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500字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

时间:2017-03-27 07:25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一:(1675字)

作品开始,当安娜一出现,就有一人被火车压在下面。安娜即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

安娜由于和丈夫年龄相差20岁,结婚时并不懂爱情。当遇到渥伦斯基时,她才第一次从内心迸发出爱情的火花。渥伦斯基英俊、潇洒、气质好、聪明。两人偷吃禁果,致使安娜怀孕。当安娜告诉自己的丈夫自己爱上了渥伦斯基时,丈夫卡列宁虽然非常痛苦,但为了自己的名誉还是想让安娜留在家庭。他为了维持这个家庭,提出不许在家接待渥伦斯基。当发现安娜没有遵守这一约定后,气愤异常,决定离婚。当他来到莫斯科后,收到安娜的电报,电报上写着:“我将死”,他只好又回到彼得堡。从火车上下来到家这个路程,他心里是强烈地希望她死的。安娜死了,一切就好了。但当他走进家门,看到安娜那副受苦的样子和听到她的忏悔,他内心又为她而难过,原谅了她。并照顾刚出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孩子。其实,卡列宁这个人身上虽有官气,但心地还较善良,并非象80年代媒体宣传的那样坏。那时这么宣传实在是因为如果不说他坏,似乎安娜的出走和背叛就没有道理,而显得不可理喻。但其实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好人不一定就可爱。不是有一桩桩两个好人在一起却造成婚姻不幸的悲剧吗?但是如果这样解释,当时的青年就不能理解。那时人的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如果说卡列宁好,那这篇名著当时就变成了腐蚀青少年的毒草了,人们也就没有约束自己的道德准则了。据说托氏写这篇小说的原意也是批判安娜的行为,造成家庭和个人的悲剧,但因为写的客观,让人看不出他的原意是什么。

安娜和卡列宁的悲剧在于两人之间没有爱情。卡列宁是一个把自己全部投入官场的政客。正因如此,他才显得乏味。而安娜漂亮、聪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都很高,是个充满朝气的年轻女人。她和渥伦斯基的相遇注定要产生爱情。

渥伦斯基经过了安娜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和卡列宁宽宏大量的原谅之后,意识到自己从此永远失去了安娜,他痛苦异常,开枪自杀打伤了自己。

安娜的兄长发现安娜受不了她的丈夫,意识到这桩婚姻很难继续维持下去,就鼓动他们离婚。而法律上却很难判他们离婚。除非卡列宁告他的妻子通奸,而这却是既使安娜又使卡列宁自己蒙羞的事,所以他也不能做。卡列宁说到底还是个宽厚的人,他最终还是原谅了安娜。但根据教规,丈夫活着,妻子不能与他人结成夫妻。即使离婚,她和渥伦斯基仍不能合法地在一起。爱情使安娜和渥伦斯基只好不合法地同居。

俄国当时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是葬送安娜爱情和生命的罪魁祸首。在那样违反人性的法律和社会制度下,安娜只能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不爱是不可能的,爱却需付出名誉等沉重的代价,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虽然有的人背地里有情人,却维持着家庭和表面上的名誉)。安娜公然违背当时的伦理道德,等于以一已之力挑战那个社会。这种背经离道的行为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当安娜公然成为渥伦斯基的情妇后,几乎所有的“正派”女人都不和她交往了。第一次出现在社交场合──剧院时,即被人侮辱。为了爱,她付出了一切,自然就要求渥伦斯基对她忠心耿耿、唯唯喏喏,但渥伦斯基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要出入社交界。安娜因为把爱情当成了生命中唯一的事情,时时表现出对渥伦斯基和对自己地位的不满。爱,若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的唯一,是可怕的,爱必须有所附丽,不然她会成为自己和所爱之人的紧箍咒。最后爱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安娜的这一状态使她和渥伦斯基常常吵架。她生活的唯一目的,便是希望不仅能够讨他欢喜,而且为他服务得周到(她已经让自己沦为爱的奴隶了)。渥伦斯基很看着这一点,但同时也对她向他撒开、并极力要把他套住的那张情网感到厌烦。虽然在表面上他们并没有彻底决裂,但却在彼此怨恨和恼怒。在绝望中安娜选择了自尽。

