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1500字篇一:(1650)字
我看见了一个铁骨铮铮的侠骨女子,我看见了一个欣欣向荣又奄奄一息的社会,我看见了自己
对柴静,之前的印象有:老罗喜欢拿她开玩笑,长的很清秀,央视主持人。断断续续有些印象,是因为柴静是个好读书之人,她身边也有些人文社科领域的文艺青年。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她有次说到某朋友好读书,常常一天读数本书,然后向她推荐,于是她汗颜。
从大学开始,便没怎么看过电视了,所以柴静辛辛苦苦剪的片子,辛苦做的采访与报道,我竟然都闻所未闻,反而都是从书中第一次知道那些幕后故事。想来真是汗颜,人生中最精彩的几年,即没能接触到有思想与深度的东西,也没通过网络获得最新的自由的知识——好多时间都在快餐小说、支离破碎的新闻和游戏中悄然而逝了。不过网络本身也只是种平台和媒介,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关注领域和深度呢?也许很多东西,在孩提时,在少年时,便被埋在了骨头里,之后便懵懵懂懂随波逐流,也许在偶然中打开一扇窗口,破窗而入,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是在窗口外短短一瞥,发现里面的东西自己不理解,不关心,便又庸庸碌碌的又随着这社会奔流而去了。这就是滚滚红尘,大千世界。
当我们身不由己,或在不知不觉中从窗外溜过时,柴静停下,驻足,凝视,看见。她并没有多聪明,也没有多博闻强识,只是她安静的看见,记录,思考。渐渐的,便见的越多,所得便越多,破茧成蝶。
在时而平淡时而冰冷刺骨的笔触下,我看到了这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可怜,或可恨,或可叹,究其原因,种种皆源于无知无奈无为。
第一种无知,我看到了学校的风气是如此愚昧保守,几个小姐妹相约同年同月死,竟真的就一个接一个的自杀,而这源头,则来自于几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感情的无知。我很难想象父母对子女不闻不问,但在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它发生了。我倒是可以想象学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偏激,毕竟小学和初中,我都在镇上,看多了课桌三八线导致的“战争”和大家对早恋这一话题的小心翼翼和男女之间的夸张恶作剧。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世人对婚姻的无知,同性恋的无知,对环境保护的无知,对健康的无知。然而,更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奈。记得柴静采访一个官员,官员振振有词:难道我做的是错的吗?虽然环境出了一些问题,但如果不是经济发展了,那些窝在村里的年轻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你能够想象吗?在很多问题上,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经济不发展,年轻人可能一辈子都待在村里,思想禁锢而保守,如果我是这个官员,我想我也应该“经济发展优先”吧。说到这里,又联想到邓小平时代的波澜壮阔:他很清楚潘多拉魔盒打开的后果,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最壮阔的一次改革。
无知,无奈,都不如“无为”来的令人叹息。每个人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中国人信奉的哲学,也是我父母告诫我的道理——年轻人,你还不懂这社会的险恶。而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想改变的力量总是会被抵制,被扼杀,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服从潜规则。在采访一个警察时,柴静问了很多让人下不来台的问题。而最后,这个警察私下里告诉柴静,他很佩服她,也认同她,只不过自己不能站出来。是啊,站出来的后果是什么,历史上有太多的例子。于是便有了各种推诿各种借口,各种懒惰各种官僚。于是便有了柴静镜头下的一个被错误关押几十年的犯人——没人想到他,没人帮助他。
如果说看完书后自己有些敬佩柴静,那我仰慕的不是她的人品才学,也不是美丽优雅。而是那份沉甸甸的较真,那份追求改变的坚持。
做事情最怕较真,看似简单的问题深究下去往往会带来一团无法解答的问题,但只有较真,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是柴静的坚持,也许会有更多女生因此自杀。
成功来源于细节和偏执,也许如果柴静自己中庸,不甘进取不去改变,那么也许中国的两会新闻到现在还是一团死水,奥运报道也不会那么精彩,非典也不会有真实的一线报告。
历史总是由英雄人物推动的,而成为英雄的,是一个个用于改变和坚持的小人物,当小人物们的努力逐渐被理解,被证明和接受,人民便狂呼着托起他,并加入到浪潮中,于是,历史产生了。
看见读后感1500字篇二:(1607)字
这个时代盛产“名人”,特别是和媒体沾边的,有人说把一头猪放在CCTV演播室里也会出名。这话虽然有褒奖CCTV之嫌,但也不算很夸张。
初闻柴静出书是去年冬天的事了,当时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哦,柴静也出书了”,心想。那时也不知道她早先出过一本书。反正名人都出书吗,白云都出了,柴静差啥呢。
后来看了她的新书发布会,决定入手。白岩松说,人们怀念的世界未必都是美好的,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罢了,你经历的时候或许觉得很慢很难甚至很痛很苦,但经历过再回首的时候往往却非常怀念。十年的心路,愿意并能够呈现出来就值得一看,尤其还是柴静,勇敢、务实而又颇具文艺范的这种作者,我们喜欢。
当当下单后很快就收到了书,看到封面立即想起了某网友的“批评”:“不带这样的,只PS柴静的脸,任由大爷们一个个跟陈忠实似的”。呵呵,权当是花絮了,其实我倒觉得封面照片蛮亲切。估计柴静也是有所考虑,所以在新书发布会上还特地说明了关于封面的设计思考。《看见》有405页,挺厚的,乍一看觉得还是对得起它的价钱。装帧朴素,没有一上来好几个大彩页,没有众多大牛的联袂推荐,让人感觉很踏实。书脊上的“理想国”三个字像天边的彩虹。
@舒浅浅同学先行阅览,春节之后轮到了我,从黑龙江回天津的火车上开始,当然,我是平常心读柴静,没有刻意崇拜,也不带有“柴静只是徐静蕾和朱军的合体”之类的偏见。我平时读书是很慢的,这次还是很慢,但也有不同,因为书中的内容,偶尔会呼吸困难、甚至心痛唏嘘,打开这本书,你就不禁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里穿行,看见……
初见陈虻,比“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这样幼稚的问题更幼稚的是柴静那份幼稚的心高气傲。
进入央视,溃败紧跟着溃败,但或许溃败就是蜕变的躯壳,就像她书中后来的数次蜕变,没完但总有益。
非典,在我们还在大学里因为不能出校门玩而抱怨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出生入死奋战在阻击非典的第一线。那次是她生命的一次大开阖,原来温暖窄小的自我,瞬时被生命拉开了无限的可能。
山西,山西。故乡情节是每个游子最深切的感情,然而这里文字的沉重让我感到悲伤,悲伤于那样深深的恋下,眼看失去的无能为力。当然,这段故事也同样贯穿于着柴静与奶奶的那段温暖记忆。
卢安克,无能的力量,一切成熟的逻辑被推翻,重建,又被消灭,反思。
当人们全在咒骂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怎样由于不同悲剧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看见、面对那苦难与原罪的种子,甚至是恶开出的花。这些,普遍存在于我们这些“善良”人的心里。
