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1500字一:(1693字)
诚如傅雷先生所言:“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也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生都在用自己真诚的热情热烈地追求着,不断地奋斗着,他所具有的现实主义思想和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让所有读者得到战斗的力量,难怪罗曼·罗兰将小说献题给“各国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而罗曼·罗兰精心刻画得十分成功,他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不健全文明,敢于追求真善美,不随波逐流,有着非常强烈责任感的“自由灵魂”。
童年时,他的内心已被音乐占据,他不由自主的爱上音乐,并要把一生都献给这个凝聚自己所有喜怒哀乐的艺术。他的舅舅——高脱弗烈,这个乡村货郎的崇尚“平常的人”,他感情真切,给了约翰另一种教育。他唱动听的歌谣,让约翰呼吸田野清新的空气,在夜里感觉大自然交响曲中数不清的乐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到生活中去创作真正的音乐,使克利斯朵夫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那是一种悠长而又沁人心腑的于天地间长长的漫步与沉思。
在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爱情创伤后,克利斯朵夫悟得,爱人的肉体,以及这个神圣肉体上的灵魂,能代替所有学问、所有信仰。然而精神的大树一倒,藤萝般的爱情就失去了依傍,这样,两人就在爱情中毁灭。可以说,阿达和法朗梭阿士只是他爱情萌芽时的一种载体,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真爱还没有到来时的霍乱。
美丽的格拉齐亚给了约翰·克利斯朵夫最纯粹的爱。这个在童年就爱恋克利斯朵夫的女子,成为克利斯多夫晚年最知心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纯洁与神圣,以至于脱尽了所有的尘俗,最终升华为一种真正高尚的情感。在这么一个虚伪的年代里,惟有格拉齐亚,在克利斯多夫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了双手。她是克利斯多夫真正的“高山流水”的知音。是格拉齐亚把迷失的克利斯朵夫引回生活,这位温柔细腻的少妇用最无私的关怀安抚受伤的天才,让他的眼睛重新清澈明亮,让他的耳朵重新灵敏善听,让他重新感知大自然的魅力,天主的恩泽。
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命运的引导下相遇,一同忍饥挨饿,却怡然自得;他们交谈不多,却舒心惬意。奥里维钦佩约翰的音乐天才和充沛精力,约翰也喜欢奥里维的智慧清明,谦和仁爱,他们都热爱自由,追逐理想。克利斯朵夫是雄性的,充满力量。他要保护他所热爱着的朋友,用他的直率和笨拙表达柔情。奥里维是柔弱的,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加上他病弱的身体,这给了爱他的人照顾他的理由,而他内心的温情也因此有了倾注的对象。我无法用世俗的庸见来衡量这些高贵的灵魂,他们用全心全意的爱在震撼我渐渐被生活磨得麻木的心灵。这样的友情是多么让人向往,他们个性相异,一个柔弱,一个暴烈,却能在灵魂的深处寻找到共鸣,共勉共近。他们对彼此没有私心,全心全意,肝胆相照。彼此成了对方的一部分,使双方的生命更趋于完美。
作家茨威格曾写到,奥里维是法国文化的精华,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德国力量的代表。智者被强者提高,强者被智者净化。这种相互的喜悦对两个民族来说是一种象征。他们共同构筑了一个最高的理想,把西方的两个翅膀联系在一起,让欧洲精神自由地翱翔于血淋淋的过去之上。
克利斯朵夫的本质,注定了他和各色人物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由于克利斯多夫的人生而变得丰富、悲怆和动人。在那个黑暗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代,具有如此优秀品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出现,犹如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阴暗面。他身上的真诚达到了坦白纯净的地步,显示出道德的美和文明的力量。
