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500字读后感 >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17-06-21 08:57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一:(1401字)

最近读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在文章的开始作者首先提出: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点给了我很深的体会。

“成熟的心灵必须保持中立,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悖论,特别不要轻易受到伦理观念的影响。”关于孩童的说法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比如我们可能会刻意追求成熟而摈弃幼稚——“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内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无依,另一方面却又跃跃欲试。要关怀心中的孩童,我们就必须面对自己较为低极的本性——无法控制的情感,愚蠢癫狂的愿望,以及各种形式的软弱无助。我们必须接纳这种流浪、迷失和无助。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停止生长,甚至必须后退,因为‘小孩’本来就意味着没有长大。童心是心灵的一个侧面,而心灵的任何层面遭到漠视,都会成为痛苦的根源。

“我们不应该把人体视为机器,把思想视为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合,把人类世界视为人类智力与科技创造的奇迹,事实上,人的身体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我们应该体会身体所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内心中的意象与大自然和文化意象同样重要。我们需要聆听身体与心灵的节奏、音调、和声与不和谐的音符,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也需要这种聆听,我们应该将身体从‘行尸走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与心灵融为一体。”看到这种观点,其实让我感觉很焦虑,现在的医生都已经演变成直接把患者的症状输入电脑,从数据库中搜寻可能的疾病,然后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病情,最终得出可能的结论。如果让病人花钱买药更加有赚头,更加有效率,那就不太可能鼓励病人靠自身的免疫力去获得更自然的康复,这种状态与“关怀心灵”差得太远了。

“探求真理是科学家的天职,但科学家也是凡人,和普通人一样,在潜意识里,他们也希望为最复杂的问题找到最简单、最明确的答案。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因此科学家容易把婴儿和洗澡水一道泼掉。科学家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意识到,和其它宗教一样,科学也可能流于教条主义。科学本身也容易成为文化偶像,我们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分清科学的领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但是,应时代需求做出的一个无意识反应则是,将政府、科学和宗教的势力范围按不成文的社会契约划分,正是这个划分,在确定科学和宗教的本质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问题是,这项不成为的社会契约在今天已经毫无意义了,相反它成为了一种可怕的分裂工具,将我们的社会拆得七零八落。人类天生具有一种非常杰出的能力,他们能够把相互关联的事物分割在各个密闭的空间里,使它们彼此无法接近,结果导致巨大的麻烦。而联合,就是要求我们勇敢面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思想以及生活压力。所以,当我们综合考虑问题,并愿意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时,我们就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忽视了什么?或早或晚,我们会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最后这句话,我到一直都很赞同。

所以,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现在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二:(1583字)

阅读M·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已近尾声,感慨仍然很多。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士通过心理治疗,逐渐意识到她的亲属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一天,她以自己的理智和冷静,帮助家里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并感到高兴。派克告诉她,她可以经常感受到这种开心的感觉,如果进一步扩大认知,并将这种能力用到更多的场合,她就会拥有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可是这位女士很恐惧,因为这样她就得费心思考更多问题。派克同意她的说法,并告诉她,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继续前进,持续增加心灵的力量,最终摆脱抑郁。这位女士却大为光火,说自己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去考虑事情,自己只想放松、舒服、快乐地过日子。就这样,这个女士中断了治疗,放弃了让心灵恢复健康的机会。

看到此处,突然感到心灵的成长、修炼的过程就像魔幻小说中的魔法修炼一样,有艰辛,有乐趣,也有成就感。比如,魔法学徒起初总是很挫,只会几句简单的咒语,做点小小的把戏,比如用意念举起小石头之类的,随着深入学习,能力增长,就可以抬起巨石,攻击力也大增。心灵的成长也是如此,需要长期的自省、磨炼,发掘自己的潜能,起初,很小的挫折就能把一颗脆弱的心撞个粉碎,逐渐地,这颗心越来越坚强,却又不是铁石心肠,而是有了韧性,能抵挡很大的袭击,也能散发温暖予以旁人。我以前总是觉得魔法好神奇,其实心灵的成长真是不逊色于魔法,只是魔法看起来比较炫目,而心灵的成长则是不知不觉间发生的。

回首自己的心路历程,觉得自己也升了好几级。上学以来,自己儿童的天性都被深埋于书卷之中,即便周末和假期也不敢放松,总是做题、学习,几乎没有与人互动的机会。大学后,决心改变孤僻的性格,但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经常说错话、做错事,许多事也都要自己学着去做,总有种四处碰壁的感觉。遇到的挫折现在看来不算什么,那时却总觉得心情低落,比如因为一个建议被否定、因为一次优秀学生评比的落选,甚至因为论文的打印多花了钱……一次次被抛到郁闷的谷底。好多次,我在冷清的冬季空气里,踩着湿漉漉的水泥地和枯枝,问自己:处理了这件事,又有另外一件麻烦事袭来,总是不断地遭遇挫折,那坚强还有意义吗,难道坚强就是为了不断遭遇挫折吗?