安娜是那个社会制度和理念的牺牲品。为什么作为她情人的渥伦斯基和她同居后,依然能自如地出入上流社会,受到欢迎,而做为女性的她却要被唾弃呢?在那个时代,女性依然是依靠男人生活。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同时,男性堕落却受到宽容,如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安娜的哥哥)就是个沾花惹草的公子哥,而女性“堕落”,特别是象安娜那样公然反抗整个上流社会,就为社会所不容。说明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低于男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二:(175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是写列文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安娜是一个坚定的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有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安娜还是少女的时候,由姑妈作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场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力。在与渥伦基斯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此后,她身上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安娜的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她的不屈从于她认为不合理的环境,勇敢的追求和保卫向往的幸福生活。对渥伦基斯的爱激发了她对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渴望,那埋藏在心底的被压抑的东西驱动着她。她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觉醒中的安娜的坚定呼声。安娜对生活的这种渴求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不仅可由人的自然天性来证明,而且可由压制她的那个自私伪善的上流社会本身来证明,可由卡列宁冷酷无情的行为来证明。在她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中,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然而这种反抗本身决定了安娜的性格与命运是悲剧性的。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现实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充满欺骗与虚伪的上流社会对安娜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失去了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和可能,她的内心矛盾不断加剧。她一方面不顾一切的力图保卫和抓住自己已得到的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里又时时涌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危机感愈演愈烈。这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她爱的追求和脆弱性,也是导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内在原因。安娜无法对这个虚伪冷酷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用生命向那个罪恶的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控诉。

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贵族官僚形象。小说通过这一形象严厉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沙皇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的刻板、虚伪的道德规范。卡列宁平常严格的按照既定的社会规范生活。他遵守法规,忠于职守,作风严谨,因而被上流社会称作“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然而,正是这个官僚队伍中的“优秀人物”,却是一个僵化、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的这一本质特征与渴望自由、不肯循规蹈矩、富有生命活力的安娜正好相反。所以,卡列宁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安娜的生活准则,正如安娜难以接受卡列宁。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堕落而溅在他庙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与地位受到影响。而他倒认为这是他对安娜的宽恕与拯救,这是何等残酷的虚伪。

列文是一个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他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他习惯用批判的眼光评价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原则,探索人的生活中不可动摇的施行基础,他不愿按照周围的人,他那种方式去生活,追求合乎自己理想的生活。在这点上,他与安娜的精神内质的相通与一致性。最后,他在宗法农民弗克身上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人生在世界重要的是要不断“道德自我完善”,“爱已和人”,感到“上帝”在我心中,列文痛苦探索和最后结局,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状态,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作者“托尔斯泰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小说善于通过人物描写来提示内心世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的媒介。安娜因其是具有被压抑的生命意识,灵魂深处才蕴藏着荡漾的激情,时不时通过无言的处在形态流露出来,使她富有超群的风韵与魅力。

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在艺术表现力方面最具动力的小说。它从其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历来受到文学史家的众口赞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三:(1725字)

读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仿佛从一个沉重的旋涡里挣扎出来。我被那悲剧的色调所感动,被作家神奇的笔所吸引。

《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一百多年了。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艺术杰作,不但没有减色,反而显得更为瑰丽。

安娜是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而独立意识有所觉醒敢于追求自我爱情的贵族女性,她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从书中介绍的情况来看,我可以大胆地推测,安娜在遇到渥伦斯基之前是幸福的。当时她和卡列宁已经幸福地生活了八九年,有了一位八岁的儿子。安娜以青春和美貌获得了财富、地位、家庭幸福等,甚至因此为哥哥在官场谋得了官职。在婚后八年间,她曾努力去爱丈夫和儿子。而后来由于“世风日下”、“婚姻自由”等社会现实及思想,终于激起了她红杏出墙的欲望波澜。与渥伦斯基的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她要“生活”,也就是要爱情。她终于跨越了礼教的樊篱。作为已婚的端庄的妇女,要跨出这一步,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虽则在当时上流社会私通已司空见惯了。但她的勇气主要在于,不愿与淫荡无耻的贵族妇女同流合污,不愿像她们那样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暧昧的关系公开。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被拒于上流社会的门外,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残酷报复:既不答应她离婚,又不让她亲近爱子。她徒然挣扎,曾为爱情而牺牲母爱,可这爱情又成了镜花水月。她终于越来越深地陷入悲剧的命运。