真诚是可贵的,但更可贵的是捍卫真诚的勇气和胆识,不畏强权与暴力。约翰·克利斯朵夫做到了,他受到排斥,陷入困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理想的追求。只有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一个激昂慷慨的、天赋着巨大意志力和崇高目标的性格才能经得起他所遭遇的无数困厄,抵抗一切卑鄙和可憎的、渗透在社会机构的每一个细胞中的机会主义。只有一种不可压抑的创造的企冀,一种健全而精力充沛的肯定人生的动力,才能支持约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能克服逆境。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1500字二:(1609字)
先生出差,这个周末的家便成了我大展拳脚的地方。洗衣、擦地、给三只小猫洗澡,连所有的布艺娃娃都被我扔进洗衣机淘洗干净。而我也终于得闲,把啃了近两个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看完。
成长至今,在我所看过的作品中,它无疑是一部最伟大的作品。的确,除了伟大,我找不出其它更合适的词来形容。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在江声和钟声中,音乐家克利斯朵夫成长、反抗、进取……这是一部昂扬着个人强奋精神和人格力量的书。主人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不迎时尚、敢抗潮流,具有强悍的个性和铮铮铁骨。
《约翰·克利斯朵夫》看来并不象一部小说,横贯其中的是主人公的思想成长史,对各种艺术形态、政治形态和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的认识、批判和理解的过程,这占去了作品大半的篇幅。正如作者自称,它的艺术形式,不是小说,不是诗,而有如一条河。广博浩瀚,兼收并蓄。
译者傅雷先生的献辞说得极好:“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蒙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阙大交响乐。”
因为缺乏音乐修养,所以对这部巨著中很多涉及音乐评论的部分我都无法体会,不可谓不遗憾。但是克利斯朵夫的思想奋斗过程紧紧牵引着我,当他于苦难中挣扎求索前进时,我与他一起感受,一同成长。这部巨著便如海上的灯塔,它光芒四射,照亮我,牵引我。
克利斯朵夫的生命能如此饱满,离不开两个对他至关重要的人。一个是奥里维,另一个是葛拉齐亚。
奥里维是他生命中独一无二的朋友(该叫知己吧,现在“朋友”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他们互相充实。克利斯朵夫生机勃勃,元气充沛但精神骚乱。奥里维娇弱单薄,却有着无挂无碍而清明宁静的智慧,抱着广大的同情观看世界www.guaze.com。他们互相深爱着,在生活和精神上互相扶持。正是奥里维,将克利斯朵夫充满强悍生命力但骚乱不安的内心疏导上正途,从而使他的作品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奥里维在妻子背叛和病痛折磨的双重打击下,身体大大虚弱了,在一次骚乱中丧了命,留下克利斯朵夫独自承受痛苦。克利斯朵夫简直活不下去,他失去了世界上最爱的人,生命力的核心已经被蛀虫盘踞。“真正的苦恼在心灵深处刻了一道很深的沟槽,它似乎毫无动静,睡熟了,实际上却继续在腐蚀灵魂。”他好不容易慢慢活了,继续弹奏音乐,有说有笑,虽然眼里燃着生命之火,但精神上已经有些东西给摧毁了。就在他精神上无所依托,趋向逃避社会时,他在瑞士遇到了葛拉齐亚,他精神上的爱人,晦暗的生命开始闪烁出新的光芒。
葛拉齐亚还是小女孩时,曾随着他学习音乐,她懂得他仰慕他,可惜当时他的心不在她身上。在他明白他们之间的爱时,葛拉齐亚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她利用自己的社交优势为他挡去报纸上的流言蜚语,为他赢得一片清明的天空。随后她便随丈夫调往别国。这次重逢时,她的丈夫已离开人世,她独自带着一双儿女过活。她骨子里具有意大利人温和的宿命观,喜欢和谐恬静、悠然自得的生活。她不愿让他们的友情受到共同生活的考验、不愿让日常生活把最纯洁的东西亵渎,所以不曾给他婚姻的承诺。她们之间有淳朴恬淡的交谊,她给他带来奥里维所没有的珍宝——欢乐,心的欢乐。葛拉齐亚的爱成为克利斯朵夫生命中最后的能量,他在她的推动下继续自己的音乐旅程,并受她平和恬淡的感化而让自己包容了世人的一切。
