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我上班之后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书。读完之后感触颇深,本书作者通过践行身心灵修,最终从现实困境中走出,寻找到最初自我的过程。联想自己的经历竟与之有相似之处,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一、忙碌并不盲目
我是于2017年8月参加工作,其实算下来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算长,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是在学校,好多老师见我都会对我说,“你天天也是很忙啊?忙什么呢?”我真的很忙碌吗?
2017年8月——2018年6月这一年,我担任了三年级的数学课、生活课,五年级的体育课,一年级的生活课、游戏互动课等课程。这一年因为刚上班,好多工作不熟练,就显得每天都是在忙碌,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情。2018年9月——至今,首先我担任一个班级的数学课,学期初负责给每一位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这个要耗用一些时日;学期中要备课、给学生批改作业等;其次,我和学校郭老师一起担任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每周二风雨无阻的出现在送教学生的家中,即使只有一个学生,我们也会为他制定一份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我担任送教工作中的数学和绘画手工两个学科,除了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每周上完课还要及时填写授课记录,要把上课的照片、视频资料归类整理;另外,我还担任了烹饪课程,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炒菜、主食和汤类,让学生一个人在家时能够保证自己的饥饱;除此之外,我还是学校的学籍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负责学校的学籍工作和网络,每年新学期的前两个月是最忙的时候,这时候要为学生办理学籍,要为转学生办理转学手续,要不定时地听从安排外出开会,自己的事情有时就会拖很久才得到解决;在网络管理方面,自己工作还不是很熟练,但也一直在请教、学习,之前对台式电脑一窍不通的我,现在已经可以完成组装,给新电脑进行分盘了,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进步吧,忙的时候又是一天也做不到办公室,总是在来回跑。
原来大家说“利敏,你好忙呀!”的时候我真的是笑一笑就过去了,因为我不可能和每一个人解释我具体在忙什么,我知道很多老师在默默做着更多的工作。的确,我很忙碌,但是对我所做的所有工作,我并不盲目,每一项工作我都认真对待,最后皆取得了令我比较满意的成绩。
二、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面对诸多工作,怎样合理按排呢?
首先要学会进行规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事前都要对每一步进行好的规划,时间也不例外,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成目标、任务,就必须要对这些目标和任务进行好的排序。你没听错,就是排序。规划谁没试过啊,可最后呢,事情在本子上列了一场排,什么都想做,最后啥也没完成。
其次如何解决目标冲突。俗话说的好,计划赶不上变化,你计划10点做某件事,可是随后因为某些突发事件给耽误了,所以,在进行具体的目标规划的时候,要给突发事件预留一部分缓冲的时间,以此来应对目标的冲突性。当然,A、B、C的排序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定的时间,B项下的事件就会变成A事件,这些不可预见性,都是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三、遇见未知的自己
用马斯洛的话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生活的喜悦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无论遇到怎样的困惑和劫难,都请记住:今天的行为决定明天的命运,未来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明天的自己也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愿正走在人生路上的我们,都能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2篇】
很久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潮湿的土地容易长出悲伤的种子".然而太多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将精力集中于"滋生的悲伤的种子"将我环绕,将我吞噬的体验,却忽略了自己"纵容"、"迷恋"甚至"亲手培养"的"潮湿的土地",愈是潮湿,越是阴雨连绵萦绕不去。所以被这种悲伤、失望等的负面情绪套牢、包裹,正面体验被丢之一旁,甚至遭到拒绝。跌至谷底、周遭尽是潮湿的时候,为何不让阳光照进来?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对于人生的种种迷惑,作者给出的破解之道是:身体——联结,情绪——臣服,思想——检视,身份认同——觉察,这些外在的东西将真我——爱、喜悦、和平层层包裹,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展现真我特质,寻求爱、喜悦、和平。这是一场探寻深层的自己、真实的自我和创建快乐力量的旅程。如果说书中的哪部分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最深、最能让我从中得到更多思考,我想非"情绪"莫属。
初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可能还是会愤愤不平:那么难以接受的事实,怎么能轻易接受?怎么不可挣扎一下、痛苦一番?经过各种斗争,仍旧无法改变,那就接受吧。对于不想接受的,怎么不会产生痛苦、悲伤、愤怒等等一系列的情绪?但是,走到接受既定事实、产生情绪这一环节上,我却陷入了困顿的局面:负面情绪一直萦绕,乃至爆发,怎么去疗愈?书中给出的秘诀是"臣服",是带着"爱的觉知之光"去消融这些"黑暗的能量".
