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500字一:(1481字)
在这学期我读完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这本书花费了我很长时间,因为我一直都没办法深刻的去理解这本书的寓意,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读后我沉思良久,仍难理清心头的感觉。作者要表达到什么?书中的人物如:斯万、夏吕斯、希尔贝特、阿尔贝蒂娜、盖尔芒特夫人、罗贝、安德烈、奥黛特等到底有什么寓意?他写这部书的滋味如何?但这一系列缠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在我真正静下心来细读一遍的时候,我渐渐对书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了头绪。而当我读懂了其中的寓意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法国意识流作家,这本《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由于作者从小体弱多病,便被“逐出了童年时代的伊甸园”,这也更加使他能专心从事写作,而《追忆似水年华》中那些出色的心理描写可能也正源于此吧。《追忆逝水年华》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令我过目难忘。其次,《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文中的“我”从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不断成长,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而这也正提醒了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绝对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判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初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是绝对不会后悔的,因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
作者写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变迁。两个不可调和的族群——斯万和盖尔芒特,最后结合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在这部书里得到最好的诠释。传统贵族的没落所溅起的浪花,在这部书中被写成了美丽而丰富多彩的落日景观。一曲旧时代文明的挽歌唱过之后,人们还要生活,于是富足的希尔贝特变成了盖尔芒特家族里的媳妇。这部书对法国上流社会旧时代文明的全方位的回光返照式的描写,让人很自然地想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要用回忆的文字无限留恋地再现出来而永存之。我知道作者在咏叹整个族群失去的“似水年华”,难免有些伤感和悲哀。
这部书的语言极其吸引人,不仅文字极度细腻典雅,而且长长的感性长句带有典型的普鲁斯特风格,读这部书需要高度集中,心浮气躁根本融入不了其中的气氛,一般我都是半夜夜深人静之际,打着台灯,聚精会神地读,这样才能领会其中优雅的语言和唯美的文字,我读着甚至敬佩起那些译者了,因为我看的只是译文,就已经如此程度了。可想我的文学修养还有待提高。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真正的乐园是已经逝去的乐园,人只有生活在回忆中,对曾经的生活进行加工,再创造,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时间的镁光灯下,斯万,奥黛特,希尔贝特,圣卢等人细微而又明显的变化,印证了流逝的时间对人无时无刻的侵蚀。因而“现在”是一个难以琢磨的东西,我们很难把握,很难判断它的真实程度,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
但是我们的生活一路走来,失败的,成功的;失去的,拥有的;放弃的,珍惜的,我们现在都有所体会,也更加地清楚,过去了的东西,留给我们的可能是一次次的遗憾,可能是美好的回忆,也可能是一次有意义的借鉴。但是“今天”的生活却是我们现在必须把握的,必须脚踏实地地去过的,“昨天”经历的经验留给了今天,这样它的意义变成了真实宝贵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500字二:(1441字)
《追忆似水年华》是我读过的所有长篇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散漫随意的一部,它没有严谨的故事,除了马赛尔以外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让我如此着迷,我彷佛面对一座规模浩瀚博大、结构精致繁复的宫殿,推开那扇看似平凡的门,发现里面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普鲁斯特用其精美、精细和精微构造出了一种博大的气势。
读《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次美妙的精神漫游。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静静地走进普鲁斯特的世界,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怎么繁衍、成长为一个阔大幽深的花园
《追忆似水年华》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出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这种回忆表现的是“自我”,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小说大量采用了自由联想的方式,一物诱发一物,一环引出一环,形成作品意识联想自由流畅的态势。在这本小说中,“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惊讶于作者丰富的学识。书中大量的引述贯穿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学,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世界通史,令你无所适从,找不到自身归宿地。正是这样的原由,使理解的难度大大加大。