通篇看来,傅雷先生的翻译功夫十分了得,该书在中国能得广泛流传,先生功不可没。傅雷先生也说,对于一般的读者,这部头绪万端的迷宫式的作品,一时恐怕不容易把握它的真谛。好在,我还有时间去成长和历练,暂且将它搁藏吧,待到再见的时候,期望它给我更多启示。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1500字三:(1647字)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书是我年轻时最爱读的,并且不知读过多少遍。这次重读,和以前最后一次读它时,相距有很多年了。
目前我的感受和从前不同的是,我不再把约翰克利斯朵夫看做像普罗米修斯一样的神明,因为我不再有年轻时的那种狂热的激情了。我十分服膺莎士比亚说的:上帝造人,先让他有了缺点才成为人。人的认识、人的理性力量,不是无所不能的,而是有限的。克利斯朵夫也是有缺陷的。
过去我爱读的是这部书的第四卷“反抗”和第五卷“节场”。克利斯朵夫不顾一切想要去涤除艺术界多年积存的油垢,向那批用艺术以外的手段去骗取金钱、地位和名誉的文士进行挑战,那时我是多么倾倒于克利斯朵夫啊!我觉得他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成了批评的正义和艺术的真理。
可是,这次重读,我发现,他的批评并不总是对的,有时他做过头了,把值得肯定的作品和值得尊敬的前辈也一概践踏在脚下。我想罗曼罗兰只是把这种反潮流、反传统的极端态度,当做青年艺术家在精神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时段。虽然罗兰是含着同情的理解去写这样一段精神历史,但并不意味着他要我们都去学他。罗兰在他的剧作《群狼》和《爱与死的搏斗》中,都明确表达了他并不赞成狂热、激进和偏激的观点。
这次重读,我发现罗兰用了一种特殊笔法来写这部书。有些地方我不太喜欢,因为太理论化了。虽然这些叙述体现了作者生活感受的特点,并显示了作者的内在胸怀。
例如,当克利斯朵夫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奥里维以后,奥里维像维吉尔引领但丁游地狱一样,向他步步深入地去揭示法兰西社会的潜在的深层。过去克利斯朵夫所见到的法兰西,只是那些浮在表面的泡沫,而没有见到真正的法兰西精神。奥里维和克利斯朵夫两人在这方面的对话,虽然饱含着深邃的哲理,对我们不能说没有启发,但读来却让我们感到冗长沉闷。这不是文学的形象语言,而是哲理的逻辑语言,我们读但丁的《地狱篇》就没有这种感觉。
重读时,我又发现,从前已经感到但没有进一步去体会的这部书写法的另一特点,就是它像一首宏伟、深厚、具有复杂内容的交响乐。我相信罗兰是个很博学的人,尤其擅长音乐。我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书,总感觉到有一种节奏感、音乐感在跃动。时如款款流水,时如汹涌激流,极富于变化,引发出人的各种复杂感受。
比如在“反抗”这卷中,少年克利斯朵夫自从被愤怒的大公爵从宫廷乐师的位子上斥退后,我们感到书中的一切都显得骚动、杂乱,有如发出了兵器的相击声,像一场逼人而来的暴风骤雨。可是急转直下,突然出现了平和恬静、春光明媚、草木青葱、众鸟欢鸣的田园风光,使人感到安详、轻松、平静。这就是克利斯朵夫终于抛弃了一切烦恼,找到了一位敬重他、深爱他的音乐,而从未见过面的苏兹老人。这难道不像在有冲击力的快板之后出现的慢板吗?不知谙熟音乐的罗兰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做了这样的结构安排。
另外,这次重读,我最喜欢的是第六卷“安多纳德”。这一卷似乎是游离在全书之外、可以独立存在的一卷。安多纳德这个人物在前两卷就反复出现过了。这种写法也像交响乐的写法。一位教音乐的友人告诉我,这称之为“主题的再现”。
安多纳德在上一卷和克利斯朵夫在剧场偶然相遇,接着就消失了。第二次再见,是驶往相反方向的两列火车的车厢窗口,他们认出了,但是来不及相互招呼一下,火车就开走了。过了很久,第三次再见,是在喧嚣、嘈杂的巴黎大街上。他们又偶然见到了,都挣扎着企图走向对方,但被车马人流冲散了,像两个流浪星球似地接近了一下,又在无垠的太空中分开了。这样的主题出现了三次之后,紧接着,书的第六卷就是“安多纳德”。我读到这一卷所感到的女性美、人性美、人间的爱,是我在前两次读这书时很少感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书在中国青年中曾发生巨大影响,可是,也遭到过蛮横无理的批判。长期以来我们把人性、人道主义当做反动的东西加以唾弃。这部书中描写人性和人道主义伟大的篇章,如“安多纳德”及其他关于爱情、友谊、亲情的章节,都被指为资产阶级腐朽感情。记得有人指斥这部书里所描述的无非是爱情、友谊、亲情,而这些只不过是资产阶级货色。这一段历史至今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