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雾都孤儿读后感1200字

时间:2017-02-08 11:51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雾都孤儿读后感1200字一:(1248字)

最近看了一本很经典的书,名字叫《雾都孤儿》,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出生在救济院的孤儿,倍受屈辱,就离开家乡来到伦敦的故事。

一天晚上,一个婴儿的哭声传出救济院,一个新的生命在救济院诞生了,孩子刚出生母亲就死了,所以救济院就收留了他,至于名字救济院有个规定就是每一个收养的婴儿的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而这个小孩轮到T字开头了,所以就叫奥利弗·退斯特。在他9岁生日不久就像包袱一样被扔到了寄养所,那里以政府给的经费不足为由,给所里的人们每餐一碗粥。后来奥利弗被邦布尔带到了济贫院,那里有二三十个小孩,都在做苦工,而且每顿饭也给的很少,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过节,以为过节就可以得到一些发霉的面包。后来奥利弗勇敢的向发粥的人再有一碗粥,却遭到毒打,后来被5英镑卖给一个卖棺材的人做学徒。那人已经有二个学徒了一个叫诺亚,另一个是夏洛蒂。他们和太太每天都挖苦奥利弗。最后把他逼到离家出走。

后来他来到了伦敦,误被一个人带到的贼窟,这里有个头目叫费根,已经是一个老扒手了,带出来一部分“徒弟”,他知道奥利弗是一块好料,就想把他培养成扒手,每天和其它两个徒弟一起玩“游戏”,说是游戏,其实是训练他们怎么偷钱。后来一次实践,奥利弗、“机灵鬼”和查理一起在街上转悠,就看到了一个很阔的人在书摊上看书,“机灵鬼”和查理就上去偷了一个很别致的手帕接着就跑了,而后被误认为是奥利弗偷的还是书摊的老板出来证实才得以结束。最后被这位被偷的人(布朗劳先生)带回了家。受到先生和管家的精心照顾,才初尝人间温暖。

过了些日子,布朗劳派奥利弗送书,路上碰到费根集团的人又被重新带回贼窟。后又被迫参加一项抢劫活动,由于行动失败被枪打伤,后又被同伙儿扔到了水沟里,后被被抢劫的家人所救,主人露丝小姐对他很是照顾,后来又听说贼窟里的人要谋杀奥利弗,于是就与布朗劳一起先下手,把费金团伙推向灭顶之灾。

最后真相大白,原来布朗劳先生是奥利弗爸爸的朋友,露丝则是奥利弗妈妈的妹妹。

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小偷的冷与暖,“冷”是因为刚出生,母亲就病故,在家乡里被人像包袱一样扔来扔去。9岁那年逃到伦敦又被无知的带到了贼窟,知道真相后,好不容易逃出来,又因为一次送书事件被逮了回去。而且到最后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为了得到父亲的遗产想去杀了他;“暖”则是逃出贼窟时受到布朗劳和他的管家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后来抢劫事件失败后受到露丝小姐一家的关怀。

奥利弗还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在他父亲的遗嘱上写着:“把财产分为两份,一份是奥利弗的哥哥的母子俩,另一份则是奥利弗母子俩,但孩子要继承财产就必须符合条件,他在未成年期间,绝不以任何不名誉、下流的或违法的行为来玷污他的姓氏。否则,所有的财产归另一人所有。”

当时奥利弗的哥哥(蒙克斯)是一个强盗,为了夺回财产他就想把奥利弗杀了来夺财产。

后来布朗劳看到蒙克斯还有希望,就向奥利弗请求把一半财产分给他,奥利弗同意了。几年后蒙克斯“旧病复发”,在牢里度过一生。说明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雾都孤儿读后感1200字二:(1287字)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对雾都孤儿很反感。那些讽刺的文字过于繁琐,让人处于无时无刻的纷扰中。说实话,直到我学期末看相关电影的时候,我才知道讲的是什么,也终于产生了某种细微的兴趣。

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降生于习艺所(又称济贫院)后,变成了孤儿。习艺所给他起名“退斯特”。在习艺所和棺材铺里备受欺凌,奥利弗独身前往伦敦,却误入一个犯罪团伙,由两小神偷贝茨小老板,机灵鬼和老犹太费金组成。费金千方百计要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供他使用的犯罪工具,而不知情的奥利弗也在不明不白的一系列活动中貌似安定了下来。一次小孩们上街,机灵鬼干的好事被人们误以为是奥利弗偷了书店老板的手帕。法庭上,书店老板布朗洛先生收留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但费金不依不饶,让赛克斯和南希在奥利弗还书的时候将其抓回,并在不久后策划了对一所大宅院的偷窃案,奥利弗随其同行,却被管家开枪打伤。好心的梅丽夫人和罗斯小姐收养了他,将他留在了大宅院。有一天,奥利弗的同父异母兄长蒙克斯来找费金,为了得到他父亲给奥利弗的全部遗产,用高价买通费金,让他把奥利弗变成不可救药的罪犯。不料,这番话被良心未泯的南希听见,她找到罗斯和布朗洛,正当布朗洛准备和蒙克斯当面交涉时,被费金的密探发现。赛克斯便凶残地杀害了南希。转眼间,全城传遍南希的死讯,赛克斯在警察的追捕当中失足吊死,而费金上了绞刑架。奥利弗终于在布朗洛的身边度过了他苦难的童年……

