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读后感1500字一:(1477字)
匹普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姐姐乔大嫂、姐夫乔过日子。乔大嫂粗鲁直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大家就会明白:“乔大嫂把我的脑袋夹在胳肢窝底下,犹如脱鞋器夹住一只鞋子似的,她为了要我身子好得快,索性把药水往我喉咙里直灌。”乔大嫂并未完全扮演母亲的角色,反而乔温良敦厚,对匹普温和体贴,匹普打心坎里敬佩他的为人。
命运的安排,匹普被镇上有钱人郝薇香小姐看中,让他去她家陪着玩儿。匹普认识了郝小姐的养女艾丝黛拉,从第一眼看见她起,匹普就深深地爱上了她。而生性古怪、感情受伤的郝小姐培养出的艾丝黛拉傲慢且刁蛮,她根本没有把穷孩子匹普放在眼里,匹普很是受伤,但却无法在心里面真真正正地放下艾丝黛拉。
在匹普没有发迹的时候,他真正的朋友只有乔。乔处处呵护他,照顾他。尽管乔身为一名铁匠,没有受过更多的教育,但他用他质朴朴素的人生哲理,处处影响着匹普。乔对匹普说:“只有真心朋友地肯和你说这种话。如果你不能顺着直道正路做到不平凡,可千万别为了要不平凡而去走邪门歪道。匹普,下次可别说这些谎话了,活着要活得规规矩矩,死要死得快快活活。”
幸运之神突然降临在匹普的身上,一位神秘人委托贾格斯律师找到匹普,解除他和乔的学徒关系,并可以得到一大笔遗产,必须马上离开镇上,去接受上等人的教育。贾格斯再三声明不能透露资助人的名字,并问乔有什么要求。“乔温柔得像个女人似的,把手轻轻搭在我的肩上。……乔说:‘让匹普放下活儿去过荣华宝贵的生活,我是最高兴不过的,我真高兴得不知怎么说才好呢。不过,你要是认为金钱补偿得了这个孩子——补偿得了铁匠铺的损失——补偿得了我这个一直跟我最好的好朋友,那你就错了!’“
离开了乔的匹普很快就投入到光鲜亮丽的生活中去,养成了奢华的习惯,有了新的朋友赫尔伯特。匹普对赶来送口信的乔不大热情,心里嫌他土气,语气自然有些不敬,而乔仍一心为他祝福,不失尊严。
这时的匹普似乎得到了一切,他拥有了财富,受到良好的教育,走入上流社会,他得到了郝小姐的许可去爱艾丝黛拉,一时间,似乎拥有了所有。但匹普也有心烦意乱、神魂不安的时候,他不能确定是否能得到艾丝黛拉的爱,他怀念与乔在一起单纯快乐的时光,若是可以一直那样简单地生活着,一定比现在的他快活多了。
不久后真相大白。原来暗中资助匹普的是多年前的逃犯马格韦契,匹普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在与赫尔伯特商量后,他们决定将马格韦契送出国,以免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计划中时,却被马格韦契昔日的仇人告发,马格韦契被捕,并且身受重伤。匹普在与马格韦契相处时,竟然意外地得知,艾丝黛拉是马格韦契的亲生女儿。马格韦契在世间的最后那段时光,匹普陪在他的身旁。”因为,现在我丝毫也没有厌恶他的心情了。拉着我手的这个可怜人,他如今落入了罗网、身负重伤、上了脚镣手铐,可以我只觉得他待我恩重如山;这么许多年来始终对我情深意厚,感恩不忘,宁愿倾囊相报。我觉得他对待我,比我对待乔真要高尚千万倍。“
随着马格韦契的逝去,所有的遗产被没收,匹普似乎一无所有了。但匹普凭着自己的能力,与赫尔伯特一起开公司,挣钱养活自己。匹普请求乔的原谅,乔当然原谅了他,因为乔永远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匹普与人到中年的艾丝黛拉重逢,这似乎预示着,他们再也不会分离。
乔并不会被自己的身份地位所捆绑,相反他的内心一直干净清澈。乔一直对匹普关爱有加,他不因匹普富有还是贫穷而有所改变。当匹普富有时,乔远离他;当匹普有难时,乔立刻来到他的身边。
我们得到时,或许我们失去了很多;我们失去时,或许我们得到得更多。匹普的远大前程为我们呈上精彩的一课,我们永远不要在意那些得到的和失去的,谁知道它的背后是什么?
