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500字读后感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17-09-30 10:52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一:(1536)字

现在流行的书籍大多不是哲学书籍,哲学小说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本书——《苏菲的世界》——不仅是哲学书籍,更是一本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哲学小说。在这点,就可以说这是本伟大的书。我有幸读了它,心灵有了许些的触动,感觉像是触摸到那些遥不可以及的人的灵魂。这本书写得不仅仅是小说,一个故事,它包容了几代人的思想,可谓承前启后,是精神的圣殿,这是智慧的语言。

小说的主人公苏菲刚开始是并不很懂得哲学,她跟平常学生一样对哲学的认识很浅。然而,有一天,一封无名的来信打乱了平常的生活,一场思想的风暴就此到来。从此,她不断地收到一些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运用她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于是,一个哲学的世界就这样层层展开,把哲学的问题抛出来,接着引出各个流派的代表人来解释这些问题。由古而今,串联起这一座哲学的大厦,引领读者层层接近哲学的世界。

从前,我总以为哲学是很枯燥的,是难懂的,无关生活的。我想这很可能是受了以前教科书的害,教科书里往往都只是枯燥的知识点,都只是浅谈甚至是不谈。没有争论,甚至都只是一家之言,看不清全部。字是有灵性的,它可以传达跳动的思想,可以描述细微的感情,但教科书里的字是死的,毫无生气,没有哲学的辩证,没有论证,只是铺天盖地的要点,硬生生的要我们接受,实在令人生厌。可现在,我懂得,哲学不仅跟我们紧密联系,而且是富有趣味的,这正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所受的启示。我想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没有真正的想要去了解,你就不能得其精髓,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它最精彩的地方。这本书以其故事性清晰的条理,让我们很容易进入哲学的世界,我觉得我已开始我哲学的旅程。

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进步的产物。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正在于我们有思想,而且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我们人类思想的进程跟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连,我们可以看见每一次社会的转型必将有一场大的思想革命,这其间哲学就是这思想的载体。在西方,从奴隶社会到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这其间有过早期雅典文明与希腊文化时的智者先声,有过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大变革,后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催人奋进。在中国,也有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从而有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体系。而现在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更是含有浓厚的哲学味。哲学,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串通起人类的整个变化历程,使后人惊叹于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

哲学,从神话开始,由自然而后渐渐地回归到人自身。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可算是西方哲学鼻祖。这并不是说他最早有哲学的意识,而是他让哲学真正的成为一门学问,经由他学生和后人的发展才逐渐壮大起来。柏拉图是他得意的门生,也是哲学史上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不仅记录了苏格拉底的智慧,而且敢于创新,使其更有深度。雅典文化代表西方早期思想文化的结晶,在人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后来,一批批不同流派的哲学家的出现是哲学真正意义上与人类的文明进程联系在一起。笛卡尔、洛克、休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家们将哲学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的工具,不仅有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更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有了辩证的认识。

我不知道我现在称不称得上懂得哲学,但我觉得我已经入门了。《苏菲的世界》其实就是哲学的世界。本书作者乔斯坦•贾德是一个高中的哲学教师,他或许懂得我们学生于哲学的需要是教科书所不能给予的,所以写了这一步大写的书教我们来认识哲学以此来认识生活,认识我们人类的思想盛宴,认识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认识曲折的道路是经由几代人地开采而来,从而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我们人自己。

愿我懂得,从此认真的感受生活的点滴。我想哲学不是一时的兴起的趣味,而是应该用一生去追寻,质问人生,质问生活,然后找到所需要的正确的道路。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二:(1409)字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我还是对哲学不感兴趣,可我已经开始思考,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他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迹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三:(1409)字

一部哲学教育影片。主人公,苏菲,一个将满15岁的初中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喜欢和她的好朋友聊些生活中的哲学问题,比如“小鸟有没有思想”。然后,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信,只有三个字“你是谁?”,起始以为是爱慕她的男孩子写的,但后来才发现时一封没有来历的信。后来她又陆续收到了好几封信,还是疑问“世界从哪里来?”“生命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作者是借这种形式来把我们引入哲学的殿堂,从最简单的哲学问题入手。

在邻近苏菲生日之际,苏菲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张影碟。她在妈妈睡下后,偷偷地观看。这时候,她的哲学老师才在影碟中现身,他叫艾伯特诺克斯,在影片中,他把苏菲引入古希腊,让苏菲了解了大哲苏格拉底死亡的经过,苏格拉底让很多人正确地思考,这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大家投票决定杀死他。本来苏是可以逃跑的,但是他没有,他说,可以杀死我,但是杀不死批判性思维,于是安然地饮鸩酒而死。