陈虻,以及老范、老郝,这些亦师亦友的伙伴,与他们的感情犹如血肉已经伴随生命而结合在了一起,走过人生最难忘的日子、最精彩的路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向陌生的人传递这些成长的记忆,是一种功德。这里面有痛,有泪,有苦难,有微小的欢乐杂阵其中,这一切,构成繁复生命的每一面,有待我们去遭遇,看见。
《看见》是记载柴静个人的心路历程的白皮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备忘录,想怎么定义,因人而异吧。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因为柴静不断拾取令人感动的过去,令人心碎的回忆,更难为珍贵的是那触及灵魂的思考,在这物欲横流、犬牙交错的时代,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多有禅意!
也很喜欢书中的另一句话:“很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想起王筝的那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爱……”。
相信吧,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梦的旅行。
相信吧,因为很多东西唯有你相信,才会拥有。
就象陈锡文发给柴静的短信里说:“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人们继续对明天有信心”。
看见读后感1500字篇三:(1516)字
一根稻草,扔在大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绑在一起就是白菜价,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我们与谁绑在一起,这很重要。这说明一个人与不一样的平台,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结交有正能量的人会影响你的一生。柴静的成功之路上,有很多人为他点亮明灯,其中陈虻就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陈虻这个人物出现在《看见》这本书的始末。第一章是陈虻约见柴静,从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开启了她事业的新篇章。书的最后一章《陈虻不死》,柴静的这篇文章被称为最好的悼文。此时柴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主持。就是这个对柴静的人生和事业起到关键转折的一个人,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连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都为之敬佩的人物,在柴静的人生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在不多的描述中,我感受到陈虻之于柴静,不仅仅是一个伯乐,亦师亦友,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她精神的引领者。
但他对柴静的帮助有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正如柴静所说,他总是在嘲笑她,打击她。初进中央电视台时陈虻敲打她:“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网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记住,我都比你高一厘米。”当柴静的第一期关于“剖腹产”的节目惨败时,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并针对节目做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陈虻无疑是严厉的,甚至是苛刻的。他骂人的劲儿,让人轻生的心都有。但他还说:“批评你不怕,对你失望才可怕,”这话确实在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领导批评你是看重你,觉得你还有可塑性。如果他对你失望了,连挨批评的机会都不给你了。
有一次,柴静遇到麻烦,他打电话来,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只说你要怎么处理。还说,我把你找来的,我得对你负责。在柴静取得成就的时候,他说,“你已经很努力了应该快乐一点。”此时的陈虻充满温情的话语,无疑是对柴静的一种褒奖,这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也许是天妒英才,胃癌让他的生命在48岁时戛然而止。“东方时空”的编导陈真说:“陈虻的一生没有拍什么片子,但我们就是他的作品。”毋庸置疑,他是新闻界的领军人物,是同事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他们精神的引领者。
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柴静对于陈虻的感激和深深的怀念。柴静是幸运的,她不仅遇到了一个伯乐,而且这个伯乐还是她精神的引领者,她的成功是必然的。
我们实小的教师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和“实小”这所百年老校捆绑在一起,因为我们和一位踏踏实实做教育的校长捆绑在一起。谁都不能否认她是一个好校长。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校长引领着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引领着我们读书,引领着我们搞各项活动,逼着我们不得不进步,不得不优秀。她用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劈波斩浪的勇气,引领实小教师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她以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引领实小教师走出一条有实小特色的办学之路。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仅凭别人的引领是不够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人的不懈努力,柴静在书中写下了自己的失误和反思,记录了她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路历程。回顾我们的成长之路,从毕业时的豪情万丈,踌躇满志,到面对工作中的繁琐与残酷,也曾几度消沉,但都在不断的挫败中顽强地爬起,最后,造就成今天的荣辱不惊,安之若素。
柴静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她的团队。团队的成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镜头里柴静的风光无限,我们才有幸看到那些让人心里面柔软的文字。我们“实小”教师都很幸运,因为我们工作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站在百年名校这个平台上,一定会让我们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我们虽然没有创造出柴静的辉煌,但是在《看见》这本书中,我们跟随柴静,也看见了我们曾经的自己。柴静的成功告诉我们:精神的引领加上个人的奋斗加上团队的力量就等于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