不过,虽说造成她的悲剧的是包括卡列宁、渥伦斯基在内的上流社会,安娜作为悲剧人物,本身也不是没有“过错”;安娜的错误就在于她拥有了卡列宁所给予的一切之后又想再拥有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因为这不仅违反了婚姻的契约原则,也违反了爱情的原则。长期以来,主张婚外偷情合理的主要理由之一是: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力这一点是没有错,但错的是任何的权力都不是毫无限制的。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位留里克王室的后裔,受时代的洗礼而敢于为“生活”而同社会抗争,但她自己却未能完全挣脱旧思想意识的桎梏,她不仅一再对卡列宁怀有负罪感,而且也不能割断同上流社会的血缘关系,因此她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地自容。实际上她没有真正学会爱。同渥伦斯基的一见钟情,似乎因他慷慨好施,主要却是倾心于他的仪表、风度,出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自发要求,并不基于共同的思想感情。这种爱情是盲目的,实际上几乎全是情欲,而情欲是难以持久的。渥伦斯基初时为了虚荣心而猎逐她,一度因安娜的真挚的爱而变得严肃专一,但不久就因功名之心而厌弃她。而安娜把爱情当作整个生活,沉溺其中,要渥伦斯基与她朝夕厮守一起,甚至甘为他的“无条件的奴隶”。于是她的精神品质渐渐失去了光彩。为了重新唤起渥伦斯基的爱,竟不惜以姿色的魅力编织“爱情的网”,并且逐渐习惯于“虚伪和欺骗的精神”。最后,她的爱越来越自私,以致在“不满足”时变成了恨。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责备安娜,须知她生活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如果说她同社会的外在矛盾,是由于新事物受旧事物压制,那么,她自身的矛盾,则是新萌发的意识未能战胜根深蒂固的旧意识。何况当时能代替旧的道德观念的新观念尚未形成。因此可以说,她身上集中了时代的各种矛盾。她的自杀,从主观上说是寻求解脱,也是对渥伦斯基的报复及对上流社会的抗议;客观上则是由于集中了各种时代的矛盾而无法克服,从而无可避免地成为这个转折时期祭坛的牺牲。这种必然性表明了安娜悲剧的深度。

就艺术来说,《安娜·卡列宁娜》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它的融合无间、互相呼应的两条线索的结构,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又一次成为“背离欧洲形式”、找到“新的框架”的传世之作。再则这部小说的每一场面、每一插曲、每一画面,一般不只是“背景”或偶然的“布景”,而是整体的有机部分,这也显示出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名著的思想主题是常读常新,令人百读不厌的,这也许就是托尔斯泰的小说的魅力。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读者对托尔斯泰的小说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评价,而这些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和新的收获。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四:(1761字)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www.guaze.com读后感,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五:(1776字)

终于读完了厚厚的安娜·卡列尼娜。

文章以安娜和丈夫卡列宁,情夫伏伦斯基,吉娣和列文两条主线展开

安娜,高贵迷人的贵妇人背叛了丈夫卡列宁,和军官伏伦斯基发生感情,卡列宁的虚伪、懦弱都让安娜忍无可忍,可是最终卡列宁却拒绝和安娜离婚,卡列宁的折磨,伏伦斯基因为和安娜在一起尴尬的境地使得自己逐渐开始对安娜的无理冷漠起来,见不到自己亲爱的儿子谢了查,一个人无助寂寞的生活,自己爱人对自己的不了解……最终将安娜推上自杀的道路,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并且傻傻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回伏伦斯基的爱,才能结束痛苦。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因为不合法而变的那么辛苦,独自住在一个奢华但是封闭寂寞的地方,没有人看望,无法在上流社会露脸,小女儿安妮不得不随卡列宁的姓,安娜那么爱自己的儿子谢了查,却不能见面,只能想念。这样的尴尬境地却因为卡列宁的拒绝离婚不能结束,这样的痛苦折磨着安娜,折磨着伏伦斯基。直到安娜自杀。而之后伏伦斯基的心情可以想象,毕竟他一直深深爱着安娜,为了安娜,不得不忍受这样畸形的生活,安娜呢?那么爱伏伦斯基,却被生活逼迫着去猜疑,无理……

吉娣,因为自己曾经选择的丈夫伏伦斯基爱上安娜而深受打击,大病一场,后来遇到曾经遭到自己拒绝的列文,列文终于冲破内心的障碍,勇敢的向吉娣第二次表白,获得吉娣的认可,两个人终于走向婚姻的道路,并顺利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列文经过对人生的思考,相信已经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庆幸吉娣和列文的结合,并且幸福的生活下去……

陶丽,吉娣的姐姐,原谅丈夫奥弗郎斯基和孩子的家庭老师发生感情的错误,每天忙着照顾6个孩子和丈夫,可是丈夫究竟还是否爱她?她的生活,究竟算不算的上幸福?可是很显然,比起安娜的悲惨结局,她是幸福的。

当然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还塑造了伏伦斯基、吉娣、列文、卡列宁等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最具光辉的,最为激情与活力的。