远大前程读后感1500字二:(1401字)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期的作品,也是他最成熟的作品。这个书名是有讽刺意味的,它讲述了一个孤儿,匹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他最终没有当成上等人,当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远大前程。本书以极其精彩的故事情节紧扣读者的心弦,生动地描写了一个饱受苦难并同命运不断抗争的孤儿匹普的心理历程,最后他终于悟出人生道理,成为一名普通人,并与初恋情人握手重逢,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远大前程》的故事情节有它的独特之处,读来让读者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本书的主人公匹普,更是联系其它人物角色的一条主线。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匹普就是被环境改变的。一开始,匹普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多么的天真,轻易信人,富有同情心。然而,匹普遭遇的宿命就是遇上了一位女皇般的姑娘,这位姑娘将透彻影响他的一生。他开始瞧不起自己,开始为自己的家庭环境及出身感到自卑,“而我一想到这座宅邸,心中就没有一丝阳光!同时对自己的行为也更为厌恶,也更瞧不起自己的家庭。”这是一段很好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在这样一所恐怖的房间里,匹普彻底瞧不起自己。是中了魔吗?不!这正应了一句真理:人是环境中的产物。是环境改变了匹普。进一步,匹普“交上好运”后,已鬼迷心窍了,非要去当上等人。匹普要求赫伯特教他礼貌与规矩,说明他急于想成为一个伦敦人。但是,无论怎样,匹普内心中的善良,还是可以体会到的。他暗中花钱支助赫伯特的事业,这表明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对朋友慷慨仁义,决不吝啬。知道他的恩人竟然是一个逃犯时,他开始从环境中蜕变出来。“与恩人道别开始变得沉重与焦虑了。”这说明匹普开始关心恩人的安危并且对恩人产生感情了。“即使缺钱也不再用恩人的钱。”表明匹普内心美好的东西开始复苏,最终,他还是过上了平凡而真实的生活(www.guaze.com)。最后,匹普与艾丝黛拉手握住手,一道走出废墟,广大的天地沉浸在静谧的月华之中……从废墟到夜雾再到月华,象征了匹普和艾丝黛拉爱情的三部曲,开始是不可能,后来是朦朦胧胧,最后是月光普照。这是一个大团圆结局,总算无遗憾。
在语言特点,写作手法上,更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老鼠一直在用牙齿啃它,可是还有比老鼠更尖利的牙齿在啃我。”以此来比喻赫微香老小姐内心的痛苦,绝妙!“一种使人恐怖的幻觉在我心中扩散,好像我与艾丝黛拉正在开始腐烂……”这是典型的文学性描写,达到了诗的效果。“我忽然情绪失控,趴在地上,使劲地扯自己两边的头发。”这句话特别能够传达出人物内心矛盾的心理,他明知爱错了人,但还是要去爱,。“伦敦给我的印象有点乱,路窄道弯,而且十分肮脏。”仅此几笔,便勾勒出了伦敦的特征。匹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一个“上等人”二努力。作者在叙述赫微香的故事时,既紧凑又周详,用的是倒叙手法。在此,我们对老小姐的情况就清楚了,对她之前的变态行为也理解了。“他的话像闪电,使我一下就看清了自己,接着失望,危险,羞耻等各种后果,向我冲击而来,使我几乎呼吸困难。”闪电这个比喻很准确,马格韦契正是以一连串快速有力的问话揭示出他才是匹普的恩人。为什么匹普感到失望,危险,羞耻呢?那是因为恩人在他的心中一直是个迷,他总觉得是老小姐,结果是一个逃犯,他当然失望了。与逃犯接触肯定是有危险的,这一点,匹普很清楚。而用一个逃犯的钱过上等人的生活又的确让匹普感到羞耻……
岁月在流逝,人物开始变化,在作者的笔下,通篇写来十分自然。最后大家都过着平凡而真实的生活,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结局。
