐开始关注细节,并且在下一次某个细节时不由自主的开始自己的思考,如果做到这一步,很多书的意义就已经达到,但是令人无奈的是,我常费时费力的模模糊糊的猜测之后,发现作者并没有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作者的想法和那个广告一样: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的过程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撇开书的议论和展开不顾,单从故事来说,作者展开的时候并不是倒叙也不是插叙,我想了很久也没印象到底属于哪一种,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本来有一个主干故事,但是作者在完工后检查发现少了一些什么,于是在段里行间插入一个个小的故事,填补空白,让主干故事更丰满,插入的故事类似与附注一般,但是又将附注作为了正文,因此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常常从这里跳到那里,一个故事写到某一点,戛然而止,然后从这一点展开一个相关的其他故事,然后又在后来的某个点跳回这个故事继续进行。就像三国所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说这恰好体现了米兰昆德拉的大师水平,他能从一个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这些故事,不会因为自己的分合而误入某一支流而偏离主干,而且各支流互不影响的同时使主干更加丰满。也许这正是他的得意之处,他能熟练的掌握这种手法,只是苦了读者,必须在阅读的同时清楚的看到主干才不至于弄混情节。
这本书很大的一部分篇幅都是在议论和对故事的展开,有点类似于高中的议论文,重点在此。整体来说,对于这本书的议论展开,羞愧的是,我一开始完全没想到这是哲学的探讨,我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这比较完美的注释了心理学。在最一开始,书中对很多细节的展开,我一直以为是从心理层面来解释行为,就好像《少有人走的路》中那样,很多行为的深层展开,很多意象,都有心理动机,即使当事人没有意识到,但这种潜意识一直都存在。尤其是特里莎的行为,简直是在阐释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的某些章节:父母的很多行为认识深深的影响着子女,即使成年后,若不断的追溯下去,很多行为都是幼时所见所感的投影。也许从这本书作者本来想要探讨的方向来说,我偏离了他的初衷,但是正如一位给我上过课的尉老师所说,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都受自己知识体系的影响,所以也许,我的一开始的看法能与我所接触的半吊子心理学互相印证,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言归正传,陆陆续续的读了一些书评,都说作者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探讨哲理,好像是存在主义,具体存在主义是什么,我稍微了解了一下,但还是没怎么明白。书一开始出现的永劫回归这一哲学思辨,我本迷惑为何放在开头,现在想来,也许是作者先给你一个问题,然后通过他的故事和议论,通过他不给你直接的答案,引导读者一步步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也不是很确定,但我的理解暂时如此,也许需要进一步改正完善
书中不断的出现“形而上”,从高中学的马哲来说,这就是片面,但从大学这几年的学习来看,我认为(只是认为)好像没有什么理论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对于高中马哲对形而上的批评,我持保留意见。所有的理论好像都各有优劣,具体应用到某一个问题,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就好像宏观里对汇率的探讨,虽有好坏,但货币分析法和ISLM模型各有适用之时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重到底是什么,对于巴门尼德来说,正的那一面是光明,热情,存在等等肯定的事物,而负的那一面是黑暗,凉薄,非在等等否定的事物。至于个人理解,貌似没有什么固定答案,我个人理解是轻就是不肩负责任,不担当所有使自己陷于苦闷的道义,追求个人的轻松愉悦而。重就是在自己的同时,兼顾他人,兼顾责任道义,即使是自己陷于困难。生活里绝对的轻重应该都很少见,更多的是倾向于某一个方面。就像绝对的道德与法律一样,大部分人都介于两者之间。
以上,都是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000字三:(1918字)
因为听说许久这本书的名著而选读了它。但是从没想过竟然是这么难读懂。读完一遍感觉乱糟糟的,只有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主角对狗的爱和关心让我感动,而狗之死也令我悲伤,是这样一章温暖而悲凉的二重奏结局。似懂非懂,网查阅了他人的读后感,才对本书所表达的主题有一些了解。采薇说:“这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