这部以死亡而收场的戏剧性悲剧,却成就了安娜·卡列宁娜的形象。这种对自己婚姻不贞,背叛家庭,抛弃自己的儿子,又担心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厌恶和不耻的。私通在上流社会并不少见,可是少见的是,安娜·卡列宁娜的勇于承认,虽然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被上流社会抛弃。但是,在这种列夫·托尔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写下,安娜·卡列宁娜的缺点,也正是她的闪光点所在。这突出了一个叛逆的女人,和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形象。这句话有褒有贬吧,可是谁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会对待不贞夫妻的惩罚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变态的宽恕,对安娜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形的压抑感。安娜在别人眼里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却是光辉的,作为一个对比人物,她最后的往铁轨上的一卧,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许正如现在的人所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有勇气去自杀。“真不愧是个卑贱的女人,连选择的死法都是那么卑贱。”公爵夫人鄙视的说。其实我认为不然,她并没有权利去评判,真正的评论权,是掌握在当事人的手中。安娜·卡列宁娜,总体来说,是一个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说,最后的卧轨,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来,却无能为力。选择一个人背负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宁,要的只不过是脸面和名誉,渥伦斯基喜欢追求新鲜等等甚至更多。一个人承担下因为背叛而带来的一切后果,带着绝望的那颗心,那可反叛的种子,是否,就是在这个时候,留在了这里?

虽然小说只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但托尔斯泰目光十分的锐利,并且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他的小说是真实的,是当时俄国的“一面镜子”。而这来自于他的智慧,来自于他敏感而浩瀚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他的诚实。我相信托尔斯泰和他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一定会触动着当时乃至今后很多的人。

记得老师在讲完《安娜·卡列尼娜》时说:“当爱情成为一个女人生命全部的时候,也就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虽然不能只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安娜·卡列尼娜》,但是,相信看过这部书的女性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更大的触动,托尔斯泰的安娜死了,死在了19世纪的俄国,但是托尔斯泰想表达的安娜思想还在,并将与《安娜·卡列尼娜》一直随时间辗转下去,不再是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六:(1796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安娜·卡列尼娜》是我买的第一部小说。其开篇“幸福的家庭粗粗相似,不幸的家庭名有个的不同”,此书围绕着家庭、社会、人性、宗教、变革等问题展开,并对于人内心深处的真、善、丑、恶的评论。

根据一次普通的交通事故,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却将此事件演义为一部惊世骇俗的巨著,影响深远,列宁在流放西伯利亚时,手捧此书爱不释手。

安娜本是为其兄嫂调和家庭纠纷,而其家庭关系同样不同糟糕:其眼中的丈夫是个呆板、无趣的政府公务员,其不能在丈夫身上找到到任何乐趣,而丈夫与其感情与家庭生活都是公式化。而在车站见到风流多情的渥伦斯基后,其初初仅仅是卖弄风情逢场作戏,但随着入戏的深入,她不知不觉堕入情网,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她不顾及丈夫的颜面与家庭的稳定,孩子的感受,他人的目光,世俗风化,义然决然与渥伦斯基开始了爱情,当然他们之间并不能算是真诚的爱情,仅仅普通情感延深为肉欲,并多次为其堕胎,而渥伦斯基因塞马失控而落马时,其冲动的行为更将其对渥伦斯基的情感升华到了顶峰。

安娜的内心是热情而又骚动的,八年的夫妻生活未能使其平复,转入平淡的家庭生活当中,依旧生活于对未来幻想当中。两人年纪的差距、性格迥异,上流社会虚伪包装则更使两人的婚姻走向死亡,两人的关系也形同虚设,虽然卡列宁呆板、缺乏生活的激情,但却是个循规蹈矩者,两人在如此差异下生活,婚姻走向死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碍于上层社会的名声,故二人也就过且过。

她内心也是贪婪的,即想享受与卡列宁一起的高官名誉,又想拥有与渥伦斯基的激情的生活,最终使自己处于一个尴尬而又背负恶名的处境: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对安娜是够宽容的,在知道了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奸情后,不但谅解了她,没有断绝她的经济,没有将她赶出家门,甚至还默许她继续保持那种暧昧关系,唯一的要求是不要让情夫渥伦斯基到卡列宁的家里来。她却时时报怨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卡列宁缺乏对自己的热情,却忘记自己是一个无情的妻子的角色。