第二个人物是柏拉图,他是苏格拉底最得意的学生,他继承了老师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诺里斯向苏菲介绍了柏拉图最著名的影子理论,即“洞穴之微笑”,柏拉图认为,“所有事物本质上都是永恒想法的影子,但是很多人都满足于虚伪的影子,他们就像洞穴人,从墙上看到影子,但是从不问自己,什么创造出影子,他们不敢离开洞穴去发现太阳或真理。不敢发现里面真正的含义。”

影片第二节的名字叫“进化”,主要讲苏菲思想的进化过程。老师诺克斯引领苏菲进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和哲学有很大的联系”,“所有事物本质上都有一定的形态。世界分为不同的物质,没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植物、动物和人类。只有人类能进行哲学探索、思考、反映事物,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任何事物本质上都有固定的形态”“艺术家把他的一生奉献给虚幻的东西,但是他却能看到本质。哲学家是艺术家的兄弟。”就像一块普通的大理石,雕塑家能把它雕成一位纯真的少女,在雕塑家眼里,雕塑品就藏在石头里面,石头就是虚幻的东西,而雕塑家能从虚幻中看到隐藏的本质。

老师后来又带领苏菲去中世纪,告诉苏菲“知识就是力量”。介绍了两位中世纪的哲学家,女哲海德格,她和苏菲一样,从小就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她是罗马的音乐家,为罗马教乐作曲,她觉得“人类的神性能在音乐中表达出来,所有的艺术都如此”。还有托马斯阿奎那这位大哲。老师告诉苏菲,她名字的含义就是“智慧”,哲学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种过程。

整部影片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哲学摇篮雅典的三位大哲学家,然后又是中世纪(小说的介绍更为全面,电影只是节选了一部分),苏菲所到之处,洒满了人类智慧的光芒,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它是一部哲学入门的启蒙书,是启蒙影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为人类哲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而“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更成为了每个时代,爱好哲学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元始。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谁,为什么会存在。洞悉哲学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问哲学的问题: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有时候,我们以为对自己足够了解了,但其实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还是浅显的,片面的,偏执的,并在潜意识里面将一些自我给蒙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并且值得一直去思考玩味的问题。一位印度的大哲说过“认识你自己”,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去认识这个世界,会有异乎寻常的发现。这样做之后,我们再看到的自我和世界,就是旧时自我和世界的深层内像。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四:(1362)字

如果遗产是物质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但如果遗产是精神的话,那么它不但不会同时光一起流失,而且能被发扬光大。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人们只能满怀敬仰之心,却无缘见哲学之庐山真面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我在寻觅,寻觅一种载体、一种形式能令人毫无倦怠之感地穿梭于哲学的长廊之中。我想一部书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因为记录哲学、见证历史的文献题材作品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是味同嚼蜡的。但是,有困难才有奇迹,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劳作与发展中,常常释放出超常的能量。一位从教多年的作家完全采用侦探小说的构思,却将整部哲学史清晰地、丝丝入扣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是来自欧洲哲学的源头希腊,也不是东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坞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家乡在遥远而恬静的北欧——挪威。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作家。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是一位书迷,那么至此你肯定猜到了。是乔斯坦?贾德带着我们走进《苏菲的世界》探究高深的哲学。作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封封神秘的来信,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她的哲学课。我们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足迹浏览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而正当我们略显疲惫之时,本书的副线却又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我们沿着苏菲的足迹寻找神秘的老师和从未谋面的席德。主线与副线自然交织,浑然天成,足见作家艺术修养之高。但更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则是:作家灵活而娴熟的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哲学家的故事、分析哲人的观点、探究哲学的真谛。《苏菲的世界》是将艺术与学术完美结合,通过我们熟悉的载体传达我们陌生的信息。

读者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犹如置身于中世纪的古堡,见证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沉醉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氛围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及至。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叹的世界。贾德使我们有幸一睹哲学之貌,愿他的后人能见哲学的精髓。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篇五:(1453)字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它和其他大部头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遗憾的是,现在人们的好奇心却因为习惯而递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并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我们的好奇心也就被压抑住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发现问题的敏锐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学家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他们从不会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他们就像是孩子一样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才能提出那些深奥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能被人称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样,起码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几个为什么。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看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许多哲学知识,了解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还从中找到了一些启发,也许,我要对生活改变一下态度……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