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的船读后感1800字一:(1887字)
近日读了美国作家阿伯拉肖夫的《这是你的船》,感受颇深。
作者本身的成长经历就给我们许多思考,作者大学时学的是政治学,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是,专业的原因使他毕业成绩大受影响,而且在刚工作时被分到了又破又旧的船上;有利的是,他的“不幸”经历给了他更多的锻炼机会,反而为他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也许应了我们中国那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再者,也许正是因为他大学时学的是政治学,才使他在以后的工作中特别重视“人”的作用,意识到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出人的潜能,才能使一个团队更有战斗力。
下面就阿伯拉肖夫“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了解下属
阿伯拉肖夫曾遇到一件事,一个水兵在站岗的时候睡着了,当时他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使这位士兵受到了惩罚,这件事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提醒他以后再遇到事情时,一定多花一点时间弄清事情的真相。
我们在工作中又何尝不应该如此?一个领导发现下属做错了事,有时仅仅只看到了事情结果,却没有去深入了解原因,就武断地批评。试想,一个受了委屈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的积极性还有吗?一个被领导冤枉了的下属,他怎会有主人翁的意识?一个领导总是不搞清事情的状况就枉下断言,他的威信何在?但事实上,我们又有多少领导真正站在一个下属的角度思考一下他的感受呢?
我们常说处理事情要“公平”“公正”,而且许多团队都把这一条作为处事原则。事实上,能够使一个人心平气和地努力工作的因素不是物质等因素,而是领导在处理团队内的事情时是否公平、公正。如,团队内的奖励措施,用人原则等。对于学校而言,更应如此,因为老师的特殊职业特点决定了他的心理特点,有句话说的好,“老师不怕当官的,不理有钱的,就怕真诚相待的”,这句话很好地写出了老师的心理特点。
阿伯拉肖夫还特别重视与下属的“沟通”,他认为,每下一个决定前,最好与下属先沟通,让下属了解这个决定,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决策的畅通实行。这个做法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中国而言,也许是受了历史文化影响的原因,许多领导者特别看重自身的权力,高高在上,希望大家唯我独尊。这种意识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我说了你就得做,不做我就收拾你。也许领导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沟通,使下属没有按他的意愿去做,或者从内心里就不接受这个决策,岂不是很可惜?我们可以开除那些不听从安排的人,但是我们能够整天开除吗?有的员工了解了你的为人,不正面对抗,而是玩“太极”,消极以待,岂不更可怕?
激励下属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主要来自于精神上的激励,而不是物质方面的。
阿伯拉肖夫对下属的激励方法有许多,如目标意识。他为各个岗位上的人制定了目标,引导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从而改变了舰上松散的局面,让每个人焕发出了活力。
他还注意培养下属的自信,多表扬下属,让他们找到自信,产生动力。这种看起来往往是大人对小孩子才用的小伎俩,却被他看作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一样,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希望被认可。试想,一位员工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件事,既使不是很成功,也总是有成功的地方,他多么希望领导能说一句肯定的话,而你如果只看到了不足的方面,而没有看到成功的地方,给予了批评,他以后工作中还会有积极性吗?这就如一个简单的譬喻,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有的人只看见这个黑点,而没有看到黑点以外的区域,这是非常可怕的。学校管理更是如此,因为老师更“爱面子”,更希望被肯定。
阿伯拉肖夫还非常重视与下属的感情沟通,这是激励的一种好方法,他会在下属生日的时候,给他们送去一张贺卡,而且是以全体船员的口吻,一张平凡的贺卡变成了催人奋进的动力。这是多么聪明的做法。
培养下属
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时,发现存在分工过细的现象,一个岗位只有一个人负责,为了避免某个岗位失去人手,从而使管理处于被动的局面,他对每个岗位都培养了三到五级的后备梯队,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年阿伯拉肖夫是为了避免工作处于被动而培养下属,我们在工作中为了团队的长远发展应该注意培养下属。因为,现在的团队战斗力取决于团队的学习力、发展力。试想,如果我们的员工不学习的话,他们总是在吃老本,社会发展了,形势发展了,他们还在按老一套做事,我们的团队哪里还有竞争力,不被淘汰就好了。
学校也是这样,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老师的教育方法就必须随学生的改变而改变。再者,知识也在飞速发展,教师不学习,不进步,就可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学校也必须注意培养教师,让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