她同时又是自私的。为了享受自己虚无缥缈的爱情,将心爱的孩子抛下与渥伦斯基同居,而换来的却是对他人的猜疑:她付出爱情却不相信渥伦斯基对自己的爱,渥伦斯基原本是列文的情敌,在彼得堡公子哥圈内小有名气,为了安娜放弃吉娣,但安娜却依旧怀疑其自己的忠诚,渥伦斯基已洗新革面,但质疑却在其心中一直存在:在渥伦斯基外出时与其他女人接触时,比如在渥伦斯基的母亲为他介绍女朋友时,甚至在渥伦斯基为了处理财产事务需要短暂离开她时,乃至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时,她都会不可理喻地猜疑发怒。

内心时时感觉痛苦与煎熬,社会与亲友的异样目光与不容,道德良心的谴责,更是对一个母亲没有尽到母亲职责的谴责,而与渥伦斯基的所谓爱情又是绝望的,她最终选择了自杀。安娜的自杀不但愚蠢,而且错误。她不仅伤害了她自己宝贵的生命,也伤害了渥伦斯基的感情和生命,更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儿子和女儿的心灵。而具讽刺的是,她与渥伦斯基在车站的初次见面也同样发生了一起卧轨自杀案,这或许就是人生的轮回吧。

安娜的人生悲剧更多是自己对人生、社会、家庭、情感错误定位。嫁于大于自己二十岁的老宅男卡列宁并不能成为其错误的借口,她没能很好把握与处理妻子与情人的关系,担当起作为家庭主妇地责任,一位母亲的爱心,巧妙处理与两个男人的情感才是其失败的根源。她更多的是贪婪与愚蠢,而陶丽成功处理其家庭的内部矛盾,真正体现了做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智慧与能力,由此可见她的失败只能怪自己的无能了。

与安娜同渥伦斯基相对照的是列文与吉娣,列文被彼得堡上层轻视为“乡下人”的农场主却对吉娣报有一颗真诚、单纯的心,吉娣也同样报以真诚的爱情相回应。

在故事中作者不仅探讨爱情与社会问题,还将宗教、变革也包括其中,可谓俄罗斯社会问题全面写照,但对于安娜自杀作者并没有更深的阐述,只是以列文用宗教的观点来审视这个世界变革的问题,而这是无解的。

的确,社会变革本就是一个无解的伪命题。因为社会由不同利益阶层构成,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永远是存在的,各个阶层或是维护本阶层利益,亦或是通过社会变革改变本阶层利益,而这样的变革又怎能通过宗教来阐释呢?但作者在《复活》中,关于变革的问题同样提到了宗教。作者是渴望社会变革的,但他希望以温和的方式进行。

本书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便是作者大篇幅对俄罗斯农民及底层民众的生活的描述,这也证明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关心及俄罗斯农奴制度变革的认可。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七:(1885字)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更好的理解《安娜·卡列尼娜》,所以特意去看了同名电影,然而,从头到尾,她们的爱情都给我带来一种压抑的心情,所以我个人并不看好她们的爱情。

书中的介绍是,小说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感情纠葛,展现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在文中难以一一概括,所以我单独谈谈他们的爱情。

书中描述到:安娜是一个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女性,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在影视作品中,我看到的安娜没有遇到伏伦斯基之前,是一个家庭和谐,地位显赫的上流女性,她拥有她的孩子,丈夫卡列宁是一个官场达人,活跃于政界高层。安娜与伏伦斯基相遇是安娜卡列尼娜去为哥嫂调节关系的时候在车上认识的,当时的伏伦斯基是个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的强壮男子,他的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包括了安娜嫂子的妹妹吉提,不过伏伦斯基只是与她调情,并不想和她结婚。首遇安娜,伏伦斯基变被她的气质所吸引,所以跟随安娜的脚步,出现在安娜出席的许多舞会大献殷勤,从而逐步俘获了安娜的心。

书中是褒扬安娜的,对她的敢爱敢于追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我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并不为她们的爱情所动容。感觉她们的恋爱是不见得光的,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使不是在那个年代,放置到现代社会,他们也会遭受到世人异样的眼光。最近国内的汪峰和章子怡之间的感情闹得沸沸扬扬,然而世人们的评价很低,几乎是一种鄙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有些人说,爱情是自由的,人们要忠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可是去追求爱情时候,是否承担了该有的责任。汪峰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孩子那么年幼。章子怡前期也和撒贝宁有恋爱关系。在今年,汪峰突然宣布和妻子离婚,不知情的我也没有什么看法。而后来知道是因为章子怡的出现而果断的离婚,抛妻弃子,这不是当代的陈世美吗!爱情的自由,不是想分手就分手,自己是大胆去爱了,可是有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不幸与遗憾。