一、政治主题及意义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小说情节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书中男主人公托马斯一个知识分子,他在偶然情况发表的文章被“窜改“为反对”当局“的文章(尽管托马斯也有反对意思),在重重迫压下依旧不愿写”声明“来证明自己立场(如果没有重重压迫,托马斯自己愿不愿意也未知),最终丢掉医生饭碗到乡下做卡车司机。
我觉得,托马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捷克知识分子的心态。国家被苏联占领,在重重压迫下他们想发出呐喊和抗争,但又为自己的生活而担心(和中国文化有很大差别);更多的知识分子则在为未来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对国家,对自己将来的道路到感觉困惑不已,这或许是东欧剧变时间东欧地区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含义或许如此:民族灾难投射在人身上时重的,但对于个体的奋斗来说这又是轻的,个人力量不足挽救民族危亡。但说体现的不止于昆德拉对祖国命运的担忧,更是对人类历史上饱尝磨难的个人的同情。在小说的第一章,反复出现于托马斯脑际的就是这个词:同情。他不断地想象特丽莎是一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最深切的同情。“同情”这个词,让有些读者误以为,托马斯对特丽莎的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对可怜人的一种恩赐。仔细读一读本文关于同情一词的解释,就会明白,同情是“一种最强烈的感情想象力和心灵感应力,在感情的等级上,它至高无上”。
二、文学性鉴赏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中所描述的是毁灭与美并存的生活,如弗朗索瓦?里卡尔所说:毁灭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混乱黑暗与爱和温情并存,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病态的爱一方面毁灭了托马斯的人生,一方面又给予了托马斯精神灵魂的依托;萨比娜的离开一方面最终使得弗莱茨死于缅甸,一方面又使得弗莱茨的生命得以升华;整本书阴沉的氛围在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后忽而变得温暖明媚。这是典型的“悖论”(里卡尔所言)。正是这种看似两个极端的糅合使得书变得更加难读懂,也因此更加具有文学性,经典性。“美就是被背叛的世界”。“他在寻找尘世间的上帝之国”这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这是文句方面这种“悖论”的体现。
不是所有春天都会是花开日暖,不是所有秋天都会硕果累累。不是所有爱情都会有完美结局,不是所有生活都可以不历苦痛。我们或许日复一日经历一样无聊乃至痛苦得事情,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但美好依旧存在于生活之中,无论是托马斯最后的死,还是卡列宁的微笑,他们都是在经历一复一日的无聊(痛苦)同时,不断感悟寓于苦中之乐。生命承受之苦难如此沉重,我们必须不断需找其轻,这也是《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一个意义吧?
三、哲学意义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哲学意义繁多而沉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部小说中最让人费解的难题无非是:这个“轻”到底指的是什么?在本书中作者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围绕何为“轻”,何为“重”及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做阐述,而小说的开篇从尼采的“永恒回归”观直接就把“轻与重”这一小说的核心问题摆在了读者的面前。宿林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意义,他认为轻有六重含义:偶然,欲望,游离,媚俗,遗忘,轻视。从文章的各个章节中也可以归纳出这六个词语。这些非实体的虚无的感觉是为“轻”,但当我们被灌注上这些“轻”,生命便要变得能以承受的“重”,这是我所能理解的“轻与重“的一个哲学意义。
另一个可以理解的意义如下:很多人经常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挂在嘴边。什么是重?什么是轻?他们也许并不太理解。在我看来,“非如此不可”的就是重,也就是责任。最沉重的责任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责任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责任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话是齐云所写。的确,对于未能达到大师级理解的我们,本书的意义如此诠释,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告诫我们,要活得有意义,就要有责任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000字四:(1872字)