也像很多人一样,听到"臣服"就不自主地抵触,因为从小到大,遭遇挫折时,老师、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会旁敲侧击的告诉你:要去挑战、抗争,"臣服"是懦弱的表现,不认输是你坚强的标志。然而,在这条"不屈"的路上,又有多少人不堪重压而陷入无限循环的自我折磨的怪圈?又有多少人不可自拔的沉浸在助长悲伤的"潮湿的环境中"不管这是不是胜肽的作用,从某一方面说,这的确是我们忘乎所以的一直和负面情绪为伴,甚至封闭自己于各种扰人的情绪之中。
那么为什么会有情绪烦忧着你,因为已经发生的事让人觉得悲伤、失望,因为总是害怕即将发生的事会让人觉得悲伤、失望,更是因为对于已经发生的即使无力挽回,仍旧苦苦挣扎,不肯放过自己,亦不肯向前看。
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也许事情很糟,可是现实带给我们每个个体的无力感普遍存在,那何不学会臣服、接纳,活在当下?不如就让阳光照进来,因为过去和未来惶惶不可终日总不比专注于当下来的更好吧。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这个大前提是,接纳并跳出困住你的情绪,关注现在的自己、现在的事以及所带来的各种感受。
至于怎样才能做到"臣服",怎样才能跳出负面情绪的漩涡,自己去主动迎接阳光,我想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然。运动中感受身体的变化,阅读中流连于文字组合所带来美的感受,电影音乐中享受视觉、听觉盛宴,完成每件工作的成就感……于专注当下中积蓄能量、等待转机,从而蜕变为一个有耐心、有勇气、全新的自己。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在这样一个纷繁耀眼的大社会,每个人多少都会遭遇一些波折与困难,就像书中主人公会遭遇感情、工作以及种种不如意。也许各种压力与情绪会让我们筋疲力尽,也许我们会因为各种艰难困惑而变得沮丧,也许人生中的很多不如意让我们被负面情绪所环绕,但是情绪的产生无法阻止,至少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被情绪左右,努力做到接纳与"臣服",从而获得专注当下的力量。跳出怪圈,不如就让阳光照进来,晒晒心底那片有点"潮湿的土地",然后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一切乐观和美的准备。
【第3篇】
能够看到这本书,得益于我的好朋友崔慧敏,我们一起参加招教考试,一起工作,一起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当我们的工作陷入迷茫并且很痛苦的时候,她推荐我读这本书,没想到读完之后果然豁然开朗,给我那段豁沉沉的时光注入了新的阳光。下面我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应该说我喜欢“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读了这本后,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我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像权利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内心的喜爱与平和。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性和灵性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朋友,同事来初步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周围吸引来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带着一定的能量震动和我们的震动频率相近。
这本书让我真的体会到了它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她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溶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但更好让人感悟理解。张德芬教会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永远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常审视自己,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打分,寻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灵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
【第4篇】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应该说我喜欢这类书——“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读了这本后,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我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像权利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在我读书的城市,那是一个节奏步划都很快的城市,稍不留神就会被落下,那里交通格外拥挤,速食店到处都是,人人都生活在名利角逐战中。是一个躁动的城市,真的是: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追求。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妇,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愿的,能够从中获得快乐,然而在不愿意的时候,为了演好这些戏份,我们每个人都要因时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正是这些面具遮住了真实的自我。当然还有我们那种小我的虚荣心也会让我们失落自我。然而也不是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找会真我了,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性和灵性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朋友,同事来初步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周围吸引来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带着一定的能量震动和我们的震动频率相近。
虽然这本书我只看了两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真的体会到了他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他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溶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但更好让人感悟理解。他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永远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常审视自己,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打分,寻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灵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
【第5篇】
寒假,我认真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在一次教研组读书交流时一同事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时,感受到此书的魅力。它告诉了我小我、真我,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内容,对于爱发脾气的我来说,是该修修心了!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女主人公若菱经过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点,从烦恼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快乐,并取得生活事业双丰收的故事。它通过一些实例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如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爱、喜悦、和平!吸引力法则、潜意识总的人生模式、身体联结、情绪的体验、臣服的体验以及身份认同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吸引着我坚持天天阅读下去,并将一些心得分享在朋友圈中(也起到一个监督自己的作用)。