安娜是一个有夫之妇,而伏伦斯基的出现,我觉得是一个小三在干扰他人的生活。虽然说卡列宁缺乏情调,不懂爱情,可是在电影中卡列宁始终包容安娜,在那个社会,他知道安娜的出轨是一条不归路,在这条路上一定是困难重重的。卡列宁对安娜说自己没有一点错误,他的宽容曾经使伏伦斯基陷入苦恼,一度想放弃对于安娜的爱情。为了追求爱情,安娜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虽然想念儿子,但是却选择离开。安娜的爱情并不能走远,偷来的感情总会有累了的一天。伏伦斯基开始追求安娜的时候是狂热的,不顾世人的眼光,而得到安娜的时候,却开始考虑到自己的地位与面子了。伏伦斯基拥有帅气的容颜,他没有矜持,而是和其他贵族女性调情,达到自身内心的满足。他总是不顾后果的,伤害到的是喜欢他的女子们。是伏伦斯基给她们许多幻想与痛苦绝望,朝秦暮楚的。书中批判卡列宁虚伪,而伏伦斯基不是伪君子吗?在世人的谴责下,伏伦斯基开始畏惧了,安娜可以为了他放弃一切,而他不能。他累了,他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一次吵架,伏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伏伦斯基折磨她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对于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我始终无法送上祝福。因为爱情需要感性和理性相结合,不能为了一时的欢愉而不顾后果,那种结果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悲剧。爱一个人需要考虑对方的家庭以及将来的生活,敢于爱,但也不要过分自私。如果没有伏伦斯基的出现,安娜会一直陪伴这卡列宁到老,而且他的儿子谢辽沙也会有一个爱他的母亲、一个完整的家庭。唉一个人并没有错,但是如果爱错了,不但是恋爱双方的悲剧,也是自己家庭的不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不要爱错一个人而遗恨终身。当然,也希望一些人不要为了个人私欲而破坏其他人的家庭,小三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令人深恶痛疾的。偷情者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无比钟情,可是那也是一种矫情而已。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八:(1813字)

也许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气太大,也许是这部小说太长,厚厚的一本,几次拿起又都放回去。

从书的名字上就能知道这是有关于一部女士的小说,猜测自然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这种题材的小说,古今中外很多。作为中国人熟悉我们的国家,但能否从大师的名著中熟悉一下外国的情况呢?

读完后,大家对女主人公安娜的褒贬不一。我小时候看电影,总会问大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孩子的眼里,人,非好即坏。

我们长大后,换了看法去认识人,现在就能区分出真假?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开篇的一句话。多么经典的话。家庭虽小,这个在人类社会中最小的“组织”,爱将我们聚集一个屋檐下。但当出现裂痕,漠视、侮辱却将原本幸福的家拆散。

通过阅读,我对安娜的认识加深。开始安娜的出现是“救火员”,挽救哥哥的家庭危机。给我第一印象是“善良的好人!”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妻良母,遇到伏伦斯基,他慷慨救助落难的人,是不是安娜为此留下了好的印象?感情这种复杂的东西不好说。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压抑的家庭,安娜的丈夫只顾得向上追求个人的仕途,从年龄上有差异,性格上也差别很大。他们的夫妻之间却是毫无感情可言。

伏伦斯基第一次见到安娜,就为她的美丽,她的举止高雅深深吸引。抛弃对吉蒂的追求,专注与安娜。两个人有着共同的话题,安娜被父母包办的婚姻,在此时浪漫的追求下,她平静的心就开始起伏。

到两个人走到一起,到此,我对安娜的印象还不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

作者对平常的家庭生活描写很到位,很成功,除了安娜,还有陶丽,一个丈夫有外遇,普通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的痛苦,为了孩子,重新与丈夫和好。有吉蒂,一个单纯的女孩,在伏伦斯基和列文之间,不知道选择谁好,虚荣心使得她爱慕虚荣,不愿意接受心地善良、从乡下来的列文。期望收获美丽的爱情,却因为伏伦斯基移情安娜,被抛弃。

这些人之间除了亲情,有爱情,有友情。爱与矛盾并存。

伏伦斯基与安娜,尤其安娜的所作所为不为上流社会接受,成为众矢之的。安娜的丈夫卡列文知道安娜的出轨,先自欺欺人,后无比痛苦,他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的地位的影响。他以儿子要挟安娜,以为这样就会留住安娜,保住面子。极端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加剧了矛盾。

卡列文的做法,当今社会许多不幸的家庭,也多是如此。没有孩子倒也罢了,但有了孩子,这类矛盾的解决,有多少人顾及对孩子的影响?安娜开始就不舍得孩子,不愿意丈夫的离婚条件。

