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一:(915字)
刚刚,我慕名拜读了《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狂人日记》表面上以日记的形式讲了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在吃人,比如: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大家合伙要吃他……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使他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以前我初看此书只觉得好笑罢了。
现在看来,细想之下,不难看出,其实鲁迅先生的真实用意是借狂人来批判当时的传统礼教和封建社会“吃人”!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在作品中,他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人们互相吃人,甚至哥哥会吃自己的亲妹妹,多么另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啊!这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真实写照啊!在风雨如磬的旧中国,多少人惨死于这“吃人”的社会里,还有多少孩子没被毒害?人与人之间提防、猜忌、残杀,不停地想“吃人”和又怕被人“吃”,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多么可怕!难怪鲁迅先生在文章最后发出呼吁“救救孩子……”
在这21世纪的新中国,我们这一代孩子,肩负着人类未来的重任,虽然生活在幸福之中,但不可忘了我们的责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保护地球、和睦相处、互相信任……比如:美国不顾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对,一意孤行,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虚伪旗号,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其用意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对森林进行滥砍乱伐,破坏了生态平衡;有些人……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吃人”吗?
我们任重而道远!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寓意深长,耐人寻味!人类什么时候才能保护地球,不再“吃人”?何况,这个“人”不是别人,是自己啊!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二:(1002字)
曾经两次阅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可全然不知到说了些什么,就像一头误入雾林的小鹿,毫无方向地奔跑着。今天再次拿起此书,在翻开之前,心里不停地嘀咕,这次会不会也一无所获呢?庆幸的是,今天好像有点想法了,虽然不知对不对,姑且先记下来。
《狂人日记》中说的吃人的人并非指真实的人,而是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中的消极成分。吃人的人只不过是这种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的傀儡,是已经被吃了的人。这种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传承了几千年,根深蒂固,新文化运动之前从未被质疑过。它是非常顽强的,及其顽固的,在吃人的人心中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它统治的地方——旧中国,他的势力是无敌的。仁义道德是它光彩的外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等,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像一个铁牢一班制约束缚着他的“臣民”。而那些至圣先师,是专门传播这种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的人,是这种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的外化,其他人便是他的忠实粉丝。而这种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归根到底只为一个人服务,那就是封建独裁专制的统治者。它就像是西方教会中的教皇,代表着神,受万民敬拜。
作者是一种新起的异端——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代表。他代表着自由、民主与进步。他企图改变甚至是以新代旧,也正因此而遭受到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的打击。就像作者说的“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从而导致了陈贵翁之流出来作冤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就是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陈贵翁之流就是所谓的吃人的人。不过作者之辈是新生的,势力是弱小的。作者一个人走在路上,一路上的人都给他怪眼色,以铁青的脸色相对,甚至连他的亲大哥也一样。新、旧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在当时是多么的瘦小!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害怕,他非常勇敢,信念坚定,作者勇气百倍的向别人质问起吃人的事,他敢于战斗,他是一个真正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然,他不是也想吃人,吃掉吃人的人,他想改变吃人的人,使他们不再吃人。他最先企图改变他的大哥,却被大哥称作为疯子,甚至受到所有人的仇视。他没能改变他大哥,更别说其他像他大哥之一类吃过人的人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信念。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这是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的呐喊!这是对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的呐喊,是对吃人的旧社会的呐喊!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三:(958字)
小说中以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狂人位主人公。虽然他神志不清,但已经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传统吃人的历史,暴露出封建传统思想,指责愚昧无知的诗人民族。
狂人“晚上总是睡不着”,回想着人们奇怪的眼色,神志不清地想出“合伙吃我”。面对一碗蒸鱼,也能“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他整天以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毫无逻辑的心理进行幻想,让自己整日感到紧张,对任何人的一言一行敏感万分,都能涉及到“吃人”活动,对世间万事万物充满了怀疑与恐惧。这也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让人感到不安,人们遭受着封建宗法制度与礼教思想的压迫。对于赵家的狗为何看他两眼,他也怕得有理:面对“赵贵翁的眼色便怪”,“教我怕,叫我纳罕而且伤心”,“吃死肉”和“海乙那”联在一块,“狼”和“狗”是一家,“大哥”和“医生”合伙吃人,这些都使他恐惧的幻想。他歪曲无比的心态,混乱无章的联想,充分表现出一位迫害狂的病态。同时折射出当时的人们内心的扭曲。狂人翻看中国历史,看到整页的“仁义道德”,但也从字缝里看出“吃人”二字。当然这只是他的一种变态的幻想,可以从中看出狂人皆受着封建传统思想的教育。在“仁义道德”为标榜的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的统治下,让狂人觉得周围人人都在吃人。他时时都有被吃的危险,迫使他迫害而狂。作者利用狂人的形象否定了数千年中国封建历史,反对封建统治。面对传统的束缚,作者提倡国人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开放的西方思想,先进的社会制度,倡导人间自由。