看过这本书及其改编电影《布拉格之恋》并没有理想中理解得多。自始至终我的思路都处于一种疑惑和朦胧的状态。对于书中的探讨也是隐约看出毫末。而今常说的人性的思考也是大学之后才陆续开始,然而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当一个人经历的不够丰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就会单一和浅薄许多。我就属于这一类人。所以只能借助一些书本理论和其他小说故事来加以分析解释。
全书的主题明显可以看出是围绕“灵与肉”“轻与重”“展开的,单从各章题上就可以知道。因为“轻与重”和“灵与肉”重复了两遍,托马斯和特莉莎在相同时期的不同遭遇分开来写,这不仅仅是重复。有关“轻与重”和“灵与肉”的问题越挖越深,而相对两个角度读者看来很有些遍观全局的意味,书中人物却全然不知的快感。对于轻重的理解,米兰。昆德拉原文有写道:“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接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重还是轻?”他的“轻”“重”的评判标准是责任,负担。
责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说明着人具有的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痛苦地活在这世界上,我们要生计要发展要接受舆论等等,这些社会给的压力让人成为一个人。我们活得越累,则活得越具体。从个人角度看,简单地看托马斯与特蕾莎、萨槟娜之间的关系。他们三人之间的徘徊犹豫和选择,可以看出作为人类对于“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托马斯的生命中有许多情人,他不断游走再各个女性之间并不想在谁身上停留。因为一旦停留那么意味着责任,这是他考虑到的沉重。当他遇见特蕾莎,他的自然性又一次爆发。关于性的话题作家们或闭口不谈或过度夸张,缺乏一种直接和自然,而在昆德拉的小说中他只写到:“没有一分钟,他们开始做爱。”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相遇在文明教养下的人们看来似乎荒唐得奇怪,然而这恰恰是人最初的本能。这时的托马斯抛弃了他所有的社会身份和道德约束,他此时只是一个自然人。对于普通动物来说这样的性是无需负责的,按托马斯的想法这就是生命中可以承受那部分轻。只有肉身是沉重的,灵是可以轻飘于空气中的。然而他忘记了其他动物根本不存在灵与肉的思考,因为它们只有肉而无灵。
在最初的托马斯看来灵是轻的而肉是沉重的,这四个字似乎这样对应无误。然而在经历了婚姻,婚外恋,战争,政治动荡,背井离乡,妻子的离开种种之后,他对于生命的理解却发生了改变。通过托马斯,我们仿佛看见有一个人不断地在追求某种东西,他认为对的东西,然而这个东西一直没有露面。好像一个矛盾的人不断地确立观点又重新推翻。托马斯正是这样,他用一种苦楚的眼神观察着世界,并且不断衡量着个人生命的价值。
托马斯是爱特蕾莎的,然而又无法忍受特蕾莎的疑心,同时无法拒绝其他女性的诱惑。他似乎能够把性和爱分开来享受。然而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特蕾莎不能接受。在轻与重之间,特蕾莎是他的重,他不知道该继续承受妻子给予的重还是其他一时欢快的轻。在这些矛盾和徘徊下他作出过选择,他想逃避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在探索另一种生活方式。生命的价值在于轻还是重,他用他的一步一步脚印来证明。
然而回到现实上来,托马斯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是一个爱妻子的丈夫。这些身份和责任约束了他,构成了他艰难的生存环境,他感到步履维艰和沉重的窒息。这是作为社会人生命承受的重,当然这才是真正的人。当某天托马斯重新获得他想要的所谓的自由,他却茫然不知所以了,那时他才发现离开大地,没有负担和责任的生活失去了真实感。他感受着比空气还轻的生命,这种没有重量的承受才是最难办到的。
对于这种不能承受之轻,我想每个高考完的人都会有所体会。当高中学习到极端疲乏时,当午夜到来还必须坚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时,我常常祈祷高考尽快结束。那时的思想是只要高考结束我就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情。然而高考如期结束了,不用盼望也会自然结束。而结束后的突然真空,思维的真空,生活的真空却让我陷入一种接近恐慌的状态。当人的行为失去了某种精神寄托,那么他的存在就会显得多余且突兀。这种精神来自责任,即使是柏拉图式的行为也逃不开责任的指导。
人毕竟存在于社会,无尽的历史循环使人类的沉重变为理所当然,当人们习惯了承受重量,也许他会不适地抱怨生活的繁重,但如果真如他所愿抽去其肩上负担,他必然同样不能接受空虚。
生命的意义需要责任为基础,因为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类。肉身是沉重的,沉重惯了就会承受不住生命最初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