矛盾不解决,就只能加深,安娜与伏伦斯基逃离。为了幸福地长相守,安娜最后只能放弃自己亲爱的孩子,想离婚。但此时的卡列文却被别人挑唆,坚决不同意离婚。

悲剧就此在向深渊滑去。安娜原来打算去乡下,逃离原来的生活,可现在的情人伏伦斯基却依旧迷恋上流社会。安娜为此也曾经努力,想回到上流社会,但此时却被别人唾弃,被别人侮辱。她只能蜗居在家里,独自忍受寂寞、孤独带来的打击。她现在没有了一切。而伏伦斯基依旧像以往一样,活跃在上流社会,出入俱乐部、赛马、喝酒与朋友聚会,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在加深。

尤其安娜的猜忌让她的心开始扭曲。我开始不喜欢此时的安娜,她的变坏,让我痛心:勾引列文,刺激吉蒂,尖酸刻薄的话,预示着不幸的到来!所以我对安娜此时的做法,感觉到她变得讨厌起来。

对伏伦斯基的猜疑,争吵,已经让她“精神错乱”,时时刻刻想到自杀。她不去弄清楚事情真相,卧轨自杀,我想到在安娜与伏伦斯基初次见面的火车站,那时就遇到一个人被火车撞死,此时安娜卧轨。难道这是命运?

再看看同样为命运困扰的列文,他在不断思考中成熟。婚前甚至怀疑吉蒂是否真的爱自己,婚后繁琐的家务让他感觉丧失自由。一场暴风雨,他担心自己的孩子,从心底涌出的伟大的爱,让他找到了自己思考的答案。

爱是这部长篇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安娜追求的梦被火车碾碎。伏伦斯基后悔晚矣。他曾经那么的爱着安娜,得到幸福后,他没有与安娜交流,没有考虑安娜精神世界的需要。尤其在矛盾刚出现时,为什么不想办法去解决?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为钱的有之;为情的有之;为性格差异的有之;但离婚就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离婚后,这些人就能找到幸福?过去永远无法忘记,带着压力的生活,像玻璃一样易碎。

所以,我们若能像作品塑造的列文,过普通人的生活真好!真真实实的幸福,才是最幸福。

安娜没想明白的问题,我们从列文身上学会了。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大师精辟的话,警示着我们。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九:(1847字)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爱情。他和安娜的结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爱,只有简单笔画,却比想象复杂。安娜跟弗龙斯基的爱情,到最后可以说只是单行线。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她曾对弗龙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弗龙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弗龙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可是后来弗龙斯基对她的爱已愈走愈远。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弗龙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龙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当被寄托所有的爱情消失不见,若爱最后只是单行,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哥赛特说的很好“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的心中满是欣喜,也由衷的升起了赞叹。不管是安娜、基蒂还是卡列宁、渥伦斯基,还是杜丽、列文……他们都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能把这部书当成琼瑶剧或者小人书来看,名著的伟大一方面就在于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饱满,让人深深体会到,这是一个人,一个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人。列文最后找到了有关生命问题的答案,不是像电影所描述的那样皈依了宗教。实质上列文便是托尔斯泰意志的体现,他找到自己人生的信仰,真理与善美。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十:(1872字)

大学的第一年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一年当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还有许多实际生活中该有的态度等等,反正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漫长的暑假我该干什么呢?我经常这样问自己。而刚好学校给我们下发了这样一个任务,要求我们在暑假里读好书写读后感。我想:读几本有意义的书,既可以增长我的知识又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的确也看了几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但作为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小说。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多么残酷啊!她容纳不了安娜,很难说现在的社会能容纳这样的女人。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最绚丽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柔弱的身躯,我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因为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因为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

然而产生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四)安娜本身: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造成安娜的大胆反抗行为,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为爱而对所爱的人产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在生活中保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为过,关键是要能妥善把握好猜疑的尺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的能力,严格来说是经营爱情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与生俱来的,必须后天认真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于是我想,许多生活中的爱情失败者会不会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爱情能力的培养造成的呢?在爱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为依据,既不求证,也不给机会解释或改正,便开始实施不可逆转的报复,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有人说:安娜的悲剧也是内涵丰富的社会悲剧。是啊,我们都期盼着理想、宽容、仁慈,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一则悲剧带给人们的启示,更是深刻且恒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800字十一:(1838字)

用这段时间上下班和睡觉之前的时间,在手机里读完了《安娜。卡列尼娜》。

读名著总是不会白读,我是相信这个的。能够被一代代人追捧,奉为经典的作品,必定有其特别之处。只不过很多名著,因为翻译或者种种问题,我都没看进去。看来还是要塌下心来,好好看一些。

