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导读后感1800字一:(1822字)
在读完《劝导》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是一本和《傲慢与偏见》同等分量的文学著作。
主人公安妮·艾略特是没落贵族沃尔特·艾略特爵士的二女儿,性格温柔、正直无私、乐于助人。因为母亲早逝,虚荣的父亲和姐姐对她漠不关心。19岁的时候,安妮认识了海军军官弗雷德里克·温特沃思,俩人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可艾略特爵士认为温特沃思地位低下而断然拒绝;安妮的教母拉塞尔夫人也因对方没有丰厚的家产,婚后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而反对这门亲事。为谨慎起见,安妮改变初衷,温特沃思愤然离去。八年过去,俩人再次相遇,温特沃思今非昔比,身份由军官变为上校,而且还非常的富有;他不能冰释对安妮的怨恨,而开始追求安妮妹夫的妹妹;在这一过程中,安妮无私、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再一次打动了温特沃思上校的心。
安妮不仅善良、宽厚,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尤为得体。姐姐伊丽莎白漂亮,但虚荣、自私、愚蠢,她对姐姐冷漠、不得体的举措都默默承受、耐心劝导。对妹妹和妹夫家人,耐心倾听,相互解释,以缓解别人的抱怨;也适时提醒大家,要有所克制;但凡对妹妹有好处的想法,劝导的更为透彻些。这些做法大大的缓和了艾略特家族成员的处境。
虽然,当年安妮因为年轻而不得不顺服家人和教母的决定,实际上,她一直对温特沃思上校的爱情坚贞不渝。在与温特沃思上校相处中,理智的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他的感情。与现代社会鼓励敢爱敢恨的直接来对比,我更为欣赏理智地看待感情。如果安妮不能拥有理智的情感,相信会被艾略特先生热情的追求所蒙蔽,而忽略掉真正隐藏在背后的品德。
在父亲沃尔特·艾略特爵士对待落魄的史密斯太太和名门达尔林普尔子爵夫人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上,安妮的确更无私与乐于助人。即使父亲和姐姐挖苦她:“说真的,安妮·艾略特小姐,你的爱好非常特别!别人厌恶地位低贱的朋友、劣等的房间、恶臭的空气、令人讨厌的关系,这些对你倒颇有吸引力”,她依旧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同学史密斯太太,对父亲和姐姐对子爵夫人的阿谀奉承感到羞愧。
这样一位具备高贵品质的安妮,终于与温特沃思上校终成眷属了!这样的幸福是应该赐予如此美好的女子的,我相信安妮也会是一位出色的太太。
作者通过安妮呐喊出“我们难以左右自己。我们住在家里,生活宁静,活动范围有限。感情就这么折磨着我们”的声音,这在18世纪来说,无疑是勇敢而积极向上的。奥斯丁在41岁临终前完成了这部作品,同样她在英国乡村也生活了41年。看到身边的女人只能服侍丈夫、教导儿女、有限的娱乐爱好,女人的幸福依附于是否嫁给一位富裕的、有地位的男人,而海军将军夫人克罗夫特太太打破了这一切,这无疑是作品的另外一大亮点,“看上去她是一位善于辞令、温文尔雅、精明过人的太太”,“她提出有关房子、租金、税金等问题,比将军本人提的还要多。看来她比将军更善于做交易”,“她镇静地把缰绳往旁边拉了一下,大家就幸运地渡过了危险。后来,她又一次小心地扬了扬手,于是马车即没有滑进车辙,也没有撞到粪车上”,克罗夫特太太与丈夫肩并肩,共同承担事业与生活中的责任和荣耀。这让我大胆的猜想,如果奥斯丁41岁没有因病去世,她一定会走出英国乡村,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看。
奥斯丁给这本小说取名《劝导》,但整本书中却对是否听从劝导、怎么样听从劝导并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
虚荣的艾略特爵士和伊丽莎白忽略了拥有这么好的女儿、姐妹,对安妮的劝导难以听进去,导致错误不断。而安妮19岁听到的劝导,是拉塞尔夫人真正为安妮切身利益所说出的话。过于年轻、战争、不富裕的经济,似乎一切都不明朗。对于爱她如同母亲的拉塞尔夫人来说,怎能不去阻止呢?遗憾的是,温特沃思上校也是冲动的、自尊心极强的人,只能用离开来解决。安妮虽然曾经与温特沃思上校擦肩而过,但安妮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她那高贵的品格,让他们的爱情拐了个弯,回来了!经过又一次的爱情考验,更加肯定了爱是值得等待的!
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也使得人类的语言水平在不断提升,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轻易给予别人建议,而是反复揣摩对方的想法,说出来的往往是对方想听到的话。即使敢言的人,在看到那冷漠的表情、讥讽的笑容、应付的皱眉时候,也都退缩了。这劝导的话啊,如要说给艾略特爵士,不亚于一头扎进了沙子,灰头灰脑呢!
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聆听了不少长辈、朋友、好心人劝导我们的话,但我们真正能听进去多少?哈哈,这不得不说我们的耳朵还不那么善于聆听,我们的情感还不够理性!借用一位朋友的话:“我们要有能听的耳,才能听到智慧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