在最初的阅读中,我认识了小我。他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烦恼,比如对某人的讨厌、对工作的烦恼、对待遇的不满等等,都是被我们自己人为的放大了。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因为我们失落了最真实的自己。
我最感同身受的内容就是情绪和臣服的体验。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情绪的时候,我们所背负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别人是无法强压给我们的。真正让自己苦恼的是我们自身,过于看重那些会让自己苦恼的事。不要总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换角度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如果有一个人充满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引过来。
关于臣服,是说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抗拒,发生了就是事实,我们要学会接受,接纳当下。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你不喜欢的情景。
最后,要试着做一个喜悦的人,而不是快乐的人。因为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就像日本小学生做的“米饭实验”那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的思想,那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也不足为奇了。
这本书读了之后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每天刻意的放慢呼吸、用潜意识改善情绪、试着做一些让身体联结的动作和想法,慢慢的我感受到自己不再像之前那样“路怒”了,不再遇事冲动或心理不平衡了……这就是所谓的心态决定一切吧!相信只要我们用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就一定会取得的满意的成果!
【第6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主要是环绕了女主人公白领李若菱与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对话,揭示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突破了大多数传统书籍对这方面心理理论知识的直接论述,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读者走进作者论述的观点里,进而走进了自己内心中真实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虽然她有美丽的外貌,在公司里身居要职,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但她并不开心,由于婚后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讽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里又有小人的尔虞我诈。她脑海里时刻都闪过轻生的念头,在一次和丈夫吵架离家出走后她遇到一个老人,在与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后,她终于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谁”这是第一次见面时老人问李若菱的第一个问题,“我叫李若菱!”“我问的不是这个,名字只是个代号。”“我在一家外企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营销经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自己是谁我们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开心,即使我们拥有了很多财富、金钱、美色。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以为我们就是财富、金钱、美色的代表。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东西呢我们总是习惯地去观察模仿别人,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拥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寻找的地方,表面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找解答和快乐,结果都是徒劳无获的,主要是我们找错了方向,找错了位置。
人生一辈子,每个人都在追求,金钱,权力,健康,快乐总结起来不外乎是爱,喜悦,和平。有所追求就有所受桎梏,可能是别人追加的,也可能是自己加置的,说到底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在失落中找回真我,找回真正的自己,走出迷雾,才能在谷底惊见阳光。
生活中许多事情会让我们愤懑,痛苦,伤心,不能自已。高中三年拼搏没考上大学,好朋友在背后戳了自己一刀,自己的亲人离世而走等等,这些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自己心里多么心如刀绞别人不会知道,就是知道了承受得还只有自己。“臣服”。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对已发生的事臣服,事实就是最大,因为已发生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不去接受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面墙,而希望把他撞开。因此在这种时候自己能做的就是只有臣服,从心底接受他,并想着去解决它,不要让情绪蒙蔽自己。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正所谓期望越小失望越少,而惊喜反而会更多。而且,正因为你把注意力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我们逐渐的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隶,它时刻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了不快乐中……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里,我们每个客体其实都是“李若菱”,我们都迷茫过,我们都徘徊过,但请给自己一个机会,和“智者”来番对话吧……
【第7篇】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在阅读之前朋友告诉我想要学会感性的认知周边,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在上班闲暇间,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份神奇的礼物,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于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明线暗线双线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德芬,品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搭乘心灵成长的列车,达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脑海里一直有个念头儿,总觉得《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上帝送来的礼物,在打开礼物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从小到大,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思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当你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特别有意见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所以又一个观点产生了:“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多年来,我都被一种叫强迫症的心理疾病困扰,失去了快乐,失去了阳光,在我心理身体几乎崩溃,感觉前途茫茫之时,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些心理书籍,通过阅读,我懂得了许多快乐幸福的方法,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觉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现在还有时病发,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可以调节的状态。快乐就是一种选择,是天堂还是地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我的认知有几大的力量。来看一个逻辑推理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所以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而已。这就是著名的ABC认知理论。