这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尤其是在一些场景里,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因为心理变化折射出的语言和行动的变化,描写的及其生动细腻,可能是我看过小说里最细腻的。以至于有些极其微妙的东西,因为文字或者文化的隔阂,我都不能完全心领神会。可能恰是靠这种刻画,人物的形象才能那么生动鲜明。

开始读安娜出轨,和弗隆斯基一起生活的时候,我就开始设想了好多可能的结果,看到他们感情出现危机之后,我依旧在按照我对安娜性格的想象来设计她后来可能的结局。我想过,她可能会离开弗隆斯基,可能会转向别人,然后逐渐沦落;想过她可能会调整自己,努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来填补弗隆斯基的冷落带给她的空虚;想象过她可能会抛下爱情,独自带着她的孩子顽强地生活下去;还想过她自己去经营一份产业,变成一位女强人,然后弗隆斯基后悔之后,再回来找她,然后通过百般努力争取到和她丈夫的离婚,最后过上童话结局一样的生活……我的设想,当然是基于我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我错了,错就错在我不了解俄国那个时候的社会体制,那个贵族阶级的生活,以及在那个时代那个阶级中作为一个妇女,自己所能掌控命运的程度。当然,还有作者所处的时代及作者本身所决定的人物的命运。

所以,当我看到安娜面向火车准备跳的时候,我还以为她会在最后关头控制住自己,然后冲到弗隆斯基的母亲家里……直到看到后面火车上,那些人聊天的场景,我才知道安娜到底还是屈服了,屈服于当时的社会,屈服于命运。尽管不准确,还是想到我国的一个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宁可怀揣着自己强烈的爱情死去,也不愿意生活在被自己爱人冷落甚至让自己感到屈辱的情况下,苟且地委曲求全。她痛苦的死去,甚至只是为了惩罚他对她的冷漠。

安娜让我想起了在《肖申克的救赎》里,red对andy发出的感慨:

"somebirdsaren'tmeanttobecaged,that'sall。Theirfeathersarejust

toobright。"(有些鸟的羽毛太光泽了,以至于他们注定不能被囚于笼中)

安娜被作者描绘的太过完美了,以至于似乎很难让这个形象活得很久。安娜那么勇敢、执着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注定不被囚禁在笼中。然而,那个时代对于贵族阶级的妇女,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牢笼,她又怎能挣脱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她的美丽和光泽,在最辉煌的时候消逝,也许是对这个美丽和光泽最好的祭奠——这样一个充满光泽的鲜活形象,永远的留在她周围人的心中,而这中带着莫大遗憾的美,更将永远留在读者心中。

爱情,太热烈了,容易将人焚毁,我是相信的。真正生活,也许还是要细水长流吧。

这又印证了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用情花对爱情的比喻:“花总是美丽的,可是去摘不免被刺伤,等到果实呢,就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有的酸,有的苦,有的甚至还有剧毒,极少有甜的……”

但是,我相信,安娜如果生活在这个时代,一定可以追求到她所渴望的那种生活。只不过,她对感情的要求那么高,做她的爱人也一定很辛苦,不知道是不是有男人可以满足她对感情持续的高标准、严要求。爱情是热烈的、灿烂的、美好的,可是还要有更多的平庸和琐碎需要爱人们面对,那又是比作出选择的勇气还要难上百倍的智慧和毅力了。

阖卷长思,我不禁在想,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是不是就像飞蛾对火的向往呢,也许明知会粉身碎骨,还要奋不顾身呢?

反过来,如果相爱的人在一起,越来越因为激情的消退和日常的琐碎而开始相互埋怨甚至像安娜最后和弗隆斯基相互折磨的时候,到底该怎样活下去才是更好的选择?

难道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只是像张爱玲所说,是一件华丽的袍子,里面却生满了虱子?

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在一个快要干涸的小水洼里,靠着相互的唾沫湿润呼吸,可是难道这样就是相爱的人的追求么?

按庄子的想法,这样在水洼里苦苦挣扎,不如“相忘于江湖”——各自畅游在江里湖里。

可是——这样真就能够做到相忘么?

人生总有想不清楚的问题,还没算最后小说里列文——估计也就是作者托尔斯泰自己对“我是谁”“我在哪儿”“要做什么”这几个人类共同迷惑的问题的思考,我估计想是想不清楚的。

学习阿甘么?听天由命吧。学老子吧,顺其自然吧。学庄子吧,逍遥游吧。学孔子么?知其不可而为之?

人生,又进入新一轮的思考了吧。还是多读读书吧……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