远大前程读后感1500字三:(1345字)
我的版本:译林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罗志野翻译。
由于其书名的讨巧,这本书适合送给即将毕业分别的同学,我就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得到了这本书,并有幸第一次拜读了狄更斯的作品。之后又看了他的《雾都孤儿》,建议大家可以对比阅读:在奥力弗和皮普两个小家伙的命运沉浮中体会百味人生,眼泪和微笑共存。
《远大前程》并不远大,其实是一个小男孩的努力追求富家小姐,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泡沫破碎的故事。颠覆了中国“人无外财不富”的传统观念,皮普在破产之后反而端正了心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重新得到尊重,并抱得美人归。这些,完全符合我们的“大团员”的审美思路。
出身贫寒,曾经经历过家庭破产的狄更斯用深刻的笔触,以一个底层平民男孩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英国19世纪初的社会全景。他的社会批判性,对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平实流利的语言,使这个伟大著作的可读性非常强,并不是象通常的大部头那样令人望而生畏。每天睡前读上一段,沉浸于皮普的喜怒哀乐之中,为皮普的未来梦想或担忧,能够使人感受到名著所蕴涵的神秘而温暖的力量。
我相信,小说是通往作者内心的跨越时空的桥梁,用心阅读,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所知所想,所忧所感。名著的魅力是无限的,这也是作家魅力的体现。《远大前程》透过平淡文字,透射出作家对贫苦百姓的爱心和虚伪社会的批判。感受一个伟大的作品,感知一个善良的心灵,是莫大的享受。
多说一句,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都不能摆脱其被政治利用的境况。从前苏联到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狄更斯及其作品被赋予了太多的阶级性。人们没有探讨作家和作品的良知和良心,而是不断利用狄更斯的所谓“阶级局限性”来对资本主义进行剖析和批判。在文学评论界中,这些作品都异常复杂。我想,我们不是道学家,不是革命者,更不是才子、流言家,我不想强行给200年前的狄更斯贴上太多阶级标签。我们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感受爱,享受爱。
影迷附录:狄更斯的作品都有很强的镜头感,如果用心,你完全也能够从薄薄的纸面上看到丰富的七彩人生。从第一章摘抄一段,以飨读者:
我们的家乡是一片沼泽地区。那儿有一条河流。沿河蜿蜒而下,到海不足二十英里。我领略世面最初、最生动的印象似乎得自于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下午,而且正是向晚时分。就在那时我才弄清楚,这一片长满荨麻的荒凉之地正是乡村的教堂墓地;已故的本教区居民菲利普·皮利普及上述者之妻乔其雅娜已死,双双埋葬于此;还有阿历克山大、巴斯奥鲁米、亚布拉罕、特比亚斯和罗吉尔,他们的五位婴儿已死,也都埋葬于此。就在那时我才弄清楚,在这坟场的前面,一片幽暗平坦的荒凉之地便是沼泽,那里沟渠纵横,小丘起伏,闸门交错,还有散布的零星牲畜,四处寻食;从沼泽地再往前的那一条低低的铅灰色水平线正是河流;而那更远的、像未开化的洞穴并刮起狂风的地方,自然就是大海。就在那时我才弄清楚,面对这片景色而越来越感到害怕,并哇地一声哭起来的小不点儿,正是我皮普。
当你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脑海中是否能够想象出英国农村那种荒凉地域,尤其是在一个小孩子的眼中,更加可怕呢?我在小时候,就曾经在我家后面的小河边产生过这种恐怖心理。
所以,他的作品被大量的、不断的搬上荧屏,进行再创作。这部《远大前程》先后三次被改编成电影,可见其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