《遇见未知的自己》,还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其他所有与植物馆的都是生命的假象。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
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写的这些,其实只是书中内涵的冰山一角。一开始,以为它只是空讲道理的励志书,然而翻开书,却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精彩世界。它解开了我的很多困惑,让我相信,与它的相遇,实在是一种美好的缘分。
【第8篇】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朋友介绍,这是部关于灵修的书,灵修的书之前从没涉及过,总觉得所谓灵修总有些玄学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张德芬的介绍,从一个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跋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的蜕变,让我对所谓“灵修”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她以小说的形式来向人们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正如书中主人公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起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得越严重,内心就更加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记得老人的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情绪不好时,请默念:“我看见我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我们人受苦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抗拒事实。臣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无功,无济于事的。所以,我不会继续在上面撒盐。我会努力让伤口好好愈合,使自己的情绪和心灵恢复健康。”快乐不快乐决定权在自己,事情的最后结果也是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无关。不停地向外界抓取,去抓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当然会痛苦,当然会失落。要正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别人给不了,也无法给予,不要找错了方向。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视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自己不完美的人生事实,甘心地去接受,慢慢找到一条可以使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当然,快乐不等于肤浅,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孤独、痛苦、彷徨、坚持、执著,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过,要有技巧,能够使自己在恰当的时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独;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心怀,投入生活,变得真正的开心快乐。
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着其中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
【第9篇】
最近因为一些工作问题和生活琐事我已经沉闷痛苦了许久,我想我不能就这样一直下去,谁也帮不了我,我只能自己拯救自己。之前听说过《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很不错,是关于心灵修行的,说不定它能帮助我呢,反正闲来没事,看看书挺好。于是我就买来这本书,用了三天就看完了,在那三天里,真的书不离手,晚上也看到很晚,真是越看越投入越看越开阔。看完之后感触很多,非常想推荐给我的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翻开书,左侧第一页的内容就是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诉射出来的结果。”我似懂非懂地接着往下看目录,看完目录,我很兴奋,想迫不及待地一下看完,因为那些问题都是我曾经遇到和现在正在面临的问题。我相信它一定会帮助我。下面是我看完整本书之后的所思所想所悟,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
每个人对成功的标准和定义不一,今天我就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管领导还是员工,只要他“有自己”就是最成功的。这个说起来轻松,但成功率很低。
有自己分成几个步骤: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修炼自己—拥有自己。
第一步:认识自己。这或许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但我们从小都没有这方面正确的引导。我们教导我们的孩子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认识书本中书本外的世界,我们何曾带孩子一起去认识自己?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样子,自己的特征,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内在.....这些多么有趣呀!关键的问题在于认识这些是基础,比其他的都重要,它是你一生的基础,也是必经之路,若你错过,在不断的认识别人认识世界的路途中,你会遇到很多麻烦和力不从心,到时候还要绕回来重新做认识自己的功课。问自己:“我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是是怎样的?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我的优点是什么?什么是我的弱点和软肋?我的原则是什么?我的底线在哪里?......”这些你都清楚吗?朋友们,在做事情之前先去认识一下这个陌生的自己吧,了解了自己也许事情就会有不一样哦。
第二步:接纳自己。朋友,认清了你自己,感觉怎么样?有令你骄傲的一面吗?有,一定有。有令你烦恼的一面吗?有,一定有。那你接纳这个有很多不足和瑕疵的自己吗?那很难,但必须要做到第二部——接纳,而且是平静的,淡然的接纳。想想看,世界上只有一个你,多奇妙,多值得骄傲呀。即便你有不足,有不如意,那又怎样,你的爸妈依然爱你,你的亲人依然爱你,值得你爱的人都会爱你,更重要的是,不管你是什么样,你要永远要爱你自己。要包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允许它和你相处,不要抗拒。我就是我,和每个人都不同,而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这多正常。况且我还有那么多闪光的优点呢,想想真是开心呢!
