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2000字读后感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17-04-05 07:3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一:(2079字)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哥萨克人的,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可能是列宾的一幅油画,画的是土耳其皇帝来信命令哥萨克人归顺,被他们回信痛快地臭骂一顿。画面上一群哥萨克人不同的神情、姿态,都表现了粗旷豪爽的性格,让我们看着喜悦。

还可能来自历史教科书。俄国人抢走了大清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他们雇佣的哥萨克军团善于征战,一个骑兵抵得上几十个步兵的战斗力。他们是强盗,烧杀抢掠,引起我们的愤恨。

你对哥萨克人更多的印象,来自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这部四卷本的长篇巨著,像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向你描述了20世纪初期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爱情、战争、死亡和悲伤。哪里有一条静静的顿河呢?分明是一条时而平缓,时而翻腾,时而喧闹,时而躁动,带着它的全部声音和表情,把你打动。

会讲故事的小说,比会讲故事的油画告诉你的更多,也比历史教材更生动和完整,并且更深地感染你。甚至在你读过《静静的顿河》很多年后,小说的大部分情节已经忘记,但还会记得哥萨克人咏唱的一首悲歌:

“我们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是用马蹄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有年轻的寡妇,静静的顿河到处有幼小的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这部小说,让我们记住了肖洛霍夫。其实我们记不住也他不要紧,历史会记住他的名字,因为他在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项,有时是作家的荣誉,有时是作家的机会,让作家不被忽略的机会。比如肖洛霍夫获奖了,会被一二百年后的人还记得,《静静的顿河》还会再版,而同一个国度、同一个时代比他写得好的作家,可能有几位十几位,由于没有获诺奖,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好作品,很容易被人忽略,被人遗忘。

距离我们很近的俄罗斯文学,有一个相当好的叙事传统,可以让小说中的故事高尚、宏大、精确、丰满、深入,同时又具有贵族精神、宗教意识和形而上意义,并且在一百多年前的世界文学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些,我们看看托尔斯泰的《复活》就知道了。

肖洛霍夫,是托尔斯泰一大批继承者中的一个。但那些继承者到了斯大林时代,几乎全军覆没。有的完全服从官方强推的革命现实主义,胡乱编一些不伦不类的伪现实作品,有的不符合官方要求被逮捕、流放、处死,总之没有几个人坚持下来。有资料说,斯大林刑法的第七十条规定,任何传播、制作诋毁苏维埃国家和社会制度之书籍者,可获七年徒刑和五年流放。实际上的惩罚比这严厉的多。自1934年苏联作家协会成立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约两千名作家被处决、关押、流放。

这样一来,肖洛霍夫就成了凤毛麟角。他符合了官方的大部分政治要求,又不像有些人那么胡编乱造。还有,他以20岁的热情投入对顿河哥萨克人生活和命运的描述,第一卷出版时23岁。以后的几卷写作风险越来越大,出版也越来越难,以至耗用了十多年时光。但他坚持下来了,这需要一些勇气,一些韧性。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看重的也是这一点:“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借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在与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获奖理由相比时,我注意到,对他的评价并不算高。我还注意到,《静静的顿河》中也隐伏了人道主义因素,也有对哥萨克人在新政权建立后的种种苦难的同情,但是很微弱,不容易看出。

我知道这样一段历史: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提倡与世界和平共处,非常需要有苏联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于是在1956年,苏共中央通过一项决议,同意推荐肖洛霍夫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候选人,此后苏联官方又在国外大力推销肖洛霍夫的作品。1958年的诺奖真的颁给了苏联作家,但获奖的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的作者。这样一来,持有不同政见帕斯捷尔纳克就惨了,不仅被迫拒绝领奖,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受摧残死去。7年后,代表革命现实主义的肖洛霍夫获了诺奖,才给苏联官方挽回一些面子。

肖洛霍夫获奖的事,在世界上曾引起争议。反对者认为,颁奖给这种丧失作家人格的人,违背了诺贝尔先生设立奖项的本意,应该追回。

反对者为什么怀疑和抵制肖洛霍夫的人格呢?比如,他生于1905年,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十年,恰好是20世纪俄罗斯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从少年向青年过渡那几年,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用轻重武器与反抗的农民作战,一次他被官方认定的暴乱者抓住了,有人要打死他,一位妇女看他太年轻为他说情,那些人就把他放了回去。还有,他还会记得内战和饥荒中尸骨遍野的惨象。而这些历史,在他的作品里,有的根本没写,有的只写一点,有的加以涂改。在他停下写作,以文化官员的身份管理作家时,帮助推行斯大林主义,伤害了许多坚持良知的作家,做了许多令人不齿的事情。这些时候,他的人格丧失,成了“普通的斯大林主义者”。