书中狂人周围的兄弟邻居都有“吃人”的爱好,充分表现出当时的无知与麻木。“哥哥”吃“弟弟”,这是一个没有亲情,毫无知识的混乱社会。人们深受封建礼教的残害,已经浸入国人的骨髓,内心与身体受到毒害,使他们思想麻木,只知伦理纲常,“仁义道德”。没有自己应有的自由思想,没有应有的智慧与开放。
没错,“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我们要“救救孩子”。作者大声呼吁全国人民,让所有受害的群众觉醒,反封建,反传统,真正接受新思想,新文化。
虽然我们现在不是处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但是我们在面对历史是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有优有劣,我们在学习时要懂得选择,不要像狂人一样只看到历史的黑暗。在当今世界开放的背景下也要像作者提出的一样,接受优秀的外来文化。在传统和外来中,弃其糟粕,择其精华,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四:(1004字)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这段话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狂人日记》。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封建士大夫的出身,使他深受封建制度的束缚与压迫,造成他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患病期间,认定现实中的世界是“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发现历史上所谓的“仁义道德”其实就是“吃人”。在日记的最后,他终于在绝望中发出呼吁:“救救孩子……”
读完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但由于鲁迅的文章过于晦涩难懂,所以我只能就文章的表层意义做研究。我认为鲁迅的这篇文章,首先内容新颖,而且富有感染力。本文的述说者是一位狂人,但事实上这个狂人把平日别人不敢想、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社会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所谓的狂人,指的就是思想上的异类。世上的狂人有两种:一种是扰乱社会安宁的,另一种则是思想的革新者。显然,文中的狂人属于后者。当时的孙中山在搞革命时也被称为“疯人”,可现在为什么不呢?因为这种思想上的革新者,从世俗的眼光看是狂人,从掀起思想革命狂潮的角度看是伟人(www.guaze.com)。鲁迅恰恰想表现“狂人看似狂,是则不狂”的感觉,这个意义就比较深远了。
小说的最后,狂人写到:“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决心与其他有识之士,共同唤起民族的觉醒。他希望未来的孩子们,再也不要受封建社会的压迫,而是勇敢地拿起知识的武器,推动思想的革命。
在我看来,鲁迅的文章作为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很出色。但鲁迅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我想,是由于他对旧时期中国国民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呐喊》这本书,与其说它是“对封建制度下愚昧人民的呐喊”,还不如说它是“灵魂的呐喊”。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鲁迅的文章之所以晦涩难懂,恰恰因为他把封建社会,陈旧、迂腐的社会风气,刻画成恶毒的形象。他写的文章,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灵魂,一种坚决推翻封建社会的灵魂。
当我们再读一读鲁迅的文章,会发现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民族的革命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难怪鲁迅先生一生的志向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狂人日记读后感1000字五:(961字)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创作于1918年的新文化运动时间,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读过鲁迅先生文章的人都有很深的体会,他的文章笔锋锐利,针砭时弊,批判性极强。《狂人日记》的创作目的在于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对封建社会腐朽思想的批评。
主人公狂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正常人认为他是个疯子对他都是避而远之,而他却觉得周围的那些人都在合谋算计吃了他。狂人患有“迫害症”,在他眼里这是个人吃人的世界,那些人是如此的虚伪、冷漠、迂腐、残忍……赵家的狗,赵贵翁的眼色,吃人的医生,甚至小孩子眼里也充满着冷漠。每当有人提到“咬”、“吃”等字眼,他都能很敏感地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在打他注意,要合伙吃掉他,他们的话全是毒,他们的笑全是刀,医生是刽子手扮的,大哥是衣冠禽兽……
鲁迅先生从狂人的视角写这个社会,狂人的视角与正常人的视角截然不同,那些正常人所看到的社会只是表层的,而狂人却能看出社会的污秽之处,认识到所处社会的黑暗,能够感受到社会隐藏的危机。因此与其说他是个狂人,倒不如说他是个社会觉醒者,他能够看到书上虽写着“仁义道德”,实际上满本都是“吃人”的字眼。该狂人只不过是只不过是那些受封建腐朽思想控制的所谓的正常人眼中的狂人罢了。尽管他努力的劝说周围的以及他哥不要再吃人了,但是在他人眼里他只是疯子,他成为那些人眼中的异类。
结合时代背景,1918年时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社会正处在新旧交替的阶段,受封建社会制度毒害,社会黑暗,人心麻木、冷漠。狂人的大哥就是社会封建的家长代表,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又冷漠的人,他对弟弟表面上很好,但当弟弟被围观的时候他就变得暴躁大声吼叫:“疯子有什么好看的!”他只是在维护封建家族的门面,是个虚荣的伪君子,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典型人物。
但是在这个受封建礼教控制的社会中,是很难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从人皆醉我独的,人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狂人清楚地认识到,要改变这个人吃人的社会,靠个人是不够了,于是他在呼唤救救那些没吃过人的孩子,他寄希望于那些新生命,希望产生一股新的力量了来对抗这个黑暗的社会。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也是想以笔作为武器与封建思想做斗争,他呼唤愚昧的国民赶快觉醒。而《狂人日记》作为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的确产生过深远的影响。