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真正的文学艺术,它所创作的一切事物,通过生命真实,它知道这些事物在这种社会必定的结局,是这些虚构的可能而实在可信。文章无情地揭示和披露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黑暗,他的小说,总有一种不真实的真实,使你不得不愿意去相信这些不真实。比方说奥利弗生于习艺所,他所接触的都是社会最黑暗的底部阶层,从未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风度,说这么好的英语呢?为什么他第一次参与盗窃就碰到了他父亲生前的好友呢,那为什么他被管家打伤后就碰到了他的姨妈呢?作者设计的种种巧合几乎在情理之中是不可能的,但这就是作者的魅力。文中的奥利弗,南希,罗斯小姐都是生活于充满罪恶于黑暗的社会阶层www.guaze.com,但始终保持着心底里纯洁的一片天地。他们也许并没有敏锐与强烈的是非观,也存在着被玷污的灵魂,但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对错误事物的第一反应总是类似于愤怒,悲哀,或者义愤填膺。虽然有南希之死,却更有被激起的民愤(人民,他愤怒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十恶不赦的坏人终究被绳之以法,费金上了绞刑架,而赛克斯的“踩死”看似巧合,正印证了很多学说的真实性。邦布尔夫妇被革职,在他们“叱咤”的习艺所度过余生。

如今的中国,如今的社会主义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可是社会上终究还有很多不法分子犹存。而类似于奥利弗这样的纯洁却近乎荡然无存。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思想的跳跃性的永久存在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捣乱的作用,但是绝对适用于社会思考。雾都孤儿揭示了社会理论,并不是小道小理。让我们唤醒人类最初的纯真,去探索一尘不染的良知!麻烦奥利弗导游一下,请问出了机场我们怎么走?

雾都孤儿读后感1200字三:(1402字)

最近,读了一本世界名著——《雾都孤儿》,感触良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体会。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我翻开了雾都孤儿这本书。故事大概讲述的就是:孤儿奥利弗.退斯特本市上流社会一个有钱人家的私生子,她的母亲在生下她后就辞世了。小奥利弗从生下后就没有得到过母亲和家庭的关爱,更可悲的是还不得不在所谓的慈善机构济贫院里过着地狱般的凄惨生活,9岁被送入棺材店当学徒。因不堪忍受非人待遇,逃到了伦敦,无独有偶,又被小偷所骗,越近了他们事先安排好的陷阱了。但是,小奥利弗是勇敢、正义、向往美好生活的孩子。他为自己的美好未来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后呢,遇上了好心的人,他们帮助他寻找到了幸福的生活。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不是好心的老绅士也是奥利弗父亲的好友布朗罗先生,也不是救助他脱离生命危险的也是他的亲姨妈露丝小姐一家以及一些好心的人,而是没有多次重点描写的女扒手南希。真的很喜欢这个人,她虽然也是一名小偷,但或许是奥利弗悲惨的遭遇触动了内心中拥有善意的一根弦。她不顾背叛所爱的人——赛克斯,也不顾自己冒着被抓,被处以绞刑的危险,为小奥利弗求情帮助他向露丝小姐求救,但是不公平的是最后惨死于赛克斯的棍棒之下。

在这本书中,奥利弗、南希、露丝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他们都出生于苦难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在他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心,种种磨难并不能使他们堕落或彻底堕落,反而更显示出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最后,邪不胜正,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虽然南希最后遇难,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唤出来的惊天动地的社会正义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灵,注定了邪恶势力的代表——费金团伙的灭顶之灾。因此在小说中,南希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奥利弗则得到了典型意义上的善报。可喜的是,恶人的代表——费根、蒙克斯、邦布尔、塞克斯无不一一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值得我学习的就是小奥利弗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精神了。我觉得小小年纪的他,比起我们现在有些十八岁的成年人更值得佩服。他很爱自己的母亲,为了母亲,可以不顾危险以身与邪恶的棺材店学徒诺亚拼搏,只为让他承认他的母亲是好人。他不愿成为一个小偷,不顾生命危险,仍是冒死向沉睡中的住户示警,一个个鲜明的例子证实了,这个孩子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向往正义,最终,他确实得到了温暖的关怀。

现在才发觉,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老套,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此平凡的故事,却又如此的深入人心。想来不是故事不够“精彩”,是因为这样“精彩”的故事都是源于生活中真实的事例。我们在看过,听过这些人的悲惨遭遇后,多数人大概都只会饭余茶后八卦个一两句,又为这颗麻木不仁的心多了个道貌岸然的理由,想着既然需要帮助的人这么多,凭自己微薄的力量肯定是帮不了什么的,还是自扫门前雪来的实际吧!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可怜的奥利弗,在已经失去家人的痛苦下还受到这么多折磨。真不知道他瘦弱的躯体下,有着怎样的意志,能使他坚持不懈,使他在饥饿、寒冷、孤独、痛苦下顽强的斗争,向美好生活前进

我们生活在密罐里,福窝里,却总是抱怨,总是不满足。但我们可曾经想过,在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正在和饥饿、疾病作战;正面对着失去亲人,漂泊流浪的生活。他们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可是苦难和他们作对。所以,我们现在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用我们的双手和大脑,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来回报社会。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