第三步:修炼自己。你全然地接纳自己了吗?是不是从来未有过的喜悦,哇,自己还可以这么厉害。那是不是就可以说:“瑕疵不用管,是怎样便是怎样了”ohNo,当然不是。下面就切换到第三步:修炼自己。我胆小,勇气不够。好,那就从小事开始,每一次的公众讲话,每一次的举手发言,甚至每一次的表白都是一种勇气的锻炼。我脾气不好,经常伤害别人。好,那就从每一次发脾气前5s开始,提醒自己:“我快发脾气了”,深呼吸,问问自己为什么生气,我可以不可以平和地给他指正错误,也许效果比对他发脾气更好呢;这是我的问题,我凭什么要想指责别人;慢慢来,不着急,越发脾气越浪费时间......想完之后是不是怒火消失了?是不是可以平静下来解决问题了?这些你身上的问题就可以通过件件小事去慢慢改变和提升,从无意识做到有意识,从后知后觉做到先知先觉,记住,优秀是一种习惯。加油吧,朋友。
第四步:拥有自己。修炼自己是永无止境的。就像雕琢一块玉一样,你不停地打磨它,它就越来越有韵味和光彩,你拥有它珍惜它,这是一个充满希望,惊喜,和挑战的过程。拥有自己,当外界的风言风语侵入你时,你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乎什么,进而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拥有自己,当别伤害你的时候,你心理已经有了很强大的力量去保护自己。拥有自己,当别人被伤害的遍体鳞伤,在痛苦地舔舐伤口的时候,当他们因为被无情地抛弃而撕心裂肺的挽留的时候,你可以很优雅很平静地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因为你已经足够强大到他们的离开对你影响微乎其微。
拥有自己,珍惜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第10篇】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在阅读之前朋友告诉我想要学会感性的认知周边,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在上班闲暇间,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份神奇的礼物,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于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明线暗线双线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德芬,品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搭乘心灵成长的列车,达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脑海里一直有个念头儿,总觉得《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上帝送来的礼物,在打开礼物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从小到大,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思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当你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特别有意见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所以又一个观点产生了:“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多年来,我都被一种叫强迫症的心理疾病困扰,失去了快乐,失去了阳光,在我心理身体几乎崩溃,感觉前途茫茫之时,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些心理书籍,通过阅读,我懂得了许多快乐幸福的方法,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觉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现在还有时病发,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可以调节的状态。快乐就是一种选择,是天堂还是地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我的认知有几大的力量。来看一个逻辑推理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所以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而已。这就是著名的ABC认知理论。
《遇见未知的自己》,还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其他所有与植物馆的都是生命的假象。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
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写的这些,其实只是书中内涵的冰山一角。一开始,以为它只是空讲道理的励志书,然而翻开书,却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精彩世界。它解开了我的很多困惑,让我相信,与它的相遇,实在是一种美好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