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2000字读后感 >

审判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17-04-15 17:31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审判读后感2000字一:(2151字)

据说,这部长篇小说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代表作,书写了西方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腐朽,以及普通人生存之中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被称为“后世无法逾越,必读不可的小说经典。”

感到遗憾的是,或许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只是感觉到一种疲倦,睡意在悄悄地袭来。

最近正在如饥似渴地读小说,当然,仅限于所谓的经典作品。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我时时在想,这样究竟好不好?在匆匆读完一些作品之后,我几乎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感觉,松散的,碎片化的。不小心失去了抓住它的时间,便渐渐地被时间冲淡了,尔后,便只留下了模糊的痕迹。阅读是一种体验,可是阅读似乎也不应该缺乏思考。但我不知道,思考是什么样子?

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老师们很少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于是,我们抓到什么,都满心欢喜地阅读。但,阅读就是“从头到尾”的扫视吗?在扫视之余,顶多再有那么一点感慨吗?

没有人告诉我们捷径,或许,本来就没有捷径。但连路也是很少有人给指出来。于是,很多东西似乎都只能靠自己去慢慢建构,阅读体验,应该也不例外。好吧,那么姑且这样吧。有一天,我读的书足够多了,也许我也能慢慢建构起自己的世界了。前进吧!

扯远了,回归卡夫卡的《审判》。对于这部“伟大”的小说,可能是我的资历不够,我始终没有很明白它的伟大之处。

以下,是作品的部分介绍及思想的些许碎片:

1、《审判》是作者去世九年之前就“束之高阁”的未竟之作。它动笔于一九一四年八月十五日,当时,卡夫卡刚刚在柏林与女友菲利丝·鲍尔解除了婚约,怀着自我拯救的强烈愿望,卡夫卡在孤独中开始了《审判》的创作。在完成第一章“被捕”之后,他一反常日的习惯,没有按部就班地续写下一章,而是很快就创作出了“结局”。后面的工作,则是补写故事的开头与“结尾”之间的情节;有人确证,作者有时甚至是同时撰写不同的章节。到一九一五年一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卡夫卡解除婚约之后第一次见到菲利丝的前夕,他(至少暂时)放弃了这部小说的写作,细心地将手稿保存了起来。这份手稿,便是我们如今看到的《审判》的全文。

2、《审判》讲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他三十岁生日那天清晨,某个神秘而具有无上权威的法庭,突然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他。从此,K开始了他漫长的“诉讼案”。开始时,他还可以享受某些自由,只需在指定时间去设在郊区一间阁楼上的法庭接受“审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K的命运越来越受到官司的左右,那个神秘的法庭仿佛是一个庞大无形的网,无论被告人怎样挣扎和反抗,都难以摆脱它的控制。在K三十一岁生日前夕,他终于被法庭派来的两个侩子手杀死在郊外一个偏僻的采石场上。

3、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意象,只有形式。或许,这是难读的原因之一。但有人也说,伟大的小说不靠意象昂,而是靠许许多多的意识流,写出某种东西。假如真的要指出什么意象,现在能给我留下印象的,似乎只有约瑟夫·K的那件一直不愿离身的黑色大衣,还有那在黑暗中的唯一一点光明——蜡烛。或许,这两样东西都有所指也说不定……

4、没有什么很惊世骇俗的情节,似乎更多的笔触是人物意识的流动。当然,还有近乎理智的对话,但是,荒诞的故事,离奇的事件。直到看完,我们也没明白,约瑟夫·K所犯何罪。因什么罪而死也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荒诞的事件背后的意义。是国家机构的崩坏?还是人的某种意识的觉醒?

5、真实与虚假的交锋。没有前因后果,我们看得不明就里,这样的事似乎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可是,它是那么真实。人物的对话、人物的理智……这些描写都是活生生的,仿佛在向虚假昭示着真实。

6、扭曲。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但是,回想起来,似乎只有那逼仄的空间和压抑的气息。作品不是以一种内在的结构的张力,而是用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再把我逼进某一个角落——满眼的灰蒙蒙。作品里的人物,似乎也都是奇形怪状的。长年瘫痪在床的律师,因面部肌肉有问题而时常怪笑的银行职员,还有那许许多多奇怪的女子……放眼看去,似乎没有一个能够称得上很正常的人。假如真要说有,房东太太勉强算,约瑟夫·K也勉强可以算。不过,我并不十分喜欢这个人物。

7、网上有些资料说要读懂卡夫卡就必须对“两希”传统有所了解,必须对尼采康德等有所了解。还提到作品一开始说到约瑟夫被逮捕时吃了一个苹果,“苹果是知识之树上的果子,人类之祖因受到蛇的诱惑吃了这个果子后被宣布有罪而赶出了伊甸园。因此,苹果代表理性的觉醒,是人对自己无辜的一种自觉。吃完苹果后K又喝了点酒,这不禁让人想起尼采,K不但是康德以后--信仰的上帝被杀死以后,而且是尼采之后--道德的上帝被杀死以后的人,是自知自己的无辜而要求上诉的人。本来在上帝的法庭上没有上诉的可能,末日审判是绝对的终审判决,古人的罪是自觉的罪,是道德堕落意义上对上帝所犯的罪。现代人的罪感发生了变化,现代人所感到的是生成的无辜,是某种自然意义上的欠缺,是面对生命的偶然时的终究意难平。正是这种关于罪的感觉的颠转,造成K上诉的前提。整部小说因此很象<苏格拉底的申辩>,是在上帝面前对生存感觉发生变化的人类所做的辩护,或者说在上帝的法庭上辩白人生成的无辜。但是小说整个阴沉的格调显示了这种在神义论面前为人义论辩护的艰难。”

有机会再读吧,或许还能有新的发现。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