在我们面对写作时,真正的问题就出现了:作家有没有权利回避重要的历史,有没有资格用虚假事实代替历史真相?这对于一般写作者来说,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们勉强谋生,没有名望,能力太弱,不够强大。但是这个问题,真的关系到美丑、是非和善恶,对于想当一名好作家的人就很重要,对于具有国内外名望的作家,也就更为重要。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二:(1749字)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当伟人们挥霍时,将有多少悲剧要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的牺牲。相对于波澜壮阔的革命而言,个人不过是旋涡中的一滴水。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在行进的路上,不可避免要碾碎许多个人的美梦。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反衬出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自最底层的咆哮。

小说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一个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作者用细致入微的笔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能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

哥萨克人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非常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又是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会将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和事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人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地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远景是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作者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这也是小说中镜头构建发的巧妙之处。

有人说: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当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按照这些标准来判断则这篇小说是永远不朽的。

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我认为,这本小说是成功的,是胜利的。

再按照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个标准来判断这篇小说,它同样还是一篇空前的巨著,同样传达着作者的心声,聆听他的故事!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我也希望顿河有更多的旅行者。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三:(1716字)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我为热血青年勇猛剽悍而又桀骜不驯的葛利高里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为勤劳美丽,大胆泼辣,有着火一般热情的哥萨克少妇阿克西妮娅的不幸感到遗憾;更为他们这“出轨”但至深至真却始终无法得到圆满的爱情感到心痛。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不禁将自己置身于葛利高里的立场及地位,如果我就是文中的这个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我会不会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我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我会不会有抛弃安稳生活,甘心作下人,仅为能和爱人厮守的勇气;会不会有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会不会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会不会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会不会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会不会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会不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会不会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肖洛霍夫的这篇小说让我更加痛恨无情的战争和人们头脑中丑陋的阶级思想。这罪恶的阶级思想遏制了像葛利高里这样的青年的一腔热血;破坏了似阿克西妮娅这样的女子追求幸福的美梦;当然,同时也剥夺了如娜塔丽娅这样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子选择自身命运的权利。而战争,将本颇有前途的勇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掉进了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摧残了那理应灿烂艳丽名为爱情的花朵;而又夺去了太多无辜的生命。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一位伟大的诗人曾说过:“Mandoesnotrevealhimselfinhishistory,hestrugglesupthroughit。(人并非在历史中呈现自己,而是挣扎着走过历史)”

的确如此,曾经的那些错误的弯路塑造了现在的这个社会,虽然并算不得完美,但确实在人类的努力下,已称得上是一种含有“缺陷”的美了。

我们确实是幸福的,和文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自由,活得潇洒;我们安定,活得踏实。是的,只要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一生,活得坦坦荡荡,我们的路是怎样的宽宽广广!

高中过去一半了。有人说:高中三年,最勤奋的是高一,最混乱的是高二,最疯狂的是高三。我想总不一定吧,我们不该顺应着这所谓的规律,让接下来的日子就这么混乱下去,想想自身的幸福之处,我们该感谢上苍的恩赐,并好好利用这人类用几代人的血所获得的赏赐。让我们在高二高三以及以后的岁月都勤奋下去吧,我想,肖洛霍夫也会感到些欣慰的。起码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是在进步的。

最后,请大家记住伟大作家肖洛霍夫的一句名言: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就是幸福的了。

试着理解这位伟人的用心良苦,把握好有限的光阴,和正悄悄从我们指尖滑过的机遇。记住,成功者,往往只是抓住了这被常人所忽视了的宝贵机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四:(1717字)

在D某种形式的督促下,我继续阅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记得我是在阅读有关日记本的时候,停顿下来的。然后去读芥川龙之介,去读冈仓天心。那都是些短篇。