但是我可以完完全全从另一个方面去接触它,感触它,书中到处所流露出的饱富激情但却倍受压抑的感情,它甚至令我有种窒息的感觉。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说中,他把心灵之门打开,用他不由自主的回忆方式把这平淡的一生写得曲折而奇妙。心灵的丰富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心灵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孕在心灵的世界中,变幻无穷,缥缈无际。当然,只有那些才华出众、思想深邃的艺术家才可能为世人破译并展现这个世界,而且也仅是这世界的一小部分。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此外,作品的结构和语言也极有特色。对于作品的结构,序言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圆拱”。斯万家和盖尔芒特家的两条线索在作品里发展,最终汇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一般的一部家族史。普鲁斯特的文字也相当优美,尤其擅长使用比喻,对于各种细小的事物和内心感受都刻画得具体而真切,即使是中文译本也不能使其减色。
总之,要真正领略《追忆似水年华》的魅力,还只能靠亲自读一遍。虽然普鲁斯特的文字有时也给人太细致以至嗦的感觉,但只要你耐心把它读完,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500字三:(1418字)
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沉思,想想过去,想想未来。品味其中由记忆赏赐的酸甜苦辣。也许一个孤独者的心声就只有他自己能倾听,我总是固守寂寞,难耐烦嚣。就算是在一个很多人的聚会上,我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孤独的。寂寞地看着眼前这些行色匆匆、从我生命底线冒出,又从我生命底线湮灭的人。
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思考着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以前听人说过许多著名的哲学家都是在对自己人生思考成功后诞生的。而那些失败者,往往就成了疯子,乞讨于街头。其实在每一次思考前我都用最强的意念控制自己,但一番挣扎之后,还是抵挡不住真理的诱惑。就像算命先生替你算命,你明明不相信这个行业,但算命先生的话语还是会引起你无限渴望。
而就当我们一步步沦陷在算命先生的圈套里时,我们脑海之中的意识就被一点点影响着,以至于你开始对自己命运欣喜或者忧虑。其实在进行这一个过程之前,我们的想法还是对的。都是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错的就是我们对“掌握自己命运”这几个词语的诠释。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从控制自己的行为开始的,而首先,就是要对自己意识的控制。
我觉得每个人的记忆应该都是美好的。至少你应该为你拥有记忆而感到幸福。有了时间的概念才有记忆,所以在对逝去年华的回忆时,我们会被无缘无故地套上时间的枷锁。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某些事、某些人时,我们的意识往往就会追溯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什么时候的人。甚至想想那个时候那个可爱的我。如果回忆真的像画画,用完美的线条在脑海勾勒出一个个充满动态的画面。那么我们的记忆才真正有了自由,因为画画时没有时间概念的。你不会因为那张脸是三十年前而身体是现在的而停止创作。
虽然往事常常被我们遗忘,记忆往往被我们删去,但我还是相信时间是不会消失的。尽管我有点相信时间的空间存在说法,但我对它始终满腹怀疑。我非常崇拜普鲁斯特的观点,就如他说的:“每个人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我们本想执着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朋友、一些信念;遗忘却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湮没我们种种美好的记忆,但我们的自我毕竟不会完全消失;时间看起来好像完全消失了,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它在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
我追求艺术的境界,所以我曾努力跻身艺术的国度。学美术、学音乐。虽然是在那种条件极为逊色的情况下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学。但过程绝对是幸福的。我曾为自己终于能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而欣喜了一大段时间。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中时,他便会不辞劳苦地奋斗。一种执着的信念便从他内心底处缓缓升起,漫遍他的全身。供给他无穷的力量。所以我永远在不断地追求那一份执着,不断地追求着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事做。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的意思、你的行为才会在很大程度上被你支配。然后你不再被动,不再总是听着别人的命令去行事,而会积极主动地朝自己理想努力。你不会再感到压抑、感到郁闷。相反,你会觉得在一天劳累滞后还很轻松,还乐此不疲。所以在那一刻你顿然间才发现一个人掌握自己的命运是如此的简单,是如此的幸福。
我可以说自己最喜爱的小说是《飘》,为其中故事的曲折而惊叹,为女主人公的勇敢而钦佩。而她是否能算一个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呢?回答是肯定的。现实是残酷的,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我们只能在以它为基础的前提下一步步建立自己的梦想。从现实的观点出发,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动的。她就是在现实的逼迫下被动,然后主动,被动,主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在对一个“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定义时首先要明确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