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1800字一:(1719字)
一个月前最初打开这本书,在扉页上看到“我们仨”的合影,学术气息和距离感扑面而来,不是第一次从书页上看到钱钟书的照片,大概觉得那样的家庭书香门第,十指不沾阳春水,不计较工资房价,国家资助留学,才子才女,巴黎牛津,北师大清华,出入之地,遇到的人,受到的教育读过的书,必然是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高大上的……
合上书时候,才觉得自己最初的想法世俗。“我们仨”都想要的,也不过是一家团聚,平常人的想法,也是平常人所拥有的幸福。在国外颠沛流离,文革十年,上山下乡,批斗,疾病,居无定所,在这些艰难的日子,书中常常提到的,不是怕自己有多苦,而是怕家人担心。慈爱的妈妈,孩子气的爸爸,还有懂事的阿媛,不计较功名利禄,只醉心于学术的一家子。虽不精通人情世故,善良磊落和博学也赢得了很多人,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总有援手伸出来。
第一章里描述了一个“老人的梦”,“我”和锺书谈笑散步直至黄昏,他却突然不见了,留“我”在荒郊野岭,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开始只觉得是轻描淡写,闲话家常。在“万里长梦里”写到的古怪渡口和客栈,写到了老年,她和锺书对独女阿媛的依赖,阿媛精明能干,总给父母把一切都打点好,当时沉醉在他们细碎的幸福里,老有所依,一家人其乐融融。心想,好在老两口有这么个女儿,哪知后来,女儿竟先她而去,最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当时奇怪怎么梦里的家会是个古怪的客栈呢。他们一家三口总在搬家,四处漂泊,直至后来锺书和阿媛相继入院。才理解,和爱的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家,“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家也和客栈无异,不知何处觅归途。
在异国他乡,家乡被日军占领,得知母亲去世,而这时已有两年时间没有回家,也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悲伤的不能自己,只好恸哭,“锺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我没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锺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后来女儿和锺书都相继离她而去,留她一个人在人世间,无处哭诉,大概就是梦里那种独处陌生的黑夜,不知归处的无助感吧,才知最开始描写的梦,绝非是轻描淡写。也许到了老年,真的会有人生恍然如梦的感觉,想起春晚上,莫文蔚唱的,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只有一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脸上,苍老的皱纹,”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父母健在,爱的人就在身边,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能克服的,不能克服的,也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毕业季离开亲爱的们,后来离开古北,像是又毕业了一次。才发现以前,自己才是被惯着被包容着的那一个。和冬冬出去约会错过打热水的时间,回来时大梅就已经打好了,在古北实习的时候有申申和大梅坚守在学校,就可以甩开所有事不用担心,忘记了重要的事总有人提醒,柜子和抽屉乱了也有人看不下去给收拾,就连第一份工作大家天各一方,老天也不忘把胖胖留给我。当时只道是寻常。
想起去年夏天,请假去看冬冬。大学在外地上的,上班离家更远,相互扶持着四年,彼此信任依赖,早就将对方视为亲人。异地的一年多里,都经历着最初毕业的迷茫不安,难得见面一次,走的时候自以为是生离死别般的悲伤,他无奈的看着我上车,我泪流满面不忍回头,借用别人一句“愿此生只有死别,再无生离”。今天才知道这句话最早是钱钟书说的,他遭厄运拨弄,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才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看完他的种种人生际遇,看到杨绛最后“一个人回忆我们仨”,才觉得我那时不谙世事,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小小的离别伤怀,还以为是什么生死大事。
去年十月,奶奶去世,赶回去时看到灵前的黑白照片,才知道永远失去一个人,才是真正的无奈。从家里走的时候,奶奶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过年回去的时候会不会还带着冬冬。我摇下车窗跟您说在家注意身体,没想到那就是永别。快过年的时候我又带他回去了,只是您没等到。
书里描写的很多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小幸福,都是寻常人家的寻常事,却很打动人心,当时只道是寻常,日后想起,必定是在这人世间最温暖人心的事。不管是和爸妈妈妹妹在家团聚,还是漂泊在外时和冬冬和朋友们在一起,我们都活在这样细碎的幸福中不自知,我们只需要珍惜,只需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手争取,不必过问收获,因为最珍贵最想要的,早就已经拥有了。