关于“日记本”,在无论哪一场浩大的战争中,都会出现。就像亲人的照片,或者家乡的泥土。它在生与死的界线上,起着某种平衡的作用。

那个被肖洛霍夫用来大张旗鼓描述的日记本,封面是精致的山羊皮,颜色却很像橡树皮。那是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些人拥有的。如果是今天,便成了一种奢侈。那个日记本的角已经磨损,折起,看样子,已经在主人的口袋里呆了很久。我想到我曾经也有几个日记本,写着惟有年轻人才会写出来的文字,在那些晨昏,那些空隙,将自己的秘密,那些自己的心怀已经掩藏不住的,然而却不愿意为大众所知的秘密,通过幼稚的字体,有一搭没一搭地被记录下来。或者,里面就有爱情。至少,有一个目的性的异性的名字。

那个小伙子,上了大学的小伙子,也就这样开始了一段恋情。但是,写日记的初衷,却是要给另一个女孩子看。也可能藉此希望,开启另一段爱情。

很美好也很通俗甚至很无奈的一段感情。读着读着,我仿佛觉得这场恋爱是穿越了当年,而存在于现今社会里。似乎每个人的人生里,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情感,不管是在哪个世纪。开始和结果,都是一样的。是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惯常的思维和行为。最后,他可能因为穷,而失恋了。郁闷像一座牢笼。

就在这当口,战争出现了。沙皇时代的德俄战争。这一份郁闷顿时有了突破口。肖洛霍夫写道:

打仗了。狂热一下子迸飞出来。每一颗脑袋都发出爱国主义的气味,就像生了蛆的狗发出臭味那样,一里路以外都能闻得到。

有办法了!我去打仗。……我苦闷极啦。两年以前我就没有这种厌世的心情。

我下定决心:为“信仰、沙皇和祖国”而战。

这个上过大学的哥萨克,头一次看到一批俘虏。俘虏中有一名身材挺拔、姿势像运动员一样的奥地利军官,是个又漂亮又年轻的小伙子,脸刮得光光的,可爱又可亲。即便在被押送的途中,这个奥地利年轻人,当两个在月台上散步的小姐朝他微笑的时候,他也一边走,一边十分得体地向她们行礼,不仅如此,还向她们抛了一个飞吻。

肖洛霍夫极尽温暖的字眼,来描绘这些短暂的美。青春和热情,以及悸动。在和平年代,它们滋生爱情。人的一生,爱情就像一剂强心针,将我们生命的活力激发出来。但问题是,这是战争的前戏,或者是在战争的间隙。我们的心痛由此而生。前方的炮声“响得特别厉害。使人感觉,好像大雷雨就要来了,远处是滚滚的雷声”。

在大学里,或者更早,这年轻的哥萨克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读到有一处,“两个敌对军队之间的界线——好像也就是划分生者与死者的不可知的界线。”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喜欢思考的青年。而在战场上,他亲眼见到队友追德国兵追得发了疯,“砍起了德国人的马屁股。一片一片的皮肉从飞舞的马刀上往下掉……”从战场上下来之后,他又看到一个中尉脸色又镇静又愉快,坐在地上聚精会神的打牌。于是乎,他断定这中尉一定前程远大。战争的残酷,让人变成了非人。

没想到,肖洛霍夫关于日记本的叙述,戛然而止。即刻,另一段叙述承接上来:

……格里高力经过不久前发生过战争的地方时,看见公路边上有一个阵亡的哥萨克。那哥萨克躺在那里,淡黄头发的头紧紧贴在马蹄踏碎的石子路面上。格里高力下了马,捂住鼻子(死人身上发出臭烘烘的尸体气味),搜了搜他的身上。在裤子口袋里搜出了这本小笔记本、一截化学铅笔和一个钱包。……鬓角和鼻梁都湿漉漉、黒糊糊的,额头上有一道斜斜的皱纹,好像在呆呆地、聚精会神地沉思,皱纹里的尘土也发黑了。

于是你知道,这是这本书男主人公格里高力人生的一段小插曲。那个已经死去并正遭受尸体腐烂的哥萨克,不久前还在恋爱,不久前还在下定决心为信仰、沙皇和祖国而战。美好和神圣,似乎相濡以沫。但紧接着,作家这样写道:

到了团部,他(格里高力)把日记本交给了几个书记,几个书记就一块儿看起这本日记,一块儿嘲笑别人命短,嘲笑一个人生前的种种俗念。

我在悲哀的情绪里,又仿佛吞下了一只苍蝇。

事实上,太多的青春和热血中,都有一份未必看得见的悲哀在。“逝”得其所,简直太难了。

但这并不是最残忍的战争场面。下一章节的“秃子”,让我不得不再次停下阅读的脚步。因为,我同样忍不住有话要说。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