那时的自己,真像是刚从壳里探出脑袋的蜗牛,因为自己的软弱,便觉得什么都是坚硬的,什么都跟自己对着干,虽然隐约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却又不是很明晰,只觉得对自己不满,对自己的能力不满,对自己容易受伤的情绪不满。

还好自己虽然起点很低,还拥有一颗期盼成长的心,步履蹒跚地学习着别人怎样处理问题。因为自己能力实在不足,几乎身边每个同学都有让我钦佩的地方。经过两年的挣扎,到了大四的时候,我终于也变成一个微微有些心灵力量的人了。

那时候的表现,便是不再殚于独立解决问题,而不像读中学时去小卖部都要拉上同学。面对问题有了自己的主意,敢于思考,而不再随大流。我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估量,不再像以前有时妄自菲薄,有时又妄自尊大。但父母感觉很不适应,因为我敢于对他们的命令发出不同的声音,指出他们并不全都是对的,我可以表达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立场,也有权接受他们的尊重,不必再像个几岁的孩子一样被父母呼喝,也不必掩饰委屈偷偷流泪。这是18岁以前的我完全不敢做的。所以,我的叛逆期从22岁开始。

大学时期,那种无奈、疑惑、无能为力、意识到自己软弱的感觉是如此深刻,直到现在还能真切回想。我觉得,品尝过那种无能为力的感受不是一件坏事。那种感觉很酸涩,有种不知如何下手的迷茫感、无力感,但因为有过那种感受,才能让心灵学习坚强,学习成长。就像一个迷路的旅人,虽然心慌,但至少在不停地走着,探索着道路,总比躺下来睡觉逃避困难好得多。

促使自己逆流而上的理由寥寥无几,但促使自己退缩的理由却有千万个,可是那寥寥几个理由已足够催促我们成长,因为这已写入我们的基因。破土而出是每个种子的目标,心灵成长是每个灵魂的愿望。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三:(1662字)

《一》

用了一个晚上将这本书读完,有点读《资本论》的感觉,思考的时间要比阅读的时间多得多。能够让读者开始思考,这也算是好书的标准之一吧。

总结一下,这本书确实很值得一读:

1。作者是有25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者,实践经验极其丰富,所以言之有物,有很多例子可以做为推论的依据;

2。写作和总结能力也很强,篇章虽多,最后将问题就归结为几个字:“自律”和“爱”;

3。提出的观点比较有体系,而且很实用。比如:“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

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有了观点还有具体的实施方法,

这样的书对读者才是有价值的。

下面是书中的一些精华语句和感悟:

1。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自律和随心所欲之间是一对矛盾,随心所欲的结果常常是苦果,后悔过后又忘记,再次品尝苦果,直到懂得自律,承担起责任,然后才获得相对的自由。

2。产生于童年时期,并似乎一直适用的对于现实的观念和反应(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具有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不恰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

“移情”指的是小时候还不具备抵抗和分辨能力时被大人植入脑中的观念,当时是有用的,多数出于保护的目的,比如说“远离火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年之后,其实已经具备了能力,那时的观念却因根深蒂固而一直产生负面的影响。

3。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诚实”在很多情形下未必是看上去最好的选择,比如保全对方的面子。然而长期来看,诚实可以赢得尊重和长久的信任。需要关注的是诚实的表达方式。

4。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联。陶醉在爱的情感里,我们感觉灵魂无限延伸,奔向心爱的对象。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我们希望对方成长。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样的激情状态,称为“精神贯注”。我们贯注的对象,正是所爱的人或所爱的事物。倾心于自我界限以外的某个对象,就会使之占据我们的心灵。例如,有的人喜爱园艺事业,他“爱”他的花园,他从嗜好中得到无穷的满足感,园艺是他的一切。为了照顾好花园,他周末早晨也不肯多休息,很早就起床去花园松土和施肥。他甚至宁愿放弃外出旅行,宁可忽视他的妻子。为花园付出的精力之多,使他很快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他了解土壤、肥料、根系、嫁接的知识,清楚花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能够说出每株花草的特性、花园所处的地形、花园的优点和缺点等。他部分的人格、经验和智慧,也与园艺事业融为一体。对于园艺的爱和关注,极大地扩充了他的自我界限。

这样的“真正的爱”是我所见过的对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最好的诠释,那个时刻“真我”完全苏醒,展现天生的能力与周围事物合而为一。对于修炼瑜伽和冥想的修真人士来说,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刻。

《二》

“献身真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要自我反省。”

“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一直停滞不前。”

这是最近看的一本书里的句子,很喜欢所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强烈推荐这本《少有人走的路》,对一个的成长和自省有很好的启发。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没有太多时间去自省的时候,发现了吗?大多数时间你的心里

会有很堵的感觉,有的时候快乐也没有那么纯粹,快乐之后更多的不知所以然。那么请拿起这本书,觉得可以做一个合格的清道夫。

看书可以清洁心灵,使人智慧。我一直相信,也请看到这句话的人相信。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它从0开始,而是要不间断的做出调整。你敢于调整吗?敢,好,很勇敢,准备接受痛苦吧,但是你的选择是对的。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