我们仨读后感1800字二:(1709字)
这本书是那种古朴庄重的装桢,一如老一辈学人严谨朴实的为人,又仿佛是久藏窖底的陈年佳酿,让人望而生敬,闻之欲醉。
决定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几本杂志上的介绍,买前几日,我有种渴望见到久别的恋人那样迫切的心情;买下后挑灯夜读一口气看完,感慨颇多。
书中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系,让我也为之而牵肠挂肚。我感触最深的是主人公的深挚亲情,永恒恋情和爱书痴情以及淡泊名利的性情。
作者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还有生女儿时的艰难,以及伴着女儿的成长的抚育教化,时时处处流露着一位母亲对晚辈的深情厚爱。父女俩的亲情加友情使我除了感动还有惊讶。女儿长大后对父母的关心呵护,都让我想到为人子女的责任。他们一家三口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生历程让我感慨良多,羡慕不已。他们的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温馨幸福,这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遇合。三人艘历经坎坷与磨难,却音问一起的彼此宽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和甜润。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生,真让人羡慕!
钱钟书和杨绛的恋情更是永恒深挚,历久弥新,让我感慨万端,不由的想起了古诗里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两位携手走过六十余年的坎坷人生路,彼此互相支持,成就卓著,情深意重。钱先生人生的最后四年卧床不起,杨绛先生也已高龄,但仍侍奉汤药,悉心照料,使他平静的走完最后的人生岁月。这种永恒的爱情,这样莫逆于心的人生伴侣,可感天地日月,让普天下的人们由衷生羡!而这永恒爱情的源头是两人对书的热爱。正是志同道合成就了这一对文学大师夫妻。
生活的困苦,因为有书香的沁润而变得甜美快乐;时局的动荡,因为有阅读的充实而保持着内心的宁静镇定。正因为沉入书海的濡染,造就了他们的博学多才和聪明睿智;修养成了淡泊名利,不忧不惧的仁者气概。因为读书著述,而卓然挺立于世间,道德文章,深受世人的尊崇与爱戴。先生不朽,先生永生。先生的不要名声,但其著作的魅力在崇敬的心中永远留下了鼎鼎声名。先生虽未期,身后人缅怀,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一家人,并庆幸自己也是一个纯正的书痴,这一点上可以靠近先生。此生此世,能向先生靠近一点点将是我永生的追求!
先生淡泊名利的性情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杨绛先生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钱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达观的智者甘坐冷板凳,深知名气之累,但求几个琴瑟相和的知音。张学良有诗云:"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蔡元培说:"纵留万古名何用?但求霎那心太平"此皆久负盛名之人的切身体会,<诗经>中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否心灵自由人。知音是骨子里相互体谅,深切理解,旗鼓相当的朋友,多求不得,也不可求,有几个就足矣。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钱钟书个性鲜明,也让人尊敬,不见蒋介石,从不炫耀曾翻译<毛泽东文选><毛泽东诗词>,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所顾问,不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多少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惟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折服?
书末有两段话也让我深思。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这真是智者将历尽沧桑后体悟出来的人生箴言,听着这些伴着淡淡的忧伤的诉说,我也受到些引导和启发。没有永远这才是真切实在的人生。"永远"只能在永远的追求中,没有长久的永远,只有永恒的短暂,快乐也罢,忧伤也罢,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归于淡漠。这都是教人正视世间的悲欢和人生的坎坷磨难。平静的面对,坦然的接受。尽管快乐总是夹杂着烦恼和忧伤,我们还是心甘情愿的忧伤并快乐着,同时,积极追求美好的人生,追求的结果都将是老病和死亡,而重要的是追求时体验生命的过程和充实心灵的过程。曾经经历的,就是曾经拥有的。体验,感悟,拥有,这就是充实自我生命的过程,也就不曾虚度此生,也就没有辜负父母和岁月赐予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